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瑪竇福音5:17-19聆聽聖言你們不要以為我來是廢除法律或先知;我來不是為廢除,而是為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既使天地過去了,一撇或一劃也決不會從法律上過去,必待一切完成。所以,誰若廢除這些誡命中最小的一條,也這樣教訓人,在天國裡,他將稱為最小的;但誰若實行,也這樣教訓人,這人在天國裡將稱為大的。釋經小幫手在古時候,上主特別揀選了以色列民族,把祂的誡命賜給他們,為了向他們啟示祂自己的心思。透過誡命,祂告訴他們如何和平相處,如何維護正義,好能彰顯祂的光榮。這些誡命使以色列民族在萬民中變得獨特,因為他們有一個非常親近他們的天主,甚至願意將自己的思想和渴望分享給他們的天主。只可惜後來的人們,只顧著遵守誡命,卻經常忘了它們背後的意義,到後來,法律沾上了人類的私慾,失去它維護正義、打造和平的意義,反倒成為加在百姓肩上的重擔。面對這些被扭曲了的法律,耶穌是怎麼說的呢?是的,耶穌是來革命的,但祂不是一個只顧反對卻沒有更好建議的反對黨。祂的革命是有方向的,就是要人們在法律中重新看到天主的旨意,回到誡命的中心——天主對人們的愛及渴望。耶穌無論做什麼事,都先讓自己的心和天主的心連接,都先打從心裡問天主:「父,你希望我怎麼做?我該怎樣做才能把你的心意表露出來?」耶穌沒有廢除法律,但祂卻重新從天主愛的角度詮釋法律,好讓它們能夠傳遞天主的心意。對祂來說,法律是活的,不是死的。耶穌以祂的生命告訴我們要成全法律不是只顧死守法律,而是要讓聖神從內在轉化我們的思想,幫助我們戰勝我們的七情六慾,選擇天主的思維。你願意向聖神開放自己嗎?品嚐聖言 我來不是為廢除,而是為成全。活出聖言 當你堅持的規矩不再帶來生命和自由時,你願意更深地去分辨天主的旨意嗎?全心祈禱 天主,請讓我牢牢記住,祢誡命的用意是為賜給我們生命,並教我如何去分辨。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f6xslu05yy01t474900kw1/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路加福音1:26-38聆聽聖言到了第六個月,天使加俾額爾奉天主差遣,往加里肋亞一座名叫納匝肋的城去,到一位童貞女那裡,她已與達味家族中的一個名叫若瑟的男子訂了婚,童貞女的名字叫瑪利亞。天使進去向她說:「萬福!充滿恩寵者,上主與妳同在!」【在女人中妳是蒙祝福的。】她卻因這話驚惶不安,便思慮這樣的請安有什麼意思。天使對她說:「瑪利亞,不要害怕,因為妳在天主前獲得了寵幸。看,妳將懷孕生子,並要給祂起名叫耶穌。祂將是偉大的,並被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上主天主要把祂祖先達味的御座賜給祂。祂要為王統治雅各伯家,直到永遠;祂的王權沒有終結。」瑪利亞便向天使說:「這事怎能成就?因為我不認識男人。」天使答覆她說:「聖神要臨於妳,至高者的能力要庇廕妳,因此,那要誕生的聖者,將稱為天主的兒子。且看,妳的親戚依撒伯爾,她雖在老年,卻懷了男胎,本月已六個月了,她原是素稱不生育的,因為在天主前沒有不能的事。」瑪利亞說:「看,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天使便離開她去了。釋經小幫手在教會的禮儀中,一年至少有三到四次出現聖母領報的福音,而在玫瑰經的歡喜一端,我們也會默想今天的福音。因此,面對這篇熟悉的福音,我們可能已經習以為常,認為我都聽過,都知道了。但,我們真的有讓這篇福音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呢?比如說:當我們遇到生活中超出我們能力範圍的事情,我們會像聖母一樣對天主說「我願意」嗎?當天主召叫我們跟隨祂,無論是成為神父、奉獻生活者、或在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崗位為祂作證時,我們會像聖母一樣,即使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做,也不要直接拒絕祂,而是問天主「這事怎麼成就」嗎?當天主召叫我們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困境,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我們是否會回應:「願照祢的話成就於我」?老實說,在生活中時刻對天主說「我願意」是不容易的。因此,天主給我們一位母親,她用自己的經驗向我們示範如何回應天主。聖母一開始面對天使的邀請,也感到害怕和困惑。然而即便她沒有完全理解天使的話語,也根本想不通這事怎能成就,她依然可以選擇對天主開放自己,因為愛本是一個選擇,而不是一門知識或理想。