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熟能詳的詩詞歌賦裡,是否存在著你所不知道的小細節、小故事?快跟著師父一起補充韻文當中的小驚喜!
師父的家(FB):www.facebook.com/moonoverclassics
聯絡師父:eliza@orchina.net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七步成聯: 新手也能對句成章】上週我們簡介了對聯歷史和對聯出現的情境,那麼一副對聯,究竟怎麼產生的呢?在金庸的小說《射雕英雄傳》中,描述主角郭靖與黃蓉在拜訪一燈大師的路上,不意被大師的弟子漁樵耕讀四人阻攔,其中書生設下一道對聯的考驗。他出了上聯:「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本以為這是一道困難的題目,沒想到黃蓉早就有了答案,即刻就對出下聯:「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一方面兩聯的詞性、結構都吻合,另一方面,琴瑟琵琶四個字的上半部都是「玨」,拆開來看就是八個「王」,對應了「一般頭面」;而魑魅魍魎四字中如臟腑般的聲符「离、未、罔、兩」則各自不同,所以說「各自肚腸」。黃蓉在對聯的字形上也與對聯的意義呼應,不僅顯得更加巧妙,同時還在下聯中把大師的四弟子比喻為「魑魅魍魎」四小鬼,開了漁樵耕讀一個玩笑!聽了黃蓉機智的故事,大家是否覺得對聯有些難度呢?其實,掌握了對聯的幾個要素,要能順利出對聯,並沒有想像中困難!除了上下聯必須要「對仗」,也就是字數、詞性相同,平仄相反之外,一般來說,對聯有著「仄起平收」的規律,也就是上聯最後一字是仄聲,下聯的最後一字是平聲,如此將使兩聯之間的音調和諧。了解了對仗的法則,在發想對聯時,我們必須先確定對聯的主題。首先對聯的主題內容必須要上、下兩聯相互對應,像是最常見的春聯,內容多是與春節相關、帶有祝福意味的文字,因此我們在構思時,就可以從「祝福」、「賀歲」的方向發揮,例如在「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象迎新春」這副對聯中「爆竹」、「桃符」都是春節重要的象徵,而「除舊歲」與「迎新春」,則點出了慶祝新年除舊迎新的意義。此外,還可以注意到,上下聯中「一聲」和「萬象」正好都是數字,符合對聯中詞性相對的規則。春聯之外,常見的對聯還有行業聯、用於名勝古蹟或寺廟的楹聯,這時我們就可以從行業相關的字詞聯想,或者由建築物與寺廟供奉神祇的歷史故事來發想對聯中可以援用的典故與字詞。例如岳飛墓的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著佞臣」,是以岳飛與秦檜間的一段歷史作為對聯主題,並且凸顯出「忠」,強調岳飛的愛國情操。值得注意的是,這副對聯中提到了「青山」與「白鐵」,兩個顏色詞在對聯中同樣工整的相對。在上述的兩個例子當中,小朋友們有沒有發現,對聯中「詞性相對」,除了我們常說的名詞、動詞、形容詞之外,也十分注重數字、量詞、顏色等字詞的對應,如此可以讓上下兩聯的對稱關係更加緊密工整。而提到平仄,我們在閱讀唐詩、宋詩時,可以發現詩句中也十分重視音韻的和諧,尤其律詩的頸聯(第二聯)與頷聯(第三聯),尤其嚴格地遵守對仗的法則。古代的音韻系統分為平、上、去、入四聲,平聲屬於平仄中的平聲;上、去、入三聲則屬於仄聲。其中四聲中的平聲又分為陰平與陽平(或稱上平、下平),分別對應今天我們所說的一聲、二聲。上聲則對應三聲,去聲對應四聲。入聲字在語音演變的過程中,已經消失於今天我們所使用的華語當中,這也是為什麼,某些我們讀來是一聲或二聲的字,在古詩或對聯的系統中被視為仄聲。總而言之,判斷平仄時,除了以一、二、三、四聲判斷之外,還可以查詢入聲字表,更準確地在對聯中使用仄聲字喔!-----------------------------------0:34 七步成聯: 新手也能對句成章◆精緻圖卡+精選影音,學得更快!看這裡↘https://www.facebook.com/moonoverclassic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聯語之美:走進對聯的世界】談到「對聯」,想必讀者們並不陌生。當新春來臨時,家家戶戶總會在門旁貼上春聯,那便是常見的一種「對聯」。