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1.16(四)祈求、祈禱馬爾谷福音一40-45希三7-14聆聽聖言有一個癩病人來到耶穌跟前,跪下求他說:「你若願意,就能潔淨我。」耶穌動了憐憫的心,就伸手撫摸他,向他說:「我願意,你潔淨了罷!」癩病立時脫離了他,他就潔淨了。然後耶穌嚴厲警告他,立即催他走,並向他說:「當心! 什麼也不可告訴人,但去叫司祭檢驗你,並為你的潔淨,奉獻梅瑟所規定的,給他們當作證據。 」但那人一出去,便開始極力宣揚,把這事傳揚開了,以致耶穌不能再公然進城,只好留在外邊荒野的地方;但人們卻從各處到他跟前來。釋經小幫手有時候,教友們心中會很矛盾。一方面我們要相信祈禱是有力量的,我們把需要的事情告訴耶穌,耶穌必會聽到。另一方面,我們經驗到天主並不會每次都俯允我們的祈禱。因此,有些教友雖對祈禱有懷疑,但基於禮貌或對天主的敬畏,只能壓抑自己的失落、懷疑和困惑。同樣,有些人從小也被教育不要向他人要東西、不要麻煩人家。為此,很多人在祈禱而得不到的時候,會開始懷疑自己該不該求這些,或自己想要的是不是超越天主的能力範圍。然而,今天的福音卻讓我們看到,當一個癩病人來祈求耶穌潔淨他時,耶穌毫不猶疑地為他做了。福音邀請我們相信天主是有力量的,「在天主前沒有不能的事」(路一37)。仁慈的天主渴望我們的好,會把我們需要的給我們。然而,天主的考量可能和我們不一樣。在福音中,我們看到癩病人懂得祈求,但卻未真正認識耶穌,瞭解耶穌的顧慮。他聽到耶穌吩咐他別把事情告訴別人,卻到處宣揚了,導致耶穌無法再公然進城福傳。或許,癩病人沒有預料到耶穌其他的顧慮,但他的作為也讓我們反省到,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也不一定明白耶穌的顧慮。當天主不給我們,或用其他的方式回應我們,或對我們做出其他的邀請時,祂肯定看得比我們多、看得比我們周全。問題是,我們願意靜待祂給我們的回應嗎?還是我們會因為自己的急性子而亂了耶穌的計劃?品嚐聖言耶穌動了憐憫的心,就伸手撫摸他,向他說:「我願意,你潔淨了罷!」活出聖言祈禱時,除了為自己的需要祈求,也向耶穌祈求順服祂的命令的恩寵。全心祈禱耶穌,我希望能和祢建立深厚的友情,請讓我的祈禱都是我相信和順服的表達。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1.15(三)祂懂聖劉方濟司鐸殉道希伯來人書二14-18谷一29-39聆聽聖言那麼,孩子既然都有同樣的血肉,衪照樣也取了一樣的血肉,為能藉著死亡,毀滅那握有死亡的權勢者—魔鬼,並解救那些因死亡的恐怖,一生當奴隸的人。其實都知道,衪沒有援助天使,而援助了亞巴郎的後裔 。因此,衪應當在各方面相似弟兄們,好能在關於天主的事上, 成為一個仁慈和忠信的大司祭,以補贖人民的罪惡。衪既然親自經過試探受了苦,也必能扶助受試探的人。釋經小幫手這世代因網際網路的發明、社群媒體的普及、AI的發展,而變得非常複雜,我們成長的環境已不像以前那樣單純,我們的身心靈都經歷許多誘惑及考驗。身體方面,有愈來愈多人罹患癌症及不同疾病;心靈方面,愈來愈多人有精神方面的問題,如憂鬱症、恐慌症、暴力傾向等;而大環境也被不止的戰爭蒙上一層陰影。我們雖然活在自由的名下,卻好像被死亡的陰影籠罩,被害怕、擔憂、困惑、無力給奴役。然而,今天保祿的書信要鼓勵我們:不要害怕生活中面對的死亡及奴役,因為耶穌基督取了同我們一樣的血肉,藉著死亡已經「毀滅那握有死亡的權勢者—魔鬼,並解救那些因死亡的恐怖,一生當奴隸的人。」雖然耶穌是天主,但祂在人世時,像我們一樣是有限的,會經歷脆弱,也會遇到挫折。因此,祂真的懂我們內心經歷的一切死蔭幽谷,如:當祂經歷喪親的悲痛、流離失所、身心靈的試探、被擔憂恐慌襲擊、眾人的背叛,到最後面對身體的死亡。然而在這一切中,耶穌不會苛責我們,要求我們永遠堅強。