萬芳浸信會連虔誠牧師,每日早晨更新最新的靈修內容
帶著您一起靈修,充滿神的能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主題:使徒保羅的引路人巴拿巴(一) 經文:使徒行傳十一19~30 巴拿巴與保羅一樣,是住在外地的猶僑。 巴拿巴,有可能是在使徒行傳聖靈降臨時信主的。當時也有很多寡婦等弱勢的猶僑加入耶路撒冷教會。 巴拿巴屬利未人,生在塞浦路斯,名叫約瑟,他大概看到教會的需要。因他有田地,就賣了,把價銀拿來,放在使徒腳前,於是稱他為巴拿巴,意思是會安慰的人。顯然他是有信心,願意慷慨捐獻。 保羅悔改受洗後,成爲耶穌門徒的初期,由於他以前曾極力逼迫基督徒,所以他想「到了耶路撒冷,想與門徒結交,他們卻都怕他,不信他是門徒。只有巴拿巴接待他,又帶他見門徒們,從而使保羅和門徒多有交往,得以在耶路撒冷傳道(徒9∶26—28)。 巴拿巴怎麼敢相信保羅?相信他花費許多時間陪伴保羅,他是大有信心的人,相信神,所以相信人。 教會初期,耶路撒冷教會受逼迫,四散到各地傳講耶穌的救恩,各地信而歸從耶穌的人很多。這些四散的門徒有猶太人主義(只向猶太人傳福音),但有些人到安提阿,也向外邦人傳講主耶穌,因而領許多人信耶穌。教會聽聞後感到訝異,於是打發巴拿巴至安提阿。他大有信心,熱心傳講聖經真理,於是又有許多人歸向了基督(徒11∶19—24)。 但他覺得自己力量微小,於是到保羅的故鄉—大數,找保羅一起建立安提阿教會。因他在耶路撒冷傳講福音,猶太人看狀就想殺害他,所以只好回到故鄉。 因著巴拿巴力保保羅、建立其生命,又給予服事的機會,使保羅開始事奉之旅;因此可以說,若不是巴拿巴慧眼識英雄,將保羅推薦給耶路撒冷教會,並找他一起在安提阿事奉,或許後面我們就看不到,在福音路上叱吒風雲的保羅了。 【你跟我一起禱讀節】 使徒行傳九章27節 只有巴拿巴接待他,領他去見使徒,把他在路上怎麼看見主,主怎麼向他說話,他在大馬士革怎麼,奉耶穌的名放膽傳道,都述說出來。 【回應】 巴拿巴和保羅一起傳道,後來保羅的工作比較明顯。但是起初保羅卻是巴拿巴所帶領的。聖經中提到他們二人時,起初常是巴拿巴在先,稱作「巴拿巴和保羅」(徒11∶30;徒12∶25;徒13∶2,7)。但是逐漸地卻常是保羅在先了,後來常稱作「保羅和巴拿巴」(徒13∶43,46,50;徒15∶2,22,35)。從此可以看出巴拿巴何等樂於幫助一個同工,作出比自己更好的工作來。這件事也使人看到,若是多有幾個巴拿巴,將會帶出更多的保羅。顯明耶穌說的「在後的將要在前」是一件美事(太19∶30)。 巴拿巴雖是最初帶領保羅的人,但是自己有了過錯,也很願接受保羅的提醒指正(加拉太書2∶11—14)。鼓勵大家在自己生命中找到許多「巴拿巴」,為此獻上感恩,並激勵自己成為別人的巴拿巴,可以影響人,讓人「重新開機」,使「當掉的人生」重新啟動,運作順利! 但願大家能像巴拿巴常被聖靈更新,對待每一個人。 奉主耶穌的名禱告 阿門 《自己安靜跟著禱告》 最後以 更心我心意 這首歌來祝福你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主題:使徒保羅與醫生路加(二) 經文:使徒行傳二十5~15 在保羅身旁,路加像是一個無聲的行者,我們無法從既有的文獻裡,看出他與人有直接的對話或熱烈的議論。但由他是寫作量,超過所有新約作者這一點來推想,路加絕不是一個漠然的旁觀者。他不是拙於言辭,只是低調,避免筆下突顯自己。 保羅和路加,一個是猶大人,一個是希臘人,他們有著旗鼓相當的知識背景,兩人的思考和寫作能力幾乎不分軒輊。他們不僅沒有相互排擠,反倒在各自的作品裡融入對方的領受,這種彼此影響和成全的經歷,是早期教會傳道者之間極美好的典範。 