像是廟宇、古代園林(如板橋林本源園邸)、府宅(如潭子林宅)等具有文化意義的歷史建築,在它們堅固的楹柱上,往往都會刻上楹聯,那也同樣是呈現「對聯」的形式之一喔!所謂的對聯,「對」指的是形式,上下聯的字數相等、詞性相同、平仄相反,那便是「對」;「聯」指的是內容,兩聯之間的意義要相聯結,則稱為「聯」。一副對聯一定要有上下兩聯,有些對聯需要配上「橫批」,橫批則通常扮演著畫龍點睛的角色。關於對聯的歷史緣由,最早可追溯至周朝,也就是距今大約三千年前……相傳在那時的深山桃林裡,住著兩位神人──神荼(ㄕㄣˊ ㄕㄨ)、鬱壘(ㄩˋ ㄌㄩˋ),他們長相兇悍,專吃邪惡的鬼怪。因此,當時的老百姓,逢年過節便習慣在桃木板雕上這兩位神人的模樣,懸掛在家門上,藉以驅鬼鎮邪保平安。這便是「桃符」的由來,而這兩位神人也成為傳說中最早的「門神」。到了唐代,人們開始將吉利的佳句寫在「桃符」上,「桃符」就這樣慢慢演變為現代常見的春聯!根據《宋史》記載,最早的一副桃符春聯為五代後蜀君主孟昶所作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直至明、清時期,對聯發展才真正達到高峰,這背後的推動者──明太祖朱元璋可說是功不可沒。朱元璋非常喜歡對聯,甚至被後人譽為「對聯天子」,相傳他在成為皇帝後,便在除夕前下令:家家戶戶的門上都必須貼上春聯!到了大年夜,朱元璋微服出巡時,便挨家挨戶觀賞取樂。身為「對聯」頭號粉絲的朱元璋,也親自寫了不少春聯賜予大臣們,如賜給大明第一謀士陶安的:「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在讚賞之餘,也表達對仁臣們極高的重視。清代時期,對聯發展至鼎盛階段,文人們也開始玩出新花樣,清代名臣──左宗棠和曾國藩就曾以對子來鬥嘴、取笑對方。據傳左宗棠曾於聚會上以上聯:「為如夫人洗腳」,嘲笑曾國藩親自幫寵愛小妾洗腳的「荒唐事」。在男尊女卑的社會風氣下,一位高官給寵妾洗腳,對於當時人民來說,實在是驚奇動聽的八卦傳聞。被好友如此打趣,曾國藩當然也不甘示弱,對以下聯:「賜同進士出身」,賜進士出身意味本身的才能達不到進士,但卻仍受皇帝賜予進士的名分,而左宗棠便是賜進士出身的人。這下卻也戳到左宗棠的屢試不第的痛處了,可說是成功的回擊吧!對聯是十分精鍊的語言藝術,與對聯有關的軼聞趣事更是不勝枚舉。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對聯的世界,欣賞聯語之美吧!-----------------------------------0:30聯語之美◆精緻圖卡+精選影音,學得更快!看這裡↘https://www.facebook.com/moonoverclassic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宋詩總結大家好,歡迎來到「詩賦別NG」,今天是宋詩系列的最後一集啦!在宋詩的單元中,我們讀到了王安石、蘇軾、李清照、朱熹、陸游、文天祥等人的詩作共12首,由此一窺宋詩的世界。不過師父所介紹的宋詩可以說是宋代詩作中的冰山一角,除了上述的特色之外,宋代的詩作也經歷繼承晚唐華麗虛糜靡的文風,在古文運動的推行下,轉向推崇清新自然,而後又在理學、南宋政治等因素的影響下,逐漸展現愛國情操,乃至於南宋末年的亡國之痛等情感。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在《宋詩概說》裡曾指出宋詩的幾個特色,包含「哲學性」、「貼近日常生活」、「悲哀的揚棄」幾點,我們可以藉由這幾個方向來歸納、統整我們所介紹的宋詩。首先,充滿哲理、具有思辨性,是宋詩的鮮明印象,大家可以發現我們讀到的詩作大多篇幅短小、文字簡明,卻包含著深刻的道理。例如蘇軾的〈題西林壁〉或如朱熹的〈觀書有感〉,透過景物寓理,又如自然景物不只如唐詩中,引起人們抒情性的共鳴,宋代的詩人更從中看出了隱藏在天地宇宙中的人生道理。再者,我們也可以發現宋詩中出現的意象往往親和力十足,例如〈惠崇春江晚景〉中「春江水暖鴨先知」、「河豚欲上時」,可以看見詩人對日常生活的關心,並且從中發現詩意。又如陸游的〈游山西村〉寫下農村生活閒適平和的景色,在平凡的山徑景色中,啟發了他「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轉念,成為宋詩中的經典名句!