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遇見小王子>
是寶島聯播網的一個廣播節目。
因為主持這個節目,
金鐘獎在他人生的某個片刻,走入他的生活之中。
節目裡的所有內容,就是阿光正在經歷的生命故事。
有身心靈的整合視角,對時事的感想,還有原汁原味專屬他的生活賞析。
沒有時間限制,隨時在空中打開神聖空間,用心馴養彼此。
一期一會 陪伴您一起走人生道路。
阿光只有
一個臉書 : https://reurl.cc/Mjbz23(Bobby yu)
兩隻老貓
三個不可 : https://reurl.cc/rvQY0y(印加薩滿)
https://reurl.cc/2jDQaX(朝聖之路)
https://reurl.cc/WNkOzx《河流》療癒誌18期
相關合作 : travelwithlittleprince@gmail.com
關於他這個人...
年輕修習電機、服裝設計、食品營養、社會學、最終畢業於宗教學系;探尋過臼井靈氣、靈性彩油、家族排列……此時此刻臣服於印加薩滿的追尋。
遍訪這星球上的許多宗教聖地,足跡包括埃及、日本、印度、不丹、台灣、斯里蘭卡、法國、西班牙、德國、荷蘭、中國、祕魯、玻利維亞、泰國、美國……等地。
他真實敞開自身,想要看看生命可以多豐盛。經驗過高中教職、國會助理、NPO執行長、民政局長。中年後跨界主持廣播、寫作與演講,帶領《創造之地》工作坊,明白「聖顯」之道。
人生下半場,正在為離開這個星球做準備,餘生只想保守好自己的心,期盼在生活裡與人的每一次互動,相遇的每一件事、都要在其中經驗到愛。
當然,如果這個星球不好玩了,也想隨時自駕離去。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借你1分鐘↓憑直覺選字,測看看你的投資風格↓https://fstry.pse.is/7czl6c2025/4/30前領取酷聖石冰淇淋優惠,還有限量Food panda優惠碼可以拿。廣告內容由元大證券提供——以上廣告由 Firstory 與【月城南廣告】共同執行——[✨] 乾坤一場戲[✨] 命運悲喜劇在雅典的街頭,隨處可見路上小販兜售悲喜面具,彷彿隨時預約一堂哲學私塾。亞里斯多德說:悲劇之所以動人,是因為它激起憐憫與恐懼」讓我們在角色的命運裡,釋放壓抑的情緒,而這是一種「情感的淨化」。[🌙]我們在《伊底帕斯王》的劇中,明白無法逃脫命運的悲苦;也在《利西翠妲》的故事裡,莞爾看見戰爭與性別的本質。倒是尼采勇敢,他說悲劇不只是命運的壓迫,可以視為一種生命的肯定。在《悲劇的誕生》中,悲劇會是一場阿波羅與戴奧尼索斯的競技場,唯有擁抱無常與混亂的人,才能說:「愛我的命運。」是啊!西西弗斯不斷將巨石推上山,正在上演的就是競技場,可以是對荒謬的一抹卡繆的微笑。看那莎士比亞筆下的丑角,卓別林腳下輕快的節奏,哪一幕不是混合著笑與淚?有時悲劇的喧鬧讓人笑,而喜劇笑著笑著卻哭了,在悲劇裡允許自己悲傷,那麼喜劇呢?舞台上,這「交集悲欣」的真實人生,何需等到禪師臨終才寫下呢?[🌠] 今晚,我們一起將降落在特索拉斯(Thesolaris)星球。[🪂]你們看,這顆星球的外觀,有一半籠罩在暗紅色的薄霧裡,另一半則是金色流動的沙丘。會形成如此獨特的景觀,主要是受到克爾黑洞的牽連拖曳效應所影響,造成特索拉斯星球發生「混屯自轉」的現象,使得時間流動變得不均勻,導致質量重新分布。每隔一段時間,這個星球便會發生劇烈翻轉,我們現在看到的紅色薄霧以及金色沙丘,兩個區域會發生景觀突變。眼前向我們走過來的,是居住在這裡的「梅杜安人Meduans」,你們發現了嗎?他們有些人臉上帶著面具,有些人卻沒有。因為,在他們的文化信仰裡,有一個很特別的習俗,梅杜安人以「雙面儀式」迎接新生兒。在一個孩子誕生時,父母會為他戴上一半笑臉一半哭的面具,一直到他長大成人,自己可以選擇摘下哪一個面具,以及要將哪一個面具鑲入靈魂裡。傳說,這星球的守護神埃拉托,她的笑聲能讓枯萎的花朵再次盛開,能讓淚水蒸發成為雲彩。