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環境部部長彭啓明,環境部創立《環境直達車》podcast,希望能透過輕鬆談話的方式,介紹我們的環保政策及議題,讓更多的民眾甚至產業能夠了解我們在做什麼以及面對環保的趨勢,我們可以如何因應面對,透過《環境直達車》,讓您可以取得最正確的環境資訊並和我們一起來實踐環保。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受訪者:法務部 鄭銘謙部長/環境部 彭啓明部長 受訪主題: 1. 環檢警聯手破獲非法棄置犯罪說明(鄭部長、彭部長) 2. 非核家園(彭部長)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講人:環境部部長彭啓明 來賓:法務部 部長 鄭銘謙 環境部彭啓明部長與法務部鄭銘謙部長,共同出席「跨部會合作!環檢警聯手瓦解跨區非法棄置犯罪網絡」記者會,並發表演說。為守護環境、嚴懲不肖業者非法棄置廢棄物惡行,檢警調環聯合查緝,於111年10月查獲不法業者棄置廢酸洗液後,層層溯源抽絲剝繭,運用科技工具分析蒐證,破獲跨域廢酸洗液及廢棄物非法棄置集團,全案迄今經臺中地檢署進行4波起訴,累計已起訴37人,並查扣犯罪所得高達1.9億餘元,另由行政機關裁處不法利得3千餘萬元,展現政府強力打擊不法,遏阻環保犯罪的決心。 「對於破壞環境的犯罪行為!絕對零容忍!」兩位部長於會中共同聲明,這不僅展現政府強力打擊不法的能力,更是向國人宣示,未來將以更緊密的跨部會合作,即時且有效的遏阻環保犯罪。 「地球是我們跟後代借的,不要預支下一代的環境。」鄭部長回顧法務部從2011年就跟環境部前身環保署、警政署以「策略聯盟」形式合作,據環保署提供的情資,查獲無數污染案件並嚴懲犯罪行為,未來更要持續以更新的技術進行科技執法、以跨部會、公私協力等方式各方打擊犯罪。 「我們不是要炫耀成果,而是要讓國人知道,這個平台不斷破獲環境犯罪,希望民眾安心、不肖業者死心!」環檢警合作平台2011年成立,截至今年2月,對全國空、水、廢等環保犯罪案件,已有移送環保犯罪案件 3,488件、移送人數 超過 12,000人。彭部長回想一年前上任前民間期許他對國內眾多非法棄置卻受輕罰的環境犯罪案件「硬起來」,強調環境部面對舊議題提出的新解方是以全面系統化攜手檢警,以科技、大數據更有效的防堵非法行為。 🔗新聞連結:https://enews.moenv.gov.tw/Page/3B3C62C78849F32F/f94a29b4-b2b6-4784-85ae-7402e370b02c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講人:環境部常務次長 沈志修、環境部環保司司長 徐淑芷 沈次長與徐司長於本日(15)出席【「Nice Play! Nice Planet!」地球日精彩不間斷 起跑記者會】進行開場演說。 今年地球日的主題「Our Power, Our Planet」(地球力),環境部為了呼應「地球力」這個主題,將在4月間推出一系列活動,特別在今(15)日利用記者會邀請民眾響應參與。沈志修次長表示,美國在1970年4月22日時發起了一場有3千人規模的遊行活動,希望喚起民眾持續關心人類生活的地球環境,並起身採取永續行動。此後越來越多的國家及民眾參與地球日活動,到今年估計將有192個國家,多達10億人參與。而在臺灣,環境部也特別邀請了各地方政府及慈濟基金會等多個民間單位,上萬民眾將共同參與今年多項精彩的地球日活動。 🔗新聞連結: https://enews.moenv.gov.tw/Page/3B3C62C78849F32F/b86076e2-1dcc-4c53-a497-e65142a31af1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受訪者:環境部部長 彭啓明 受訪內容: 1. 說明淨零綠領人才培育的推動願景及執行 2.面對國際關稅,綠色轉型之因應、相關基金運用及碳費期程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講人:環境部部長彭啓明 環境部彭啓明部長於10日出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下稱臺師大)舉行的「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北區培育中心」揭牌儀式,雙方同時簽署合作備忘錄,協力培育淨零綠領永續專業人才。為加速培育2050淨零排放所需專業人才,環境部結合全國28所大專院校,甫於3月28日成立「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並於北、中、南、東四區分設區域培育中心,臺師大即是北區培育中心的領頭羊。 彭部長分享「我國環境與永續發展政策」並表示「隨著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僅具備基本技能已不足以應對市場需求,透過完整的培訓與實踐經驗累積,讓「綠領人力」蛻變為「綠領人才」,才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新聞連結: https://enews.moenv.gov.tw/Page/3B3C62C78849F32F/c8ad276b-1169-487e-a60d-95b20198fcdc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