在南宋的政治背景下,我們還能見到許多充滿愛國情懷的詩作,如陸游的〈示兒〉、〈書憤〉以及文天祥的〈過零丁洋〉與〈正氣歌〉。無論是直到生命盡頭仍然期盼著南宋北伐成功的陸游,或者被囚禁、面臨死亡仍堅守愛國情操的文天祥,他們在絕境中所寫下的詩作仍然充滿著浩蕩的氣節,以及寧死不屈的意志。從這些詩作中,我們不僅見證了宋詩風格的轉向,更能由此讀出時代文人的精神風格展現。剛剛師傅快速的複習與統整了一下我們所讀過的宋詩,相信小朋友們對於宋詩的特色與風格,有了更多的認識!也在最後提醒大家,過去我們介紹過的所有詩人與作品,都在我們的PODCAST節目中,如果忘記的話,可以隨時回去複習喔!我們下回見囉,掰掰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文天祥〈正氣歌〉以一敵七之正氣 黑暗時代的心靈指南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詩賦,別NG」,今天要和大家介紹文天祥所寫的〈正氣歌〉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爲河嶽,上則爲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爲嚴將軍頭,爲嵇侍中血。爲張睢陽齒,爲顏常山舌。或爲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爲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爲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爲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繫命,道義爲之根。嗟予遘陽九,隸也實不力。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闐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驥同一皁,雞棲鳳凰食。一朝濛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哀哉沮洳場,爲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存,仰視浮雲白。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上週我們介紹了文天祥的〈過零丁洋〉,看見了文天祥為了家國不惜傾家蕩產 甚至犧牲性命的心志。今天要介紹的這首〈正氣歌〉則是文天祥在被俘虜後關押於監獄中時所寫下的詩作。在中國對宇宙萬物的觀念中,「氣」是所有事物組成的基本元素,因此山河、日月星辰等自然萬物,以及我們身為人類,都是由氣組成的。人的正氣和宇宙並存,這浩然的正氣支持著人的行為,使人們能無懼逆境保持氣節。在〈過零丁洋〉中有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正氣歌〉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也展現了出類似的道理,隨後他舉齊國太史與董狐,作為史官他們都無懼權威、確實地記錄了歷實,因此即便當下的世道黑暗,但文天祥對於正義的追求超越個人生命的限制,並且相信真正的正義將會名留青史。接著,文天祥在詩中舉出十位先賢,分別是張良、蘇武、嚴顏、嵇紹、張巡、顏杲卿、管寧、諸葛亮、祖逖與段秀實。這些人都曾在強權的威迫下敢於反抗,為了忠義寧死不屈,文天祥借前賢的事蹟表明己志,也透過回顧歷史,證明正義是值得堅守的價值。再者,詩中描述了各種道義被遮蔽、是非顛倒、賢愚不分、真理無法聲張的情況,面對黑暗時代,文天祥最後指出:「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再次回望歷史與歷代的哲人烈士,確立自己堅貞不屈的心志。總而言之,在〈正氣歌〉中,文天祥首先提出「正氣」的存在,並列舉歷史上的烈士先賢,指出對正義的追求是超越個人與特定時空的價值,也因為有此宏觀的視野與超然的氣度,讓他在狹小黑暗的監牢中寫下這蕩氣回腸的千古絕唱。【今日NG點】:正氣之所以用「正氣」為題,是來自孟子的話「吾善養吾浩然之氣」。