而她的對手墨爾波,卻能編寫命運製造淚水,使花朵以奇怪的姿態綻放,引來人們的訕笑與嘲諷。然而,居住在這裡的梅杜安人相信,埃拉托與墨爾波都是這個星球的守護者,他們就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人生如戲|[🎭] 悲喜劇怎麼演?》4/5(六)20:00 寶島聯播 FM98.54/6(日)21:00 大千廣播 FM99.1[🎧] PodcastApple:https://reurl.cc/1ZVW2DSpotify:https://reurl.cc/anYDn7[💫] 阿光說:「我不曾見過演員對角色安排有任何的懷疑。不過,一邊盡心盡力的演出,一邊想著我為什麼在這裡?這樣的劇碼卻是經常上演。」[📌]特索拉斯星球,其名字來自古希臘語“thésis”意思是「陳述」、「設定」 ,以及拉丁語 “solaris”意為「太陽的」、「光輝的」,它代表了人生猶如舞台,每一個設定都投射著光影交錯的故事。[📌]梅杜安人,這個名字來自古希伯來語 ,“mədūḥāh”意為「跌倒」、「劇烈搖晃」,意思是居住在劇烈翻轉星球的人,象徵著他們在命運的擺盪中生活。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充滿人情味的在地Podcast《彰話噪咖》帶大家探索彰化→品嚐道地美食,發掘隱藏版小吃→走進熱鬧活動,體驗最在地的風景→聆聽努力生活、追尋夢想的故事偷偷告訴你~聽說2025年台灣設計展在彰化立即收聽~https://fstry.pse.is/7dndlh—— 以上為播客煮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許我一個夢[✨]在私語的劇場上演。在以教育之名的框架中,「夢」與「現實」二分放置於不同的象限。像是夢幻泡影、做白日夢等,都是在指稱不切實際的夢,然而穿越幻象之後活在現實裡,卻多少帶著恐嚇意味,告訴我們要「認清社會現實」、「面對現實挑戰」。於是,夢被遺忘、被輕視忽略,隱沒在意識深處。每個人的一生,至少能擁有20萬個夢。我們記得哪些夢?人類用那麼多生命時間進行的事,做出置之不理的選擇,這個決定果然是有考慮到現實。(笑)會不會那個正在夢裡奔跑的自己,才是真實的我們?當我們選擇要過現實的生活,是否意味著我們也加入了,將自己困在夢中的行動。著名的莊周夢蝶,便是莊子透過隱喻表達哲思問,是莊周在夢中化為蝴蝶,還是蝴蝶夢見自己是莊周?然而,千年之後李後主也在《浪淘沙》寫下:「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用以抒發亡國的悲痛與故國的思念。可見,從古至今人類對夢的現象高度興趣,而哲學家們也不例外。因著夢的現象,笛卡兒因此懷疑現實的真實性;康德則認為夢只是腦內活動的副產品,嘲諷夢的預言性;佛洛伊德揭開潛意識的帳幕,認為夢是壓抑欲望的呈現;而榮格看見集體潛意識的原型在夢裡現身。而梅達德‧博斯(Medard Boss)最為特別,師承海德格從「此在」出發,以存在的角度,重新凝視夢。不是夢的分析,不是夢的占卜或解碼,而是主張讓夢者「如其所是」地述說夢境,以夢本來的面貌如其所是地存在。或許,這是我們對「夢」的存在,最該學會的態度。今晚,我們拜訪奧奈羅斯星球,來試著讓夢自己說話。請繫好意識的安全帶,因為….夢,從不撒謊。「我們即將降落的,是宇宙中最神秘的行星之一,也是星際旅人最喜歡拜訪的地方:眼前的奧奈羅斯星,被層層的雲霧籠罩,這一層厚厚的雲霧,並不是像地球大氣層裡的水氣,它們全都是夢的殘響,是一種能量殘留的現象。全宇宙所有生命做過的夢,會依照不同元素編碼,存放在這裡。居住在這裡的穆南人,他們知道並且堅信:「現實是持續的夢,而夢是永恆的存在。」他們每個人隨著自己夢的節奏,醒來與沉睡,沒有固定的晝夜交替,沒有「清醒」與「睡眠」的區分。只有,當他們覺得生活所需要的土地不夠使用時,他們才會約定時間,一起進入睡眠的狀態,好讓星球上的厚實雲霧能堆積,並且凝固成為土地。