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道讀書會《天道奧義》— 第廿三章

2023-04-18·10 分鐘

本集介紹

鸞友衛道讀書會《天道奧義》

第二十三章 天道之七善道

御林軍護駕主帥岳武穆王 降

律詩:身隨老母到台中,色相真如悟本空,
大道陰陽成兩氣,修心日夜啟三蒙,
因皆夙世遺今世,果出前功證後功,
禍福無門均自召,闡揚奧義挽頹風。
天母至尊無極老母 降
律詩:雲車飛輦出仙關,武穆神威伴聖顏,
飄渺清風身上拂,蒼菁至樹手中攀,
文章滿腹沖牛斗,道氣明心濟世寰,
無極天書開奧義,群黎有幸沐榮頒。
無極老母曰:
天道有七善道,凡修天道者應遵循而修之,則道果可成。七善道者:「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茲將天道之「七善道」闡明如下:

一、居善地─住在一個地區,就應將這個地區感化好。
天道以化民為首,我住在甚麼地方,就應將這個地區感化好。如何的感化?自然以佈道為要務,凡是修道者都當負起佈道的責任,能佈道才能化民,為善有多端,寒者衣之,饑者食之,自是功德,這個功德雖大,但真正大的功德是挽救人的生命。怎麼才能救人的生命?惟有佈道,勸人修道,道是生命的源泉,生命的源泉就是道,使一個人得道,這是最上的佈施。道不是很神秘的,道在生活中,生活即是道,勸一個人改善他的生活,就是修道。修道者不可以自修滿足,如自己得道,更當感化別人,兼善天下,乃是修道的最高目的。
二、心善淵─心如大海,清澄照物,萬流所歸。
淵者,海也,以海喻性。為什麼以海喻心或性呢?因心性有如大海一樣,不僅明可照物,亦可載物。心性是什麼東西?不是虛無飄渺的,如本無其物則不能有何作用,心是宇宙變化的樞機,這個樞機無限大,又無限長,祂是一個充滿宇宙且不可思議的東西,所以以海喻之,言其廣大深湛也,心必須如淵,才能發揮心的功能。
(一)沉潛:不浮躁,則可以肆應眾感,千變萬化。
(二)靈明:不渾濁,則可以燭照幽冥,纖塵畢現。
(三)下流:不偏狹,則可以弘百川,廣為收納。
養心的功夫在「誠」,誠者純一不二也, 純一即「見素抱樸」,亦即「明心見性」,誠字的意義非常深奧,孔子云:「至誠如神」,又云:「誠者,非自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三、與善仁─救濟當出之仁愛,發大惻隱之心。
幫助別人也當以仁愛為要,並不存其他意思,許多人幫助別人,存有不正當的企圖,這是不對的,仁愛也不是隨便可施的,不當用愛的,也不可愛。上利於天,中利於鬼,下利於人,謂之天德,天德則愛之。上不利於天,中不利於鬼,下不利於人,謂之天賊,天賊則不愛之。
四、言善信─說話要有信,民無信不利。
人必須有信,人類之相處,其結合之條件在信。信好似一種契約,買賣之成立在有契約,信者約也,約必兌現,不能兌現則買賣不能成立。治國者尤貴信,言而有信則立,言而無信則亡,一人當立信,一國更當立信,信者第二生命也。
五、正善治─正者政也,行政必須做到最好的地步。
執政者不一定能正善治,許多暴政,歷史上記載也很多,昔時軒轅黃帝一生經五十二次大戰而後安定天下,黃帝且戰且學道,修道者不一定要遯入深山古剎,隨時隨地都可進修,為政者當善為治之以安天下,此乃修天道救世之本旨。
六、事善能─做事要努力,再接再厲。
善能者,善其所能,即自強不息也。修道的自強不息,是竭精殫慮,較之一般人更為努力,蓋修道應清心寡慾,專一於一件事的。每人都應求之於己,而不求之於人,任何人都不靠,惟有自己的努力才能創造出來新的事業,其所以事善能者,因其對於人生有認識、有修養,此修道之可貴也。
七、動善時─及時而動,即不可過,亦不可不及。
人須要動,但不可妄動,當乘時而動。宇宙為一動體,生命者動能也,人生自然也在動中,善動者成功,不善動者失敗,善動與不善動,其區別在「時間」,凡是捉住時間的大半可成功,時間決定一切,許多問題或成或敗,自有時間來裁決,由此可知善時之重要也。

例如種田,善時而耕,適時而種,必可收穫,若不乘時而動,則終無穫可收也,所以修道者,眾人所不願做的,我獨自去做,才能進於道。又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是偉大的修道精神,修道應苦修,苦修則可少私寡慾,藉苦修以淨化,始能致良知。良能之發揮在壓制及刺激,越受苦,良能才能光大,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苦不是憂患,而是神對於人的考驗,凡能擔當重任者均出身貧困,此乃上帝對於人的恩惠,從艱苦中站起來的都有大成就,並進於道矣。

本文出處《天道奧義》- 無極皇母大天尊執筆飛鸞著作

#無極證道院 #武廟明正堂 #鸞友雜誌社
#天母至尊 #無極老母 #無極皇母大天尊
#衛道讀書會 #天道奧義 #善知識
#有聲書 #無極天書 #人間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