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4.25(五)認出心中渴慕的主復活節八日慶期若望福音廿一1-14宗四1-12聆聽聖言[null]這些事後,耶穌在提庇黎雅海邊,又顯現給門徒;他是這樣顯現的:當西滿伯多祿,號稱狄狄摩的多默,加里肋亞加納的納塔乃耳,載伯德的兩個兒子,和其他兩個門徒在一起的時候,西滿伯多祿對他們說:「我去打魚。」他們回答說:「我們也同你一起去。」他們便出去,上了船;但那一夜什麼也沒捕到。已經到了早晨,耶穌站在岸上,門徒卻沒有認出他是耶穌來。於是耶穌對他們說:「孩子們,你們有些魚吃嗎?」他們回答說:「沒有。」耶穌向他們說:「向船右邊撒網,就會捕到。」他們便撒下網去,因為魚太多,竟不能拉上網來。耶穌所愛的那個門徒就對伯多祿說:「是主。」西滿伯多祿一聽說是主,他原是赤著身,就束上外衣,縱身跳入海裡;其他的門徒,因離岸不遠──約有二百肘──坐著小船,拖著一網魚而來。當他們上了岸,看見放著一堆炭火,上面放著魚和餅。耶穌對他們說:「把你們剛才所打得的魚拿一些來!」西滿伯多祿便上去,把網拉上岸來, 網裡滿了大魚,共一百五十三條;雖然這麼多,網卻沒有破。耶穌向他們說:「你們來吃早飯罷!」門徒中沒有人敢問他:「你是誰?」因為知道是主。耶穌遂上前拿起餅來,遞給他們;也同樣拿起魚來,遞給他們。耶穌從死者中復活後,向門徒顯現,這已是第三次。[null]釋經小幫手在福音中,耶穌所愛的門徒為其他的門徒指出:「是主。」你覺得,如果不是他先認出耶穌,其他的門徒會知道岸邊的那位陌生人就是耶穌嗎?試回憶,在你生命中,是誰最初為你指出耶穌來?是神父、修女嗎?是家裡虔誠的長輩嗎?還是一個富有愛心的基督徒朋友?今天,就讓我們衷心感謝這些帶領我們認識耶穌、認識信仰的人。然而,我們的信仰不止停留在初信的時候。當我們像門徒一樣,為每天的生活忙碌,背負著自己的家人的期待,辛勞面對每天的挑戰時,我們是否想過,耶穌總是停留在我們的意識邊緣,等待我們認出祂?是什麼或是誰會提醒我們,要抬頭去尋找耶穌的痕跡,並留意祂對我們說的話?福音中,門徒們在早晨察覺在岸上的陌生人。對漁人來說,黎明的到來意味著一夜工作的尾聲。也許,如果我們也能在一天忙碌以後,有意識地慢下來,自然地感受自己,我們便能發現想要吸引我們注意力的耶穌。福音中的伯多祿雖然是宗徒的領袖,但卻願意接受這位門徒的指示,認出耶穌來。你是否能感受伯多祿對耶穌的渴望?今天,讓我們也學習伯多祿,別讓生活的壓力和繁雜的瑣事完全占據自己的生命,讓我們的生命因生活中的得失起伏不定,卻讓我們對耶穌的友誼、對祂的真理保留至深的渴望,也願意為了認識耶穌,不怕麻煩地去接近祂。[null]品嚐聖言西滿伯多祿一聽說是主,他原是赤著身,就束上外衣,縱身跳入海裡。[null]活出聖言每天培養對耶穌的渴望,透過研讀靈修書記,認識耶穌的好。[null]全心祈禱耶穌,門徒們對祢的愛不斷加深,讓我對祢的愛也不要停歇不前。阿們。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4.24(四)復活的見證復活節八日慶期路加福音廿四35-48宗三11-26聆聽聖言[null]二人就把在路上的事,及在分餅時,他們怎樣認出了耶穌,述說了一遍。他們正談論這些事的時候,耶穌立在他們中間,向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眾人害怕起來,想是見了鬼神。耶穌向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恐懼?為什麼心裡起了疑惑?你們看看我的手, 我的腳,分明是我自己。你們摸摸我,應該知道:鬼神是沒有肉軀和骨頭的,如同你們看我,卻是有的。」說了這話,就把手和腳伸給他們看。他們由於歡喜,還是不敢信,只是驚訝;耶穌向他們說:「你們這裡有什麼吃的沒有?」他們便給了衪一片烤魚。