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之音|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IC之音|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IC之音竹科廣播|袁常捷主持

《島嶼共聲.傾聽台灣》要帶您透過聲音,傾聽自然,紀錄這片土地的靈性之美,探索人與環境、人與土地、人與其他物種之間的關係。這些紀錄,可能美麗,可能哀愁;可能在台灣的任何一座山林,任何一片海岸,任何一個季節,持續發生著;在過去,也在這時和未來。我們一同傾聽,一同反芻,一同思考,一同行動。讓我們一同與島嶼共聲。 本節目由緯創人文基金會贊助播出

所有集數

遇見受傷黑熊怎麼辦?野灣以遊戲讓孩子認識台灣黑熊的處境

遇見受傷黑熊怎麼辦?野灣以遊戲讓孩子認識台灣黑熊的處境

🄴 IC之音|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這是一堂充滿歡樂、富有教育意義的黑熊課!3月9日上午,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環境教育專員詹欣穎與獸醫師江宜倫,帶著教具來到位於台東縣知本的建和國小,為五、六年級的同學帶來一堂活潑、有趣,且寓教於樂的黑熊課,以廣原小熊Mulas的救援故事為例,教導學生學習台灣黑熊的特徵、習性,也瞭解野生動物救傷的工作內容。現在就讓我們來到建和國小的教室,與孩子一同關心台灣黑熊的處境,攜手守護台灣黑熊。

《守護黑面琵鷺》,與「黑琵先生」走過拍攝守護候鳥30年

《守護黑面琵鷺》,與「黑琵先生」走過拍攝守護候鳥30年

🄴 IC之音|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台灣影史首部院線上映的黑面琵鷺生態紀錄片《守護黑面琵鷺》,是資深紀錄片導演梁皆得跨越30年的最新作品,透過人稱「黑琵先生」的攝影家王徵吉,拍攝黑面琵鷺的生涯歷程為敘事主軸,逐漸串聯起台灣、日本、韓國、中國、香港等地長期關注黑面琵鷺的學者跟保育人士,呈現出東亞各國對黑面琵鷺的共同守護。現在就讓我們跟著紀錄片導演梁皆得,回顧《守護黑面琵鷺》的拍攝故事。

老鼠藥+農藥+重金屬,猛禽食安拉警報!

老鼠藥+農藥+重金屬,猛禽食安拉警報!

🄴 IC之音|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老鷹想飛》紀錄片告訴了我們農地使用農藥、老鼠藥,對老鷹等猛禽造成的間接毒害;無獨有偶,在台灣猛禽研究會猛禽救傷站的救援個案中,發現北部受傷或死亡的猛禽身上普遍檢驗出殺鼠藥、農藥(環境用藥),甚至有重金屬,顯示偏都會區域猛禽的食安也正在拉警報!本集節目帶您前進位於陽明山的草山猛禽中心,邀請猛禽會猛禽救傷站主任王齡敏獸醫師,剖析猛禽的食安問題。

屏科大金獎團隊創作鳳梨彩帽「旺福鴞」,與銀獅農場攜手守護猛禽食安

屏科大金獎團隊創作鳳梨彩帽「旺福鴞」,與銀獅農場攜手守護猛禽食安

🄴 IC之音|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來到屏東縣高樹鄉,可以看到在山巒之間有一望無際的鳳梨田,還有一隻……彩色草鴞!屏東縣政府勞動暨青年發展處,於2022年底舉辦第一屆「農客松」競賽,邀請青年組隊參加,設計獨特的鳳梨田彩帽地景、提出創新遊程規劃,最後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的「鳥來旺來福氣來」團隊獲得金獎肯定,並於今年1、2月將作品「旺福鴞」實地在銀獅農場的鳳梨田中呈現。現在就讓我們南下屏東,瞭解「鳥來旺來福氣來」團隊創作「旺福鴞」的故事,與銀獅農場在鳳梨產業升級方面的努力。

歷時17年拍攝,《山椒魚來了》說台灣冰河精靈的故事

歷時17年拍攝,《山椒魚來了》說台灣冰河精靈的故事

🄴 IC之音|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紀錄片《山椒魚來了》上映,導演麥覺明先後跟隨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呂光洋教授、賴俊祥助教,及台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朱有田教授的團隊,深入山林,拍攝台灣5種特有種山椒魚的生態與研究調查過程,讓我們看見台灣特有的生命力。本集節目專訪《山椒魚來了》導演麥覺明,暢談這部紀錄片的拍攝故事。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