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越來越多台語家庭出身的孩子,只會聽一點點台語,但是說不輪轉、也聽不懂長輩口中道地的俗諺,你也是其中之一嗎?
不用擔心,每天短短五分鐘【做伙學台語】就是為你量身打造的節目,從中學習發音、詞彙,搭配時事或小故事,每天進步一點點,讓你也可以輕鬆出口溜臺語,驚艷(或驚嚇?)一下家中的勢大人喔!
#台語語言力
#母語練習生
#國家語言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聽眾提問:大聲公你好!我是就讀國小六年級的阿媛,我有一個問題要來請問大聲公。有一天我們全家人在一起吃晚餐的時候,阿公就說阿媽是:「枵豬母抾著潘-逐項好」!大家都笑成一團;請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阿媽被說成母豬也沒生氣,還笑得好開心!實在令人匪夷所思,麻煩大聲公替我解答,感謝您!臺語專家林朝龍老師回覆:「枵豬母抾著潘-逐項好」這是一句譎孽仔話,你聽到這句譎孽仔話「母豬」時,就只是想起母豬就是讓人覺得外觀面貌看起來難看,外型又肥胖的印象而已!阿媽為什麼聽見這句話,不但沒生氣反而笑開懷?這是因為阿媽感受到「逐項好(樣樣好)」的意思;怎麼說呢? 阿媽在收拾餐桌,洗碗盤之前,一定都會把飯桌上剩下的菜餚都吃進肚子裡去。其實阿嬤早就已經吃飽了,根本就不餓;那為什麼她要硬撐著把所有剩菜都吃完呢? 阿媽是捨不得剩下來的菜餚浪費掉,才會樣樣都不挑、照單全收吃進肚子裡!另外一種說法是在古早的農業社會,家家戶戶生活較貧窮困苦又勤儉,只要有東西吃就很滿足了,根本不會嫌棄東西難吃。尤其是飢腸轆轆的時候,就覺得什麼都好吃!你可曾經歷過餓肚子的經驗呢?你若遇上放學後飢腸轆轆一回到家中,是不是也會東找西找翻東西來解飢餓?這個時候,你是不是也顧不得東西好不好吃,樣樣都好呢? 咱們臺語文化若是想指責他人,或是消遣他人時都不會用正面的方式,所以咱們的祖先才會發明許多譎孽仔話好讓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可運用!以下舉兩個例子來說:若是要批評某個人三八(不正經),就說是:「十全大補湯欠兩味-八珍」、第二個例子:如果要說一個人很白目,就說他是「[https://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fontPics/E705.gif]樓梯無夠懸-欠梯」!不過這些都是玩笑話,平時你可別拿來胡亂辱罵人唷!#一周五分鐘,臺語你嘛通!#每周六聽阿政先講台灣#每周日台語大聲公學台語#喜歡閩南語的朋友,請多多幫我們五星評分鼓勵喔!-----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搜尋訂閱:做伙學台語-----🎙教育電臺🎙📻官網:https://bit.ly/39ISswV🗺️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們沒有辦法在節目中完全介紹臺灣三字經,因此取其中一段作介紹。首先在目錄中講到位置名稱的簡介;「爾小子,生於斯;地理志,宜先知。」諸位後輩少年人,我們在臺灣這個島嶼出生、生長、生活,有關臺灣的地理位置、人文歷史的紀載應該要首先學習,並進一步了解。「舉台灣,細參考;連衝繩,諸小島」衝繩即琉球島。有關台灣島種種的知識,我們要認真學習、研究和考證,臺灣北部連接琉球島,南邊接菲律賓四周的小島嶼,都和台灣島多少有關係。「北緯線,及東經;詳位置,知其形」本島南是北緯二十一度五十四分起,至北部二十五度十八分,西方東經一百二十度七分起,至東部一百二十二度十五分。請詳細了解台灣的地理位置,並且明瞭臺灣的地形。