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3.20(四)幸福的道路耶肋米亞十七5-10路十六19-31[null]聆聽聖言上主這樣說:「凡信賴世人,以血肉的人為自己的臂膊,決心遠離上主的人,是可咒罵的!他必像一株在曠野中的檉柳,即使幸福來到,一點也不覺察,只住在曠野乾燥處,滿含鹽質無人居住之地。凡信賴上主,以上主作依靠的人,是可祝福的;他必像一株栽在水邊的樹木,生根河畔,不怕炎熱的侵襲,枝葉茂盛,不愁旱年,不斷結實。人心最狡滑欺詐,已不可救藥;誰能透識?我上主究察人心,考驗肺腑,依照各人的行徑和作為的結果,給人報酬。[null]釋經小幫手「凡信賴上主,以上主作依靠的人,是可祝福的。」今天的經文談到信賴。每天,天主都透過每天得面對的工作或任務,需要處理的人際關係以及該做的抉擇呈現。想一想,最近有什麼事情讓你特別心煩?那或許就是天主賜給你學習信賴祂的機會。我們可以選擇依靠自己,或依靠天主,但經文已經明示,這兩種選擇會帶來不同的體驗和結局。許多人不習慣把天主帶入生活,在獨自面對無法掌控或不拿手的事時,人們經常不知所措。由於少了跟天主對自己宏大願景的連結,我們擔心幸福的道路是狹窄的。我們害怕做錯、選錯,所以焦慮不安;我們看到別人好像比自己好,就會嫉妒、自卑、抱怨。結果,我們豈不是越來越感受不到幸福?然而,那些信賴上主的人,雖然也要面對生活中的誘惑和挑戰,但在這過程中,他們因為有信德,相信天主存在並是一個關心我們、可以依賴的天主,他們學會凡事都詢問天主,並允許天主引導他們用信德的眼光看待一切。試問,在生活中,你是否經常問天主:「主,面對目前的挑戰,祢要我學習的是什麼?」「主,在這段棘手的人際關係中,我如何不被情緒牽著走?」「主,請給我勇氣去做對的事……」這樣從心底的祈禱,把生命和信仰結合,可以讓我們意識到天主真心想要給我們幸福,而通往幸福的道路不難找,只要我們注目看天主、相信祂、跟隨祂,必能安心找著它。[null]品嚐聖言凡信賴上主,以上主作依靠的人,是可祝福的。[null]活出聖言心情焦慮時,請別瘋狂地處理事情,深深吸一口氣,意識到在你心中的天主。[null]全心祈禱天主,請祢讓我時時察覺祢就在我心中,守護者我,讓我可以放心信靠祢。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3.19(三)義人中華主保聖若瑟瑪竇福音一16,18-21,24撒下七4~16;羅四13~22[null]聆聽聖言雅各伯生若瑟、瑪利亞的丈夫,瑪利亞生耶穌,祂稱為基督。耶穌基督的誕生是這樣的:祂的母親瑪利亞許配於若瑟後,在同居前,她因聖神有孕的事已顯示出來。她的丈夫若瑟,因是義人,不願公開羞辱她,有意暗暗地休退她。當他在思慮這事時,看,在夢中上主的天使顯現給他說:「達味之子若瑟,不要怕娶你的妻子瑪利亞,因為那在她內受生的,是出於聖神。她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祂起名叫耶穌,因為祂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們的罪惡中拯救出來。」若瑟從睡夢中醒來,就照上主的天使所囑咐的辦了,娶了他的妻子。[null]釋經小幫手在預備天主子的降生的時候,天主也需要聖母瑪利亞和若瑟的配合。今天的瑪竇福音,敘述著當年天主的計畫打亂瑪利亞和若瑟原本的計畫時,若瑟如何成全天主的計畫。經文提到瑪利亞許配於若瑟後,在同居前,她因聖神有孕的事已顯示出來。「許配」,按當時的習俗,經許配後之男女視同夫妻(申廿二23-24),但仍須待新郎於擇定的日子把新婦「迎娶」到家中,舉行婚宴後,才可同房。你能想像若瑟面對瑪利亞有孕的事情,會有多尷尬、多震驚,心中充滿著多複雜的情緒。然而,經文指出若瑟是個義人。義人,就是相信天主的盟約、信賴天主的救援、按照天主的法律去生活的人。在當下,我們看到若瑟試圖以慈悲善待瑪利亞,不想羞辱她,但他或許並沒有再想得更多。此時的若瑟或許還在按照自己本性的善良在做思考和計畫。然而,他真正顯現出他的義德,是當他在夢中(即祈禱中)理解天主更大的計畫,而這個計畫需要他的成全時,他義無反顧地照上主的話去做。