保羅被囚監三次,第一次在撒迦利亞,第二次在羅馬,從保羅各個書信內容來看,路加一直陪伴在身邊,兩年之後被釋放;進行第四次的巡迴佈道,幾年後他再度被捕,保羅公開的事奉已到盡頭。路加聞訊前來探監,他預感山雨欲來的風暴已不可避免,他已無法複製前次營救保羅的經歷,眼下所能做的就是陪伴。雖然兩人都有羅馬公民身分的保護,此時卻不能改變處死保羅的裁決。羅馬城內,抓捕基督徒的行動正如火如荼的展開,路加幾乎是以賭上性命的風險潛入監內。 保羅寫後最後一卷提摩太後書。信的末了,保羅特別註明「獨有路加在我這裡」。相信這個時候,路加以最後的陪伴保羅為榮,此生有幸以保羅為師為友,他們走過的海角天涯,他們魂魄與共的年日,都成彼此足堪回味的記憶。 處決的時辰到了,路加知道這是保羅心中澆奠的時刻。沒有更多的話語,要說的都在各自己完成書卷裡。路加不再寫,即使寫,沒有交心的對象,若還有什麼末了的話,那就是告別前的最後一次祈禱,他們一同屈膝揚聲禱告,懇切的將對方交在主手中。 【你跟我一起禱讀節】 歌羅西書四章14節 所親愛的醫生路加,和底馬問你們安。 【回應】 上帝將路加擺在保羅身邊,為的是在醫藥方面的細心照料。若沒有路加的幫助,保羅可能無法完成多次的旅行佈道,保羅身上那根刺,是因宣教環境及教會的問題,使她身心靈受創傷,而路加的照顧就成了上帝對保羅的恩典。 因此保羅稱他為「所親愛的醫生」,他們之間的感情可想而知,在保羅所有的危險和患難中,路加不曾離開他,甚至在監牢中仍是寸步不離。路加勇敢沉穩,臨危不亂,對保羅這位大使徒,上帝的僕人何等忠心。 他醫治保羅身體的疾病,他安慰保羅受苦的心靈,我們可以說,是他使保羅在世的日子,過得稍為舒適一些,倘若沒有路加的照料,保羅許多寶貴的書信可能永遠寫不出來。相對的,保羅對路加也產生極大的影響,使他與主的關係更加親密,對主認識更深。 求主幫助我們,學會牢記別人為我們所擺上的。但願常存感念的心,因為能數算人的恩惠,才懂得上帝的愛。 表單的頂端 表單的底部 奉主耶穌的名禱告 阿門 《自己安靜跟著禱告》 最後以 兄弟相愛 這首歌來祝福你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主題:使徒保羅與醫生路加(一) 經文:路加一1~2;使徒行傳一1~2; 徒十六6~13;提摩太後書六6~11 從今天起陸續介紹保羅的同工群,除了認識他們外,也幫助我們建立與弟兄姊妹良好關係,也能敬重愛護傳道人。 論到使徒保羅個人交情最深的同伴,非路加莫屬。身陷在羅馬的黑牢,極其孤單寂寞的日子,保羅最後能觸及的溫度,就是留在身旁的路加,保羅稱他為「親愛的醫生」。牢獄的潮濕幽暗使保羅身心極度受損,有醫護介入減緩了健康惡化的速度。但終歸是不見光的囚室,羅馬地牢關鎖的是一個等候末日的死囚。 保羅心目中的醫生,並非單指有診治能力的醫護者,對他而言,在極惡劣的環境裡,堅持到底的相伴,給了他巨大的情感支撐。 他們相識有二十年,第一次紀錄可追溯到,保羅第二次外出佈道,就與路加兩人在特羅亞便開始同行(使徒行傳16章10節) 在特羅亞以前的行程和活動中,一直使用第三人稱說「他們」如何如何;但是當敍述到保羅在異象中聽到,馬其頓的呼聲後(徒16∶9),路加便改用了第一人稱說「我們」如何如何。從此便與保羅同行。 這其間雖非步步相依,但大風大浪的時刻,兩人總在艱難中相互倚靠。尤其可貴的是,路加以他近距離的細膩觀察和記錄,記述了保羅生平最重要的事蹟。日後人們對保羅行蹤和性格的瞭解,大部分都來自路加筆下的描述。 以留存的文字數量看,路加寫作的能力是極為出眾的。他四處做田野考察,探訪事件當事人,撰寫路加福音,務求翔實掌握史實。 保羅押解在該撒利亞的兩年期間,他隻身前往耶路撒冷,探望眾使徒和主母馬利亞。許多故事透過目擊者的追述,耶穌生平和跟隨者的腳蹤一一活畫在路加心中。 