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天下雜誌

【聽天下】天下雜誌精闢觀點、深度解析,不只用看的也可以用聽的!
提供聚焦財經、國際、趨勢的優質新聞、訪談與評論,天天更新。

【天下零時差】早上8點聽天下,掌握國際、財經趨勢零時差。
【決策者・聽天下】天下總編輯對話決策朋友圈,導讀天下封面故事。
【阿榕伯胡說科技】科技輕鬆聊,天下總主筆陳良榕暢談半導體產業趨勢與科技時事。
【經濟學人@天下】每週導讀最新一期《經濟學人》,掌握世界政經趨勢。
【永續會】投資新準則,企業好公民,永續會不會,收聽掌握ESG大機會。
【未來城市】科技、經濟和永續的總和,城市的未來,充滿無限想像。
【管理同學會】天下雜誌出版總編輯為你解析管理實務與應用。
【林之晨專欄】AppWorks創辦人林之晨的數位轉型專欄。
【Off學】星期天用聽的美好時尚生活提案。
【微笑台灣】以深度旅遊和人情故事,體驗台灣鄉鎮魅力。(完整節目表:https://bit.ly/3HSN7T2)
【聰明慢老】陪你從日常養成保持活力不顯老的習慣。
【癌症問康健】解讀癌症精準醫療大趨勢,提供正確安心的預防治療和照護解方。
【天下經濟論壇】CWEF天下經濟論壇,搭建產官學菁英對話平台。

*姊妹頻道「闖天下」,歡迎搜尋收聽。
*訂閱天下全閱讀:https://reurl.cc/g7g0EN
*意見信箱:bill@cw.com.tw
*「聽天下」清楚分類更好聽,下載天下雜誌App:https://topic.cw.com.tw/cwapp/applink/cwapp.html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All Episodes

【癌症問康健Ep.34】楊定一:身心慢性病、癌症帶來的創傷,可以透過呼吸化解嗎?

【癌症問康健Ep.34】楊定一:身心慢性病、癌症帶來的創傷,可以透過呼吸化解嗎?

🄴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一般人每分鐘呼吸約16到20次,透過意志可以讓呼吸加快或慢下來,而溫和且深長的「諧振式呼吸」,可以幫助身體減輕發炎反應,在面對快步的環境轉變時,身心達到均衡不受影響。當身體有病痛時,常有「為什麼是我?」、「治療好累」、「會不會很快復發?」等種種委屈、憤怒與失落的念頭該如何化解?本集節目,楊定一博士透過「舌抵上顎」的引導練習,幫助大家放鬆身體,從創傷中獲得釋放。這集你將會聽到:-如何透過呼吸,化解疾病帶來的創傷?-諧振式的呼吸頻率與好處-「舌抵上顎」的練習體驗-2023《清醒的呼吸》全球線上共修活動預告主持人:康健雜誌總主筆 張曉卉來賓:全部生命系列作者 楊定一博士製作團隊:陳巧怡*癌症問康健官方LINE帳號:https://lin.ee/QCxb8mw*癌症問康健-陪伴你解答癌症旅程大小事:https://bit.ly/3sC722v*意見信箱:cancerch@cw.com.tw

【健康萊了Ep.49】養出不生病的孩子,和孩子一起健康的玩下去!-合作推薦:紐崔萊

【健康萊了Ep.49】養出不生病的孩子,和孩子一起健康的玩下去!-合作推薦:紐崔萊

🄴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孩子一出生,身體就開始面對各式各樣的病菌,也開始這一生的修行。孩子過敏、過胖是體質還是習慣養成? 從小打底及早培養健康觀念,幫助孩子們儲蓄更多健康資本,未來才能陪孩子玩下去!主持人:《慢老》作者、天下雜誌網路專欄作者 黃惠如主講人:營養學博士 吳映蓉本集節目由聽天下與紐崔萊聯合出品

