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灣獨立媒體《報導者》所製播,帶你走進採訪現場、聽記者們發現的第一手故事。
除了有訪談、有現場,更製作新聞摘要單元「今天來敲婉」、國際新聞單元「儘管世界爛透了」、藝術文化單元「他們的魔幻時刻」,以各種聲音形式,陪伴你關心世界、走入在地、聽見多元社會脈動。歡迎緊追《報導者》臉書粉絲團、Instagram、電子報,許願節目來賓、參與提問,告訴我們你想聽什麼。
贊助力挺台灣第一個以非營利基金會成立的媒體,無廣告、無付費牆、獨立又開放的《報導者》:https://bit.ly/2Ptvj6F
寫小紙條給Podcast編輯台:podcast@twreporter.org
關於《報導者》:
IG:https://www.instagram.com/twreporter_podcast/
官網:https://www.twreporter.org/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wreporter
Twitter:https://twitter.com/tw_reporter_org
訂閱電子報:https://bit.ly/3k2P42Z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十年前,偶爾才會見到一例梅毒;現在,遇過不少國高中生確診。」一名感染科醫師感嘆地說。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性病通報統計,淋病與梅毒通報數正在青少年族群間陡升。15至19歲青少年淋病發生率在5年間增長近3倍,15到19歲的青少女梅毒發生率是所有年齡層第二高。為何這樣? 事實上,性病年齡下移牽涉性剝削、性觀念偏差複雜成因——色情資訊流竄的網路社群,與「怕被家長投訴」的教學現場,讓孩子難以得到在親密關係中保護自己的情感觀念與性健康知識。 這集,我們將從數據看見被性病纏身的未成年孩子遭遇了什麼、醫療與教育聯手,能接住他們嗎? 製作團隊|詹婉如、林彥伶 📍搭配閱讀: 【Data Reporter》性教育趕不上時代變化,醫療補破網成效有限:青春與疾病的拉鋸戰:淋病、梅毒年齡下探,誰讓孩子成了高風險者?】https://pse.is/7gamp3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罷免,是我國憲政體制賦予人民的權利,過去一年來立法院裡的朝野對峙在社會激起罷免聲浪,根據中選會公布,已有35席泛藍陣營與15席民進黨籍立法委員罷免案通過第一階段,進入只有60天連署期的第二階段。 台灣史無前例的大罷免潮,是怎麼開始的?可能有哪些結果?有人認為這是反映民意,且唯有如此才能化解當前政治僵局,也有人擔憂頻繁選舉動員於整體社會無益。 同時,有人擔憂頻繁選舉動員於整體社會無益。放眼國際,像台灣這樣直接罷免民意代表的設計雖然少見,但選舉次數不一定比較少?其他民主國家如美國、日本、韓國,碰到朝野衝突時是怎麼做的? 這一集,資深政治線記者何榮幸從歷史縱深與國內外憲政體制比較提出分析與觀點;而自罷免風聲出現即密切關注,實際採訪罷藍與罷綠團體的記者林雨佑,則分享在連署現場的觀察與思考。 來賓|《報導者》執行長何榮幸、記者林雨佑 製作團隊|方德琳、賴育辰、陳思樺 攝影|楊子磊、黃世澤 📍搭配閱讀: 【大罷免潮觀察:為何核心志工30世代和女性居多?各方串聯策略有何不同?】https://pse.is/7frlll 【「我沒有要拯救世界,盼化作石頭激起漣漪」:專訪楊双子談上千作家連署罷免不適任立委】https://pse.is/7frlp9 【旅歐台灣人如何串聯大罷免?除了「中國因素」,反對的聲音又是什麼?】https://pse.is/7fs9an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4月2日開始,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所有貿易夥伴徵收10~49%不等的「對等關稅」。