衪便接過來,當他們面前吃了。耶穌對他們說:「我以前還同你們在一起的時候,就對你們說過這話:諸凡梅瑟法律、先知並聖詠上指著我所記載的話,都必須應驗。」耶穌遂開啟他們的明悟,叫他們理解經書;又向他們說:「經上曾這樣記載:默西亞必須受苦,第三天要從死者中復活;並且必須從耶路撒冷開始,因衪的名向萬邦宣講悔改,以得罪之赦。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人。」[null]釋經小幫手耶穌對門徒說:「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人。」我們今天也被召叫去做耶穌的見證人。然而,我們沒有親眼見過主耶穌,也沒有像門徒們那樣聽過祂的聲音,觸摸祂的傷口,和祂一起坐席,又怎麼為祂作證呢?耶穌卻說:「那些沒有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若廿29)在耶穌的時代,有多少人——包含經師、司祭和法利塞人——都看見了祂、見證了祂行的奇蹟,卻仍無動於衷。反而在教會兩千多年的歷史當中,有更多人是憑著信德而熱衷地追隨祂,甚至為祂獻上性命。是什麼讓他們有這麼大的信德呢?我想,無非就是因為他們透過聖言、透過基督徒的榜樣,深深體會到耶穌的愛、耶穌的好。他們讓耶穌的愛進入他們的心。因為他們感受到被耶穌深深地愛了,所以他們願意奉獻自己以回報耶穌。你的人生中是否真正和耶穌相遇、體驗到祂對你刻骨銘心的愛呢?耶穌的愛如何轉變你,從痛苦中把你拯救出來,讓你重見希望和光明?今天,你就是這份愛的見證人,被召喚把耶穌如何愛了你的故事分享給他人。你願意嗎?在福音中,耶穌「開啟他們的明悟,叫他們理解經書」。有時候,我們也像門徒一樣遲鈍,從耶穌那裡獲得許多恩寵和眷顧卻看不見,只當它是理所當然的,或是自己僥幸得來的。今天,就讓我們祈求耶穌賜給我們謙卑和敏銳的心,在聖言的光照下,發現原來是祂在引導、救贖我們。[null]品嚐聖言默西亞必須受苦,第三天要從死者中復活…你們就是這些事的見證人。[null]活出聖言常常回想耶穌在你生命中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帶領你從死亡走到復活,並為祂作證。[null]全心祈禱耶穌,祢復活的力量依然在我們身上運作,請讓我勇敢的為祢的作為作證。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4.23(三)永無止境的陪伴復活節八日慶期路加福音廿四13-35宗三1-10聆聽聖言[null]就在那一天,他們中,有兩個人往一個村莊去,村名厄瑪烏,離耶路撒冷約六十「斯塔狄。」他們彼此談論所發生的一切事。正談話討論的時候,耶穌親自走近他們,與他們同行。他們的眼睛卻被阻止往了,以致認不出衪來。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走路,彼此談論的是些什麼事?」他們就站往,面帶愁容。一個名叫克羅帕的,回答衪說:「獨有你在耶路撒冷作客,不知道在那裡這幾天所發生的事嗎?」耶穌問他們說:「什麼事?」他們回答說:「就是有關納匝肋人耶穌的事。衪本是一位先知,在天主及眾百姓前,行事說話都有權力。我們的司祭長及首領竟解送了衪,判了衪死罪,釘衪在十字架上。我們原指望衪就是那要拯救以色列的。可是──此外還有:這些事發生到今天,已是第三天了。我們中有幾個婦女驚嚇了我們;她們清早到了墳墓那裡,沒有看見衪的遺體,回來說她們見了天使顯現,天使說衪復活了。我們中也有幾個到過墳墓那裡,所遇見的事,如同婦女們所說的一樣,但是沒有看見衪。」耶穌於是對他們說:「唉! 無知的人哪! 為信先知們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竟是這般遲鈍!默西亞不是必須受這些苦難,才進入衪的光榮嗎?」