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語《美好時刻》聖言分享

臺語《美好時刻》聖言分享

主言家庭

《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All Episodes

9.22(五)虔敬帶來幸福

9.22(五)虔敬帶來幸福

🄴 臺語《美好時刻》聖言分享

9.22(五)虔敬帶來幸福   弟茂德前書六2-12 路八1-3 聆聽聖言   親愛的,你要拿這些事教訓人,勸勉人。 若有人講異端道理,不順從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健全道理,與那合乎虔敬的教訓,他必是妄自尊大,一無所知,患有辯論和舌戰之癖的人;由此而生出嫉妒、爭吵、謾罵、惡意的猜疑,以及心思敗壞和喪失真理者的口角;他們以為虔敬是獲利之源。的確,虔敬是一種獲利的富源,但應有知足的心,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界上,同樣也不能帶走什麼,只要我們有吃有穿,就當知足。 至於那些想望致富的人,卻陷於誘惑,墮入羅網和許多背理有害的慾望中,這慾望叫人沉溺於敗壞和滅亡中,因為貪愛錢財乃萬惡的根源;有些人曾因貪求錢財而離棄了信德,使自己受了許多刺心的痛苦。 至於你,天主的人哪!你要躲避這些事;但要追求正義、虔敬、信德、愛德、堅忍和良善,要奮力打這場有關信仰的好仗,要爭取永生:你正是為此而蒙召,並為此在許多證人前宣示了你那美好的誓言。   釋經小幫手 「他們以為虔敬是獲利之源。」想想看,你認識這樣的基督徒嗎?他們認為侍奉上主就理應得到天主的護佑,讓他們生活中一切平安順利。就連他們的祈禱也無非是在求:求生意興隆、擺脫苦難、家庭平安、事事順利。這樣的祈求雖然沒有不好,因為慈愛的天父也渴望給祂兒女最好的,但如果信仰只停留在為自己而求,那它豈不落到以「利益」為中心,以「貪」為主。這完全否定基督信仰的真正基礎,那就是人和天主的關係。聖保祿呼籲弟茂德和他的團體要有知足的心。無論物質方面或精神方面的要求,我們都不可以貪心──要求天主要按照我們的想法滿足我們。相反地,經文告訴我們「虔敬是一種獲利的富源」。如果我們先學習愛天主,認識祂,我們便會有眼睛看到,天主已經為我們提供所需要的一切。換句話說,那些學會時時和天主保持關係,感受到祂無時無刻的陪伴的人,才是最富裕的人。相反的,當我們以所擁有的物質或才華為出發點跟別人比較,團體中便會出現經文所提的:「嫉妒、爭吵、謾罵、惡意的猜疑,以及心思敗壞和喪失真理者的口角」,讓大家都無法感受到天主的祝福。「至於你,天主的人哪!你要追求正義、虔敬、信德、愛德、堅忍和良善,要奮力打這場有關信仰的好仗,要爭取永生。」因此,讓我們在信仰的路上不要迷失方向,要把目光放在天主身上,而不只是放在祂能給我們的好處上。   品嚐聖言 虔敬是一種獲利的富源,但應有知足的心。   活出聖言 今天,為別人的好奉獻祈禱和犧牲,學會讓你的信德更反映出耶穌的愛。 全心祈禱 天主,當我的心情經常因為外在環境起伏不定時,請祢幫我加深與祢的關係。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9.21(四)用愛轉變他人

9.21(四)用愛轉變他人

🄴 臺語《美好時刻》聖言分享

9.21(四)用愛轉變他人 聖史瑪竇宗徒 瑪竇福音九9-13 弗四1~13   聆聽聖言   那時候,耶穌往前行,看見一個人在稅關那裡坐著,名叫瑪竇,就對他說:「跟隨我!」他就起來跟隨了耶穌。 當耶穌在屋裡坐席時,有許多稅吏和罪人也來同耶穌和衪的門徒一起坐席。法利塞人看見,就對衪的門徒說:「你們的老師為什麼同稅吏和罪人一起進食呢?」 耶穌聽見了,就說:「不是健康的人須要醫生,而是有病的人。你們去研究一下:『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是什麼意思;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來召罪人。」   釋經小幫手 瑪竇是一名稅吏。在羅馬帝國時代,稅吏為羅馬人服務,向當地人們徵收稅賦,歸入帝國國庫。因為他們為外邦人所驅使,幫助他們壓迫自己的同胞,猶太人對一般都痛恨和輕視稅吏。尤其是法利塞人。「法利塞」這個名詞源於希伯來語,意思是「分離」,指一些為保持純潔而與俗世保持距離的人。耶穌和稅吏來往對他們來說就是向罪惡妥協,恐怕會被稅吏不良的價值影響。然而,耶穌和稅吏坐席,不是因為認同他們的作為,而是因為祂憐憫他們,願意用愛去感化他們,並給與他們改變的機會。「不是健康的人須要醫生,而是有病的人。」耶穌知道,除非一個人感受到自己被愛、被接納,也有改變的希望,否則他是無法變好的!也許,很多時候我們也要面對這樣的選擇。在團體或家庭中有那些意見和我們不同的,甚至在我們眼中是不好的、不正的人。或許他們的性格或語氣不好,傷害了人;也許是他們有某些不光明的舉止,備受別人批評…當大家都在說他的不是時,你會像法利塞人一樣遠離他們,加入批評的行列嗎?還是會像耶穌一樣,設法靠近他們,用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提點他們。今天,不妨默想耶穌和稅吏們同席時,聊的是什麼?我相信耶穌沒有漠視他們的罪,但祂一定聆聽他們的痛苦和渴望,及為什麼他們要這樣犯罪。最終祂也會引導他們通往天主,讓他們渴望用天主更好的方式填滿他們的心。    品嚐聖言 「不是健康的人須要醫生,而是有病的人。」   活出聖言 今天讓我走出自己對他人展現關懷和同理,也引導他看到天主對他的愛。 全心祈禱 耶穌,請祢教我用祢的眼光看待每一個人,用祢的愛去感化每一個人。阿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9.20(三)天主的邀請

