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熱炒店

旅行熱炒店

探索冷門路線、人文史地與國際議題的PODCAST節目

探索冷門路線、人文史地與國際議題的PODCAST節目

新單集台灣時間每週五上架
主廚與各路好手來賓輪流上菜,滿足您的旅行味蕾
每集都有獨家精緻地圖,給您聽覺視覺雙重享受
大量圖文補充於臉書、IG及官網分享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travel.wok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travel.wok

意見回饋 https://forms.gle/4v9Xc5PJz4geQp7K7

寫信給主廚 travel.wok@ltsoj.com

旅行熱炒店官網 https://ltsoj.com/

所有集數

EP131 特諾奇提特蘭的傳説,古老文明與當代活力相遇之處:墨西哥城

EP131 特諾奇提特蘭的傳説,古老文明與當代活力相遇之處:墨西哥城

🄴 旅行熱炒店

你聽過特諾奇提特蘭的傳說嗎?那是高原大湖中的一座小島,古時一群人循著神諭的引導來到這裡,在家園上建立了曾經聲名遠播的輝煌;然而一群不速之客的來到,將當年的盛況焚燒殆盡。幾百年後的今天,這座湖也已不再是湖,而成了一座擁有2180萬人口、排行世界第五的超大都會區:墨西哥城。這座城市擁有的歷史雖然悠長,但今日卻也仍然充滿活力,真實的生活感散佈在城市中的每個角落裡;日子雖然不容易,只要有那些載歌載舞或大啖美食的時刻,彷彿就有動力繼續生活下去。這是我眼中看到的墨西哥城,也是這座城市教我的人生態度。在這集節目中,繼續跟著主廚用聲音去旅行!我們不但會拜訪城市內外幾個重要的地點,更重要的是要透過這些地方的故事更認識墨西哥這個國家;節目中還有一小段主廚與聽眾一起出遊的實況錄音,帶著你的耳朵在索奇米爾科的運河上漫遊!準備好愉快的心情與悠閒的步調,和我們一起往墨西哥城出發吧!✅ 本集重點: (00:00:00) 小劇場 (00:02:45) 前情提要,從特諾奇提特蘭傳說到墨西哥城 (00:04:52) 古文明中的古文明,特奧蒂瓦坎 Teotihuacan (00:13:35) 新西班牙的宇宙中心,特諾奇提特蘭 Tenochtitlan (00:19:49) 最後的特斯科科湖水上漂流,索奇米爾科 Xochimilco (00:31:28) 當美洲原住民遇見聖母瑪利亞,瓜達露佩聖母傳說 Our Lady of Guadalupe (00:37:00) 墨西哥城的敦化南北路兼凱達格蘭大道,改革大道 Av. Paseo de la Reforma (00:44:17) 結尾閒聊時間與下集預告 Show note https://ltsoj.com/podcast-ep131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travel.wok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travel.wok意見回饋 https://forms.gle/4v9Xc5PJz4geQp7K7寫信給主廚 travel.wok@ltsoj.com旅行熱炒店官網 https://ltsoj.com/