穆南人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在遙遠的過往,夢境與記憶是一體的,因為宇宙有太多生物選擇留在現實,使用了大量的記憶,壓縮了夢的進化,甚至開始遺忘夢境,漸漸地也流失了創造的能力。當一個生物遺忘了自己的夢,那麼就會在這顆星球上化為霧氣,成為其他生物夢境裡的背景。我們抬頭看,奧奈羅斯星的天空有好多不同顏色,居住在這裡穆南人說淡藍色,是被遺忘的童年夢境;深紫色是潛意識裡,難以釋懷的夢魘。金色是代表有些夢正在成真,而銀色是有些夢,即將被遺忘。穆南人說,我們都不是第一次來到奧奈羅斯星球。因為,每當我們在地球上沉沉的入睡,就會來到奧奈羅斯星,行走在自己的夢境中。而當我們在地球甦醒的時候,便再次遺忘這個星球的樣貌……。你是否記起來了,我們都曾來過這裡?[🌌] 奧奈羅斯星(Oneiros):來自古希臘語 Ὄνειρος(Oneiros),意為「夢」,同時也是希臘神話中夢之神「奧奈羅斯」的名字,他是睡神修普諾斯(Hypnos)之子,掌管人類的夢境。[👤] 穆南人(Mnáneans)來自古希臘語 μνᾶσθαι(mnáomai),意為「記憶、回憶」,也是希臘神話中記憶女神「默涅摩シュ涅(Mnemosyne)」的詞根。穆南人相信,夢是記憶的倒影,而現實只是過去曾發生過的夢。《夢的哲學隱喻》03/29(六)20:00 寶島聯播 FM98.503/30(日)21:00 大千廣播 FM99.1[🎧] Podcast:Apple [▶️] https://reurl.cc/1ZVW2DSpotify [▶️] https://reurl.cc/anYDn7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新碩永傳】要換就換最好的!換個家,裝下更大的夢想。新北市永和中正大道上,稀有千坪大基地,雙棟28層凌空鋼骨制震地標,約30%左右低公設比,42-60坪寬裕空間,永和唯一認同精華好地段。了解更多: https://fstry.pse.is/7bwqa9——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獨處是一座秘密花園[✨]孤獨是那裡最獨特的花朵小王子在遨遊諸多星球之後,似乎漸漸的明白,宇宙並非只是恆星、行星或衛星,還有無數怪奇的人物交織而成。就像小王子走訪那些星球時,遇見的國王、酒鬼、商人和點燈人…,他們其實都不是真的在與小王子對話,而是不斷地說。或許,是因為他們不斷地說著,才使得星星彼此閃耀,我們是不是錯怪他們了。他們,是無數個孤獨的靈魂。而小王子,也不例外。…………………………………………………………….小王子記得剛來地球時,一個剛認識的朋友說要去看夜景,這讓小王子非常期待,因為在他的星球上,黑夜不曾出現景色。只是,不知怎麼的,他們倆靜靜的凝視一排又一排的燈火,身邊的那個朋友竟然哭了起來。「你為什麼在哭?是因為今晚的夜景不好看,才讓你難過地哭了起來?」小王子突如其來的發問,使得身邊的朋友笑了說:「萬家燈火很美,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不自覺地的墜入一種寂靜,那是一種說不上來的心情。不是悲傷或空虛,是一種微妙的疏離感,像潮水湧來又迅速退去。」小王子也曾有過這樣的感覺,他心裡想:「在那片燈海裡,一定有一座很特別的燈,所以他才會想要來看夜景。他是不是也跟我一樣,會幫那一座燈澆水呢?」…………………………………………………………….小王子抬頭望向天際,勉強還看的到幾顆星星,他想念起他的玫瑰,也想起另一個住在挪威的朋友--斯文森(Lars Svendsen)。小王子是喜歡斯文森這個朋友的,他對生活裡的一切都感興趣,經常偷偷的觀察周遭發生的一切,冷不防的將他的發現端到你面前,而這是唯一小王子還不習慣的,尤其是小王子正在看夕陽的時刻。有一次,他們坐在B612星球的小火山旁,小王子豎起耳朵,靜靜聽著風穿過玫瑰花瓣的聲音。