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天下文化

40年來,天下文化持續傳播進步觀念。

在「天下文化‧相信閱讀」頻道中,我們每周皆會與您分享好書與具啟發性的精采觀點。商業趨勢、科普新知、工作美學、教育教養……等多元話題,將陪伴您利用零散時間自我成長、擴大視野。

邀請您訂閱我們的節目,無論您身在何處,「天下文化‧相信閱讀」Podcast將會是您充實自己的最佳夥伴!

Believe in Reading
Believe in Learn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All Episodes

每個人都有一本《命定之書》在等著他;讀了之後,人生自此不同|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 EP51

每個人都有一本《命定之書》在等著他;讀了之後,人生自此不同|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 EP51

🄴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在這一集《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主持人謝文憲(憲哥)邀請作家愛瑞克(愛大),分享他的新書《命定之書》他們從彼此年輕時接觸過的書籍談起,像是《總裁獅子心》與卡內基的經典著作,延伸討論閱讀如何影響他們的生命歷程,尤其是在低潮時期帶來轉捩點。憲哥提到自己在房仲擔任店長時,公司規定要讀《總裁獅子心》,當時雖然未有深刻體會,但多年後回想,這本書確實在他人生服務與銷售的道路上建立了核心觀念。愛瑞克則分享自己在家境破產、人生谷底時,偶然接觸到《總裁獅子心》,甚至親眼看到作者,給了他兩個深刻信念:「努力比學歷重要」以及「慈善要從年輕做起」,這讓他徹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態度。他甚至把PTT帳號改為“慈善公義”,立志從年輕開始實踐這個信念。而卡內基的書則是在他失戀時陪伴他度過低潮,讓他建立起處世哲學,像是「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成為他的核心人生信條。《命定之書》的書名源於他49歲時進行的人生總結,也呼應中國創業家李笑來提出的「七年就是一輩子」理論:人生可以每七年重新定義與重啟,即便過去失敗,也不代表未來沒有機會重來。愛瑞克提到,這本書正是他第七個「七年」的結束與第八個七年的開始,是對多年大量閱讀的總結,也希望透過這本書幫助那些沒有閱讀習慣的人。他提及自己每年閱讀約1000本書,但重點不在於數量,而是希望從中精選出200本優質書籍分享給讀者。這過程需先進行大量速讀,篩選出有價值的書再細讀。他強調,很多人會卡在一本書沒看完就不願翻下一本,反而扼殺了持續閱讀的動力。因此他鼓勵速讀後再判斷是否值得深入,並以 ICE 模式(印象 → 選擇 → 探索)作為選書與閱讀的架構。至於如何挑書,他分享了幾種方法,其中最推薦的是「從經典挑選」——經典書籍會長時間被引用、影響深遠,也更能反映深層價值。他舉《極限賽局》為例,並說明書中他寫的推薦序,其靈感來自英國前首相班傑明迪斯雷利的名言「人生苦短,豈容卑微」,這正是經典智慧能帶來的震撼與高度。相《命定之書》不只是一本關於書的書,更是一種邀請,邀請讀者透過閱讀,尋找自己的命定之路。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金磚領導人峰會,缺席創新高影響力大減?/香港IPO再攀高,亞洲金融中心再次回歸?|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43

金磚領導人峰會,缺席創新高影響力大減?/香港IPO再攀高,亞洲金融中心再次回歸?|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43

🄴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摘要一,7月6日,为期两天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正式开幕。值得注意的是,僅六個國家元首到場,出席率創歷史新低。習近平罕見缺席該峰會,中共總理李強的發言也轉向謹慎,另外,在「去美元化」、巴勒斯坦局勢、伊朗問題等敏感議題上未達成共識,其中印度和南非明顯開始靠攏美國,進一步暴露出金磚陣營內部裂痕加深。川普也沒有閑著。7月8日,川普在白宮與內閣官員開會期間表示,金磚國家「很快」將被徵收10%的關稅。7月9日,川普公布了對八個國家的新關稅,其中巴西的稅率最高,達50%。明顯針對的是巴西和中國的越走越近。我們怎麼看待這次的金磚領導人峰會狀況?在美中對峙中又透露了哪些訊息?二,7月9日,港交所迎來年內最擁擠的一天,藍思科技、極智嘉-W、峰岹科技、大眾口腔、訊眾通信共5家公司一起在港股上市,另外還有一家ETF上市,現場6面銅鑼同時排開、同時敲響,金融大會堂內更是摩肩接踵。事實上,今年以來,港股勢頭持續向好,新股市場活躍,上半年共完成42宗首次公開招股發行,合共集資額逾1070億港元,較去年全年增加約22%,暫列全球第一。此外,大陸資金的湧入也大大提高了香港市場的流動性和交易量,為IPO活動和二級市場創造了強大驅動力,有部分內地A股公司尋求在香港二次上市,以此在保持內地業務的同時獲得國際資本。如今,2019年曾經的昔日美好似乎又回來了。7月6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港股2025年勢頭持續向好,2025年上半年,恆生指數累計上升20%,升幅位列全球前三位,以點數計,是港股市場歷來最大的上半年升幅。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真的回來了嗎?曾經的那些挑戰消失無蹤了嗎?我們怎麼解讀?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讓你再難的學問都學得會,12條最強學習法則《超速進步》|天下文化Podcast 讀本郝書 EP46