EP130 「聲」入印尼街小旅行,聽見移工的生活日常 ft. Tiny、Air Mulyani、One-Forty

EP130 「聲」入印尼街小旅行,聽見移工的生活日常 ft. Tiny、Air Mulyani、One-Forty

🄴 旅行熱炒店

天龍國的蛋黃區、人潮熙來攘往的台北車站旁,隱藏著一整排異國風味十足的店家,那是台北的印尼街。每到週日,休假的移工們來到這裡吃飯、唱歌、理髮或是購物,讓這個平凡的街區彷彿變成另一個國度。這條印尼街的存在,或許對台灣人而言並不陌生,但你有嘗試過走進這條街,在那裡坐下來吃飯、寒暄,甚至是拿起麥克風來高歌一曲嗎?這集旅行熱炒店首開先例,我們出外景啦!主持人帶著錄音設備與兩位印尼朋友Tiny、Air Mulyani,以及兩位非營利組織One-Forty的夥伴,一起作伙前進印尼街!我們不只品嚐了滋味豐富的美食、感受街區裡獨有的氛圍,也和移工朋友們在餐桌上閒話家常,聊聊他們的工作、他們在遠方的家人,也聊聊在這片土地存活需要的十八般武藝。結束小旅行之後,我們則會回到棚內,和One-Forty夥伴們談談他們如何一路走到今天,以及未來期望推動的新計畫!印尼沙拉吃起來是什麼感覺?什麼食物吃了會臭一個禮拜?哪首歌在台灣和印尼一樣有名?為什麼東南亞商店可以買到黃金?跟著我們一起用聲音走進印尼街,聽見移工們的生活日常!節目中提到的重要名詞: Aula TMS 台北車站大廳 Gado-gado 加多加多(印尼沙拉) Jengkol 臭豆 Bakso 牛肉丸 Cendol 煎蕊(珍多冰),用糯米粉製成的凍狀甜點 Ayam 雞肉 EEC 台灣的連鎖東南亞超市 印尼歌曲《Dayung Sampan》 意思為划著輕舟,後來被鄧麗君翻唱為《甜蜜蜜》One-Forty 邀請你,捐款支持「一所台灣人為移工蓋的學校」台灣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家,我們希望只要是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不論她/他來自哪裡都能得到善待。如果你也支持 One-Forty 的理念,邀請你加入這場行動。用每月 300 元,支持一位移工走進 One-Forty 的學校:https://bit.ly/3g6Z6CU🎙️ 來賓簡介: One-Forty(社團法人台灣四十分之一移工教育文化協會)是一個關注東南亞移工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於培力東南亞移工,讓他們能透過教育與學習累積自己,回鄉後有能力經濟獨立、打破貧窮的惡性循環,同時也定期籌劃各式文化交流活動,創造台灣人與東南亞移工互相認識的機會,進而學習尊重與同理。 ✅ 本集重點: (00:00:13) 開場與小旅行成員介紹 (00:05:20) 台北車站東三門出發,走進印尼街 (00:10:50) 餐桌上的閒話家常,移工們的日常,在台灣生活比你想的更難! (00:21:35) 開麥啦!直接在印尼小吃店唱起歌來 (00:32:00) 轉戰台北地下街,EEC東南亞超市裡的文化探索 (00:39:15) 計畫之外的二二八公園行程,意外看到了相當難得的景象! (00:47:45) 回到棚內,關於One-Forty的誕生 (00:57:54) 第一個project是什麼?如何發展到今天多元的工作項目 (01:08:00) 為什麼要去東南亞拜訪以前的學員?在那裡看到了什麼? (01:20:00) 帶移工們上101!One-Forty如何和台北最高景點聯手留下美好回憶 (01:29:24) 主持人結語與閒聊時間 Show note https://ltsoj.com/podcast-ep130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travel.wok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travel.wok意見回饋 https://forms.gle/4v9Xc5PJz4geQp7K7寫信給主廚 travel.wok@ltsoj.com旅行熱炒店官網 https://ltsoj.com/