短短一星期,全球貿易秩序被「打掉重練」。直至4月9日「暫緩」加徵10%以上關稅措施90天,各國才稍喘口氣。不過,中國被單獨排除在關稅緩衝之外。 無論川普1.0或2.0,美國對中國貿易制裁的態度始終未變。自今年1月以來,川普政府已向中國加徵高達145%的懲罰性關稅。但中國也不是省油的燈,除以向美國徵收高達125%的報復性關稅,也擴大限制對美稀土出口,此舉恐對美國軍工及科技業帶來衝擊。 此刻,川普與習近平猶如進行一場「懦夫博弈」(the game of chicken)。在兩國劍拔弩張的背後,存在哪些大國焦慮?誰是堅持到最後的贏家?還是兩敗俱傷? 製作團隊|詹婉如、林彥伶 📍搭配閱讀: 【一個美中不再貿易的全球經濟新局?川普關稅戰迫切的背後邏輯、戰略轉機與中國困境】https://pse.is/7ey3c2 【10張圖卡從川普2.0掀起的貿易戰,了解關稅是什麼,台灣如何被影響?】https://pse.is/7ezb7a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19至2023年,平均每年取締未成年駕駛案件43,000餘件;2024年底,台灣接連發生多起未成年無照駕駛汽機車的傷亡事故,年紀最小的駕駛只有15歲。 對此社會出現加重處罰、下修考照年齡的討論,但問題或許不只在交通法規裡? 少年無照上路、超速行駛等違規行為背後,除了上課打工需求與同儕心理,還有隱藏於網路社群的刻意誘惑——有心車行舉辦「跑給警察追」的地下盃與拍攝改車、競速、車技等短影音,針對「未成年」族群售賣無牌車、介紹人頭車主、牽線融資公司以比法定利率16%還高的利率借貸。報導刊登後,立委王世堅引用內容指出這些放貸行為助長交通風險。 為了解未成年駕駛原因與管理難題,系列報導3位作者接觸多名未成年駕駛,追問監理人員與警察現行取締、罰金、上課與禁考的實際效果,這集你將聽見一條圍繞未成年無照駕駛的產業鏈如何產生,並一起思考讓孩子安全上路的可能。 來賓|《報導者》未成年駕駛系列文章作者柯采瑜、張童寧、楊仁 製作團隊|李雪莉、賴育辰、陳思樺 攝影|楊仁 📍搭配閱讀: 【未成年無照駕駛的加速人生:當改車和競速文化、高利息借貸向少年招手】https://pse.is/7e8cdh 【罰鍰、道安講習與禁考,網得住未成年駕駛嗎?】https://pse.is/7e8ch4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在太魯閣事故四週年當天,《報導者》獨家揭露,2024年12月15日19時18分,一列區間車停靠高雄內惟站時發生疏失,列車超出月台3節車廂,當下司機員未遵守SOP通報,擅自改動ATP模式逕行倒車。所幸後方區間車在美術館站等待,未釀追撞事,而台鐵公司直到5天後,收到旅客投訴展開調查才知情。 火車「開過頭」不是小問題!2005年JR西日本福知山107人死亡的超速出軌事故,導火線就是司機員停站開過頭,為了「追回誤點」而釀禍;就在5年前,台鐵已發生過一次司機開過頭未通報、自行倒車的嚴重事件,同樣的問題為何一再發生? 今年6月23日起,台鐵將實施新票價,平均漲幅達到26.8%,相隔30年調漲,或許有助台鐵財務體質健全,但民眾更想知道的是,大眾運輸安全性能否同步向上提升? 製作團隊|詹婉如、陳思樺 📍搭配閱讀: 【司機改ATP逕行倒車?太魯閣事故4週年,獨家揭露台鐵未符SOP嚴重事件】https://pse.is/7dtsan 【太魯閣的眼淚:在停格的生命裡,家屬誓言監督改革「直到台鐵變安全」】https://pse.is/7dtsvu 【鐵道學會獨家評析:失真的台鐵體檢報告,半數改善項目未實質完成】https://pse.is/7duunf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