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IC之音竹科廣播|袁常捷主持

《島嶼共聲.傾聽台灣》要帶您透過聲音,傾聽自然,紀錄這片土地的靈性之美,探索人與環境、人與土地、人與其他物種之間的關係。這些紀錄,可能美麗,可能哀愁;可能在台灣的任何一座山林,任何一片海岸,任何一個季節,持續發生著;在過去,也在這時和未來。我們一同傾聽,一同反芻,一同思考,一同行動。讓我們一同與島嶼共聲。 本節目由緯創人文基金會贊助播出

All Episodes

探訪雙連埤,認識不可思議的水生植物

探訪雙連埤,認識不可思議的水生植物

🄴 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宜蘭雙連埤,原本是水生植物的天堂,擁有112種水生植物,占台灣原生水生植物種類的1/3以上。然而,1990至2000年代初期的破壞性開發和外來種魚類的引入,讓這些珍貴植物逐漸消失。為了保護它們,荒野保護協會在宜蘭縣政府的支持下,於雙連埤保護區內設立水生植物庇護區,開展復育工作。走進庇護區,可以觀察到兩種食蟲植物──絲葉狸藻和黃花狸藻。這兩種狸藻屬的植物都會開小黃花,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外觀:絲葉狸藻像一團柔軟的綠絲絮,而黃花狸藻則擁有明顯的主莖與複葉。牠們能利用捕蟲囊捕捉昆蟲,當獵物經過囊外的感覺毛,食蟲囊會瞬間打開,將昆蟲吸入並消化,簡直是植物界的捕蟲高手!當小蟲接觸到絲葉狸藻捕蟲囊外側的感覺毛時,捕蟲囊口便會開啟,利用囊中負壓迅速吸入獵物。(照片提供:荒野保護協會黃閎義)庇護區的另一種明星植物是蓴菜。當生長良好時,蓴菜的莖和嫩葉會包裹著一層果凍狀的物質,學者認為,這層果凍可能是防止昆蟲咬食的機制。更有趣的是,雙連埤的蓴菜葉背是紫紅色,而其他地區如崙埤、中嶺池的蓴菜葉背則是綠色,這種顏色上的差異背後蘊藏著未解的奧秘。時序已經進入12月,庇護區內的野菱幾乎消失不見。這是因為野菱為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冬枯萎,翌年春天種子從土裡萌芽,夏秋開花結果,到了冬季再次凋零。今年,荒野保護協會在雙連埤的多個區域復育野菱,好消息是,其中有一區生長狀況良好,覆蓋率高,成功重現了過往的美麗景象。研究發現,蓴菜果凍層薄的個體葉片遭蟲啃咬的比例較高,厚的個體遭啃咬的痕跡相對較少,顯示果凍層具有保護的效果。(照片提供:荒野保護協會黃閎義)除了復育水生植物,荒野保護協會與志工們也積極移除外來種魚類,希望藉由高強度移除,抑制外來種魚類的數量和體質量,讓植物有機會重新生長。這項計劃預計將持續2至3年,並持續觀察植物復育的成效。現在讓我們與荒野保護協會的棲地守護部研究員黃閎義,一起走進雙連埤,探索這些珍貴水生植物的奧秘,並見證荒野保護協會如何透過復育和外來種移除,為水生植物回到雙連埤,帶來無限希望。今年荒野保護協會高強度移除外來種魚類,也同步於雙連埤湖域復育野菱,其中有一區生長狀況良好,重現過往雙連埤的美麗景象。(照片提供:荒野保護協會黃閎義)今年荒野嘗試在雙連埤湖域營造可以隔絕外來種魚類的空間,便長出了許多石龍尾,猶如一片水下小森林。(照片提供:荒野保護協會黃閎義)

颱風過後的倒樹,是災害還是生態的循環?

颱風過後的倒樹,是災害還是生態的循環?