EP129 吟唱千年的離散之歌,立陶宛、波蘭和匈牙利的猶太印記

EP129 吟唱千年的離散之歌,立陶宛、波蘭和匈牙利的猶太印記

🄴 旅行熱炒店

在中部與東部歐洲旅行時,我們不難注意到一件事:幾乎每座大城市裡面都有一個猶太人區(Jewish Quarter),擁有許多的猶太會堂(Synagogue),一些角落中還能看到希伯來字母,然而現在裡面住著的卻大多不是猶太人。究竟為什麼這裡出現如此多的猶太人區?而他們又是為何而離開、去了什麼地方?在多次的歐洲旅行中,我一點一滴的在不同國家間觀察、撿拾猶太人留下的歷史片段,終於在這次(2022年9月)中歐之行之後,完整的圖像逐漸浮現。在這集節目中,我們將回答: 為什麼源自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後來其中許多會居住在中歐和東歐? 猶太人到底是做了什麼,為什麼在歐洲歷史上一直遭到迫害、驅逐? 大屠殺或許是猶太歷史中我們最熟悉的一段,然而在那之外,猶太人在歐洲的生活又是怎樣的面貌? 現在去歐洲玩,可以在哪些地方更深入了解猶太人的文化,以及他們經歷的過往?這集融合了簡單的猶太歷史,以及從維爾紐斯、華沙、克拉克夫到布達佩斯的親身旅行經驗,還配上猶太風味十足的音樂,帶著你回到好幾個世紀前的中東與歐洲,跟著猶太人一起走過跨越千年的離散旅程!✅ 本集重點: (00:00:16) 前言:為什麼要做這集節目 (00:03:45) 故地:巴勒斯坦的兩座聖殿,從以色列到猶太的認同轉變 (00:09:54) 離散:失去聖殿之後的猶太人,三大猶太民族分支:阿什肯納茲(Ashkenazi)、塞法迪(Sephardi)與米茲拉(Mizrahi) (00:13:54) 歧視:關於反猶太主義,歧視與驅逐的結果 (00:17:40) 家園:猶太人如何集中到中歐與東歐,柵欄區(Pale of Settlement)的形成與消失 (00:23:06) 維爾紐斯:猶太人曾經比立陶宛人還多的城市,蘇聯統治下的強迫遷移 (00:26:46) 華沙:納粹佔領下的猶太隔離區(ghetto),被高牆圍起的世界與勇敢反抗的人們 (00:34:28) 克拉克夫:猶太區裡的老會堂與市場,關於拉比(rabbi)、塔納赫(Tanakh)與潔食(kosher) (00:41:58) 辛德勒的名單:歷史上的辛德勒真人真事、電影場景,以及比辛德勒更受人尊敬的人物 Tadeusz Pankiewicz (00:48:00) 布達佩斯:震撼人心的華麗會堂,摩爾風格建築,與日漸興起的廢墟酒吧 (00:50:36) 結語:猶太歷史不只是大屠殺;旅行路上遇見那些跨越國界的現象 (00:52:24) 主廚閒話家常:關於「放鬆」這件事 Show note https://ltsoj.com/podcast-ep129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travel.wok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travel.wok意見回饋 https://forms.gle/4v9Xc5PJz4geQp7K7寫信給主廚 travel.wok@ltsoj.com旅行熱炒店官網 https://ltsoj.com/