「南北長,東西狹;自富基,至南岬」台灣地形南北長約500公里,東西窄大約160公里。北端由新北市的富貴角(今石門區)起,至南端恆春南灣地方止。「四面海,水悠悠;古所稱,大琉球」台灣四面皆海,水面寬闊,海洋資源豐沛,水路位置非常便利,隋煬帝時代史書稱臺灣為琉球。「毗舍耶,高砂國;今安平,是舊域」自唐至宋,稱台灣為昆舍耶國(印度語)。日本古代稱呼為塔加砂,譯即高砂也。在當時安平是最早開發的市鎮。「又東蕃,與東瀛,同此島,不一名」中國東邊的番邦東瀛,仙島的東方都是指台灣島,只是自古以來有不同的名稱而已。#一周五分鐘,臺語你嘛通!#每周六聽阿政先講台灣#每周日台語大聲公學台語#喜歡閩南語的朋友,請多多幫我們五星評分鼓勵喔!-----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搜尋訂閱:做伙學台語-----🎙教育電臺🎙📻官網:https://bit.ly/39ISswV🗺️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聽眾提問:大聲公你好,最近本土意識抬頭,很多人都在提倡說母語,有原住民的朋友說:憑什麼說你們的母語是臺語呢?我們從以前就住在臺灣,我們的母語才是臺語。像這種情形,到底該怎麼分辯才對呢?麻煩大聲公解答,多謝。臺語專家游蒼林老師回覆:如果說到臺語,我們稱呼臺語已經超過100年以上,在這之前連戰的阿公,叫做連橫,他寫的臺灣通史裡就一直稱呼我們說的話就做臺語。早期日本人也稱我們說的話叫臺語,國民政府播遷來台也稱我們說的話叫臺語喔!這都有很多文獻能夠搜尋了解。到了1960年代差不多民國50多年的時候,那時候可能是政治的需要才把「臺語」改成「閩南語」,所以閩南語是民國50幾年之後才有的詞。也有一些學者說,我們講的這些語言叫做河洛語,河洛語也不是發成河洛語,河洛的發音就是河洛,也有人正在使用,所以我們現在說的語言還存在很多爭議,很多人對他有意見。其他族群他們會反對我們的話叫臺語的人,他們最大的理由是:我們臺灣還有很多族群的語言,臺語這個詞不能只有我們在使用,要另外取名。但其實我們看世界其他的語言,比如說廣東話,香港人都講廣東話,難道廣東省沒有其他族群在嗎?廣東省的人通通講廣東話嗎?應該不是喔,他們也有其他的族群。但為什麼廣東話可以獨佔,日本話也一樣啊,我們現在說日本語也就是日文,難道日本人都說這種日語,他們沒有地方方言語族群嗎?一定是有的。所以臺語這個詞的產生是自然形成的,並不是我們硬拗說這是臺語,自然形成後就變成一種專有的名詞,並沒有說要將其他族群的語言輕視或是排擠的意思。還有一種情形那就是專有名詞的特色了,像我們臺灣有很多大學,其中有一所叫做臺灣大學,那其他大學會說他們要抗議為什麼你們可以叫臺灣大學嗎?「那我們清華也要改成臺灣大學,因為我們都在臺灣啊!?我覺得你們用臺灣大學有侵犯到我們的權益」也沒人會反對啊,對不對?所以這種臺語的名稱到底要怎麼取?我們說臺語的人都稱他為臺語,現在會有其他的聲音當然是有各種的理由,但是每個人的角度不一樣,你看這個語言發展的角度,每個人的所想的角度都不同,如果你們認為有意見都可以發表,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我們都要給予尊重。#一周五分鐘,臺語你嘛通!#每周六聽阿政先講台灣#每周日台語大聲公學台語#喜歡閩南語的朋友,請多多幫我們五星評分鼓勵喔!-----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搜尋訂閱:做伙學台語-----🎙教育電臺🎙📻官網:https://bit.ly/39ISswV🗺️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上集說到臺灣三字經在臺灣被推崇為臺灣小百科,但社會上卻少有人知,王石鵬(1877年-1942年)大清光緒年間人,他是臺灣新竹人,他精通漢文、臺語、日語,古典詩詞造詣甚深,他還寫一首好書法,並以書法聞名,也因考試寫八股文,但夢想成空,因為進入日據時代,從此斷了科舉之路,他在當時和謝介石並稱新竹二石,和王松、王堯京號稱新竹三王。