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on Air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on Air

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on Air

所有集數

64. S10EP01|獨立出版社與藝術家共同製書(上)(ft. dmp editions 小8 & nos:books 兒子)

64. S10EP01|獨立出版社與藝術家共同製書(上)(ft. dmp editions 小8 & nos:books 兒子)

🄴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on Air

【節目簡介】 藝術出版是什麼? 藝術出版可以是在一本藝術雜誌策劃一檔展覽,用一本書講一個有趣的概念。 本集邀請小8和兒子,一起討論從自己的書自己印,到與藝術家合作製書的過程,以及他們對印刷品的喜愛與實踐。 本季節目發想自當代館2025年第一檔展覽「No Language」,探討某種先於語言的身體感和物質性。我們將討論延伸到藝術出版,從一本書的概念發想到製作,背後的社群與機制,邀請以書作為藝術實踐的創作者、製書人、書展與空間的組織者,一起爬梳台灣的藝術書與自出版場景,想想書未來的可能形式與路徑。 【大綱標記】 上集 02:23為什麼做書? 09:33從自己的書自己印,到成立自己的出版社 18:51「我們只是很喜歡印刷品這個東西」 20:35如何把藝術家的作品轉換成書? 27:39紙本書上的策展 下集 34:30紙本書上的觀念藝術 39:32 雞生蛋蛋生雞,ISBN生《ISBN》 44:48展覽專書可以不只是作品與展場的紀錄 48:33同一個藝術家,兩種合作方式 49:26盲猜式編輯 54:06觀眾點菜式編輯 58:27用文字解釋書的困難之處 【主持人】 林君燁 1991年生於宜蘭,為自出版人、編輯與撰稿人,其藝術實踐與書寫關注影像與藝術出版,以及臺灣和東南亞的當代影像創作者如何觀看。現為傻瓜書日 Fotobook DUMMIES Day主持人。 【來賓】 小8(Shauba Chang) dmp editions 是一個在 dmp project 底下發展,具有多重任務的出版品牌,包括出版、內容編輯、藝術方向、企劃等,與做書有關的事。 兒子(Son Ni) 挪石社nos:books是一家獨立印刷出版社,2008年於台北成立。主要出版藝術家的意念、行為,出版品於網站發售,並發行至台港歐美各城市,每年巡迴參加各國藝術書展;自2021年起我們開始營運實體空間nos:bookspace。 【參考資料】 1. dmp editions https://dmp-editions.com -waterfall http://www.hiwaterfall.com 2. nos:books https://www.nosbooks.com 3. New High Land:新高原大藥房,2018 https://www.nosbooks.com/single-post/newhighland-2018 4. 《SEN/SEN》,dmp editions,2013 http://www.hiwaterfall.com/store/waterfall/artist-books/sensen/ -SEN/SEN散散展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97557910352849/ 5. 鄭婷Ting Cheng,《She interviewed a door》,挪石社,2012 https://www.nosbooks.com/product-page/she-interviewed-a-door 6. 倪其才,陳藝堂(攝影),《床上拓撲學》(Topology in bed),挪石社,2015 https://www.nosbooks.com/product-page/topology-in-bed 7. 黃海欣 -《沒有未來》(There is no future),挪石社,2016 https://www.nosbooks.com/product-page/there-is-no-future -《現在過去式》(NOW IS THE PAST),挪石社,2016 https://www.nosbooks.com/product-page/now-is-the-past 8. 《另一個百年孤寂》(Another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waterfall#7,dmp editions,2017 https://dmp-editions.com/filter/exhibition/WATERFALL-7-ANOTHER-ONE-HUNDRED-YEARS-OF-SOLIDTUDE 9. 羅智信,《卡達露骨》,dmp editions,2018 http://www.hiwaterfall.com/store/dmp/dmp-editions/catalog-luo-jr-shin/ 10. 李奧森,《我下了車 光線明亮》,dmp editions,2023 http://www.hiwaterfall.com/store/dmp/dmp-editions/i-got-out-of-the-car-the-light-was-bright-by-val-lee/ 【襯樂】 音效: Book Page Turn by freesound community from pixabay 片頭: "Vibing Over Venus"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4.0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 FB: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oCA 聽眾信箱:mocaresearch@mocataipei.org.tw - 企劃:林君燁、MoCA研究組(張凱涵、張勻甄、詹話字) 統籌:張勻甄 後製:張凱涵 -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紀慧能藝術文化基金會 特別感謝:nos:bookspace挪石社提供錄音空間