路加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的作者,文筆典雅,顯示了路加的學識。雖然路加長期和保羅作福音工作,但在路加所寫的使徒行傳共28章的篇幅中,他從未提到自己的名字,可見他的謙卑。 【你跟我一起禱讀節】 使徒行傳28章30、31節 保羅在自己所租的房子裏住了足足兩年。凡來見他的人,他都接待, 31放膽傳講上帝的國,並教導主耶穌基督的事,沒有人禁止。 【回應】 路加有著一份悲天憫人的博愛精神,源自於他是一位醫生,而不僅僅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而已。所以在《路加福音》裡面詳細記載了,很多有關主耶穌憐憫貧窮、孤寡、罪人、婦孺、缺乏的、遊蕩的、撒瑪利亞人及外邦人等等,似乎有意要將天國的福音,包括使徒傳書信也是要傳給這些有需要的人。 我們在傳福音的時候,是否曾向這些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徒三1-10)還是只將福音傳給有身分、地位的人﹖我們是蒙神揀選的基督徒、是聖潔的國度、屬神的子民,是否更應捫心自問:「我誠心付出的愛心,有資格稱為基督徒嗎﹖」。 《路加福音》的開頭指出,在他作書之前已經「有好些人提筆作書」,這裡所指的「好些人」,是指親眼目睹主耶穌基督在世做大事工的門徒及使徒們,靠著深刻的記憶、口述、筆記以及再其他蒐集的資料,所作成的記錄。 奉主耶穌的名禱告 阿門 《自己安靜跟著禱告》 最後以 耶穌恩友 這首歌來祝福你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主題:使徒保羅寫信給腓利門 經文:腓利門1~14 腓利門書全書僅25節,乃保羅寫給腓利門的一封私人書信。從本書看出是保羅帶領他歸主(V.10),被保羅之密友同工。在他家中沒有教會,但對於患難中的弟兄們,樂善好施,愛心可嘉。也是哥羅西教會領袖之一。 保羅先為腓利門的愛心信心感恩祈禱,同時請求接納奴僕阿尼西母,以及他個人未來行動充滿盼望。 奴僕阿尼西母是歌羅西人,因此推斷他與腓利門是住在歌羅西(門10;西四9)。從這些關係情形看來,腓利門的家庭經濟十分寬裕富足。這個奴僕叫阿尼西母,他可能偷了腓利門的東西然後逃亡,後來在羅馬碰到被軟禁的保羅,保羅就把傳福音給阿尼西母,阿尼西母就悔改信了主。保羅勸他回腓利門那裡,繼續當他的奴隸,學會服在主人的底下,並且悔改認罪。意思是,信主並不是叫他脫離原有的生活和處境。 保羅並沒有使用他屬靈的權柄,來壓制腓利門必須「絕對順服」保羅的權柄,命令腓利門一定要聽他的話。保羅這麼偉大的使徒,竟然選擇用最卑微,最低下的口氣,憑著愛心來「懇求」腓利門,接納這個剛成為弟兄的犯罪奴隸,饒恕他,再給他一個機會。而且在v14還強調要腓利門「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 保羅在這個地方,他事實上有很大的屬靈權柄,可以要求、但是他不想要用人血氣掌控,他選擇謙卑勸說,然後把決定權,交由當事人腓利門自己決定,自己向神交帳。 保羅把人帶到神的面前,帶到真理的面前,讓人自己判斷作決定,而不是用掌控或情緒勒索的方式來幫上帝,這是我們每位服事神之人應追求效法的榜樣。 【你跟我一起禱讀節】 腓利門14、15節 本來有意將他留下,…… 但不知道你的意思,我就不願意這樣行,叫你的善行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 【回應】 悔改歸主後的阿尼西母,自然對保羅有無限的感激和熱愛,於是就在那裡服侍保羅。