若瑟同意了,即使這意味著他得放棄自己所有計畫並選擇一個原來不屬於他的計畫。換句話,若瑟讓天主的計畫介入了他自己的計畫,也在自己的計畫中騰出空間給天主。對於我們,若瑟願意聆聽和順服天主,讓天主的救恩來到人間。那麼,天主是否也在邀請你我在自己的計畫中騰出空間讓祂的救恩流入我們的家庭和四周呢?[null]品嚐聖言若瑟從睡夢中醒來,就照上主的天使所囑咐的辦了,娶了他的妻子。[null]活出聖言察覺你在面對挫折或麻煩事時的反應,並在當下有意識地選擇天主。[null]全心祈禱主,請祢不斷帶領我深入靈修生活,讓我凡事都考慮到祢的旨意。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3.17(一)源源不絕聖博第主教路加福音六36-38達九4-10[null]聆聽聖言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你們不要判斷,你們也就不受判斷;不要定罪,也就不被定罪;你們要赦免,也就蒙赦免。你們給,也就給你們;並且還要用好的,連按帶搖,以致外溢的升斗,倒在你們的懷裡,因為你們用什麼升斗量,也用什麼升斗量給你們。[null]釋經小幫手你會不會很容易因為他人的外表、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項行為,就引發心中好惡的情緒,對此人下了判斷?同時,我們也敏銳地意識到其他人也在不斷地評判我們。我們渴望得到別人的好感,希望被別人認為我們夠好,卻永遠無法確信這一點。在信仰方面,我們渴望獲得永生,也期望自己被稱為義人,但無法確定自己生命中大大小小的過失,會不會讓我們失去得救的恩竉?或許,我們對別人的評判越嚴厲,就越難相信自己在天主和他人面前會受到寬待。這時,耶穌邀請我們把審判人們的工作交在天主的手中,別浪費之間去議論和判斷別人。「你們不要判斷,你們也就不受判斷;不要定罪,也就不被定罪;你們要赦免,也就蒙赦免。」我們能做的更有意義的事,便是準備好自己的心,謙卑地去領受天主的愛,並將其複製,分享給他人。「你們給,也就給你們;並且還要用好的,連按帶搖,以致外溢的升斗,倒在你們的懷裡。」當我們發現自己較容易寬待陌生人、卻無法容忍身邊的家人、同事時,讓我們意識到,這不是因為我們不愛,而是因為我們彼此相識,對和諧的關係有期待,因此近距離衝突造成的傷害反而更深,受傷的心靈讓我們害怕再給予。這時,讓我們不要放棄愛,但要選擇先回到不判斷我們,慷慨,不偷斤減兩的天父身邊,讓祂將我們欠缺的愛填滿,好讓我們能再次走出去愛。[null]品嚐聖言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null]活出聖言試著對得罪我們或被排擠我們的親友或同事表達善意[null]全心祈禱主耶穌,請幫助我打開心門領受天主父源源不絶的愛,好讓我有力量去分享愛。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3.16(日)不要怕,有天主在四旬期第二主日路加福音九28-36創十五5-12,17-18;斐三17-四1[null]聆聽聖言大約過了八天,耶穌帶著伯多祿、若望和雅各伯上山去祈禱。正當祂祈禱時,祂的面容改變,祂的衣服潔白發光。忽然,有兩個人,即梅瑟和厄里亞,同祂談話。他們出顯在光耀中,談論耶穌的去世,即祂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伯多祿和同祂在一起的,都昏昏欲睡。他們一醒,就看見祂的光耀和在祂旁待立的兩個人。那二人正要離開時,伯多祿對耶穌說:「老師,我們在這裡真好!讓我們搭三個帳棚:一個為你,一個為梅瑟,一個為厄里亞。」他原來不知道說什麼了。他說這話的時候,有一片雲彩遮蔽了他們。他們進入雲彩時,門徒們就害怕起來。雲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從祂!」正有這聲音時,只見耶穌獨自一人。在那些日子,他們都守了秘密,把所見的事一點也沒有告訴任何人。[null]釋經小幫手這一段聖言描述耶穌顯聖容的場景。