63. S9EP05|當代神秘經驗的酷兒性—調和的未來(ft. 朱峯誼 & 東冬.侯溫 Dondon Hounwn)

63. S9EP05|當代神秘經驗的酷兒性—調和的未來(ft. 朱峯誼 & 東冬.侯溫 Dondon Hounwn)

🄴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on Air

【節目簡介】 原住民部落的 Hagay 和 LGBTQ+ 有何不同? 本集,獨立策展人朱峯誼與藝術家東冬.侯溫,從近年各大雙年展的熱門議題—原民性,討論被視為「他者」的神秘知識體系,如何乘載著一種歷史的弔詭運行在現代社會。 科技的光束編織古老神話的夢境,生命狀態的差異形塑著沒有界限的身體,這是了解禁忌才能打破禁忌的詩意實踐。 【大綱標記】 01:38 原民性—雙年展的熱門議題 02:32「處處都是外人」的觀察 05:53 《遊林驚夢》,從部落,到巡演 07:08 tominon 編織—不只屬於女性,沒有性別的界線 08:41 用科技的雷射,講古老的神話 10:11 snhiyi 相信—經過身體運作累積的相信 14:09 Hagay,與 LGBTQ+ 有什麼不一樣? 16:57 一種歷史的弔詭性:西方會不會以獵奇的角度看第三世界的我們? 21:06 轉譯:原住民知識體系在現代 25:37 二元對立、主客剝削:近期談女性、原民、殖民主義的趨勢 29:12 Gaya 的知識用在酷兒的想像:透過實踐,超越肉身,沒有性別的界線 32:33 回到靈性,生命的狀態會給予我們不同的肉身 33:10 為何還有分別—男性不能碰織布機,女性經期不能碰獵具 【講者介紹】 朱峯誼 獨立策展人、藝評與研究者,英國牛津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所博士,曾任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近期從事獨立策展與藝評工作,聚焦神秘主義、科技藝術、後人類理論等主題,文章散見於《藝術觀點》、《今藝術&投資》、《藝術認證》、《報導者》、《數位荒原》與《界面》等雜誌與平台。 東冬.侯溫 Dondon Hounwn 太魯閣族,出生於花蓮縣秀林鄉銅門部落。 東冬透過錄像、裝置、行為等藝術型態,傳達真實生命經驗,表現他幽默性格及嚴肅創作態度的對比,矛盾的元素不斷撞擊揉和。東冬想回顧過去,以當時人們看待土地的方式,探討現今價值觀的差異,思考完美與破敗的平衡。 【參考資料】 1. Foreigners Everywhere–Venice Biennale 2024 https://www.labiennale.org/en/news/biennale-arte-2024-stranieri-ovunque-foreigners-everywhere Claire Fontaine|Foreigners Everywhere (Italian) (2004) https://www.clairefontaine.ws/item/504/504 -Bouchra Khalili|The Mapping Journey Project https://www.labiennale.org/en/art/2024/nucleo-contemporaneo/bouchra-khalili -Kang Seung Lee|Untitled (Constellation) https://www.labiennale.org/en/art/2024/nucleo-contemporaneo/kang-seung-lee -Susanne Wenger| https://www.labiennale.org/en/art/2024/nucleo-contemporaneo/susanne-wenger -Yinka Shonibare|Refugee Astronaut https://www.labiennale.org/en/art/2024/nucleo-contemporaneo/yinka-shonibare 2. 《遊林驚夢:巧遇Hagay》(Hagay Dreaming–A techno-fantasia guided theater of revival) https://hagaydreaming.net/zh/ -Living Gaya.Dreaming Hagay,2024 at Shedhalle https://shedhalle.ch/agenda/living-gaya-dreaming-hagay/ 3. 《神聖生態學》(Sacred Ecology),費克雷特.伯克斯(Fikret Berkes) -推薦序,林益世|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7015 4. 《當代轉生術:Gaya知識系統踏查專書》,東冬.侯溫(企劃主持)、呂瑋倫(企劃主編)、翁呈軒(企劃行政)、鄭致廷(美編),2023 https://www.govbooks.com.tw/books/142177 5. 《Hagay》,三頻道錄像,2013 https://collections.culture.tw/kmfa_collectionsweb/collection.aspx?GID=MEM6MXM4 6. 【東冬侯溫專訪(上)】大膽觸探禁忌,反向創作要當自己的守護靈 【東冬侯溫專訪(下)】像咀嚼小米一樣,讓傳統轉身面對當代 蕭紫菡,環境資訊中心, 2022 https://e-info.org.tw/node/233389 https://e-info.org.tw/node/233401 7. 〈一場來自靈界的春夢:《遊林驚夢:巧遇Hagay》的酷兒神話〉,呂瑋倫,2022 https://www.pulima.com.tw/websites/pulima/0308_22071909011730122.aspx 【襯樂】 片頭:Over Me by Roman Bilakhov Link: https://icons8.com/music/search/roman-bilakhov 片尾:Inspiring Noir Piano Waltz by MusicLFiles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85-inspiring-noir-piano-waltz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 FB: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oCA 聽眾信箱:mocaresearch@mocataipei.org.tw -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紀慧能藝術文化基金會 特別感謝:臺北市立建成國民中學

