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是個有風的地方;
新竹,是個有故事的地方,有風就有故事。
愛上新竹節目,帶您從人文地景產,重新發現新竹的豐富精彩!
現在,乘著新竹風的翅膀,邀您一起「愛上新竹」。
《愛上新竹-印象寫真館》由捷笙建設 ‧ 東照廣告贊助播出
來賓:苗栗縣苑裡鎮鎮長 劉育育小鎮民主的奇蹟,從苑裡走進新竹!本集節目邀請話題熱度不減的苗栗縣苑裡鎮鎮長──劉育育,帶來她最新著作《鎮長週記》的感動分享!那一年,35歲的她在無派系無背景的情況下,逆轉勝出、當選鎮長,如何以一人之力,讓民主在苗栗小鎮真正萌芽?一位返鄉青年、政治素人投入苑裡鎮長選舉,究竟動機為何?進入科層體制的公務系統,她又如何適應公務並說服公務員,成為施政助力?百年文資的傳統菜市場建築,遭逢祝融後又該如何重生?漫漫重建之路,面臨了多少挑戰與障礙呢?透過劉育育鎮長推動的參與式預算——從兒童節「小小公民的民主練習」提案,到「敬老計畫」長者的防跌禮包,再到全鎮跨世代共融設計,足見每個政策背後,都有著紮實的民主精神與感人故事。「政治,不該是算計,而是每天把小事做好。」她用800天,融合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經驗,在社群媒體的大風大浪中,努力駛穩一艘「政治透明」的小船,書寫一條清新的治理之路,讓我們見證民主不只是選舉,更是與人民一起打造未來的每一刻!
來賓:新竹縣尖石鄉新樂國小 高文良校長、邱亞恩教師、賴羿愷應屆畢業生新竹縣尖石鄉,每年都有一場特別的成年禮,吸引許多原鄉學校畢業生勇敢挑戰自己。今年4月,新樂國小的師生們再度踏上象徵泰雅族人精神的聖山——大霸尖山,展開三天兩夜的尋根成年禮。凌晨四點,孩子們戴著頭燈,在獵人家長的陪伴下,迎著夜色前行,最終站上壯麗的Papak Waqa(大霸尖山)霸基。透過古調吟唱Lmuhuw,向祖先傳遞感恩之意,並以山棕進行Sbalay儀式,象徵祖靈之手的祝福,陪伴孩子邁向人生新階段。這不僅是登山挑戰,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儀式。新樂國小自三年級起便規劃每日體能訓練,透過登山練習、比賽活動,培養孩子堅韌與勇氣。究竟大霸尖山成年禮的由來是什麼?家長、師生又是如何看待這場挑戰與傳承的洗禮?本集特別邀請新樂國小校長高文良、邱亞恩老師,以及應屆畢業生賴羿愷,帶大家一起走一趟「大霸尖山畢業禮讚」的攀登始末,感受泰雅孩子挑戰自我、攀出自信成長的動人故事。
來賓:豐趣科技總經理 裘以嘉沒有科技背景的行銷女將,如何在科技重鎮——新竹闖出一片天?透過豐趣科技總經理裘以嘉的創業歷程,帶您踏上璀璨的「科技女路」。曾在國際美妝品牌光芒四射,因婚姻搬到新竹,非理工背景求職屢屢碰壁。她憑藉對市場的敏銳洞察與卓越溝通力,成功加入工研院,勇闖科技產業。看準「自由行」趨勢,結合科技與旅遊打造出電子票券生態系,豐趣科技成功翻轉了傳統旅遊模式,更串聯起全台知名景點,打造「北北基好玩卡」、「愛台灣博物館卡」等熱門商品,甚至將此模式複製拓展到沖繩、東北亞市場。從國際品牌行銷,到科技創業領航,裘以嘉如何憑藉獨到眼光與行動力,突破框架、勇敢翻轉人生?又曾在創業過程中,遭遇哪些艱辛與挑戰?以自身旅遊經驗,不斷為國外旅人設想並成功整合資源,她用行動證明,性別與背景從來不是限制,只要掌握自身優勢、勇於創新,每個人都能為自己打造舞台。「空中女路」持續邁步啟程——走進一段科技、旅遊與女性力量交織的故事,閱讀城市的另一種風景。
來賓:藝術家/牧師 安力.給怒、藝術家/牧師娘 蔡雅雅來自新竹尖石泰雅族的安力‧給怒,是台灣第一位赴海外取得藝術碩士的原住民藝術家,也是一位全職牧師。他的畫作典藏於國美館,更收藏著一段從原鄉走向國際的信仰與藝術旅程。此次展覽〈畫樹圖騰變奏曲:我正在改變〉,以「樹」為創作核心,串連童年記憶、族群文化與靈性省思。他運用圖騰、繩索、樹皮等素材,重構與祖靈的聯繫,讓藝術不只是創作,更是對信仰與自我認同的深層凝視。另一位藝術家蔡雅雅,則以〈疫後世界的心靈對話〉為主題,透過細膩的自然書寫與抽象筆觸,探問人在動盪時代中的情感與療癒,讓藝術成為靜謐而堅韌的陪伴。這回,同為信仰行者與文化橋樑的藝術家夫妻,於節目中展開生命共鳴與藝術蛻變的雙重對談,從未曝光的求學歲月、戀愛歷程到共組家庭的生命旅程,也將在節目中娓娓道來。同時,邀您走進《蛻變中的力量──安力‧給怒/蔡雅雅雙個展》,見證他們如何以畫筆與信仰,繪出生命「正在改變」的力量。【蛻變的力量|安力・給怒 × 蔡雅雅 雙個展】展期|2025/6/18(三)至7/6(日)時間|09:00~17:00(週一休館)地點|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美術館103-105展廳(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九路146號)開幕|6/21(六)14:00
來賓:雅珍號第二代負責人/新竹市消防局鳳凰志工隊副隊長 陳美枝新竹熱鬧的城隍廟前,有一碗令人難忘的羹湯,來自「雅珍號ㄍㄜ ㄍㄜ羹」的老闆娘──陳美枝。她不只是煮羹湯賣肉圓的攤販,更是穿梭在生死邊緣的救護志工。從小在廟口長大,年少也曾一度想「逃避」,卻在母親離世後,由抗拒到承擔,選擇追隨父親腳步,守住味道接下廟口攤位,踏上一條從市井攤販到救護志工的女力之路。她一手熬出一碗肉香四溢、真材實料的ㄍㄜ ㄍㄜ羹和紅糟肉圓,一手則堅守鳳凰志工的崗位,義無反顧奔向現場。從台鐵車站意外現場,到城隍廟砍傷、異物哽塞急救,甚至面對讓她最揪心的兒童OHCA,她從不退縮。她說:「心存善念,自有平安。」究竟參與消防救護志工行列背後的動機是甚麼?以及哪些實際救護案例與暖心捐贈故事呢?就讓我們隨著雅珍號第二代負責人陳美枝的女路足跡,踏查城隍廟周邊的溫暖路線,品嚐她人生中鹹、甜與溫熱的羹湯滋味——在奔波與給予之間,她選擇張開雙手,灌注愛與勇氣,也讓我們在每一口熱騰騰的湯裡,體會出這座城市甘美的人情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