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劉軒 & 軒言文創SoundShine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很多事學校教不了。
但這裏有Power up秘笈:
100種活出人生意義的可能性,
好好生活的必備心理技能,
都在《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Facebook | Instagram
搜尋:劉軒 XUAN

想知道最優質的積極心理學知識
Facebook | Instagram
搜尋:軒言文創 SoundShine

合作邀約:events@soundshine.com.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All Episodes

EP400|當孩子的笑容消失,父母該不該換一個教育環境?ft. 妙蒜工作室創辦人 Eric Yin

EP400|當孩子的笑容消失,父母該不該換一個教育環境?ft. 妙蒜工作室創辦人 Eric Yin

🄴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小學無限大 (體驗式成長桌遊——劉軒共同設計) 適齡7-12|預演練習校園情境|啟發多元智能發展|建立自信鼓勵探索 👉 https://lihi.cc/P5U7r 🎉結帳時輸入限定折扣碼 xuan,每組再折 NT$200 🐣上學Easy (布朗克幼兒園 輕鬆學習包) 適齡2-6|開學適應,輕鬆Easy|情緒・社交・自理・習慣|幼兒園開學儀式 👉 https://lihi.cc/z8FHb 🎉結帳時輸入《How to 人生學》限定折扣碼:xuan100 ▬ ▬ ▬ ▬ ▬ ▬ 當父母的,我們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最好」是什麼?是分數?是自由?還是一個能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承擔選擇的環境? 劉軒與老朋友——妙蒜工作室創辦人 Eric Yin 兩人都在台灣成家立業多年,也因孩子的教育,在近兩年決定舉家搬回美國。 東岸與西岸、不同的文化衝擊與適應過程,讓他們重新思考「教育」的真正價值。從孩子在青春期面對的社交挑戰,到父母在跨文化中學到的耐心與放手,這場對談是一封寫給所有家長的教育思辨信。 💡重點段落 (00:00) 東西岸的兩個爸爸,從台灣到美國的不同適應 (04:47) 為什麼功課壓力讓全家決定搬離台灣 (06:41) 台灣與國際學校的教育模式落差(以及相同之處) (10:48) Eric獨自先去美國找學區的「怪叔叔」觀察法 (16:10) 內向孩子在美國社會的適應與表達 (18:26) "High-context" 高情境文化 vs. "Low-context" 低情境文化:直來直往與讀空氣的差別 (26:33) 台美教育中自由與規矩的取捨 (28:32) 從選擇權、自主性談「真正的快樂」 不論你身在台灣、美國,或正在猶豫要不要為孩子換個環境,這集都會給你許多值得深思的教育觀點。按下播放,和我們一起走一趟跨文化的教育現場。 ▬ ▬ ▬ ▬ ▬ ▬ ✨補充資訊: High-context & low-context culture(高情境&低情境文化)維基百科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gh-context_and_low-context_cultures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EP399|林依柔:要孩子自信表達,先看見他的美好