62. S9EP04|島國酷異史前史—原住民與跨性變裝操演術(ft. 呂瑋倫 & Posak Jodian)

62. S9EP04|島國酷異史前史—原住民與跨性變裝操演術(ft. 呂瑋倫 & Posak Jodian)

🄴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on Air

【節目簡介】 部落婚宴的變裝表演,如何取代脫衣舞,成為讓女人、小孩為之瘋狂,讓男人反被調戲的「魔幻舞台」?往返在城市與部落之間,跳脫現代國家加諸於性別的是非對錯,他們是秀場紅頂藝人、猛男、直男、漢人,是變裝表演者,是當代部落婚宴舞台上的日常風景。本集,呂瑋倫與 Posak Jodian 從五位原住民部落變裝表演者的故事,拼湊臺灣近代原住民酷兒史。 【大綱標記】 02:14 原住民酷兒研究早就是顯學,台灣卻高度空缺?! 08:34 高度雜揉了現代性、原民性、殖民性的五個身體 09:37 高莉莉:融合政策山地舞的秀場表演 13:29 皓皓:回顧紅頂藝人舞團,蔡頭大哥是台灣本土變裝的關鍵角色! 20:48 蘇奈:漢人身份學習部落變裝,而非城市Drag 27:21 巧克力:猛男轉職變裝,拜誤打誤撞的減肥藥所賜 34:47 春嬌:從「黃董的店」到花蓮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夜來香」 41:58 Drag queen—台灣近期的時代性命題 42:53 本土變裝表演—比變裝皇后還要悠久、複雜的社會結構史 44:54 婚宴—部落成發的魔幻舞台 45:14 性別的是非對錯,是現代國家的產物 47:44 時代的倖存者—「就像皓皓一樣」 48:14 補遺:世紀末的華麗跟蒼涼,濃縮在影像時空裡 【講者介紹】 呂瑋倫 畢業於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藝術研究所,現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生。現為獨立策展人、藝評人,主要關注領域為原住民當代藝術、後殖民與性別理論研究。近年策展經歷包括「靜寂的盛典:原住民當代藝術中的性別視鏡」、「后古事紀:當代原住民變裝表演叢像」、「情山色海:酷兒.原民.祕密史」、「母神的背臉:武玉玲個展」等。 Posak Jodian 生活於臺北的阿美族人。Posak是名字,Jodian是父親之名。Posak有著民族語言學與傳播學背景,並主要以影像作為方法,及自身的族群身份為起點,透過長期的田野研究關注部落的傳統領域形塑,以及離鄉原住民的都市生活;亦同時參與於各群眾運動的場景中,以及青年在城市縫隙間的各種行動可能。試著透過族群與文化行動作為支點,拉開身份與認同的邊界。 【參考資料】 1. 情山色海:酷兒.原民.秘密史|2023 https://www.pulima.com.tw/Pulima/1090517.aspx -山海當然有酷兒—策展人呂瑋倫談《情山色海:酷兒.原民.秘密史》|原視界xPulima藝術節專題報導 https://www.pulima.com.tw/Pulima/11111111111_23091113575922148.aspx 2. 呂瑋倫,〈山海迷障:原民酷兒的寫實轉向〉,2023 https://artouch.com/art-views/content-112491.html -〈慾望後殖民:山海肉身與酷兒凝視〉,2024 https://mag.clab.org.tw/clabo-article/queer-indigene/ 3. 后古事記:當代原住民變裝表演叢像|Pulima藝術節線上展|2022 https://www.pulima.com.tw/websites/Pulima/online_exhibition.aspx 4. EP65|謎迷音|Drag不只皇后:蕉佛妮妃雅相遇部落變裝表演場 ft. 妮妃雅Nymphia Wind & 呂瑋倫 5. Posak Jodian|《Misafafahiyan蛻變》|2022|錄像、木質拼圖|15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7jQushEC_w -海洋與詮釋者(展場照) https://www.instagram.com/honggahmuseum.tw/p/CnCQOSPNthB/?img_index=1 6. 巧克力|舞出部落保存文化 「百變天后」潘子星Salizan Binkinuan返鄉教所有人跳舞|國家地理|2024 https://www.natgeomedia.com/history/article/content-17028.html 7. 蘇奈.嚕嚕米|@monmin_0313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6aZnp0v3WT/?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igsh=MzRlODBiNWFlZA== 8. 劉亮延,〈煙火遊街慶,唱給誰人聽?——第二屆夠帶種藝術季的五組新作〉,2019 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comments/9fcd0e5e-230a-4188-9088-6c7a678fa5b8 9. 鄭文琦,〈Radiw(歌謠)、Misafafahiyan(蛻變)和那些用歌說故事的人〉,2023 https://mag.clab.org.tw/clabo-article/radiw-misafafahiyan-and-radiw-no-orip/ 【襯樂】 片頭:Over Me by Roman Bilakhov Link: https://icons8.com/music/search/roman-bilakhov 片尾:Inspiring Noir Piano Waltz by MusicLFiles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85-inspiring-noir-piano-waltz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 FB: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oCA 聽眾信箱:mocaresearch@mocataipei.org.tw -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紀慧能藝術文化基金會 特別感謝:臺北市立建成國民中學