當玫瑰在生氣的時候,他會選擇這種方式靜靜的陪伴著,對小王子來說是一種獨處。忽然,斯文森打破沉默,即使小王子連忙否認,斯文森卻已經將自己的發現端到面前。[✒️] 「你,是不是覺得很孤單?!」…………………………………………………………….孤獨,是一種主觀的情感經驗,往往會發生在渴望連結卻得不到回應的時候。而獨處,則可以是主動的選擇,選擇與自己相處、與世界保持距離卻不疏離的一種關係形式。許多人常常誤解孤獨,認為是不好的狀態,甚至將它視為需要解決的問題。然而,孤獨是一個現象,一個存在狀態的呈現,為什麼我們無法忍受它發生?為什麼我們會認為生命裡的每一個片刻都該被填滿?我們是不是對於沒有被填滿的時間感到焦慮?我們都是習慣向外投射意義的存有,而孤獨就是發生了投射懸在空中、無人回應,一種向外尋求連結時的懸浮感。孤獨的懸浮感,無需添加太多的評價在其中,它不是一種「缺乏他人」的外在狀態,而是指出我們作為「能渴望者」的證明。孤獨,它有其意向性,不是空洞的,帶有鏡子的屬性。當我們學會與這面鏡子對視,便能看見「能渴望者」的存在結構。我們會漸漸明白,所謂的無人回應可能只是尚未回應,而孤獨的感覺其實是一次與自身的相遇。帶著全新的視野,我們知道孤獨不是噬人的黑洞,在它面前可以選擇不同的回應方式,而我們也願意選擇重建關係的機會。獨處,它是一種選擇,是為自己保留空間的行動。這個行動能帶來自由,我們不用為了遠離孤獨,盯著手機裡不斷跳出的訊息通知,只為了滿足在社群平台上的「偽在場」存在。真正的相遇,不應該只是追逐一連串空洞的點擊。我想,我懂小王子喜歡斯文森,是因為他身上「能渴望者」的特質。而讓小王子還不習慣甚至覺得被打擾,是因為他的心裡明白,自由的本質是承擔責任的能力,當我們被拋入宇宙中,就必須為自己的選擇付出意義的代價。…………………………………………………………….「有沒有一朵玫瑰,是你願意為她回到自己的星球?」小王子還不想要作答,他持續的學習獨處,試著擁抱孤獨,現在的他只想要繼續踏上未竟的旅程。………………………………………………………….[🚀] 拜訪「愛無姆」(Aevum)星球傳說,在無人共鳴的寂夜,隱世天神 Aelios將內心最深邃的感悟灌注於此,因此有了愛無姆。它的外觀覆蓋著淡藍與白色交織的光澤,在無盡星海中靜默地閃爍,如同古老夢境中那一座時光聖殿,每分每秒都在悄然訴說著孤寂的奧義。發現了嗎?!這個星球沒有過多的喧鬧,只有輕柔的風、樹影的低語,以及我們眼前這一塊古老石碑上,已經無法說出口的文字。為何無法說出口呢?居住在這裡的「諾克圖尼」人(Nocturni)是 這樣說的:你聽,外在環境與內在思緒的交錯中,那個始終存在的背景。注意聽,事物與事物的縫隙裡、還有念頭與念頭的瞬間 ,「靜默」(Silence)在擴展。那是空白,也是無限。是當下,也是永恆。是內在與外在、神性與物質交會的一小點,試著帶入行動中,靜默的品質會再一次擴展。專注聽著,讓它成為起源。於是,這裡的諾克圖尼人,總能在獨處中虔敬,映照出孤獨的影子。…………………………………………………………….[📡] 《擁抱孤獨,學會獨處》3/22(六)20:00 寶島聯播 FM98.53/23(日)21:00 大千廣播 FM99.1[🎧] Podcast :Apple :https://reurl.cc/1ZVW2DSpotify :https://reurl.cc/anYDn7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謝祖武代言】翰方御品瞬暢凍一條,暢快到底!由翰方御品中醫師團隊研發,專利康普茶及專利植萃成分促進消化,幫助排便順暢、瞬效排空。專業、安心、有效!點擊連結享限時優惠,註冊會員再領$200優惠券。https://fstry.pse.is/7akrwj——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愛與恨不是對立[✨] 它們是同一條河愛與恨是對立的嗎?愛恨交織之間存在著什麼關係呢?還是其實是同一種情感能量的不同表現,不同價值層次的選取。