🄴 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凱米、山陀兒、康芮和天兔,今年多個颱風侵襲台灣,不僅對交通和農業造成了嚴重損失,也對城市的樹木帶來了不小的衝擊。例如,康芮颱風導致台北市超過2,000處樹木傾倒,富陽自然生態公園內也有15棵樹木倒塌。然而,這些倒樹該如何處理呢?對於倒樹災害,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佈的〈颱風樹木災損聯合救災作業計畫〉中,詳細規範了颱風期間樹木傾倒的處理原則與方式。輕微歪斜的樹木應直接扶正並設立支柱進行保護;若主根折損或根群多處折斷,經評估恐無法存活,則以鋸除方式處理。康芮颱風風強雨驟,造成富陽自然生態公園約15棵樹木傾倒,部分步道受損。(照片提供: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副分會長陳鳴誼指出,目前台北市的倒樹在鋸除後,大多會粉碎再利用。然而,富陽公園採取了另一種方法,即將倒樹截斷並留在原地自然分解。這減少了搬運的麻煩,還能讓樹木回歸自然,成為土地的養分。這個過程也為許多昆蟲和微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棲息地。仔細觀察,我們可以在這些倒樹的殘枝上看到昆蟲的活動。倒樹不應僅被視為災害,當樹木在森林中倒下時,就成為了自然界自我調節和更新的重要過程。倒塌的樹木為森林的樹冠打開了孔隙,陽光透過這些孔隙照射下來,使其他小樹或植物得以萌芽生長。因此,倒木對於環境教育來說也是非常寶貴的題材,讓民眾可以更直觀地了解自然界的運作。步道旁的玉蘭樹傾倒,評估樹木已無法扶正處理。(照片提供: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台北市近年來發生多起行道樹倒塌傷人的事件,引起了民眾對行道樹種植與管理維護的關注。行道樹的種植和維護需要考量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樹種選擇、根系生長空間、修剪維護以及病蟲害防治等。了解和關心身邊的樹木,才能真正做到與自然和諧共生。本集節目專訪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副分會長陳鳴誼,帶您走進富陽公園,深入思考倒樹的處理方法和背後的生態意義。倒木切斷後放置於原地,成為昆蟲公寓。(照片提供: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富陽自然生態公園所在地於日治時期為軍事彈藥庫基地,國民政府來台後設立四四兵工廠,並就近將彈藥存放於此;因為軍事管制封山,讓這裡保留較為原始的自然棲地,可觀察到多種保育類動物出沒。

農業×生態×商業,帛琉紫秧雞與芋頭田的共生之道

農業×生態×商業,帛琉紫秧雞與芋頭田的共生之道

🄴 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水藍色海洋天堂」帛琉,擁有清澈見底的藍色海域、壯麗的珊瑚礁與豐富的海洋生物。但你或許不知道,在帛琉北島濱海的芋頭田裡,也孕育著一種獨特珍稀的鳥類——帛琉紫秧雞。帛琉流傳著一句諺語:「海洋是我們的父親,芋頭田是我們的母親。」芋頭曾是帛琉人傳統飲食的核心,更是二戰期間的救命食物。然而現在帛琉的飲食已全然西化,漢堡、薯條、牛排等進口食品取代了芋頭。為了扭轉這一現象,帛琉政府積極推動食農教育,鼓勵民眾回歸傳統飲食,重新認識芋頭的價值。芋頭不僅是帛琉人的傳統主食,更是生態保育的關鍵所在。(照片提供:八百金社會企業)芋頭不僅是帛琉人的傳統主食,更是生態保育的關鍵所在。因為帛琉紫秧雞喜愛棲息於濕地芋頭田,以水中軟莖與昆蟲為食。此外,芋頭田能有效穩定濕地結構,防止泥沙流入海洋,進一步保護帛琉脆弱的珊瑚生態。因此,讓芋頭田持續耕作,不僅能維護紫秧雞的棲地,也能守護帛琉的濕地與海洋生態系統。來自台灣的八百金社會企業創辦人黃柏鈞,憑藉推動藍鵲茶與石虎米品牌的成功經驗,將「流域收復」的理念帶到帛琉,藉由芋頭與紫秧雞之間的共生關係,展開「紫秧雞芋頭生態品牌建構計劃」。透過商業運作,鼓勵當地農民重拾芋頭田的耕作,復甦當地農業,更推動生態與經濟的共存發展。帛琉是母系社會,女性負責下芋頭田耕種,男性出海捕魚。(照片提供:八百金社會企業)黃柏鈞的團隊以旅遊為先行策略,帶領遊客深入濕地芋頭田,從採芋頭、賞鳥到品嚐在地芋頭料理,讓人親身感受陸域與海洋生態的緊密連結。同時,與當地農民進行契作,利用當地芋頭開發多元產品,如芋頭餅乾、芋頭奶茶、芋頭米香等,將這些產品融入帛琉的觀光體驗,使旅遊不僅是享受,更是一場支持生態保育的行動。現在就跟隨八百金社會企業創辦人黃柏鈞的腳步,了解他如何讓帛琉的芋頭田持續耕作,實現生態、農業與商業的三贏局面。紫秧雞的神秘身影、帛琉原住民的共生智慧,以及那碗濃郁如蛤蠣濃湯般的芋頭湯,都將帶給你全然不同的帛琉滋味!帛琉的芋頭品種有近百種,其中種植最多,也是帛琉人最喜愛的芋頭品種為Ngesuas。(照片提供:八百金社會企業)黃柏鈞(上排中)晉見帛琉南女王Bilung Gloria Salii(下排中),闡述「紫秧雞芋頭生態品牌建構計劃」的理念與工作內容。(照片提供:八百金社會企業)

