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籃菜 • 真心話】從2021年開播以來,迄今進入第十季。共有四個單元,包含:
「合作ESG」單元:主持人于有慧談合作社堅持的理念及食農議題,探索永續責任的各種可能。
「合作人開講」單元:廣播金鐘獎主持人許淑惠理事,將邀請社員、職員及生產者,分享參與經驗、及和合作社一起成長的故事。
「合作瞭望台」單元:主持人林邦文帶大家認識國際合作社發展的新趨勢,也分享其他友善團體在做的事
「合作真食物」單元:主持人蕭婉君介紹合作社的好食材,與各方食物達人分享食物的珍貴與真實。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 蕭婉君 - 我們最喜歡的「宜手作系列」來了,這一集我們回歸日常料理的原點,來做台灣最常見,大家也最愛吃(但也不好做的)的各種豬肉片&豬肉排料理。 - 做為一個好學生,小編已經先實踐了老師的手法,真的我的肉片&肉排得救了,不柴有汁大升級! - 關鍵在肉的性狀調整,以及下鍋時的溫度,然後「從容地」等待肉片熟的心情——這個小編以前沒有的,一下鍋就開始拌,搞得整鍋出水,肉也老了。那該怎麼調?該等多久?就要聽老師來上課囉。 - 台鐵便當的肉排、日式炸豬排、火鍋薄肉片的家常料理、部位的選擇、或是裹粉不裹粉的差別與功能,肉片肉排的料理撇步真的太多太多,老師傾囊相授!所以這一集建議要用時間點,因為內容太豐富,真的不用一次聽完。 - 本集節目也首度嘗試快問快答,因為我們如果要堅持自煮,忙碌生活中要怎麼有餘裕,來聽聽老師的思考邏輯,是備餐時很棒的指引。而且老師好可愛,說第一次玩這個會緊張,感覺老師緊張到憋氣了~~既然老師都把這個第一次獻給一籃菜真心話,大家千萬別錯過喲。 - 重點內容: 2:34 快問快答x2 9:40 厚片豬肉排—部位的選擇、醃製的作用,外酥內嫩的技巧、蛋液麵衣的功能 18:45 煎薄肉片—厚度選擇、是否要裹粉、溫度與嫩度的關係、避雷技巧 21:35 台鐵便當家中做—做為什麼不帶骨比較好?肉如何前處理?濕醃是什麼? 26:22 炸豬排要注意—170度的油溫怎麼看?肉不粘鍋的技巧?保持肉汁的撇步 34:20 火鍋薄肉片—為什麼料理小白必備?獨家料理技巧分享、肉捲葷素同時吃起來 40:55 微厚薄肉片—調味料理撇步、炒肉片如何保持嫩、薄肉片也可以變肉排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于有慧(主婦聯盟合作社理事) - 六月,是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生日,也是回望初心、邁向未來的重要時刻。 - 從環保運動起家,合作社一路走來,不只關心食安,更實踐綠色生活的可能。 - 你知道嗎?台灣的垃圾分類制度,其實是合作社前輩們「傻傻地」率先嘗試、一步步推動,最後才成為政策。 - 24年來,合作社始終堅持「責任消費與責任生產」,致力減塑減廢,希望為下一代留下一片淨土。 - 今年五月,合作社上架的本土紅烏龍瓶裝茶,是合作社24歲生日的獻禮——瓶身添加30%再生塑料rPET,是全台首支瓶身使用食品容器級再生塑料rPET的本土茶飲。 - 為什麼量體不大的合作社能推出這樣的產品?又為什麼堅持要做? 我們邀請合作社總經理陳思維,及負責這款產品開發的品保課課長吳蕙芬,一起來聊聊開發這瓶茶背後的循環經濟思維,還有那些不為人知的不容易。 - ♻️ 如果回收的寶特瓶能再做成食品容器,就能重複循環使用,是不是也等同於從源頭減少塑膠的使用? 🌍 其實歐洲、日本早已推動瓶器強制添加再生料。台灣的技術與回收率都不差,唯一缺的就是經濟誘因。 這一次,合作社再次拋磚引玉,盼望塑料真正「瓶到瓶」的循環,能成為你我的日常選擇。 - 一起來聽聽他們怎麼說——那些看起來「沒人做」、「做了也沒差」的事,合作社為什麼還是默默去做? 👉 延伸閱讀|合作社推出全台首支rPET瓶 本土紅烏龍茶飲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許淑惠(主婦聯盟合作社理事) - 6月16日,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生日。在這個重要的日子裡,我們回頭看走過的足跡,也放眼未來的願景。 - 從第一次社員代表大會、通過章程,選出第一任的理事、監事,直到現在,合作社陪伴許多社員和他們的家庭,走過24個年頭、堂堂邁入第25年!