 【Off學Ep.81】葛萊美得主蕭君恬:想撕下「蕭青陽女兒」標籤,做設計養活自己

【Off學Ep.81】葛萊美得主蕭君恬:想撕下「蕭青陽女兒」標籤,做設計養活自己

🄴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1998年出生的設計師蕭君恬,從小跟著唱片設計大師、父親蕭青陽,走闖國內外各種工作場合,舉凡音樂祭、錄音室或曾與父親工作室同處的老家,都是蕭君恬認識何為設計的啟蒙之地,其中當然包括葛萊美音樂獎。蕭青陽自2005年首度入圍最佳唱片包裝後,歷經18年、7度入圍,終於今年由父女攜手奪獎。問蕭君恬陪著父親歷經18年來多次反覆失望,難道未曾動念勸退他,別再受葛萊美牽絆?蕭君恬說自己同為設計師,能理解父親的執著,因此反倒更加爲父親打氣,「如果這是你喜歡的事情,為什麼不繼續嘗試?」這番話也反映她從小受到鼓勵正向思考的家庭教育薰陶,「比起失敗,後悔更令人生糾結。」家人暱稱「恬恬」的蕭君恬說,和爸爸就像朋友,家中兩人的個性最像、笑點接近,對設計有分享不完的想法,光為一張美國速食店的紅色餐盤,父女倆都能滔滔不絕地討論,看得連一旁的媽媽都受不了。雖然父女都熱愛設計,蕭君恬與父親的專業養成和興趣所在,卻極為不同;合作這次得獎專輯「淡蘭古道三部曲」原聲專輯《Beginningless Beginning》,每當意見相左,父女就放彼此冷靜一段時間,等到能「不顧父女之情」,以設計專業對話、各自退讓,結果證明一加一確實大於二。今年9月蕭君恬將從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畢業,回想在英國求學的這幾年,攻讀實驗設計的她認為最大的學習就是和不同領域的同學們發揮各自專業,透過藝術創作的形式,向世界不停地扣問:為什麼?畢業後將留在英國的蕭君恬說,以父親為傲,但仍想撕下「蕭青陽女兒」的標籤,用自己的作品,養活自己、為自己說話。*蕭君恬官網:https://chuntienhsiao.com/*蕭君恬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d.ebster/*訂閱天下全閱讀:https://bit.ly/3STpEpV*意見信箱:bill@cw.com.tw

【未來城市Ep.58】率先提出大學AI指引!清大師生怎麼用ChatGPT?

【未來城市Ep.58】率先提出大學AI指引!清大師生怎麼用ChatGPT?

🄴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去年底ChatGPT問世,在各領域掀起AI使用倫理的討論,大學教育也不例外:學生可以用AI寫作業嗎?老師要教AI能取代的能力嗎?早在二月底,清華大學便召集各學院代表成立AI工作小組,五月率先提出大學校園的AI使用規範,不只不禁止在校內使用AI,也鼓勵師生多加利用,讓AI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中的家教。清華大學教務長、AI工作小組召集人巫勇賢將分享清大師生利用AI學習的概況,以及師生們在學會活用AI後,下一個挑戰會在哪裡?本集節目,你會聽到:01:35 成立工作小組的緣起與目標?03:38 ChatGPT對每個科系的衝擊程度?10:29 預期可能會遇到的挑戰?13:38 老師們如何因應AI帶來的衝擊?16:07 清大學生的ChatGPT應用案例18:31 有了AI,老師的角色會改變嗎?23:15 以後大學課程會變成怎樣?24:57 清大後續對跨領域學習的規劃主持人: 未來城市頻道總監 陳芳毓來賓:清華大學教務長 巫勇賢製作團隊:許鈺屏、姚立強、陳繹方*搜尋「未來城市FutureCity@天下」,追蹤更多城市議題:https://futurecity.cw.com.tw/*訂閱天下全閱讀:https://bit.ly/3STpEpV*「聽天下」清楚分類更好聽,下載天下雜誌App:[https://bit.ly/3ELcwhX](https://bit.ly/3ELcwhX >)*意見信箱:bill@cw.com.tw

【流域聲臨Ep.9】騎上「單車」探路台北大河文化,你心中最美的水域城市是什麼畫面?

【流域聲臨Ep.9】騎上「單車」探路台北大河文化,你心中最美的水域城市是什麼畫面?

🄴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在台北,隨處可見Ubike,使單車成為觸手可及的休閒運動,在如此便利的城市,你是否曾騎著單車悠遊台北的巷弄、河濱,或是蜿蜒曲折的山區?台北盆地被群山環繞,中央富有廣闊的平原,同時台灣第三大的淡水河域貫穿整個大台北地區,滋養著不同人文與景觀。騎車路線就像旅遊行程安排,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單車路線,而今天邀請到一位以「文化歷史」為主軸,用單車探路台北,與你分享從不同路線、高度視角,看見台北城市的水域樣貌。主持人:未來事業部總監暨CSR頻道總編輯 黃昭勇來賓:知名退休出版人暨「周周來騎車」團長 陳穎青製作團隊:天下實驗室* CSR@天下網站:https://csr.cw.com.tw/* 淡水河公約簽署頁面:[https://bit.ly/3x4kHkf](https://bit.ly/3x4kHkf >)流域聲臨,讓我們走進河川,聽見大河的新聲。由明緯企業與聽天下共同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