如果我們從生物學與神經科學的視角來看,愛與恨有一些相同的活化區域,像是大腦中的腦島(Insula)、被殼(Putamen),這些神經機制會觸發愛與恨的行為驅動。這也解釋了為何愛與恨,可以在情感關係中置換表現。[✨]愛是一種能力,不僅僅是感覺。當我們談論「愛」,往往將它視為一種溫暖的情感。然而,一些心理學家與哲學家卻說:「愛,從來都不只是感受,而是一種選擇、一種能力。是一種我們如何看待世界,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方式。」德國哲學家馬克思‧謝勒(Max Scheler)認為,當我們愛一個人、愛一件事物、愛這個世界,我們並不是單純地「喜歡」,而是在這個過程中,看見了更高層次的價值。當愛是一種「價值的攀升」,能讓我們超越自己的侷限,那麼恨則是一種「封閉性的價值扭曲」,一旦發生某些價值選取高於自己而無法接受時,恨便成為我們拉低它、貶損它的方式。最終,我們的視線只能看到自己的傷害,再也無法超越它了。[🌙]愛與恨是書寫生命的筆觸愛與恨往往都與我們的內在心理狀態有關,而投射則是將這些內在情感歸因於外在對象的過程。愛與恨都可能涉及投射的心理機制,許多時候,我們會愛上一個人,往往看到的是理想化的對方,卻無法看見活生生站在眼前真實的他。一旦對方無法滿足我們的投射與期待時,便會轉為失望、憤怒甚至恨的情緒,而這些往往就是我們內心不願面對的。然而,愛與恨的本質,很多時候都與對方無關。如果不希望每一段感情都「人生若只如初見」,那該如何辨識出愛呢?「愛的現象學」告訴我們,愛的本質不只是感受,而是一種「主動給予」的精神行為。現在,我們即將踏上艾尼格瑪星球,請帶著開放的心靈,在獨特的地貌與神話中,展開今晚的星際旅行…[🌠] 艾尼格瑪星球:傳說,艾尼格瑪星誕生於無垠星海邊緣,那時,兩股原始能量在虛無中邂逅:一個是造物主捏土造人時散發的黑光;另一個則是如萬物初犢時的清靜白光,在短暫而激烈的交融中,孕育出這顆矛盾與和諧氣息的星球。艾尼格瑪星的外觀看起來,像極了一幅寫意山水的水墨畫。地表上的無數裂縫,在晨曦時可以看見夾雜熔岩的紅棕色光芒,彷彿那初生愛戀時燃燒的熱情;當暮色降臨時,則會照映出冷冽銀白的光,整個星球像是被一層黑紗,籠罩住無比的長情與執念。生活在紅棕與冰藍交織的網羅,居住於此的希瑪族天生敏感,只要情緒稍有波動,他們的皮膚會隨之泛起幽微的光澤。傳說,一年之中,那個星辰最盛的夜晚,天空會出現一條神秘的「失刻匕耀」天象。那一道橫跨天際的光帶,正是黑光與清靜光交融時留下的痕跡。在這個夜晚,希瑪族人會聚集在一起,跟隨著大地的呼吸,他們的星芒體會走入這道光帶,讓一整年的情感能夠藉此頻率轉化。他們的雙瞳,一眼閃耀著赤金色的光芒,一眼映著孤寂夜空中深沉的哀愁,昭示著生命的全貌與靈魂的奧義。今年的10/29日,星辰最盛的夜晚,希瑪人將再一次寫下星空詩篇,並且,伴隨著一整晚的流星雨。[💫] 阿光說:「在心靈的曠野中,有些過客留下了印記。請記得抬起頭,讓星辰為我們指路,撫平那鋒芒,只留下溫柔的光,伴隨前行。」[📡]《愛與恨現象學》3/16(六)20:00 寶島聯播 FM98.53/17(日)21:00 大千廣播 FM99.1[🎧] PodcastApple :https://reurl.cc/1ZVW2DSpotify :https://reurl.cc/anYDn7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讀癮」線上廣播,千人熱愛收聽!由主持人Robert帶你探索閱讀、成長、職場、人際、財商等多元議題。精選故事與嘉賓分享,啟發思考、激發行動,打造屬於你的知識饗宴。無論尋找靈感或解答,這裡總有一集適合你!快搜尋「讀癮」FB、IG、Threads,與我們互動、五星推薦,加入眾多聽眾行列,共創生命價值!https://fstry.pse.is/7cy52g——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無聊是生命特別預留的空間。