讓你再難的學問都學得會,12條最強學習法則《超速進步》|天下文化Podcast 讀本郝書 EP46

🄴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在這集《天下文化Podcast》中,主持人郝旭烈(郝哥)熱情介紹了一本對所有希望提升學習效率與專業能力的人極具幫助的書籍:《超速進步:從新手到專家,十二條精通各領域的學習法則》(Get Better at Anything),作者是史考特·洋(Scott H. Young)。這本書不只是單純談論學習技巧,它深入解析了學習背後的原理與實踐策略,同時結合了許多生動的故事與案例,讓抽象的理論轉化為可操作的步驟。郝哥首先介紹了作者本身的多元背景,這位作者不僅是研究數學的學者,還是爵士樂手、西洋棋高手、科幻小說作家以及高爾夫球選手,這樣多才多藝的人,對學習的研究自然具備極高的說服力。他用自身實踐的經驗與研究,提煉出十二條能夠應用於任何學習領域的法則,並歸納成三大核心階段:觀察、實踐與回饋。節目一開始,用俄羅斯方塊的演變為例,說明了「學習原理」是如何在現代社會中產生巨大轉變。這款三十多年前的遊戲因為YouTube的流行而重新爆紅,不是因為遊戲變了,而是因為高手們將自己的破關過程影片化,讓全世界的玩家都能觀察高手的動作並學習。這就突顯了學習的第一個核心:「觀察」向他人學習的力量。郝哥深入說明觀察的重要性,並舉出數學家懷爾斯如何解開費馬大定理的歷程。懷爾斯形容這個學習過程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一步步前進,最終摸到燈的開關而點亮整個空間,代表了學習並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持續探索,哪怕是在看不見希望的狀態下。觀察並不總是依賴視覺,有時是透過「感知」與「直覺」摸索前進。接著郝哥強調「模仿」的價值。他指出,模仿不是與創造對立,而是創造的種子。以文藝復興時代為例,許多藝術大師都是從長年的模仿與學徒制中紮實累積出技藝。例如達文西所在的年代,畫家需歷經多年的學徒訓練,從基礎練起,才能開啟創作的自由。郝哥也引用了他學國標舞的經驗,說明只有打好基本功,未來的變化與創意才有根基。觀察的第三個面向是「及早成功經驗」,郝哥用海倫凱勒的故事做說明。她在啟蒙階段透過摸水與感知「Water」這個字,產生了第一次成功學習的連結,這種小小的成功經驗激發了她後續驚人的學習動力。作者強調:「不是失敗為成功之母,而是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只有正向回饋與成功經驗,才能真正強化學習的慾望與動力。此外還提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觀察觀念:經驗有時會「隱形」專家的知識。很多高手未必能清楚表達自己的學習過程,因為太習慣「這樣就行了」。因此,真正的學習者應該具備拆解的能力,能將專家的行為一步步還原,形成自己能理解與練習的具體步驟。郝哥分享自己學拉二胡、游泳與SOP訓練的經歷,說明拆解的必要性,因為只有當知識被轉化為具體可行的動作,才是真正能「用得上」的學習。在談完觀察後,郝哥進入第二階段:實踐。實踐的本質就是「做」。郝哥強調,想太多都是問題,去做才會得到答案。而實踐的第一條原則是「難度的甜蜜點」練習的內容要在挑戰與可行之間取得平衡。太難會讓人挫敗,太簡單則不進步,最好的方式是選擇80%能掌握、20%具有挑戰性的內容,這樣才是拓展「舒適圈」的最佳方式,而非一味強迫自己跳脫它。學習是一種態度、一種過程。觀察、實踐與回饋這三個階段,是現代人能在任何領域「從新手變專家」的關鍵。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你必須願意開始,願意多試一次,願意觀察與模仿,也願意用成功的小火苗,燃起長期堅持的動力。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如何回應問題才是問題《你的問題不是問題 》| 天下文化 書房憲場 Podcast EP50

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如何回應問題才是問題《你的問題不是問題 》| 天下文化 書房憲場 Podcast EP50