61. S9EP03|Drag—變裝的踰越/愉悅(ft. 簡詩翰 Hannah Monina &Darice Chang, Dan Dan Demolition)

61. S9EP03|Drag—變裝的踰越/愉悅(ft. 簡詩翰 Hannah Monina &Darice Chang, Dan Dan Demolition)

🄴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on Air

【節目簡介】 變裝皇后和國王有可能養生、不熬夜、不跑夜店嗎? 本集,Drag queen簡詩翰aka Hannah Monina 與Drag thing張丹輝aka丹丹男子漢寶寶(Dan Dan Demolition)就他們的變裝經驗,分享透過命名、服裝、場域的改變,創造複數身份的特殊身體感。 揭開妝髮造型底下的身心壓力與市場機制,一起許願Drag在台灣有更多可能形式。 【大綱標記】 01:17不能放棄諧音哏:丹丹漢堡與「摸你那」 04:36另一種美—擁抱被排除的魔鬼 08:31媽媽的洋裝—誰有定義美的話語權 10:42 Drag一定要表演嗎? 11:43沒有夜生活的變裝 12:48 IG queen、 TikTok queen、養生變裝、數學變裝 15:30台灣與國外的變裝文化異同 20:24完成各種身份—錯誤的模仿 28:59變裝國王的難處—女性身體的市場機制 32:21變裝皇后的身心壓力—脫妝、tucking 34:27高敏人怎麼變裝? 35:35「夏天變裝違法!!!」 37:19更多變裝表演:早午餐、圖書館、餐酒館、晚餐劇場 40:09把變裝皇后從夜店解救出來 【講者介紹】 張丹輝(Darice Chang ) 台裔美籍非二元作家、藝術家、社運人士、記者、主持人、演講者和電影製片人,以變裝角色 Dan Dan Demolition (丹丹男子漢寶寶) 登上 Netflix 節目《午夜亞洲》。熱衷於交叉性與包容性女性、人權及動物權的議題,並融合非暴力、一致反壓迫、氣候變遷減緩及道德永續生活的原則。曾為 PBS 製作紀錄片。作品散見於《VegNews》、《Chickpea Mag》、《Bon Appetit》、《VeryWell Health》、《台北時報》、《Metal Injection Magazine》等媒體。目前正在製作首部以亞洲最進步國家台灣的性別擴展經驗主題的紀錄片。 簡詩翰 又名Hannah漢娜,專職藝術創作、變裝皇后。 台北變裝家族「瘋家」,台北夜生活的變裝表演工作,更活躍於劇場、視覺藝術等藝術文化產業。從2014年開始以演員身份參與劇場及影視演出。攻讀完表演創作碩士後,啟發更多關於表演創作的方法與內涵:對文本的認知,從話劇語境拓延到更多面向的創作及合作- 行為偶發、紀實、聲響、實驗劇場、舞蹈與計劃式作品。 【參考資料】 1.《午夜亞洲:美食.舞蹈.夢想》—台灣台北篇,2022|Netflix https://www.netflix.com/tw/title/81134160 2. Utopia (Björk album),2017 @isshehungry|album cover https://www.instagram.com/p/BbAXszxHKSw/ Björk and Jesse Kanda on the album art for Utopia, 2017|Creative Review https://www.bjork.fr/Creative-Review 3. The Boulet Brothers’Dragula https://bouletbrothersdragula.com 4. @onlinekyne|Math queen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C9iV32oJLh0/ 5. @pattiegonia|登山系變裝 https://www.instagram.com/p/C8AqldISLce/ 6.《桶妝仙女》(Tank Fairy)|雷利(Erich Rettstadt)|2021 https://www.tankfairy.com/?fbclid=IwY2xjawFeAKtleHRuA2FlbQIxMAABHdnc6PEoNZul0SvwPUhxGWO5Y6Gdi4ApXHVbB1l6-Nofhx0AnZTE21D00A_aem_SExKtmLKjWeaZmPMA5Mp7A 7. @taiwandragqueen(TWeen灣島皇后)|台灣最大變裝皇后品牌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dragqueen/ 8.【灣島 阮兜】Taiwan Drag Excellence一場屬於台灣本土變裝皇后的派對|2024.08.17 https://taiwandragqueen.kktix.cc/events/taiwandragqueen 【襯樂】 片頭:Over Me by Roman Bilakhov Link: https://icons8.com/music/search/roman-bilakhov 片尾:Inspiring Noir Piano Waltz by MusicLFiles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85-inspiring-noir-piano-waltz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 FB: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oCA 聽眾信箱:mocaresearch@mocataipei.org.tw -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紀慧能藝術文化基金會 特別感謝:臺北市立建成國民中學