今天,我們可以反省,在生活中我們在哪些地方卡住、長久無法超越、無法成長?也許當我們在一個完美無缺、萬無一失的計畫中尋找安全感時,天主實際上在邀請我們不要害怕先勇敢的踏出一步,然後才會發現祂要給的最好的禮物。品嚐聖言 瑪利亞便向天使說:「這事怎能成就?」活出聖言 若你意識到天主在邀請你去愛,但你卻覺得很困難時,請求聖母為你代禱。全心祈禱 聖母,謝謝妳成為我們的母親,在我們的生活中教導我們如何承行天父的旨意。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f6xslu05yy01t474900kw1/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路加福音4:24-30聆聽聖言那時候,耶穌對群衆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一個先知在本鄉受悅納的。我據實告訴你們:在厄里亞時代,天閉塞了三年零六個月,遍地起了大飢荒,在以色列原有許多寡婦,厄里亞並沒有被派到她們中一個那裡去,而只到了漆冬匝爾法特的一個寡婦那裡。在厄里叟先知時代,在以色列有許多癩病人,他們中沒有一個得潔淨的,只有敘利亞的納阿曼。」在會堂中聽見這話的人,都忿怒填胸,起來把祂趕出城外,領祂到了山崖上,──他們的城是建在山上的──要把祂推下去。祂卻由他們中間過去走了。釋經小幫手「沒有一個先知在本鄉受悅納的。」試問,在你的經驗中,這話是否是正確的呢?一般來說,如果我們的家族、民族或國家出現偉大的人,我們不是會沾光嗎?那為什麼一個先知卻會被同鄉排擠呢?我想關鍵在於先知的角色是為了向人民傳遞天主的旨意,若人們犯罪遠離天主,他也要呼籲人們悔改。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聽天主的旨意。在這裡,「先知同鄉的人」可以指的是那些認為自己跟那個先知很熟,因此理應享有更多特權的人。一旦先知不符合他們的期待,他們就會排擠他。耶穌舉了兩個舊約例子來說明這一點。以色列人拒絕了他們的勸告,但外邦人卻聽從了並受到祝福。這對以色列不是很可惜嗎?然而,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教會看到類似的現象。有時候,有些外教的人在接觸天主,領受信仰以後,反而比從小就領洗的教友更認真對待自己的信仰,更願意瞭解教會的教導,認識聖言,也願意加入善會為教會付出、服務。對他們來說,信仰不是理所當然的,而是天主白白賜給的禮物和恩寵,因此他們特別珍惜,也願意為信仰付出。這是之所以台灣近年來的修道聖召,很多都來自成年領洗的教友,而非傳統教友家庭。今天,讓我們反省,我們的心態是否像耶穌的同鄉,只想從天主那裡得到好處而不願意順從祂?願讓我們渴望跟隨耶穌,超越自己的舒適區,以品嚐祂為我們準備的豐富生命。品嚐聖言 「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一個先知在本鄉受悅納的。」活出聖言 當你想跟隨耶穌卻不願意改變自己時,不妨去辦個告解,祈求悔改的恩寵。全心祈禱 耶穌,我渴望活出一個更好的新生命,請幫助我更加信靠祢,信任你,更愛祢。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f6xslu05yy01t474900kw1/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出谷紀3:1-8,13-15聆聽聖言那時梅瑟為他的岳父,米德楊的司祭耶特洛放羊;一次他趕羊往曠野裡去,到了天主的山曷勒布。上主的使者從荊棘叢的火焰中顯現給他;他遠遠看見那荊棘為火焚燒,而荊棘卻沒有燒毀。梅瑟心裡說:「我要到那邊看看這個奇異的現象,為什麼荊棘燒不毀?」上主見他走來觀看,天主便由荊棘叢中叫他說:「梅瑟!梅瑟!」他答說:「我在這裡。」天主說:「不可到這邊來!將你腳上的鞋脫下,因為你所站的地方是聖地。」又說:「我是你父親的天主,亞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梅瑟因為怕看見天主,就把臉遮起來。上主說:「我看見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痛苦,聽見他們因工頭的壓迫而發出的哀號;我已注意到他們的痛苦。所以我要下去拯救百姓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離開那地方,到一個美麗寬闊的地方,流奶流蜜的地方,就是客納罕人、赫特人、阿摩黎人、培黎齊人、希威人和耶步斯人的地方。梅瑟對天主說:「當我到以色列子民那裡,向他們說:你們祖先的天主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時,他們必要問我:他叫什麼名字?我要回答他們什麼呢?」天主向梅瑟說:「我是自有者。」