我們透過產品的開發與選擇,透過制度的設計和落實,推動台灣的永續農業、友善環境的責任生產以及公平的交易,一步一步,走出一條和其他零售通路很不一樣的道路。 - 這段串連原本陌生的彼此、以行動實踐理念的路,並不太好走。但這個讓人願意彼此信任、共同承擔、持續對話的空間,確實是推動社會改變的重要實踐場域。 - 這集節目邀請到兩位承擔合作社民主治理核心任務的現任理、監事主席。他們珍惜這一路上攜手相伴、同行的夥伴們,還有共同打拼、積累的成果。讓我們從兩位的角度與經歷,一起來看這個「神秘賣菜組織」、這個不只是買菜地方的合作社,要面對時代哪些變化與挑戰。而我們又可以如何與時俱進、發揮合作社的價值,從每一筆消費選擇、每一場參與、每一份信任,繼續在台灣社會凝聚公民力量、繼續累積出我們期待的永續生活呢? - 延伸閱讀: 2023年3月綠主張月刊226期 《我的主婦30,共購30──姊妹相迎、邁步同行》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主持人:林邦文(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 ● 與談人:張育章(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 - 芬蘭有超過三千個合作社和互助組織,擁有近七百萬社員(芬蘭總人口為550萬)。大約80%的芬蘭人至少是一個合作社的社員。從購物、銀行服務到醫療保險,合作社已成為芬蘭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追溯合作運動在芬蘭的發展過程,不難看出以芬蘭民族史詩《卡勒瓦拉》中的田野和收穫守護神桑普薩‧佩勒沃寧(Sampsa Pellervoinen) 而命名的「Pellervo 合作聯合會」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Pellervo的創始人和總經理漢內斯‧格布哈德,與他的妻子海德維格‧格布哈德,曾赴國外學習德國、法國、丹麥和瑞典的合作經驗,並將其與芬蘭的具體國情相結合。從資訊傳播和知識普及開始,Pellervo努力推廣合作,讓一般民眾透過參與合作社的建立和運營,學會了民主決策、集體行動、自主管理等現代公民技能,為芬蘭後來的民主化進程奠定了基礎。 本集節目介紹了Pellervo創立的背景、初期的關鍵人物,以及它先後推動金融、零售、乳品與農業供應合作社的行業網絡與中央組織的成立與發展,協助芬蘭合作社體系多元化、專業化及國際化的一些作為。 - 相關「Pellervo合作聯合會」介紹也可參考《綠主張》Issue No.251,2025年6月刊「國際合作社」專欄。https://www.hucc-coop.tw/monthly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于有慧(主婦聯盟合作社理事) - 主婦聯盟合作社長期關注食農議題,關心消費是不是對環境造成不必要負擔,也就是「責任消費」的主張。【一籃菜|真心話】第十季加入「合作ESG」新單元,讓更多人認識我們的理念、和我們所做的努力。 - 6月8號「聯合國世界海洋日」,國際上有關「永續海洋」的努力,有沒有什麼新的方向?什麼是藍色經濟?魚碳?藍碳?永續海鮮指南有沒有什麼新的指標? - 對消費者來說,海洋餵養我們,如何吃得好?又吃得安心?本集來賓海洋大學黃之暘教授長期提倡「慢魚」,提倡好好吃魚,吃好魚。 - 海鮮從產地到餐桌,經過哪些歷程?有什麼值得留意的地方?如何挑選才能吃得安心,又對環境無害? - 同場加映:黃之暘老師新書《好好吃魚》上市了,邀請大家一起關心我們賴以維生的海洋資源與生態變化,做對的選擇,吃得好,又吃得巧。 - 本集重點: 05:03,海洋研究新趨勢 08:22,永續海鮮如何選? 10:25,鰻魚能不能吃? 12:42,藍碳、魚碳和環境的關係 15:41, 好魚從哪裏來?養殖好,還是捕撈好? 22:50,什麼是慢魚? 28:33,認識MSC & ASC 30:55,《好好吃魚》新書介紹 【延伸閱讀】 黃之暘,好好吃魚:從產地到餐桌,從市場進廚房好好吃魚,Sandsbook散冊,2025年。 - 慢魚行動 吃進一口海洋永續的心意 - 海好有你.永續海洋論壇 保護海洋從餐桌擇食與日常行動做起 - 今天吃魚了嗎?從小愛魚的水產專家黃之暘,把漁市、臉書都變成他的食魚教室! - 黃之暘老師Podcast節目【河鮮海味】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