相反地,祂會永遠用祂的愛、溫柔和同理安慰和鼓勵我們,並用祂的智慧引導我們超越魔鬼的陰謀、絕望的枷鎖。耶穌是我們「仁慈和忠信的大司祭」。祂還會在天父面前為我們祈禱,就像祂為門徒們祈禱一樣。因此,讓我們把世上所有的需要,所有死亡和奴役的狀況告訴耶穌,並祈求祂的恩慈。品嚐聖言衪既然親自經過試探受了苦,也必能扶助受試探的人。活出聖言把心中所思所想所煩惱的都分享給耶穌,並耐心地聆聽耶穌在聖言中的回應。全心祈禱主耶穌,謝謝祢親自為了愛我們受了試探,祈求祢憐憫我們、扶助我們。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1.14(二)有權威的話真福和德里司鐸馬爾谷福音一21-28希二5-12聆聽聖言那時候,耶穌進了葛法翁;一到安息日,耶穌就進入會堂教訓人。人都驚奇他的教訓,因為他教訓他們正像有權威似的,不像經師們一樣。當時,在他們的會堂裡,正有一個附邪魔的人, 他喊叫說:「納匝肋人耶穌!我們與你有什麼相干?你竟來毀滅我們!我知道你是誰,你是天主的聖者。」耶穌叱責他說:「不要作聲!從他身上出去!」邪魔使那人拘攣了一陣,大喊一聲,就從他身上出去了。眾人大為驚愕,以致彼此詢問說:「這是怎麼一回事?這是新的教訓,並具有權威;他連給邪魔出命,邪魔也聽從他。」他的聲譽遂即傳遍了加里肋亞附近各處。釋經小幫手福音中,我們聽到耶穌教訓人的時候是有權威的。什麼讓耶穌的教訓有權威呢?讓我們反省自己和權威的關係,以了解耶穌的權威。人是社群的動物,難免活在別人的權威下。小時候我們生長在父母、師長的管教下;大了又服從老闆、長上、政府… 在你的經驗中,怎麼樣的權威才能讓你心服口服?怎麼樣的權威卻讓你不服氣,想反駁呢?我想,很多人都會認同,一個言行一致,表裡合一的人所說的話是可以讓人信服,反之就無法讓人信服。如果父母管教孩子帶待人要有禮貌,做事要認真努力,自己卻經常口出惡言、說閒話、做事投機取巧,孩子們看在眼中,必然會對父母的權威不服氣!但是如果父母平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說話有風度、有信用,當他們要求孩子也這麼做的時候,孩子自然願意順服,不是嗎?當然,耶穌的權威也來自愛。耶穌所教導的就是愛,一份每一個人心中都渴望的愛——乾淨,不含私利,真誠,勇敢,正直又不偏心的愛。這份愛能夠打動人,能夠讓人信服。面對這樣的人,我們可以放心,心中恐懼和防備的惡魔也會被驅逐。相反的經師們雖然是法律的專家,是當時聖經和法律的權威,但是他們所說所作表露出來的不是愛,維護的是自己的地位、利益和舒適,也沒有用聖經和法律的知識去提升和幫助別人。面對這樣的人,我們當然無法解除防備,全然相信他!品嚐聖言這是怎麼一回事?這是新的教訓,並具有權威;他連給邪魔出命,邪魔也聽從他。活出聖言有意識的察覺你說每一句話背後的動機是為了愛人呢?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全心祈禱耶穌,請祢潔淨我的心,讓我所說的話是真誠的、有愛的!阿們。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1.13(一)耶穌的召叫聖師怡樂主教常年期開始馬爾谷福音一14-20希一1-6聆聽聖言若翰被監禁後,耶穌來到加里肋亞,宣講天主的福音,說:「時期已滿,天主的國臨近了,你們悔改,信從福音罷!」當耶穌沿著加里肋亞海行走時,看見西滿和西滿的兄弟安德肋在海裡撒網,他們原是漁夫。耶穌向他們說:「來跟隨我,我要使你們成為漁人的漁夫。」他們便立刻拋下了網,跟隨了他。耶穌向前行了不遠,看見載伯德的兒子雅各伯和他的弟弟若望,正在船上修網。耶穌遂立即召叫他們;他們就把自己的父親載伯德和傭工們留在船上,跟隨他去了。釋經小幫手回想一下,你是怎樣被主所召喚、領洗而成為主的門徒?是嬰兒時就受洗?或者成年時在某種機緣下參加了慕道班,順其自然的成為基督徒?你記得當時的心情和感受嗎?