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森海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在編輯出版、藝術設計、科普研究、自然保育、教育等各專業領域中交流,共同建築著彼此理想的生活藍圖,一起思辨著「個人」、「組織」與「自然」之間的相互關係。
永續並非永久不變,而是像茁發於森林裡的樹木、像徜徉於海洋裡的游魚, 透過傳承、循環、更迭得而以延續,生生不息。
歡迎收聽走入森海,贏回自己的美好生活。
跟我們一起聊聊關於自然永續,望透過創造日常生活的美好,一步一步找回自我掌控生活的能力吧!
點擊連結馬上追蹤👉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foresttoocean2023
IG🔗 https://www.instagram.com/foresttoocean2023
官網🔗 https://foresttoocean.com/
有任何問題請來信:service@foresttoocean.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消失半年的稻子回來了! 這次她不是以旅人的身份出發, 而是前往美國學習一門特別的藝術 —— Eurythmy(優律思美)。 Eurythmy 是什麼呢? 是一種透過「有意識的移動」, 重新連結身體、覺察內在、聆聽與他人關係的藝術。 這集,阿宏與蔡蔡也分享了自己與身體「斷聯」的故事, 在日常裡我們總是盯著手機忙忙錄碌, 是否有意識,現在身體是什麼樣的姿態? 你是否也有類似的感覺? 總是緊繃、麻木,或覺得跟身體、與身邊的人和空間失聯了呢? 是的話,🎧 那就快來收聽這集 Podcast! 同時也歡迎你來參加我們的實體工作坊! ================= 🌿 植 覺 身 活 🌿 工 作 坊 身 體 ◌ 植 物 ◌ 編 織 ◌ 覺 察 ◌ 土 壤 ◌ 感 官 你會不會常常覺得生活失去節奏,或是覺得跟自己的身體失去連結,又或是感到自己與環境有些斷裂。我們想透過植物、土壤、身體、編織,一步步喚醒身體內在的覺知。 在吸吐之間,讓自然纖維在手中來回流動。 在吸吐之間,感受土壤與植物的質地與依存。 在吸吐之間,回到身體去覺察空間與他人,感受自己的存在。 一點一滴,讓失去的節奏與連結,再次浮現、再次喚起,讓我們的日常,有「植覺」相伴、好好的「身活」。 ______ 🌟 工作坊亮點 《編織織身》獲得一份自然贈與的編織物 《土土植感》獲得一盆陪伴生活的植物朋友 《身身不息》獲得一個更有覺察力的身體 ______ **離開後才真正靠近|分 享 會 **——華德福之後,踏上優律思美的奇幻之旅 ・土身土長的華德福學生,畢業後的人生抉擇與內在轉折 ・從迷失、壓力到重新靠近人智學與自我 ・前往美國學習優律思美(Eurythmy)的奇幻旅程與生活點滴 ・關於華德福教育的另一種回答與成為 |活動資訊| 《場次一》北埔場兩日工作坊 ▌工作坊時間| 2025/7/26(六)13:30~18:00 2025/7/27(日)09:00~12:00 ▌分享會時間|2025/7/26(六)19:30-21:00 ▌地點| 北埔青空間 Beipu Light Space ▌名額|滿5人開班,15人額滿 ▌費用|詳細資訊在報名連結中 ✹報名截止至 7/23 (三)23:59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zqCuiDTbTjAScdPb6 《場次二》基隆場一日工作坊 ▌分享會時間|2025/8/9(六)9:30-11:30 ▌工作坊時間|2025/8/9(六)12:30~18:00 ▌地點|走入森海 (基隆市信義區孝深里深澳坑路168巷46弄23號4樓) ▌名額|滿3人開班,6人額滿 ▌費用|詳細資訊在報名連結中 ✹報名截止至 8/6 (三)中午12:00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qibYgTMVjPhBXAqq8 ❣️完整資訊:https://foresttoocean.com/work/植-覺-身-活-工-作-坊/ ============= 時間軸 00:00開場 00:40 稻子回來了~稻子去哪了? 