[✨] 讓我們能優雅地向自己提問。翻開行事曆,你填上的項目有哪些?會議、繳費、家務、加班、聚餐……?沒錯,是這些行程堆砌成我們生活的真實樣貌,每一項都精準地填滿時間的縫隙。我們是不是習慣讓「忙碌」成為一種活著的證明?這個世界教我們:「時間就是金錢」、「勤能補拙」、「一寸光陰一寸金。」這些話語不斷提醒不要浪費時間! 我們從小被教育「要有目標」、「要有效率」、「要找到人生方向」。於是,生命成了一條精密運轉的生產線,沒有停頓,沒能喘息。而「無聊」被認知爲一種無所事事、游手好閒,會導致不進則退的狀態。但是,為什麼這個社會會不允許「無聊」的存在?德國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認為,無聊不是普通的情緒,而是一種存在的體驗。 他在《形上學基本概念》中,對「無聊」進行了深刻的探討。他指出,無聊是揭示「存在本質」的重要現象,對現代社會尤其具啟發性。在這個資訊過載、娛樂垂手可得的時代,我們總是不斷尋找刺激,試圖逃避無聊。但海德格認為,這種逃避只會讓我們與存在的真實狀態更加疏離。與其用娛樂填補無聊,不如直面它,讓它成為一個契機,引導我們對「根本性的無聊」進行哲學思考。延續海德格的研究,日本哲學家國分功一郎則在《暇と退屈の倫理学》中,分析了人類如何因應無聊。他指出無聊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必然面對的核心問題。在中世紀的修道院,特意設計了一整套祈禱、神操與勞動的時間表,目的是防止修士陷入「怠惰之罪」(Acedia)。這種「靈性倦怠」,即對神聖事物失去熱情的精神狀態,被列為基督教七宗罪之一。它與我們今天所說的「無聊」(Boredom)背後有著類似的核心問題——人該如何面對空虛?回到當代,我們又是如何面對無聊的呢?從社群媒體、短影音到串流平台,一切都被設計成無需思考,只需被動接受影像刺激,讓碎片化的資訊填滿時間的縫隙。這就是所謂的「無聊經濟」,它建立在我們對停下來的恐懼之上,害怕面對更深層的空虛,害怕與自己獨處。無聊,真的是認識存在本質的重要時刻嗎?或許,今晚我們降落的納吉斯星球,能提供我們近一步探索無聊,認識根本性存在的另一種面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納吉斯(Nagis)是一顆不會自轉的行星,一面永遠朝向母恆星,另一面則長久沉浸在黑暗之中。這樣的環境使得星球上大部分地區處於永晝或永夜,極端溫差讓生物幾乎無法存活。但我們現在降落的地方,是這顆星球上唯一有生命的區域——天空長年籠罩著紫藍色的柔和光線,這就是天文學家所稱的「曙暮光」。這裡居住著一個特殊的種族——埃索內安人(Aesonean)。埃索內安人的生活裡,沒有時間流動。他們少言、沒有爭吵,也沒有悲傷與狂喜。因為在這裡,時間無法被計算,也無法被循環記錄。當你走進埃索內安人的村落,會發現這裡的人行動緩慢,彷彿過著靜止的生活。這是因為,他們發展出一種與「移動」和「空間」相關的時間概念。例如,當他們與人相約時,不會說「我們幾點見」,而是說:「當我們走到那座白色圓頂建築時,我會在這裡等你。」。對他們來說,「前往白色圓頂建築」並非一個可測量的距離,而是一種主觀經驗的推移。也許,我們可以這樣形容:納吉斯星球的寧靜,靜謐到令人困惑。埃索內安人像是被封印了一般,生活在無窮無盡的「現在」。沒有變化,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哲學視角下的「無聊」》03/08(六)20:00 寶島聯播 FM98.503/09(日)21:00 大千廣播 FM99.1[🎧] Podcast:Apple [▶️] https://reurl.cc/1ZVW2DSpotify [▶️] https://reurl.cc/anYDn7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