當時對你影響最深刻的是什麼呢?其實,有些人對自己的領洗並沒有太大的印象或感覺,特別是那些從小因為家庭的關係而受洗的人。他們甚至覺得自己沒有選擇,是個委屈。如果你是這樣的人,就請你給天主一個機會,帶領你看到祂的揀選,不是想找你麻煩,而是因為愛你,想拯救你。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對四位漁夫說:「來跟從我」,他們便馬上拋下漁網、離開父親和僱工們,跟隨耶穌去了。這是多麼大的信德啊!誠如希伯來書十一所言:「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未見之事的確證。」這些漁夫到底在耶穌身上看到了什麼呢?漁夫放下漁網是個不可思議的舉動。因為漁網象徵賴以為生的工具、生活的基礎,甚至是人際關係。然而,福音中耶穌對他們的邀請是:「我要使你們成為漁人的漁夫。」耶穌以他們聽得懂的話語,看得懂的畫面邀請他們放下原來的計畫,冒險參與祂更大的計畫。換句話説,耶穌的召叫不是想剝奪我們的自由、能力、目標,而是要幫助我們將我們的天賦、能力、喜好用於更大的目標。今天,若是你還感覺跟隨耶穌讓你失去自由,不能做你想做的事情,過你想過的生活,也許你沒有真正聽懂耶穌的愛!品嚐聖言「來跟隨我,我要使你們成為漁人的漁夫。」活出聖言在主動服侍他人中,分享福音的喜悅;在回應耶穌的召喚中,體驗更大的自由。全心祈禱耶穌,請加強我的信德,隨時跟隨祢的腳步,吸引更多人跟隨祢!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1.12(日)耶穌的受洗主受洗節(慶日)路加福音三15-16,21-22依四十1-5,9-11;鐸二11-14,三4-7聆聽聖言那時,百姓都在期待(默西亞),為此,人人心中推想:或許若翰就是默西亞。若翰便向眾人說道:「我固然以水洗你們,但是比我強的一位要來,就是解祂的鞋帶,我也不配。祂要以聖神和火洗你們。眾百姓受洗後,耶穌也受了洗;當祂祈禱時,天開了;聖神藉著一個形像,如同鴿子,降在祂上邊;並有聲音從天上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因你而喜悅。」釋經小幫手在耶穌誕生前後,猶太人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百姓期盼雅威所應許的受傅者,就是前來拯救猶太人的默西亞。在今天的路加福音中,百姓以為洗者若翰就是默西亞,若翰表明:「但是比我強的一位要來,就是解祂的鞋帶,我也不配」。猶太人外出,進門後脫鞋,最低微的奴隸,所要作的工作之一,就是替他的主人或來客解鞋帶,然後拿盆水來替他們洗腳。若翰自認作耶穌最低微的奴隸也不配,表達了耶穌的崇高性,也顯示了若翰的謙卑。若翰能夠在人群中認出耶穌,透過自己的言行舉止表現出對耶穌的重視和敬畏。我們呢?有多少時候我們雖然是基督徒,但是生活中卻沒有想到耶穌?即便來到聖堂,經過聖體櫃,我們卻忘了承認祂的存在,恭敬地做個祈禱或鞠個躬?洗者若翰是耶穌的先鋒,他的任務是領人受悔改的水洗,只是死於舊我,但我們的受洗卻讓我們獲得了天主子女的身分,分享了永恆的生命,就如耶穌受洗時,天開了,聖神如同鴿子降在他上邊,並有聲音從天上說:「你是我的愛子,我因你而喜悅。」今天,讓我們意識到,我們蒙天主揀選受洗成為基督徒,也是天主白白賜給我們的恩寵,因為祂也因我們而喜悅。你可想過,我們也被邀請學習若翰,把未受洗的人引到耶穌面前,讓他們有一天也能受洗,成為天主的兒女,因信仰獲得永生?品嚐聖言你是我的愛子,我因你而喜悅 !活出聖言當親友哀傷或驚慌,心情低落時,嘗試擁抱他,告訴他:「你是天父的愛子!」全心祈禱天主聖神,求祢讓我品嚐成為天父愛子的喜悅,也將這喜悅分享給人。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