衪於是從梅瑟及眾先知開始,把全部經書論及衪的話,都給他們解釋了。當他們臨近了他們要去的村莊時,耶穌裝作還要前行。他們強留衪說:「請同我們一起住下吧!因為快到晚上,天已垂暮了。」耶穌就進去,同他們住下。當耶穌與他們坐下吃飯的時候,就拿起餅來,祝福了,擘開,遞給他們。他們的眼睛開了,這才認出耶穌來;但衪卻由他們眼前隱沒了。他們就彼此說:「當衪在路上與我們談話,給我們講解聖經的時候,我們的心不是火熱的嗎?」他們遂即動身,返回耶路撒冷,遇見那十一門徒及同他們一起的人,正聚在一起,彼此談論說:「主真復活了,並顯現給西滿了。」二人就把在路上的事,及在分餅時,他們怎樣認出了耶穌,述說了一遍。[null]釋經小幫手在教會裡,復活節和聖誕節都以八日慶作為慶祝的方式。教會用八天來慶祝耶穌的誕辰和復活,是要讓教友明白,耶穌的聖誕和復活是極大的奧蹟,我們需要八天才能表達對天主的讚美和感謝。這八日慶也像一個連續的白天、光明的一天。在今日的福音中,我們看到兩位門徒在逃離耶路撒冷。耶穌的死亡、自己期盼的落空、團體的混亂和茫然……這都足以讓他們放棄對耶穌的追尋,回到自己能夠掌控的舒適圈。這時候他們的心是黑暗的、冰冷的。然而,耶穌也在這時候靠近他們,陪伴他們,透過旁人的關懷還有聖言的滋養,陪伴和鼓勵他們。即便懵懵懂懂地走著,有耶穌的陪伴,門徒們的心也漸漸開始火熱,不但讓他們感到溫暖,也給讓他們勇氣立即回頭,到他們原來想逃避的團體和生活、原來認定是失敗的過去。也許,我們也像厄瑪烏門徒一樣,很容易因為事情不如我們的想像而感到氣餒、想放棄初衷,尋找較容易的解脫方法。但耶穌卻沒有那麼容易放棄我們。耶穌經常在我們身邊陪伴我們。祂的愛滴水石穿,即便我們沒有馬上認出祂,但祂願意堅持,相信有一天我們終會打開心眼,認出原來祂從未離開過我們。無論我們人生中遇到什麼,耶穌都在身邊陪伴我們,就像那不會過去的太陽,賜給我們光明和希望。[null]品嚐聖言正談話討論的時候,耶穌親自走近他們,與他們同行。[null]活出聖言留意今天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讓你的心火熱?這是否帶領你更靠近耶穌?[null]全心祈禱耶穌,感謝祢對我們的愛,求祢承諾會不斷陪伴我們,照亮我們的腳步。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4.22(二)聆聽天主復活節八日慶期若望福音廿11-18宗二36-41聆聽聖言[null]瑪利亞卻站在墳墓外邊痛哭;她痛哭的時候,就俯身向墳墓裡面窺看,見有兩位穿白衣的天使,坐在安放過耶穌遺體的地方:一位在頭部,一位在腳部。那兩位天使對她說:「女人! 你哭什麼?」她答說:「有人把我主搬走了,我不知道他們把他放在那裡了。」說了這話,就向後轉身,見耶穌站在那裡,卻不知道他就是耶穌。耶穌向她說:「女人,妳哭什麼?你找誰?」她以為是園丁,就說:「先生,若是你把他搬走了,請告訴我,你把他放在那裡,我去取回他來。」耶穌給她說:「瑪利亞!」她便轉身用希伯來話對他說:「辣步尼!」就是說「師傅。」耶穌向她說:「你別拉住我不放,因為我還沒有升到父那裡;你到我的弟兄那裡去,告訴他們:我升到我的父和你們的父那裡去,升到我的天主和你們的天主那裡去。」瑪利亞瑪達肋納就去告訴門徒說:「我見了主。」並報告了耶穌對她所說的那些話。[null]釋經小幫手瑪利亞瑪達肋納熱切地尋找耶穌,但找到時卻沒認出是祂。其實,我們很多時候也是一樣,我們渴望成長,但機會一來到,卻會嫌它麻煩。我們渴望平安,但平安來到時,我們能認得出通往平安的路嗎?或許平安要通過奮鬥、痛苦、不停的溝通和等待才會來臨。主耶穌的復活讓我們意識到天主的禮物、祂的生命和恩寵遠超乎人能想到的。在福音中,瑪利亞瑪達肋納眼見天使,也不以為然,她看著復活的耶穌,也無動於衷。顯然,天主給的禮物跟眼睛習慣看到的,完全不一樣。同樣地,我們也常無法一眼認出恩寵來。那瑪利亞瑪達肋納是怎麼認出復活的耶穌呢?