梅瑟、厄里亞和耶穌一起顯現在光耀中,但談論的卻是耶穌即將在耶路撒冷蒙難去世的事。蒙難離世對人來說是黑暗、不幸,避之唯恐不及的事,但當下卻又被光耀環抱著。這看似矛盾,卻彰顯了天主的榮耀。天主卻有祂的大計畫,死亡看似黑暗不幸,但天主都臨在,並要展現復活的力量和永恆的希望。不安與焦慮是現代人常有的情緒陰影,人們擔心未來,於是想設法準備,想掌控不要讓不好的事發生,卻徒勞無獲,反而讓不安和焦慮越發強烈,揮之不去。追根究底,這是因內心深處對自己或所愛的人的生命,在面對和應變衝擊時的能力沒有信心。然而,今天的聖言彷彿在告訴我們:不要怕,有天主在。即便發生不好的事,也在祂的光照中,祂會帶著我們穿越不確定性,以及可能的考驗、磨難、甚至是死蔭幽谷,同耶穌一起復活。況且,我們的生命是從祂而來,有來自於祂的生命力,足以應對我們生命此刻以及未來會遭遇到的一切。我們能夠順利的存活到現在,就已經證明我們成功的應對過去經歷的一切,並且讓它豐富了生命的體驗、擴充了視野、也增加了許多應對的能力。最重要的,不管發生了什麼,天主絕對不會離棄我們。這個信德幫助我們對未來的不確定增加了接納度,對天主更加順服和交託,放下控制的應對模式,內心深處才能夠得到真正的平安。[null]品嚐聖言「他們出顯在光耀中,談論耶穌的去世。」[null]活出聖言在每天生活的順利與不順利中,意識到天主的臨在,明白一切都在天主的光照中。[null]全心祈禱主耶穌,求祢賜給我祢對天父的信德與交託,在不順利中信賴主的計畫與美意。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3.14(五)和弟兄和解瑪竇福音五20-26則十八21-28[null]聆聽聖言我告訴你們:除非你們的義德超過經師和法利賽人的義德,你們決進不了天國。你們一向聽過給古人說:『不可殺人!』誰若殺了人,應受裁判。我卻對你們說:凡向自己弟兄發怒的,就要受裁判,誰若向自己的弟兄說「傻子」,就要受議會的裁判;誰若說「瘋子」,就要受火獄的罰。所以,你們若在祭壇前,要獻你們的禮物時,在那裡想起你們的弟兄有什麼怨你的事,就把你們的禮物留在那裡,留在祭壇前,先去與你的弟兄和好,然後再來獻你的禮物。當你和你的對頭還在路上,趕快與他和解,免得對頭把你交給判官,判官交給差役,把你投在獄裡。我實在告訴你。非到你還了最後的一文,決不能從那裡出來。[null]釋經小幫手「你們若在祭壇前,要獻你們的禮物時,在那裡想起你們的弟兄有什麼怨你的事,就把你們的禮物留在那裡,留在祭壇前,先去與你的弟兄和好,然後再來獻你的禮物。」聽到這段福音,很多人會不甘心:為什麼別人不高興,還要我主動走出去與他和好?人可以為自己做錯的、對不起別人的事情道歉,但若對方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卻不願意承認或道歉,我們的友善也會到達極限。我們期待和解是雙向的,因為這是我們所瞭解的正義和公平。然而,今天讓我們思考,在我們家族、教會、團體、社會各族群、國與國之間不斷衍生的衝突…這些衝突的 來龍去脈錯綜複雜,理也理不清。如果各方都認為自己有理,自己受委屈、被傷害,而希望對方能理解和包容,希望對方能是第一個道歉,改變自己的,那麼這些衝突必沒有結束的一天,而我們的盼望只會落空。今天我們可以把目光放在十字架上的耶穌。祂並沒有等待罪人們悔改,便先走出自己,寬恕了他們的罪,為他們被釘在十字架上,因此讓世世代代的人都相信愛能戰勝黑暗和仇恨。今天耶穌邀請我們不要一直被怨恨和不甘心困擾。即便別人無法改變自己,符合我們的期待,我們仍然可以放下自己,第一個走出去向他們伸出和解的手。我們能這樣做不是因為我們是傻瓜或不在乎正義,而是因為我們心中有一個更大的愛,是對我們的家庭、社會、團體更大的祝福。[null]品嚐聖言把你們的禮物留在祭壇前,先去與你的弟兄和好,然後再來獻你的禮物。[null]活出聖言求天主給你心中的平安和大度,向一個與你不和的人伸出和解的手,並祝福他。[null]全心祈禱天主,求祢用祢的愛充滿我的心,因為只有這樣,我才有能力和我的弟兄和解。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