這首詩之前有一段序言,描述被囚禁在獄中的文天祥面對監獄裡髒亂、幽暗的環境,他感受到濕氣、熱氣、穢氣等七種惡氣充斥在狹小的空間中。此時的文天祥並沒有被外在環境的困厄和肉體的不自由打敗!他在序中說道他之所以能「以一氣敵七氣」,靠的就是那股與天地宇宙並存,也充塞於他心中的「正氣」,使他即便身處困境亦能安然倖存,甚至於面臨死亡也能從容赴義的氣魄。-----------------------------------0:32宋詩吟誦3:20宋詩解釋6:29【今日NG點】正氣◆精緻圖卡+精選影音,學得更快!看這裡↘https://www.facebook.com/moonoverclassic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文天祥〈過零丁洋〉忠魂不滅 丹心照汗青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詩賦,別NG」,今天要和大家介紹文天祥所寫的〈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當遇到危險情況時,大多數人往往會選擇保護自己,而不是捨命拯救他人。然而,寫下〈過零丁洋〉的文天祥,卻和一般人不同。他和抗金名將岳飛同樣都擁有一身浩然正氣,為了保護國家、保護人民百姓,他們甘願犧牲自己的生命,對抗外敵直到最後一刻,堪稱真正的英雄啊!「天之祥,乃宋之瑞也!」這是南宋皇帝 宋理宗 第一次見到文天祥,情不自禁發出的讚嘆。我們都知道宋朝晚年衰弱,君王和朝廷官員,都只顧著自己的利益,在外族侵略下苟且偷生。從金人再到蒙古人,面對來勢洶洶的外族,南宋早已一蹶不振。到了元朝軍隊真正攻打進來的那一刻,貪生怕死的朝廷官員紛紛投降,把國家和手無寸鐵的人民都拋到腦後。在這樣的景況下,身為朝廷文官、不擅於打仗的詩人又做了什麼呢?他回到家,賣掉了許多家裡的財寶,招募打仗的士兵,最後組成一支義勇軍,對抗攻來勢洶洶的元朝軍隊。無奈的是,僅憑幾個忠勇義士的力量,顯然是不足以挽回大局的!經歷了艱難 的抗戰過程,文天祥最終還是被元朝軍隊俘虜。在被押送的路途中,經過了珠江的河口灣──零丁洋,這首〈過零丁洋〉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出來的。詩人寫下這首詩,以表明自己從始至終忠於宋朝,絕對不願意投降元朝的堅定信念。從最初踏入仕途,後來決心為國征戰,到最終戰敗被俘,詩人回想一路上除了艱苦,能夠和自己站在同一陣線的夥伴,也是寥寥無幾,杜甫所說的「國破山河在」,如今卻是「山河破碎風飄絮」,連大好的山河也看不見了。詩人昔日曾戰敗於惶恐灘,今日在零洋丁已被俘虜──曾經因為不知道能否完成保護國家的使命而惶恐,對比現在隻身一人受元軍俘虜的孤苦零丁,詩人只能感嘆道出:「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本詩最後,詩人留下一句鏗鏘有力的自白:「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不畏懼死亡,只求不辜負家國。即便人已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能留下一片赤誠的心載入史冊,那麼就已足夠了!【今日NG點】:丹心?汗青?詩中的最後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其中的「丹心」和「汗青」分別指的是什麼呢?「丹」是紅色,古人常用紅色象徵忠誠,所以「丹心」即為赤誠之心,蘇軾曾寫下:「一片丹心天日下,數行清淚嶺雲南。」同樣是用「丹心」表明對國家的忠誠。「汗青」則是古代製作竹簡的程序,後來被用來泛指史冊,或代稱歷史。成語「青史留名」的「青史」,也同樣被泛指為史書。今天的內容到這裡為止,大家是否也有一個名留青史呢夢想呢?好啦,我們下次見,掰掰-----------------------------------0:29宋詩吟誦1:09宋詩解釋5:03【今日NG點】丹心?汗青?◆精緻圖卡+精選影音,學得更快!看這裡↘https://www.facebook.com/moonoverclassic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