EP399|林依柔:要孩子自信表達,先看見他的美好

🄴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本集《How to人生學》,邀請聲音表達講師、小大人表達學院創辦人林依柔老師回到節目上,帶來她的新書《讓孩子說出自信力》的精華觀點。 從她多年陪伴孩子的教學現場出發,聊聊語言背後的自我認同、如何在對話中真正建立連結,以及,為何「聽懂孩子的沉默」比說教更重要。 在這場溫柔又扎實的對談裡,你會聽見: 不是孩子不會說,而是他們不知道「說了會被聽見」; 不是溝通有多難,而是我們從沒被教過,如何溫柔地回應好意。 💡重點段落: (03:59) 幫助孩子自信開口:別急著糾正,先看見他的美好 (09:14) 「三顆餃子」事件:如何在衝突之下,拆解情緒的冰山? (14:48) 孩子說不出口的話,我們用故事來引導 (18:07) 在日常練習中,為人生的關鍵時刻做準備 (23:30) 「情感存摺」,是孩子一生的底氣 (29:41) 連AI都懂得溫柔回應,我們能跟上嗎? (33:54) 接住孩子的情緒,是溝通的第一步 這一集獻給所有家長、老師,還有在學著表達、渴望被理解的我們──我們都該學會,怎麼在關鍵時刻,讓孩子的聲音被聽見,也練習成為那個能接住的人。 ▬ ▬ ▬ ▬ ▬ ▬ 📚《讓孩子說出自信力:依柔老師帶領孩子學會自信表達的7堂溝通素養課》林依柔 著/ 幸福文化 出版 |博客來👉 https://reurl.cc/3M51jX |誠品線上👉 https://reurl.cc/0Wxzp9 |Readmoo讀墨👉 https://reurl.cc/QaWyYq |Kobo👉 https://reurl.cc/QaWymO 📢 新書分享/簽書會: 8/10(日)台中場 時間:14:30–15:30(14:00 開放自由入座) 地點:誠品 台中市政店-5F科學人文書區 報名請至👉 https://bit.ly/4fr1KOd 9/7(日)台北場 時間:14:00–15:00(13:30 開放自由入座) 地點:誠品 新店裕隆城店-4F光合廣場 報名請至👉 https://bit.ly/3UCaSGh 9/14(日)高雄場 時間:15:00–16:00(14:30 開放自由入座) 地點:誠品 高雄大遠百店-17F活動書區 報名請至👉 https://bit.ly/45kW1Vs 【海外購書】 🏷新加坡、馬來西亞 星馬城邦書店👉 https://reurl.cc/Y39RkL 🏷香港 香港城邦、香港三聯、香港誠品陸續出貨,約8月中旬可到貨 🏷其他 博客來(海外運送)👉 https://reurl.cc/3M51jX ▬ ▬ ▬ ▬ ▬ ▬ 👂【我想聽你說 Popcorn Talks 歡樂對話卡牌組】 一段好對話,始於一個好問題。 《我想聽你說 Popcorn Talks》裡別出心裁的問題與互動設計, 將為你與你所愛的人開啟一段又一段輕鬆且充滿溫度的對話。 前往軒言文創的官網購買👉 https://bit.ly/3DHoFE1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EP398|【How to人生術】擺脫社交過勞,給I人的自在社交指南

EP398|【How to人生術】擺脫社交過勞,給I人的自在社交指南

🄴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歡迎報名2025年登場的第七屆超男訓練營,現即可享早鳥優惠,名額有限👉 https://chaoman.org/resource/workshop/182 🌟前往「超男」官網,瞭解更多資訊:https://chaoman.org/ 或使用LINE直接洽詢:https://lin.ee/vblBsJz 歡迎加入LINE以獲得最新資訊🫶 ▬ ▬ ▬ ▬ ▬ ▬ 在這個什麼都要快、什麼都要響亮的時代,內向者常常被誤解成「不合群」、「不好相處」, 但其實,他們只是以更敏銳、更安靜的方式連結世界。 本集《How to人生術》,劉軒帶大家看見—— 內向,其實是一套內建的深度感知系統。 只要掌握幾個方法,內向者也能自在社交、建立深刻的人際關係,不必強迫自己變得「很會聊天」,也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重點段落: (01:14) 從神經系統理解內向者的特質 (02:28) 社交疲勞的三大來源:角色壓力、預期過載、誤認外向 (05:08) 三個實用練習:調整期待、設定能量預算、善用內向優勢 (09:00) 適用於不同場合的破冰題 (10:38) 總結 內向,不是缺點,而是一種安靜的力量。 找到自己的節奏,也能在人群中,建立真正的歸屬感。 ▬ ▬ ▬ ▬ ▬ ▬ 👂【我想聽你說 Popcorn Talks 歡樂對話卡牌組】 一段好對話,始於一個好問題。 《我想聽你說 Popcorn Talks》裡別出心裁的問題與互動設計, 將為你與你所愛的人開啟一段又一段輕鬆且充滿溫度的對話。 前往軒言文創的官網購買👉 https://bit.ly/3DHoFE1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EP397|【解鎖青春情緒2】在跌跌撞撞的教養路上,她學會了放手——用力奔跑的媽媽 ft. 雨路

