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裡,總是會有一些心情會不小心脫軌了,有時候看世界的眼光會稍稍失焦、有時候面對自己的心會微微失衡。
沒關係,放下手邊的事兒,放鬆一下,聽聽【心裡有軌】,跟著我們一起用輕鬆、簡單又實用的方法,把身心安放在通往平安、健康、快樂、幸福的軌道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法脈傳承: 菩提達摩─慧可禪師─僧璨禪師─雙峯道信─東山弘忍─六祖惠能—青原行思—石頭希遷—藥山惟儼—雲巖曇晟—洞山良价—雲居道膺 在上一集的節目中,介紹了洞山良价禪師的高徒雲居道膺禪師的生平,發現除了曹山本寂之外,雲居道膺可說是洞山良价禪師十分器重的弟子,還曾經大讚他「此子已後千萬人把不住」。 而且,師徒兩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充滿禪機的互動,這些公案也是留給後世的禪宗祖師智慧法寶。這一集,就跟大家分享幾則雲居道膺和洞山良价兩位祖師在日常生活中的有趣對話…… ※ 主持人:常正法師、演行法師 ※ 小劇場演員表:呂宗穎(飾洞山良价)、黃興育(飾雲居道膺)、李長壽(飾南泉普願)、吳嘉成(飾講經僧人) ※節目內容: ● 第一個故事,洞山良价禪師問道膺的名字,還讓他「向上更道」這是什麼意思?又為何道膺禪師回答「向上即不名道膺」? ● 第二個故事,雲居道膺禪師問了一個很多人會問的問題「如何是祖師意」,為何洞山良价禪師回「他後有把茅蓋頭。忽有人問。如何祇對。」這是什麼意思? ● 第三個故事,洞山良介禪師問「那箇山堪住」,他真正的用意是什麼?又為何說雲居道膺「此子已後。千人萬人把不住去在」? ● 第四個故事,洞山良价禪師問「水深多少」?雲居道膺回答「不濕」,為何洞山良价說他是「麤人」? ● 第五個故事,雲居道膺問「天上無彌勒。地下無彌勒。未審誰與安名」?為何洞山良价禪師會被問得「直得禪牀震動」? ※《禪,不纏》單元從第68集節目開始播出「禪宗故事系列」,帶大家穿越時空,走入禪宗的歷史,認識歷代的祖師,聽聽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智慧…… 聽《禪,不纏》單元所有節目 https://reurl.cc/Y8LRDX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法鼓山禪修資訊 https://chan.ddm.org.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常聽到高齡長者說:「哎呀!我活了這麼久,身體又不好,該走了!」其實,生命的存在都有它的意義,每一個生命都有它獨有的價值。聖嚴法師就曾說:「生命活著,就有它的價值,你不需要覺得自己是負擔,活得很愧疚。如果生命的期限到了,你自然就會走了。」 在這一集節目中,聖嚴法師對於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作了精闢的開示。法師提出,一個人來到世界上,一定有他的作用和功能,有的是對家庭和社會的功能,有的是對自己的功能。只要能夠平安地活下去,就能發揮自己的功能。人不要等死,也不要怕死;在未死之前要好好地活,才能提昇生命品質。 聲音/高郁華 ※《聖嚴法師自在語》講台語嘛吔通哦!歡迎同步收聽台語版 https://sndn.link/DDM/CmG7qA ※ 《聖嚴法師自在語》單元國語版 https://www.ddm.org.tw/xmnews?xsmsid=0L207419114119814182&qcat=0L221596378719598745#PageListContainer ※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常聽到高齡長者說:「哎呀!我活了這麼久,身體又不好,該走了!」其實,生命的存在都有它的意義,每一個生命都有它獨有的價值。聖嚴法師就曾說:「生命活著,就有它的價值,你不需要覺得自己是負擔,活得很愧疚。如果生命的期限到了,你自然就會走了。」 在這一集節目中,聖嚴法師對於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作了精闢的開示。法師提出,一個人來到世界上,一定有他的作用和功能,有的是對家庭和社會的功能,有的是對自己的功能。只要能夠平安地活下去,就能發揮自己的功能。人不要等死,也不要怕死;在未死之前要好好地活,才能提昇生命品質。 聲音/陳品文 ※《聖嚴法師自在語》聽嘸台語也沒關係!歡迎同步收聽國語版 https://sndn.link/DDM/EB8sUm ※ 《聖嚴法師自在語》單元台語版 https://www.ddm.org.tw/xmnews?xsmsid=0L207419114119814182&qcat=0M132555393739788126#PageListContainer ※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修行不是為了成佛,而是體驗成佛的過程,當下的每一步都是成佛的資糧,過去的每個經驗都有其意義。 1.佛性本身就是無常,充滿無限變化的可能。只要有無限的時間感和空間感,過程即是目的,相信成佛必然會發生。 2.「我」是很多念頭和業力的集合,如果每一個業力是放鬆的,那麼每一個回憶和未來的預設也是放鬆的,便能從而體會到整體放鬆的感覺… 3. 何謂「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為何「苦」是整體人類的共通性?每一口呼吸既是剎那也是永恆,這背後的深意何在? 4.放掉目的性,時常練習禪修,讓其成為身心運作的習慣,自然能少煩少惱,離苦得樂。 主持人:蔡旻霓(咪咪) 受訪人:演一法師 更多法鼓山播客節目-- https://www.ddm.org.tw/xmnews?xsmsid=0L207419114119814182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聯絡我們」 https://www.ddm.org.tw/xccontactus?xsmsid=0K332358386251547168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法脈傳承: 菩提達摩─慧可禪師─僧璨禪師─雙峯道信─東山弘忍─六祖惠能—青原行思—石頭希遷—藥山惟儼—雲巖曇晟—洞山良价—雲居道膺 在上一集節目中,介紹了曹洞宗第二位開創者,也是洞山良价禪師的弟子,曹山本寂禪師,了解了曹山本寂禪師是如何將曹洞宗的禪法大力推廣。 其實,曹洞宗能夠流傳千百年,而且影響到海外,除了曹山本寂禪師的弘化之外,還有一位洞山良价禪師的弟子,也是功不可沒,他就是今天要介紹的禪師,雲居道膺禪師。 雲居道膺禪師的名氣雖然不如曹山本寂禪師,倍受後人知曉,但是他卻深受洞山良价禪師賞識,不但傳法給他,還視他為入室弟子中的領袖…… ※主持人:常正法師、演行法師 ※節目內容: ● 幽州玉田人也。姓王氏。生而特異,神彩朗然。 ● 童丱依師稟教。二十五受具於范陽延壽寺。 ● 至翠微山向翠微無學禪師問道。 ● 與洞山良价禪師的互動—洞山禪師問名甚麼、結庵三峰天神送食。 ● 弘化—洞山良价禪勉令隨方接人,在雲居山住持三十年,學生多達一千五百多人。 ● 兵馬入雲居山,唯有禪師端然不動。 ● 圓寂—吾出世來恰三十年,亦可行矣。 ※《禪,不纏》單元從第68集節目開始播出「禪宗故事系列」,帶大家穿越時空,走入禪宗的歷史,認識歷代的祖師,聽聽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智慧…… 聽《禪,不纏》單元所有節目 https://reurl.cc/Y8LRDX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https://www.ddm.org.tw/ 法鼓山禪修資訊 https://chan.ddm.org.tw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