但是,保羅認為阿尼西母是腓利門的奴僕,不能擅自留用他,而且蒙恩的阿尼西母,也應該面對自己的主人,對付自己的罪行。當時的法律主人對待逃走的奴僕,有權作嚴厲的懲罰,可以監禁、鞭打、甚至處死。因此保羅就決定寫一封信為阿尼西母求情,請求免除嚴厲的處罰。 當時正在獄中的保羅,實在需要已經悔改的阿尼西母幫忙與照顧,但是為了使阿尼西母能真正得到主人的原諒,心中沒有罪惡的轄制,靈裡也獲得平安,保羅寧願犧牲自己的好處,鼓勵他回到主人那裡。由此我們看到保羅如此地愛護同工,為同工著想,這樣願意為了別人的好處,寧願犧牲自己的利益,是我們學習的對象。 鳳主耶穌的名禱告 阿門 《自己安靜跟著禱告》 最後以 活著為耶穌 這首歌來祝福你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主題:使徒保羅寫信給提多 經文:提多書一1~14 提多,他的名字沒有在使徒行傳中被提及,不過在保羅書信中,提多被提及十幾次。保羅在林後 8:23 稱他為同伴、是一同為福音勞碌的;在提多書1:4 稱他為「我的真兒子」,可見保羅很器重提多,應該是保羅帶他信主的,有可能是保羅在安提阿教會牧養的時候。 保羅在加拉太書 2:3 提到,他自己帶提多去參加耶路撒冷公會,那是在 49 AD。從加拉太書那段經文中,我們知道提多是希臘人(希利尼人),沒有受割禮。 當時提多正在革哩底教會任監督。 原來在革哩底這個地方,素以說謊之城著稱。這個城裏的人不但經常說謊,而且「乃是惡獸,又饞又懶。」這是指他們野蠻兇殘、好吃懶作、貪得無厭。 當福音傳到這個城市,建立當地的教會,結果出現有許多人「他們違背保羅教訓,用荒唐無稽的話欺騙別人,尤其是那些主張受割禮的猶太基督徒。。」 還有,這個城裏的人把敗壞的風氣文化,想要帶進教會裏面來,就有一群人不服權柄,不受約束,貪不義之財,用錯誤的教導敗壞許多人的家庭,製造混亂與破壞。全書保羅教導,不再聽猶太人那些荒唐的傳說和那些背棄真理的人所堅持的規例。(v14)因為他們會引誘人遠離神與真理。 保羅勸勉提多,為了要保護教會不受世俗玷污,所以第一步,需要先設立適任的領袖:按立長老。長老的條件有17樣的氣質(5~9),他們才能作健全的指引,使全面正面及健康的真理能釋放。我們需要效法使徒保羅、提多,從神及祂的話語領受權柄,也分賜及運用權柄,去牧養及建立更多屬神的長老及監督。 【你跟我一起禱讀節】 提多書一章16節 他們說是認識 神,行事卻和他相背;本是可憎惡的,是悖逆的,在各樣善事上是可廢棄的。 【回應】 提多及他所按立的牧者,要對付說謊的靈。在說謊的靈影響下,人會不服權柄,說一些空洞的話,且會欺騙人。說謊的靈有另一個夥伴,就是宗教的靈,就是保羅所說,具猶太教背景,主張奉行割禮。 宗教的靈,叫人熱衷宗教的外在形式,講一大套宗教術語和理論,但講一套做一套,跟說謊沒有兩樣。在宗教的靈影響下,表面上人會講許多宗教規條,人要怎樣才能潔淨,要怎樣脫罪,都沒有聖經根據,都是荒渺的言語。其實這等人內心是貪不義之財,有可能藉著教導一些宗教規條或誡命,向他人來斂財,保羅形容這些人,他們宣稱認識上帝,卻在行為上否認他。他們是可惡的,是叛徒,做不出什麼好事來。」(16)。 提多和眾牧者的責任,必須堅守那可靠、符合教義的教訓。這樣,他們就能夠用健全的教義來感化別人,同時糾正那些反對的人的錯誤。」(9),又要堵住這些人的口(11),也「你必須嚴厲地責備他們,才能使他們有健全的信仰,」(13)如同主耶穌在登山保訓的教導 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自己安靜跟著禱告》 最後以 主 我願像你 這首歌來祝福你 f7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