他擔任過新竹縣知事幕僚,他也護臺,當時如果有日本和台灣的官員衝突,他會出面盡量替台灣人解圍。臺灣三字經是臺灣簡介、歷史、誌亂、沿革、山川、地理、物產、食物、動物、種植、南島語族、糖、茶、樟腦、布料、木材、氣候、行政區域(三府11縣三廳一州)...,最厲害之處為,皆三字描述,而這些資料對於認識臺灣、提倡本土文化有極大的意義。#一周五分鐘,臺語你嘛通!#每周六聽阿政先講台灣#每周日台語大聲公學台語#喜歡閩南語的朋友,請多多幫我們五星評分鼓勵喔!-----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搜尋訂閱:做伙學台語-----🎙教育電臺🎙📻官網:https://bit.ly/39ISswV🗺️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聽眾提問:大聲公你好,我是阿賢,我發現我們臺語有很多語詞是用數字來表達,請問大聲公:什麼是「五四三」、「講一堆五四三的話」那是什麼意思?還有「二二六六」「三三八八」「不三不四」,麻煩大聲公來解答,謝謝你。臺語專家鄭安住老師回覆:你很用心欸!都把這些數字的臺灣語詞蒐集在一起了,你真的很有才。你有問到「五四三」、「二二六六」還有「三三八八」、「不三不四」這些,你有注意到這些話都是在罵人的話?我們臺語是生活語言,所以有時候很多話都是這種調侃的話,那我就照你的順序來解說一下,什麼是五四三。其實這個五四三有一句俗語讓你做參考,叫做:「四書五經讀透透,毋捌黿鼇龜鼈竈(Sù-su Ngóo-king tha̍k thàu-thàu, m̄-pat/bat guân ngôo ku pih tsàu.)」就是說你都不講人話都講鬼話,你說的都是死人在講的話,像我們現在在寫文章一樣,子曰~什麼孔子說什麼的,孟子又說什麼、皇帝說什麼? 那些都是死掉的人,那你為什麼不說說我們現代生活環境中的人話呢?所以另外我們做點思考,我剛剛說四書五經對不對,為什麼又湊上五四三這樣,又加一個三,三是什麼?「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所以多了這個就是在說要講就要講人話,不要說一些引經據典的話讓人聽懂這樣啦,那變成我們華語說「調書袋」,都說一些東西讓人覺得離生活情境很遙遠!另外是說二二六六,二二六六其實是先有臺語才有數字二二六六,二二六六就是做事情零零落落、丟三落四,一下做這個、然後忘記那個,所以是先有這句零零落落,到最後延伸變成二二六六;另外你問到這個「三三八八」,其實三八這個詞是早期因為我們農業社會,都是男性威權,都重男輕女,我覺得這都是男女不平等的概念,所以三八這個詞是對女生不尊重的語詞,我們盡量不要用。那不三不四就是說不正經,有時候做事情都隨隨便便,就是說比較不正經要把事情做好。所以像你整理這些五四三,如果要講話不要調書袋,要說一些讓人聽得懂的話;那如果是零零落落就是二二六六,三三八八這個詞各位聽眾朋友我們盡量不要用,給聽眾朋友來做一些參考,謝謝。#一周五分鐘,臺語你嘛通!#每周六聽阿政先講台灣#每周日台語大聲公學台語#喜歡閩南語的朋友,請多多幫我們五星評分鼓勵喔!-----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搜尋訂閱:做伙學台語-----🎙教育電臺🎙📻官網:https://bit.ly/39ISswV🗺️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