又說:「你要這樣對以色列子民說:那「自有者」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天主又對梅瑟說:「你要這樣對以色列子民說:上主,你們祖先的天主,亞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和雅各伯的天主,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這是我的名字,直到永遠;這是我的稱號,直到萬世。」釋經小幫手「你所站的地方是聖地。」這個神聖的所站之地指的是什麼呢?對你我的生命又有什麼連結呢?今天不妨讓我們停下來,看看四周,意識到我們在我們所站之地面對的是什麼人、事、物。在我們生活中常出現的人是我們的家人—父母、伴侶、兒女、弟兄姐妹、同事、同學、鄰居、朋友,甚至是敵人和競爭對手。每一個人擁有著不同的背景、故事、夢想和需要,你看到了嗎?你是否以謙恭的態度面對他們那神秘又神聖的、完整的一個人?當他們說話時,你是否能開放地聆聽他們的內心世界,還是會用自己的偏見套住他們,以自己的價值評斷他們?再來,讓我們看看每一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如說:夫妻間的忠貞、朋友間的信任、團體間的互相信靠、人面對天主和自己良心時的清澈坦誠……這些也是神聖不可侵犯、需要被好好守護的關係。我們願意守護好每段關係中那必須維持的健康界限嗎?最後,當我們靠近另一個人、另一種文化、另一種宗教時,我們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脫掉鞋子,因為我們靠近的是一個神聖的領域,否則,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踐踏了他人的自信、尊嚴和夢想。更嚴重的是,我們可能忘記在我們來到以前,天主已經先我們而到這個領域、這個文化中。天主教導梅瑟在平凡的土地上意識到天主的存在。你願意祈求這樣的恩寵,以謙卑的心態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經驗嗎?品嚐聖言 梅瑟!梅瑟!不可到這邊來!將你腳上的鞋脫下,因為你所站的地方是聖地。活出聖言 在你嘲笑或評論他人以前,先嘗試瞭解他人的背景和真正的用意。全心祈禱 天主,感謝祢提醒我敬畏祢的一切創造物,知道祢就在其中。阿們。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f6xslu05yy01t474900kw1/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米該亞7:14-15,18-20聆聽聖言上主,求你拿你的牧杖牧放你的人民──獨留在草莽中,在田園間,作你基業的羊群;讓他們在巴商和基肋阿得獲得豢養,一如昔日。上主讓我們一如在你出離埃及的時日內,見到奇蹟;哪裡有神相似你,赦免罪惡,寬宥他的基業──遺民的過錯,不堅時憤怒於永遠,反而喜愛仁慈?你必再憐憫我們,將我們的邪惡踏於足下,將我們的一切罪過投入海底。你必按照你昔日向我們祖先所發了的誓,對雅各伯表示忠信,對亞巴郎施行仁慈。釋經小幫手在今天的經文中,我們聽到米該亞先知為以色列人民祈禱。以色列人民本是天主特選的人民,是天主親手牧放的羊群。但是,因為他們的不忠實、追求偶像並且違背誡命,行了很多不義的事,導致他們失去天主願意賜給他們的祝福。但是,即便如此,天主是個仁慈的天主,祂喜悅並寬赦懺悔的人。換句話說,天主是一個不會記仇、懷恨的人。這是多麼值得我們好好品嚐的喜訊啊!試想一想,如果有人傷害了你,而且是頻頻這樣做,你能不對他發脾氣嗎?對人來說,要去原諒這樣的人並不容易。他們每次傷害我們,就會加深我們和他們間的隔閡和不信任,直到我們忍無可忍,恨不得他們會得到相稱的報應。但,當你對別人懷恨在心時,你是否也能感受到,其實你的心裡是不快樂、不自由的?今天,我們看到天主的憐憫,不只是願意原諒得罪祂的以色列人民,而且還願意幫助他們超越他們的邪惡,讓他們逃離罪過的束縛。沒有任何罪過在天主面前是無藥可救的,只要你讓祂和你一起去面對它、去抵抗它。天主的憐憫顯示在祂的陪伴—祂用祂的牧杖牧放祂的人民。當我們被自己的軟弱糾纏,頻頻受到某方面的誘惑而絆倒時;當我們無法靠著自己的意志力改過,卻仍然渴望脫離被罪惡纏繞的生活時,不要放棄自己,卻要祈求天主來幫助你。讓我們也祈求天主賜給我們像祂一樣慈悲的心去看待得罪我們的人。品嚐聖言 你必再憐憫我們,將我們的邪惡踏於足下,將我們的一切罪過投入海底。活出聖言 當你想抱怨他人的不是、想向他人發怒時,請回憶天主可曾如此仁慈對待了你?全心祈禱 天主,祢的慈愛深觸我心,是我無法想像的,但卻是我非常需要的。謝謝祢愛我!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af6xslu05yy01t474900kw1/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