是當她背對耶穌時,用耳朵聽到自己的名字被呼喚時,才認出耶穌來。「聽」需要時間,「聽」需要聽進去,「聽」需要時間理解。換言之,「聽」沒有像「看」的那麼快,那麼直接,但在信仰的道路上,「聽」的重要性不遜於「看」。比如說,當我們看看聖經時,我們不能只看表面的字,卻要嘗試聽到在幕後對我們說話的天主,祂的心意、感受、教導。聆聽是需要學習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首先可以學習聆聽自己內心真誠的渴望─不被抱怨、憤怒、難過掩蓋的那微小聲音。再來,我們也要透過慢慢研讀和咀嚼聖言,聆聽天主如何引導擁有這一切渴望的我們。讓我們開放地聆聽天主,而不是只在自己有限的見解中打轉。[null]品嚐聖言耶穌給她說:「瑪利亞!」她便轉身用希伯來話對他說:「辣步尼!」[null]活出聖言花時間和自己獨處,並透過閲讀自我成長的書認識自己,並在祈禱中和天主分享。[null]全心祈禱天主,祢在我心中,祢對我的認識比我自己更深,請祢帶領我深入自己與祢相遇。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04.21(一)相信超越情緒復活節八日慶期瑪竇福音廿八8-15宗二14,22-32聆聽聖言[null]她們趕快離開墳墓,又恐懼又異常喜樂,跑去報告衪的門徒。 忽然,耶穌迎上她們說:「願妳們平安!」她們遂上前抱住耶穌的腳,朝拜了衪。耶穌對她們說:「不要害怕! 妳們去,報告我的兄弟,叫他們往加利肋亞去,他們要在那裡看見我。」當婦女離去的時候,有幾個看守的兵士來到城裡,把所發生的事,全告訴了司祭長。司祭長就同長老聚會商議之後,給了兵士許多錢,囑咐他們說:「你們就說:我們睡覺的時候,他的門徒夜間來了,把他偷去了。如果這事為總督聽見,有我們說好話,保管你們無事。」兵士拿了銀錢,就照他們所囑咐的做了。這消息就在猶太人間傳揚開了,一直到今天。[null]釋經小幫手在今日福音裡有兩個故事,一個是婦女和耶穌的故事,另一個是士兵和司祭長的故事。婦女和士兵看到空墳墓一樣都害怕,士兵因為害怕而按照司祭長說的話做了。他們不管良心的斥責,只管保住自己的工作,不要惹麻煩。婦女們呢?她們看到空墓,聽到天使的訊息,叫她們去報告耶穌復活的福音。她們「又恐懼又異常喜樂。」也許你會覺得,恐懼和喜樂不是兩個相對的情緒嗎?真正相信的人,怎能同時有這兩種看似不相稱的情緒存在呢?在福音中,婦女們雖然面對複雜的情緒,她們卻憑著信德去報告耶穌復活的消息,而在路上耶穌也真的與她們會面了。如果在面對空墓時,她們選擇靠自己的情緒,讓害怕和質疑帶領她們遠離團體,那麼她們也不會遇見耶穌了。婦女們選擇相信,即便心中的感受與信德相悖。同樣,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心裡也常會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情緒。在祈禱時,同時並存全心信主和對祂有恐懼的感覺。面對熟悉的親友,有時也會有又愛又恨的情緒。保祿呼籲,要憑信德生活,這會讓我們大膽地與主同在(參格後五7-8)。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感覺,例如:我感覺不了天主、我感受不到原諒這人的感動等,讓我們憑著信德往前走。福音中這些婦女選擇了按信德行動而非受限於恐懼的情緒,復活的消息才能傳到我們耳中!我們因信德而做出的行動,是否也會有如此大的效應?[null]品嚐聖言她們趕快離開墳墓,又恐懼又異常喜樂,跑去報告衪的門徒。[null]活出聖言你和哪一個人的關係目前處於黑暗和死亡中?憑著信德再次向他釋出善意。[null]全心祈禱耶穌,祢要我為了新的生命而不害怕面對眼前的痛苦和死亡,請借我祢的勇氣。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