10:50 你與自己身體斷聯了嗎? 25:25 🌿邀請你一起來植覺身活🌿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上一集,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林東良, 帶我們認識了台灣與海洋文化、鯨豚之間的故事。 而這一集,我們將跟東良一起更深入的去思索:海洋與永續。 東良說:「永續是一種責任。」 以「自然」存在的時間尺度上來看, 我們每一個人都只是暫時在這個世界上, 所以我們使用的所有物品都是「借用」, 所以要思考著「借用」過後, 是否能懷著善意與敬意, 將這一切妥善歸還, 留給下一個人、下一代。 黑潮帶給東良的不只是對大海的認識, 更是一場場關於共好、關於跨越物種關懷的深刻啟發。 在這一集裡,東良也分享了他與海豚邂逅的故事哦! 🎧 一起收聽本集 Podcast, 一起跟著黑潮探索海洋與鯨豚的故事! 🌊🌊🌊🌊🌊🌊 𝟐𝟎𝟐𝟓 黑潮鯨豚日⏭ 市集現場限定活動.ᐟ.ᐟ ——.◆ 鯨豚日主題市集 ◆. ⤷ 兩日活動一次看. https://reurl.cc/ZNaZZp ┏時間.𝟕/𝟏𝟐(六) - 𝟕/𝟏𝟑(日) 𝟏𝟔:𝟎𝟎-𝟐𝟏:𝟎𝟎 ┗地點.花蓮七星潭遊客中心旁空地 海風舞台✕自然知己✕系列講座✕體驗活動✕攤友夥伴 照片提供: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百業人物訪談系列👀 透過各行各業的職人之眼, 來觀看他們職業與接觸到的人事物, 重新詮釋他們視角下的永續, 藉由多元且帶有差異性的視角, 讓我們看見永續的更多可能性。 我們將以上下集的方式呈現。 上集我們會針對人物做專訪, 讓聽眾能對來賓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對於來賓能有較清晰的輪廓。 下集則是回到永續的主軸, 來看看百業人物們, 如何在自己職業中獲得平衡、找到永續, 又有什麼樣的永續哲學? 讓我們從中借鏡, 一起探索自己的永續之道。 =========================== 時間軸 00:00 開場 00:51 東良如何看待永續 10:04 黑潮在永續的路上遇到的困難與挑戰 17:36 印象深刻的故事——海洋的經驗 27:08 海豚在海上會受傷、遇到危險的原因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這一集,我們很榮幸邀請到——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林東良, 帶我們深入了解台灣與與海洋之間、鯨豚之間的故事。 創立至今已有 27 年的黑潮基金會, 長期投入台灣東部的海洋生態調查與鯨豚保育, 透過扎實的田野工作,整理、分析海洋與地方的變化, 更努力將這些專業知識,轉化為一般大眾也能理解的內容與故事。 台灣過去曾經歷山禁、海禁,許多原本屬於山與海的文化記憶,在時代變遷中出現斷裂與遺失。東良談到:「海洋文化不是靜態的記憶,而是需要被不斷推演與更新的生活實踐。」 從海上的鯨豚到岸上的海岸線,從人民生活的痕跡到地方的文化能量, 黑潮在做的事,好像不只是生態保育,更是重建我們與海洋的關係。 🎧 現在就收聽本集 Podcast, 一起跟著黑潮探索海洋與鯨豚的故事! 照片提供: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百業人物訪談系列👀 透過各行各業的職人之眼, 來觀看他們職業與接觸到的人事物, 重新詮釋他們視角下的永續, 藉由多元且帶有差異性的視角, 讓我們看見永續的更多可能性。 我們將以上下集的方式呈現。 上集我們會針對人物做專訪, 讓聽眾能對來賓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對於來賓能有較清晰的輪廓。 