EP397|【解鎖青春情緒2】在跌跌撞撞的教養路上,她學會了放手——用力奔跑的媽媽 ft. 雨路

🄴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雨路是一位跑過無數場馬拉松與鐵人三項的母親,兩個孩子也同樣優秀、獨立、有想法——女兒是頂尖的低音管演奏家,兒子則是數理資優生。 但身為母親的她,卻曾在陪伴青春期孩子的過程中,深深陷入自責與無力感。 女兒在拿下重要音樂賽事冠軍後,卻被診斷為重度憂鬱症;兒子也在青春期頻頻爆發情緒,對抗、疏離、拒絕溝通。 雨路一度用錯誤的方式面對孩子的脆弱,說出那些至今想起仍讓她心痛的話。 但也正是這些錯誤,成為她重新理解「媽媽」這個角色的起點。 在這集節目中,我們邀請雨路分享她的故事——從過度努力與控制,到學會誠實面對自己的錯、學會放手,也學會好好照顧自己。 這是一段母親的轉變之路,一場與孩子並肩穿越情緒黑暗森林的旅程;更是一個女人,如何在一次次的痛與拉扯中,慢慢把自己重新生回來的故事。 💡重點段落 (02:44)與女兒一次嚴重衝突而跑出家門,開始找回愛跑步的自己 (05:44)在放任與放手之間掙扎 (07:03)原生創傷,悄悄藏在教養裡 (11:15)孩子卓越背後,也藏著敏感與脆弱 (15:59)對憂鬱症的不了解,讓她說出最傷孩子的話 (19:35)寫作帶來母女之間的和解與體諒 (20:56)學會與憂鬱共處,是走向夢想的一部分 (26:33)放手,讓孩子做自己 (27:57)別讓「母職面具」遮住了真正的你 ▬ ▬ ▬ ▬ ▬ ▬ 📔《用力奔跑的媽媽:跑過愛與傷痛,找回自己的光》雨路 著/ 木馬文化 出版 |博客來👉 https://bit.ly/3IUINaA |誠品線上👉 https://bit.ly/45l1L1E |Readmoo讀墨👉 https://rebrand.ly/m9fyr9c ▬ ▬ ▬ ▬ ▬ ▬ 💌歡迎分享您錄一段語音,分享您的故事、想法、和心得,並寄至我們的《How to人生學》聽眾專屬信箱:howtolifestory@gmail.com 💡【解鎖青春情緒】與保瑞盛維恩基金會合作,致力於促進心理健康,透過教育與倡導活動提升大眾對心理衛生的認識。系列節目從多角度剖析青少年在現代社會面臨的情緒挑戰,並提供專業見解與實用建議。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EP396|【How to人生術】想要快速降火,先讓自己後傾30度?如何用身心雙管齊下,對抗熊熊怒火?

EP396|【How to人生術】想要快速降火,先讓自己後傾30度?如何用身心雙管齊下,對抗熊熊怒火?

🄴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 Speak AI 英文口說 App,讓你更自信開口「說」英文! • 由 OpenAI 投資,獲選 2024 Google 年度最佳應用程式 • 從情境對話開始學起,一路帶你說得更道地、更順暢 • AI 即時提供文法建議與自然用法,練出母語者等級的反應力 • 練習結束後自動整理錯誤,打造專屬複習課,是你的 24 小時英文家教 🚀 現在下載 Speak,年費會員只要 $299,限時優惠中👉 https://bit.ly/TW_25Q3_LiuXuan ▬ ▬ ▬ ▬ ▬ ▬ 你生氣時的反應是什麼?是壓抑情緒,還是直接發作? 研究顯示,無論是壓著不說,還是盡情宣洩,都可能對身心造成傷害。 本集《How to人生術》,劉軒分享了幾個來自 CBT(認知行為療法)的方法,幫助我們更有效地處理憤怒情緒,從身體層面開始降溫,進一步轉化心理反應。 透過幾個簡單可行的練習,學習如何在怒氣升起時自我調節,保護自己,也維繫關係。 💡重點段落: (03:55) EQ 比較高,就比較不會生氣嗎? (04:55) CBT 療法簡介 (05:50) 讓情緒降溫的身體技巧 (08:43) 心理層面第一步:檢視內心的假設——四個問題,幫助辨識憤怒背後的誤解 (10:34) 心理層面第二步:挑戰內在信念,突破自己的「應該」與「不應該」 (13:00) 心理層面第三步:換一個視角重新看待衝突:reappraisal (重估)練習 (14:23) 如何對抗憤怒的總結 這不是一集教你壓抑情緒的節目,而是關於如何在情緒升溫時,找到穩定出口的實用指南。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