9.20(三)天主的邀請

🄴 臺語《美好時刻》聖言分享

9.20(三)天主的邀請 聖金大建(安德)司鐸及同伴殉道 路加福音七31-35 弟前三14-16     聆聽聖言   那時候,耶穌對群眾說:「我可把這一代的人比作什麼呢?他們相似什麼人呢?他們相似坐在街上的兒童,彼此呼喚說:『我們給你們吹笛,你們卻不跳舞;我們唱哀歌,你們卻不悲哭。』 因為洗者若翰來了,他不吃餅,也不喝酒,你們便說:他附了魔。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你們又說:這是個貪吃嗜酒的人,是個稅吏和罪人的朋友。 但一切智慧之子,必彰顯智慧的正義。」   釋經小幫手 福音前提在於若翰洗者來宣講悔改的洗禮,過著刻苦的生活,人們卻說他附了魔;接著耶穌來願意把救恩帶給社會邊緣人物,人們卻又批評祂跟稅吏和罪人歡飲。耶穌形容這些人為街上的兒童:「我們給你們吹笛,你們卻不跳舞;我們唱哀歌,你們卻不悲哭。」換句話說,天主或許藉著不同的人向他們啟示自己的救恩,他們卻不願意開放,也不感興趣,不想接近耶穌,或嘗試去瞭解。那不願意接受天主的邀請的人,就像這些小孩,拒絕和天主互動。因此,天主在他們身上的計劃自然就無法實行。原來,天主的救恩就像一個白白賜給我們的恩寵,但因為天主也賜給人類自由選擇的尊嚴,祂不會強迫人們去接受祂的救恩。也許,我們覺得信仰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是教友主日必須完成的義務,但和生活其他部分卻沒有關係,也派不上用場。但,你可曾反省過,少了信仰,你平時的生活是否反而是隨著社會的價值和期待起舞,不知不覺流於形式生活,呼吸、上班、下班… 而我們也漸漸變得麻木、失去快樂。耶穌不要我們就這樣迷迷糊糊過日子。今天,祂再次邀請我們在生活中學習配合祂的樂曲和節奏,起來唱歌、跳舞,也和祂一起探索信仰和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當我們與天主合作,我們會發現,祂要帶領我們去活出我生活最大的潛能,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你今天聽到天主在你生命中吹的歌曲,願意與祂共舞嗎?   品嚐聖言 「我們給你們吹笛,你們卻不跳舞;我們唱哀歌,你們卻不悲哭。」   活出聖言 天主對你生命有計劃,但你願意學習祈禱和讀經,好能去分辨這計劃嗎? 全心祈禱 主啊!我不想日復一日地過日子,請賜與我力量開放接受祢新的邀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9.19(二)團體的關懷