EP128 跟著盧布遊俄羅斯 | 從文化語彙入坑中亞 | 12/25台北場精華之二 | 2023年全新企劃 ft. 卡嘉、CK郭麗敏

EP128 跟著盧布遊俄羅斯 | 從文化語彙入坑中亞 | 12/25台北場精華之二 | 2023年全新企劃 ft. 卡嘉、CK郭麗敏

🄴 旅行熱炒店

【卡嘉|跟著盧布遊俄羅斯】 你有試過去一一拜訪鈔票上印的地點嗎?旅居俄羅斯六年的卡嘉做到了,而且還是在這個橫跨了半個地球的國家!在這段旅程裡,我們將從2000盧布的海參崴出發,一路前進到100盧布的莫斯科,隨著面額越來越小,一步一步深入俄羅斯文化的核心!【CK郭麗敏|從文化語彙入坑中亞】 在旅行途中,風景、飲食與人際互動常是我們認識一個地方的方式,但對CK郭麗敏來說,她還有另一項秘密武器:文化藝術。透過帶領團體巡演與線上線下策展,她對世界的認識被徹底改變,並且從此入坑中亞。本集節目裡,CK將和我們分享從文化人的角度如何旅行、如何認識一個民族,以及她在這一路上的收穫。【主廚Jerome|2023年全新企劃】 你的一票,決定主廚下次取材的目的地!旅行熱炒店2023年不只要繼續提供深度有趣的內容,還要和大家一起走入那些值得更多被了解的地方,並且把節目的內容整理成一座圖書館,讓更多人利用!來聽聽主廚聊今年要玩什麼新花樣吧~▮ 食材開發計畫:你的一票,決定主廚下次取材的目的地!提案投票區 https://dory.app/events/tDuHysTij92rias42piB/3dae197a_-2023-▮ 國家圖書館計畫:將旅行熱炒店的內容圖書館化,第一階段與中學課綱相互對照,給予老師以及同學們更大便利!🫶 本場活動感謝每一位參與者,以及以下全力支持的人—— 來賓:李易安、廖珮岑、卡嘉、CK郭麗敏 現場小幫手:Lawrence、Vivian、Ralph、Wei 到場助陣創作者:《敘事圈》阿諺、《行旅調調》Chelle、《理財愛玩客》Tom特別感謝場地【Sense Forest思享森林】全體同仁尤其店長和小編無私的支持付出,隔壁鄰居【Sense思法人】椅子支援!🎙️ 來賓簡介: 卡嘉,大學時主修俄語,大三到莫斯科交換後與俄國結下不解之緣。現旅居莫斯科,平時在科技公司從事財務工作,假期時喜歡到處走走逛逛,發現生活周遭有趣的事物,更喜歡透過生活化的文字與照片分享所見所聞,利用搭地鐵通勤時經營「俄語森林」臉書粉絲專頁,希望讓更多人跨越語言的障礙及對俄國的刻板印象,認識世界領土最大、有著多元文化的國家,縮短我們與「俄」的距離。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USSIANFOREST.TW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ussian.forest CK 郭麗敏,常被中亞人說長得像中亞人的台客。在學時主修法語及藝術管理,結合所學、志趣和旅行的文化工作者。創辦國際非政府組織「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在台分會及「台北絲文中心」,致力於推動國際文化交流展演活動。因為想將台灣文化帶到從未有台灣表演團體到達的地方而踏入中亞,進而愛上文化豐厚的中亞。喜歡用展演活動探索遙遠、陌生的國度,文化觸角觸及蒙古、西伯利亞、中亞、西亞、阿拉伯及北非地區,現專注於歐亞大陸絲路文化的探索與寫作。著作: 《絲路的十字路口:中亞之心.烏茲別克》 《馳騁草原絲路:歐亞之心.哈薩克 & 吉爾吉斯》 網站 https://www.taisilk.org.tw/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k.funsilkroad/ ✅ 本集重點: (00:00:17) 12/25台北場回顧,節目內容簡介 (00:00:16) 前言,主廚為三週沒上節目先謝罪 (00:03:34) 卡嘉俄羅斯印象,鈔票旅行前情提要 (00:06:38) 2000₽:海參崴,遠東區通往太平洋的重鎮 (00:11:20) 1000₽:金環,莫斯科周圍的散步路線 (00:13:32) 500₽:阿爾漢格爾斯克,去那麼冷的地方幹嘛? (00:15:50) 200₽:克里米亞,多個歷史事件上演的舞台 (00:19:56) 100₽:莫斯科,去什麼地方需要用望遠鏡? (00:23:53) 文化人CK如何從藝術入坑中亞,撒馬爾罕雷吉斯坦的夜晚 (00:29:04) 用藝術在不同國家之間穿針引線,哈薩克樂團與吉爾吉斯史詩 (00:32:37) 從吉爾吉斯出發,追尋突厥民族故鄉來到葉尼塞河流域 (00:38:07) 幾場實體活動下來的心得,看到本人真的充滿驚喜? (00:41:56) 活動的免費哲學,歡迎大家來聊天 (00:45:22) 感謝參與的小幫手以及相挺的創作者們 (00:49:33) 2023年的第一個月,你都還好嗎? (00:51:31) 企劃#1:國家圖書館! (00:53:18) 企劃#2:料理開發計畫! (00:55:40) 旅行熱炒店的定位與初衷,繼續和我們一起努力! Show note https://ltsoj.com/podcast-ep128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travel.wok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travel.wok意見回饋 https://forms.gle/4v9Xc5PJz4geQp7K7寫信給主廚 travel.wok@ltsoj.com旅行熱炒店官網 https://ltsoj.com/