從瘤珠螺調查,看公民科學研究的力量與挑戰

從瘤珠螺調查,看公民科學研究的力量與挑戰

🄴 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在和平島地質公園的海蝕平台管制區,有一個名為「珠算不如公民科學家算」的公民科學計畫正在進行。這個計畫自2023年開始,由和平島地質公園與環境友善種子共同推動,目的是邀請志工擔任公民科學家,協助尋找和記錄瘤珠螺的成長情況,評估管制區的保育成效。由於瘤珠螺會在夜晚活動覓食,因此調查選在夜間退潮時進行。公民科學家們兩兩一組,尋找殼上有標示的瘤珠螺,為牠們進行簡單的體檢,包含大小和重量的測量,並記錄其GPS座標與海水鹽度、溫度等相關環境數值。尋找到殼上有標記的瘤珠螺後,由研究團隊為牠們進行簡單的體檢,包含測量殼寬、殼高、殼口寬、殼口高和重量。研究團隊在年初進行了瘤珠螺的標記與野放,並從2月開始,每兩個月邀請志工進行調查。初步分析結果顯示,管制區內的瘤珠螺正穩定地逐漸長大。透過其成長率與管制區的保護時間進行比對,可以確認,這片海蝕平台潮間帶從2018年起進行管制之後,確實讓瘤珠螺的成長更為穩定。研究團隊還前往澎湖調查瘤珠螺,發現澎湖的瘤珠螺數量多但體型較小。相比之下,和平島的瘤珠螺在管制保護下體型更大,再次證明了管制區保護的有效性。萬一標示瘤珠螺的琉璃珠脫落了,研究人員就要化身名偵探柯南,根據其特徵、比對以往拍攝的照片,確認個體編號。在進行調查的過程中,公民科學家也面臨一些挑戰。例如,志工回報的GPS點位有時不準確,需要後續過濾與校正。此外,不同調查者的能力和經驗也影響了數據的精確性。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珠算不如公民科學家算」計畫也進行了志工培訓,以提高調查資料的準確度和一致性。如果你也對這個計畫感興趣,想成為調查志工的一員,請關注「慢島旅」的臉書粉絲團。明年計畫會繼續進行,期待更多朋友一起在夜晚下海摸珠螺,為保護海洋生態貢獻心力。若瘤珠螺殼上的編號或琉璃珠脫落,研究人員也會重新補上。瘤珠螺口蓋為半凸透鏡形的石灰質構造, 可以完全將殼口封閉。夜晚在和平島地質公園海蝕平台,可以觀察到許多螺類。

摸黑下海尋珠螺,珠算不如公民科學家算

摸黑下海尋珠螺,珠算不如公民科學家算

🄴 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在月黑風高的夜晚,一群戴著頭燈的民眾在基隆和平島地質公園的海蝕平台,摸黑尋找「瘤珠螺」的身影。他們正是「珠算不如公民科學家算」計畫的調查志工!這片廣闊的潮間帶海蝕平台,孕育著豐富的生態資源,可以觀察到寄居蟹、織錦芋螺、海葵、陽隧足等海洋生物。不同月份更有各種海藻、海菜生長,吸引在地居民前來採集,因此這裡有個親切的名字——「青菜埕」,被譽為最天然的海濱菜園。 和平島地質公園的海蝕平台,是在地島民口中的「青菜埕」。(照片提供:宏岳國際有限公司/和平島地質公園)為了保護珍貴的生態,和平島地質公園於2018年重新開放後,將這片潮間帶劃設為管制區,只允許在地島民採集海菜,禁止捕捉其他潮間帶生物。一般民眾若想參觀,則需要參加和平島地質公園的導覽行程。這樣既能保護生態,又能讓更多人深度認識這片自然美景。劃設管制區後,在和平島工作的幾位年輕人發現,北部其他海岸已經很少見的瘤珠螺,在此竟然數量眾多,而且體型更大,甚至有發現超過文獻記載極限殼高4公分的個體。後續與當地高中合作進行調查,推估這片潮間帶的瘤珠螺數量可能高達3萬至6萬顆。 今年2月初,「珠算不如公民科學家算」計畫團隊於海蝕平台標放了200顆瘤珠螺。(照片提供:環境友善種子/慢島旅)2023年,和平島地質公園與駐點於此的環境教育團隊「環境友善種子」更進一步發起了「珠算不如公民科學家算」計畫。研究團隊在2023、2024年初分別標記了200顆瘤珠螺,放回海蝕平台,接著從2月開始,每2個月邀請公民科學家,在原地尋找這些標記的珠螺,測量殼高、殼寬、殼口高、殼口寬和重量,並記錄環境數值。這些資料有助於研究人員進一步了解瘤珠螺的生長狀態,作為評估管制區保護成效的參考。本集節目帶你前往和平島,透過環境友善種子和平島部長李盛傑的專訪,來認識這個有趣的公民科學計畫,也帶您參與今年最後一場調查活動,在強勁的東北季風吹拂下,一起摸黑下海找珠螺! 10月21日夜晚,在強勁的東北季風吹拂下,研究團隊與公民科學家一起摸黑下海尋找瘤珠螺。 今年研究團隊使用2mm的彩色琉璃珠黏在瘤珠螺殼上,再以車身筆寫上編號,進行雙重標記。 退潮時的海蝕平台,是最好的環境教育場域。(照片提供:環境友善種子/慢島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