🄴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在這一集《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主持人謝文憲(憲哥)邀請作家李崇義,分享他的新書《你的問題不是問題》憲哥開場就分享李崇義老師,在書裡的一段故事,他們初到北京生活,太太因餐廳的衛生、食物的溫度等問題感到不悅,崇義卻認為「有得吃就不錯了」,於是雙方因價值觀的差異產生了爭執。這個情境看似是餐點不符合期待,其實背後隱藏的是太太對於環境的不安與期待落空,而崇義則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未被認同而產生委屈。崇義藉由這個故事點出:「你以為的問題,其實可能不是問題」,真正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面對與理解自己內心的情緒和關係裡的期待。崇義進一步延伸說明,許多所謂的「問題」其實來自我們內在的感受未被看見。例如他與父親之間的故事,雖然自己在外工作,回家也會請家人吃飯,自認為一點都不小氣,卻仍被父親誤解甚至責備。這使他意識到,衝突的根源不在於是否「買牛肉」,而是雙方內在的情緒未能被充分表達與理解。他強調:當我們只想解決外在的問題時,往往忽略了真正需要處理的,是我們內心的失落與渴望。這也是整本書的主旨之一:以表面問題為入口,實際上是帶領讀者進入自我覺察的深層歷程。用日常生活中真實又常見的故事,引導讀者認識到,許多糾紛與痛苦,其實來自我們忽略了自己或他人真正的需求與情緒。節目也談到李崇義書中的核心模型——“OMIYA” 方法,這五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五種重要的內在歷程與應對策略。憲哥特別提到,他很喜歡書中一張圖一個冰山的示意圖,從巨大難以掌控的冰山,慢慢縮小到可以處理的範圍,象徵著當我們理解自己內在真正的渴望與情緒時,問題也會變得清晰、可解。在節目後段,兩人聊到另一個觸動人心的案例——電影《Gran Turismo》中的真實改編故事:一位年輕賽車手從虛擬世界走入真實賽場,卻在第一場比賽中發生撞死人事故而陷入自我否定。他的教練帶他回到事故現場,告訴他:「這場事故不能定義你是誰,但你如何回應它,將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個例子再次呼應書中的主軸:事件本身並不定義我們,反應才是關鍵。節目尾聲,兩人也談到五種愛的語言與「精心時刻」的重要性,並呼籲大家在關係中要多些覺察與連結。李崇義提醒,當我們感到委屈時,不妨先對自己說:「這是我的情緒,不是對方的錯」,唯有先理解自己,才能真正理解與靠近對方。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G7 選擇折腰,國與國關稅變化對企業的影響?/ 對富豪的課稅,正如何讓全球政治人物頭痛?|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42

G7 選擇折腰,國與國關稅變化對企業的影響?/ 對富豪的課稅,正如何讓全球政治人物頭痛?|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42

🄴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隨著大美法案過關,川普的所向披靡越演越明顯,事實上,隨著川普越來越強勢,美國確實重新拿回了國際主導權,這種權力天平的轉向,短期內為美國帶來強勢自主的表象;但從長遠來看,已經讓過去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進入了一個不穩定期。今天的主題我想放在稅負變化可能引起的各種新壓力。分別聚焦 國與國的企業稅負;還有各國越來越濃的仇富心態對富豪的影響?一,6月28日,G7 國家發表聲明表示,各成員國已與美國達成關鍵協議,將建立「並行制度」(side-by-side system),讓美國企業免於遵守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的部分條款,藉此來避免一場全面的稅收戰。非營利組織Tax Analysts稅務律師戈德說,「這是美國的一大勝利」。但非營利組織「租稅正義聯盟」則把G7方案稱為「草率的讓步」,這將導致「全球最低稅負制」協議的「失效」。這就像象徵全球的船身出現了一個像美國那麼大的破洞,這艘船怎麼可能再次浮得起來。」看來國與國的關稅博弈即將進入第二回合,我們要怎麼解讀這個議題?二,7月1日,西班牙和巴西聯合發起一項全球倡議,呼籲對超級富豪徵收更高稅率,確保最富裕人群承擔應有的稅收責任,以應對日益加劇的社會不平等。這個倡議呼應了去年G20國家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會議上達成的一項共識,即制定首個針對“高淨值個人”的全球聯合稅收議程。首先,6月23日,據說瑞士將公投決定是否提高富人的遺產稅和贈與稅率至50%,此舉已引發超級富豪的焦慮,當地的律師與銀行家警告,恐掀起出走潮。此外,在西方富豪的聚居地英國倫敦,執政的工黨以「富人加稅」爭取選票,新的稅收政策變動已經讓更多高淨值人士(HNWI)重新評估自己的居住和投資選擇,甚至選擇離開英國。就連亞洲富豪最青睞的新加坡也出手了,剛剛選舉勝利的人民行動黨正試圖透過對富人加稅來縮小貧富差距,這已經獲得了勞動階層的支持。我們要怎麼看待最近這波全球針對富豪的徵稅行為?各國政府又會怎麼處理這個問題?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