60. S9EP02|數位酷兒—迷因、腐女叛逆正典(ft. 陳彥仁 & Cocome)

60. S9EP02|數位酷兒—迷因、腐女叛逆正典(ft. 陳彥仁 & Cocome)

🄴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on Air

【節目簡介】 男同志的性常被污名化,女同志的性常被消失。 「清宮迷因」,常被同志用來諷刺反同時事;CP配對,不只出於愛也可能出於洩憤。 本集,陳彥仁與Cocome就他們對同志迷因、腐女文本的觀察,討論網路二創的數位與荒謬,如何轉化異性戀本位對身體的規訓,讓世界看到男性視角以外的差異性可能。 【大綱標記】 02:20 BL文本跟同志文學有何不同? 05:15從國際美人,到祖國美人 09:40「蔥花CP」—男男組合的愛與諷刺 11:17取締「男娘」—中國當權者對LGBTQ+的態度 13:43「拒藍甲」—台灣同志社群選邊站 18:15男同志的性常被污名化,女同志的性常被消失 22:59強攻弱受? 26:52男校女校的同性愛 32:45 BL的「厭女」、強制愛、幻肢 37:09「披上男性外皮」:女性另闢桃花源 38:59荒謬:不斷接受強制性機制,以重新詮釋文本的回應 43:15數位空間轉化身體的規訓 43:56顛覆男性觀點:差異性都能被尊重、欣賞、喜歡 【講者介紹】 陳彥仁 畢業於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目前就讀於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媒體研究博士班,研究聚焦於當代新媒介場域下數位創作的性別戰術、社會運動、國族論述及情動力相關等批判理論。 Cocome 本名劉品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所碩士,【心星相惜】、【Gay,你們在找什麼?】Podcast負責人以及《腐腐得正:男人的友情就是姦情》、《動漫社會學》作者,是個喜愛BL、觀察BL文化並受其啟發從而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腐確幸」的男同志,相信BL能為台灣的性別平等教育貢獻出一份力。 【參考資料】 1. 陳彥仁,〈邁向荒謬:當代臺灣酷兒流行文化的數位脫胎〉,《文化研究季刊》第175期(2021):頁1-35。 2. Cocome,《腐腐得正:男人的友情就是姦情!》,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公司,2016。 3. Gay,你們在找什麼?(podcast) -Part 105:【BL烏托邦】你也愛看BL嗎?關於Boy’s Love的源起、歷史與性別意涵 -Part 106:【BL烏托邦】跨國下的BL浪潮與性別樣態 -Part 107:【BL烏托邦】是BL還是Gay?BL社群與男同志之間的同床異夢與同舟共濟 4. 邱佳心,《色情暴動:女性色情的論述結構與情慾能動性》,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2010。 5. 上野千鶴子(著),楊士堤、Miyako(譯),《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聯合文學,2023。 6. 何春蕤,《豪爽女人:女性主義與性解放》,皇冠,1994。 https://sex.ncu.edu.tw/jo_article/1994/09/豪爽女人:女性主義與性解放(全書上網)/ 7. 鄭芳婷,〈腐婆的力量:《想愛就愛2.5》的TL耽美與腐婆凝視〉,2016。 https://popcultureacademytw.com/2016/05/14/tslovefemmegaze/ 8. 伊芙.賽菊寇(Eve K. Sedgwick),《男人之間:英國文學與男性同性社會性慾望》(Between Me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Male Homosocial Desire),1985。 