下集則是回到永續的主軸, 來看看百業人物們, 如何在自己職業中獲得平衡、找到永續, 又有什麼樣的永續哲學? 讓我們從中借鏡, 一起探索自己的永續之道。 =========================== 時間軸 00:00 開場 00:39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是什麼?做主要的任務 05:55 基金會成立背景 12:30 東良是因為什麼契機加入黑潮? 19:50 東良在黑潮工作的體悟與轉變 23:50 黑潮執行長的日常 31:32 如何接觸與認識黑潮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聽過「精進料理」嗎? 源自日本僧人修行生活的飲食方式, 同時也體現了對自然萬物的尊重與感恩, 無肉無五辛,以當季蔬果為主。 這一集旅人記事, 阿宏與蔡蔡來到日本的 —— 高野山。 這裡座落著無數古老寺廟與莊嚴佛像, 是日本佛教文化的重鎮。 這一集,將和大家聊聊佛教文化對日本文化深遠的影響, 並分享我們熏陶在這座神聖山頭上體驗到的感受。 現在就打開耳朵,收聽本集 Podcast, 跟著我們一起,走入佛教與日常生活交織的細緻脈絡中。 旅人記事系列 為何要離家去遠行?是在逃避還是追尋? 是為了去看那沒見過的世界? 去感受在不同空間狀態下的自己? 身處於不同的文化、面對不同的人群, 在這些旅行的片段裡,反芻、醞釀、轉化、發酵, 成為我們人生裡珍貴的生命印記, 也在旅行的途中, 試著往自己更靠近一點。 透過世界的不同角落, 了解不同文化視角下的生活樣貌, 重新詮釋自己國家、文化上的美麗與醜陋 帶著更多元的視角,讓我們真正理解 世界的面貌。 ============================ 時間軸 00:00 開場 00:58 高野山的小歷史 06:52 為什麼想去高野山? 17:44 如何選擇要去哪個寺廟與山頭 19:45 住宿也是體驗之意——住在寺院裡 25:08 什麼是精進料理? 31:30 實際吃精進料理的感受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在上一集中,我們邀請到台灣星空航海協會秘書長——伊倩, 透過他們的視角,帶著我們踏上一段與星辰、大海的航程。 這一集,伊倩將繼續與我們對話, 聊聊星空航海與永續之間的關聯。 你知道嗎?我們所熟悉的「光」,其實也可能成為一種污染。 當城市燈火通明,卻讓我們無法仰望真正的星空, 我們也悄悄失去了與自然的連結。 當我們仰望滿天星辰, 想到的除了是西方的星座、神話, 又或是各種的運勢與指引外, 有沒有屬於我們台灣這片土地的星空故事? 在這片土地與大海上,又有著什麼樣與星星的記憶與連結? 🌊 海洋,不是阻隔,而是串連島嶼。 ✨ 文化,不只是歷史,而是我們此刻正在創造的日常選擇。 🎧 一起收聽本集 Podcast, 在仰望與傾聽之間,重新看見「天上人間」的交會, 在星空航海與生活之間,找回屬於自己的方向感。 👣百業人物訪談系列👀 透過各行各業的職人之眼, 來觀看他們職業與接觸到的人事物, 重新詮釋他們視角下的永續, 藉由多元且帶有差異性的視角, 讓我們看見永續的更多可能性。 我們將以上下集的方式呈現。 上集我們會針對人物做專訪, 讓聽眾能對來賓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對於來賓能有較清晰的輪廓。 下集則是回到永續的主軸, 來看看百業人物們, 如何在自己職業中獲得平衡、找到永續, 又有什麼樣的永續哲學? 讓我們從中借鏡, 一起探索自己的永續之道。 =========================== 時間軸 00:00 開場 00:20 伊倩對永續的看法 03:40 星空航海的永續路徑 09:40 星星的故事 13:55 航海文化的永續 22:09 伊倩印象深刻的故事 36:49 如何接觸星空航海 40:28 結語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