EP127 走讀中亞:歐亞十字路口的文字大戰,花氈圖案裡的遊牧世界 | 12/25台北場精華之一 ft. 李易安、廖珮岑

EP127 走讀中亞:歐亞十字路口的文字大戰,花氈圖案裡的遊牧世界 | 12/25台北場精華之一 ft. 李易安、廖珮岑

🄴 旅行熱炒店

12/25回到台北思享森林的實體快閃店,是2022年在台灣舉行的最終壓軸場;80位參加者與4位重量級來賓,堪稱是所有場次中最豪華最豐富的排場!由於內容實在太精彩,主廚決定剪成兩集跟大家分享;EP127呈現的是前半段,由兩位優秀的報導文學作者李易安、廖珮岑,分別從文字與花氈兩個視角切入,與我們分享他們眼中的中亞。▮ 李易安 / 中亞的巴別塔:再次刮除、複寫的文字地景中亞自古是歐亞大陸上的十字路口,而這也反映在當地的文字政策上。原本如同其他伊斯蘭國家一樣使用阿拉伯字母的這塊土地,在20世紀的短短100年裡,為何突然全面改用西里爾字母,而50年後又再次更換為拉丁字母?使用何種書寫系統,究竟是純粹考量適用性的決策,還是摻雜了其他斧鑿的痕跡?這段分享中,易安順著歷史將我們帶入中亞的文化脈絡中,一一說明每一種書寫系統的來龍去脈,以及左右各國政策的內外部因素,讓我們看到各個國家的情勢與國際關係,如何決定了該國今日的文字地景。▮ 廖珮岑 / 花氈上的遊牧世界花氈是遊牧民族傳承千年的藝術傳統,也是許多旅人喜愛的紀念品;但若只看到那些圖案的精巧美麗,那就真的太可惜了——事實上每塊花氈的上面,都藏著無數源自自然界的符號密碼;每一個符碼背後,連結的可能是動物、植物,甚至是山川與人物!自然人文雙修的報導文學得獎作者珮岑,在這場活動中從花氈的製作過程開始,為我們介紹花氈的工藝傳統,以及每一種符號裡暗藏的意義。讓我們看到原來花氈呈現的不只是美麗,更是一扇大門,帶領我們走進遊牧民族獨特的世界觀中。🫶 本場活動感謝每一位參與者,以及以下全力支持的人—— 來賓:李易安、廖珮岑、卡嘉、CK郭麗敏 現場小幫手:Lawrence、Vivian、Ralph、Wei 到場助陣創作者:《敘事圈》阿諺、《行旅調調》Chelle、《理財愛玩客》Tom特別感謝場地【Sense Forest思享森林】全體同仁尤其店長和小編無私的支持付出,隔壁鄰居【Sense思法人】椅子支援!🎙️ 來賓簡介: 李易安,記者、作家與資深背包客,用移動做田野,以田野為生活,為田野而移動。怕鬼,但喜歡逛墓園;喜歡旅行,也喜歡紀錄,文章散見端傳媒、轉角國際、Matters;第13屆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獲選者,曾入圍亞洲出版協會(SOPA)卓越新聞獎。兼職翻譯,譯有《歐亞帝國的邊境:衝突、融合與崩潰,16-20世紀大國興亡的關鍵》、《啟蒙運動》、《ISIS伊斯蘭國的新娘:13名年輕女子與無法離開的寡婦之屋》等書。著有《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獲得2021年OpenBook好書獎)、《斷裂的海:金門、馬祖,從國共前線到台灣偶然的共同體》。 廖珮岑,研究過遷徙猛禽,目前是一個地理人。關注人與環境的互動,期望以人地關係的角度紀錄世界。為了追尋鷹獵文化,前往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等國家,從此愛上遊牧世界。曾獲雲門流浪者計畫、時報報導文學獎、鍾肇政報導文學獎。文章散見轉角國際、上下游副刊等。正在方格子上經營《遊牧過渡帶》專題。 網站 https://vocus.cc/InnerAsiaTravel ✅ 本集重點: (00:17:00) 12/25台北場回顧,節目內容簡介 (00:03:12) 來賓介紹:李易安,在背包客與記者間走跳自如的報導文學作家 (00:06:00) 伊斯蘭世界的阿拉伯書寫傳統,土耳其帶動的拉丁化風潮,與蘇聯的西里爾字母政策 (00:11:36) 蘇聯解體之後的中亞,改用拉丁字母還是維持西里爾?不同處境下選擇的不同路線 (00:18:21) 近期發展:決定改用拉丁字母的哈薩克,方向不明的塔吉克,中國與韓國影響的崛起 (00:26:55) 來賓介紹:廖珮岑,自然人文雙修的碩士生與報導文學作者 (00:28:32) 花氈是什麼?為什麼要聊這個主題? (00:32:33) 刺繡(Tush kyiz)與拼布(Kurak),Ala kiyiz與Shyrdak兩種類型 (00:38:51) Ala kiyiz與Shyrdak的製作過程 (00:44:05) 跟著花氈上的不同圖案走入遊牧民族的生活與世界觀 (00:55:08) 結語 Show note https://ltsoj.com/podcast-ep127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travel.wok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travel.wok意見回饋 https://forms.gle/4v9Xc5PJz4geQp7K7寫信給主廚 travel.wok@ltsoj.com旅行熱炒店官網 https://ltso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