9.19(二)團體的關懷

🄴 臺語《美好時刻》聖言分享

9.19(二)團體的關懷 聖佳年主教殉道 路加福音七11-17 弟前三1-13   聆聽聖言   那時候,耶穌往一座名叫納因的城去,衪的門徒和許多群眾與衪同行。 臨近城門時,看,正抬出一個死人來,他是母親的獨生子,母親又是寡婦;且有本城的一大夥人陪著她。主一看見她,就對她動了憐憫的心,向她說:「不要哭了!」 遂上前按住棺材,抬棺材的人就站住了。衪說:「青年人,我對你說:起來罷!」 那死者便坐起來,並開口說話;耶穌便把他交給了他的母親。 眾人都害怕起來,光榮天主說:「在我們中間興起了一位大先知,天主眷顧了衪自己的百姓。」 於是,稱述耶穌的這番話,傳遍了猶太和附近各地。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看到耶穌復活了寡婦的獨生子。在寡婦身上,我們看到一個孤獨的、無依無靠的人。耶穌一看見她,就對她動了憐憫之心。在這裡,我們的天主是富有仁慈的,而祂最關心的,就是那些最軟弱無助的人。你知道嗎?當我們的心被他人的痛苦觸動,想去幫助他們、渴望減輕他們的痛苦時,其實我們的心是和耶穌的心連結的。相反的,當我們看到別人的痛苦,卻因為害怕或不舒服而轉頭不顧時,其實我們也在把自己和耶穌的連結切斷。漸漸地,我們的心會越來越麻木,越來越冰冷。這是我們要的嗎?也許,很多時候我們轉頭不顧是因為我們感到無力幫忙。今天,耶穌卻邀請我們,不要因為害怕這樣的無助感而回避他人的痛苦,卻要有勇氣和痛苦的人站在一起。經文中,我們看到有一大夥人在陪伴失去兒子的寡婦。他們除了陪伴安慰、除了能夠出點力氣幫忙抬起沉重的棺木,也不能多做任何事,更不能復活死去的年輕人。然而,耶穌卻看見了!祂看見的不只是這寡婦的傷心,還有這一大夥人的陪伴和關心,所以便為他們行了奇蹟,讓青年復活了。想一想我們身邊有哪些孤單、悲痛、失意、猶豫的人,正等著我們的陪伴和關懷。也許我們不能為他們解決問題,但,你相信耶穌會透過我們的陪伴和關懷,讓他們漸漸擦乾眼淚,讓他們和整個團體獲得新生命、新希望嗎?    品嚐聖言 看,有本城的一大夥人陪著她。   活出聖言 在你的團體中有哪些人目前特別需要陪伴和關懷?你們可以如何陪伴他呢? 全心祈禱 主!請幫助我不要刻意回避他人的痛苦,卻學會走出舒適圈去關懷他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9.18(一)偉大的信德

9.18(一)偉大的信德

🄴 臺語《美好時刻》聖言分享

9.18(一)偉大的信德   路加福音七1-10 弟前二1-8   聆聽聖言   耶穌向民眾講完了話以後,就進了葛法翁。 有一個百夫長,他所喜愛的僕人害病要死。他聽說過耶穌的事,就打發猶太人的幾個長老往衪那裡去,求衪來治好自己的僕人。他們到了耶穌那裡,懇切求衪說:「他堪當你給他做這事,因為他愛護我們的民族,又給我們建築了會堂。」耶穌就同他們去了。 當衪離那家已不遠時,百夫長打發朋友向衪說:「主啊!不必勞駕了!因為我當不起祢到舍下來。為此,我也認為我不堪當親自到祢跟前來,只請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因為我雖是受派在人權下的,但是在我下也有士兵;我對這個說:你去!他就去;對那個說:你來!他就來;對我的奴僕說:你作這個!他就做。」 耶穌一聽這些話,就佩服他,遂轉身向跟隨自己的群眾說:「我告訴你們:連在以色列,我也沒有見過這樣大的信德。」 被派去的人回到家中,見那僕人已痊癒了。   釋經小幫手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稱讚百夫長說:「連在以色列,我也沒有見過這樣大的信德。」也許,聽到耶穌這些話,我們會很羡慕,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意識到自己的信德並不大,不只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很難全心交託,相信耶穌會來幫助我們,就連平日,我們也很少想起耶穌,很難在生活中意識到耶穌的存在。然而,今天我們可以默想,百夫長的信德有哪些點值得我們學習呢?首先,他心地善良,無論是族外猶太人,或者家裡最微不足道的僕人,他都關心;幫助猶太人蓋會堂,也特地去找耶穌求祂治好家中的僕人。今天,讓我們也留意自己的心思意念。我們所作所為是否出於一顆善良的心?讓我們意識到我們每一個善良都是來自天主,是天主給我們的恩寵。那麼,我們如何和祂配合,在生活中選擇善待身邊的人,甚至是那些和我們不一樣的人呢?有時候,我們向耶穌祈禱時,反而要求耶穌要按我們的渴望去做,而我們的信德似乎建立在耶穌是否能滿足我們的渴望上。百夫長教導我們真正的相信是完全交託。百夫長雖然有權有勢,但他也明白有些事情不是他想要就能得到。「我不堪當親自到祢跟前來,只請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這一句話道出了他的謙卑。他無能為力讓僕人好起來,因此選擇全心信賴耶穌。我們是否能夠學習百夫長,在還未看到結果時,持續祈求耶穌,也相信祂對我們的安排嗎?   品嚐聖言 我不堪當親自到祢跟前來,只請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   活出聖言 當你祈禱未被應允,不要失望,學習感恩天主今天給你的生命。 全心祈禱 耶穌,請問祢今天在我生命中哪些地方出現了?請讓我看到祢的行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