9. @林進 飛醺卑鄙fashion baby ( FB ) |「我是同志背骨仔」 2018-11-28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1955698871390945 10. @Ugishot ( IG ) | 𝙐𝙂 𝙞𝙨 𝙃𝙊𝙏 ✦ 台灣變色龍 ✦ 東昊小編 「那些殺不死我的,都將變成我的養分!」— 鈕祜祿氏甄嬛沒有說,2022-5-16 https://www.instagram.com/p/Cdmxc60PvVD/?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igsh=MzRlODBiNWFlZA== 11. @lienjintsai ( thread ) |「8月11日要與郁婷爭金的波蘭蘭女將:我現在是金牌戰中唯一的女性。 郁婷,打爛牠的嘴。」2024-8-9 https://www.threads.net/@lienjintsai/post/C-cSSiLTrxc 12. @JK Rowling ( x / twitter) |“What will it take to end this insanity? A female boxer left with life-altering injuries? A female boxer killed?”2024-7-30 https://x.com/jk_rowling/status/1818289917421629841 13. 女神下午茶|辣台派 Spicy Taiwanese|Official Music Video https://youtu.be/Z88gD8evuyI?si=ynseelWjvbeOn9Sr 14. 素每|(或訛誤為素梅)是一個自 2016年開始風行之人物迷因,常用於性別、氣候議題。 https://meme.fandom.com/zh-tw/wiki/素每 15. 邱太三|“考考·妣妣”說詞惹議 邱太三反駁批評 20170327公視中晝新聞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353615 -眼球中央電視台|放蕩主義入侵憲法法庭 法務部長站出來,2017-3-31 考考妣妣真淘氣!太三壓頂森77!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1902772013338416 16. @清宮迷因qingsmemes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qingsmemes/ 17. 台灣ACG研究學會|動漫遊台灣2024國際學術研討會—議事規則及議程 https://www.acg.org.tw/post/【研討會】動漫遊台灣-2024-國際學術研討會-議事規則及議程 【襯樂】 片頭:Over Me by Roman Bilakhov Link: https://icons8.com/music/search/roman-bilakhov 片尾:Inspiring Noir Piano Waltz by MusicLFiles Link: https://filmmusic.io/song/8785-inspiring-noir-piano-waltz License: https://filmmusic.io/standard-license - FB: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MoCA 聽眾信箱:mocaresearch@mocataipei.org.tw -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紀慧能藝術文化基金會 特別感謝:臺北市立建成國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