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29

2022-05-19·42 分鐘

本集介紹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29

古德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本經在整個大乘佛法的定位,就是使令我們能夠真實的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它的特點,就是處理我們修行人的一個「根本問題」。什麼「根本問題」呢?就是─內心的問題,因為我們一切的思想、行為,都是從內心發動出來的。本經引導我們了解我們內心的世界,主要是把它分成…「真、妄」兩個部分來發揮,「真實的心性」跟「虛妄的想像」這兩部分。

「真」跟「妄」最大的差別在哪裡?
當我們內心當中是「有所住」,住在一個─因緣所生法;比方說色、受、想、行、識,那麼這個五陰的身心,本來是我們「過去的業力」所創造出來的……你是善業力變現出來的,你今生的五陰身心是安樂、是莊嚴的;你過去是用罪惡的因緣,所變現的五陰身心,是醜陋的、是痛苦的。這種五陰身心,當我們心有所住的時候,我們的心就變成虛妄相;因為真實的心,它是無住的,就是我們常說的「本來面目」;「五陰」不是本來面目,它是假借很多業力的因緣,虛妄的顯現一個假相出來,就像魔術師:本來只是一條手帕,這條手帕是本來面目,但是魔術師他有很多幻術(幻術比喻我們的業力。)他拿這條手帕一變…欸!變一隻兔子,這隻兔子就不是本來面目了,它是假借魔術師的幻術變現出來的,所以當我們的心,「住」在這隻兔子的時候,我們的心也變成虛妄了。因此「真、妄」最大的差別…妄心是住在一個相狀上,當然一般人,都住在一個外在的色陰,好一點的,是住在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像,跟著感覺走、跟著妄想走,使令我們內心變成一種虛妄相。

本經發明「真、妄」…分成兩部分來發揮;在前面的理論篇,佛陀用一種「對比」的方式,把「真心」跟「妄心」的功德跟過失,把它很明確的對比出來。我們從這個地方,得到兩個結論:

第一、「安穩跟不安穩的差別」:當我們的心,住在五陰的時候,我們的心是不安穩的;因為你五陰的相狀,它是業力所變現的,這個「業力」——我們過去生所造的業,它不是固定的;我們有時候造善、有時候造惡,所以在釋放業力的時候,它是有時候今天很順利,有時候明天就不順利。所以你看到一個修行人,如果他的心是起起伏伏的;欸!你看他昨天、今天很安穩,明天又悶悶不樂,這個人肯定還活在妄想中……有所住!一個修行上路的人他心應該是平穩的,因為你慢慢知道這個相狀是不能執著的,生命是讓你歷練的,不能讓你執著的!所以說:一個人─如果是住在「五陰身心」的話,他的心肯定是起伏很大……不安穩性,心中沒有家的感覺,在外面到處流浪啊!今天打了一個好妄想,明天就起了一個不好的妄想,他就有一種不安全感、不安穩性。

「真、妄」的第一個差別:「安穩跟不安穩的差別」,這一點佛陀在前面的三卷半講得很多─主人跟客人,你不要老是跟著客人走,他是暫時來掛單的,不要以為你今天拜佛拜得很法喜,你有所住!要知道「因緣所生法」是沒有錯的,你生起一個法喜的感受沒有錯,但是你「有所住」的時候,你糟糕了!因為你的「安穩性」是假借這個法喜的感受生起的,它走的時候,它把你的喜悅也帶走,你假借外在因緣而有的,你還得要還給外在的因緣。所以一個修行人突然間很高興、突然間很悲傷…這都不是好事情,這個人還沒真實的找到家,你還是被妄想、感覺牽著走。所以我們一定要先安穩下來,「把心帶回家」這是第一點。

第二、「障礙跟非障礙的差別」:我們一個人習慣有所住,住在自己的感覺、住在自己的妄想,你很容易產生對立……能、所的對立;一旦有對立,你就有愛憎取捨的情緒,就會去追求、去討厭某一個特別的東西,那就產生煩惱了!所以你看一個打妄想打多的人,他煩惱特別重,因為煩惱是你自己捏造出來的。所以:從前面佛陀講「理論篇」的三卷半經文中,我們可以知道真、妄是不同的;真心─是安穩的、功德性的;妄想─是不安穩的、是障礙性的。佛陀前面三卷半就是講這兩個道理,讓我們一個修行人……「棄生滅、守真常」,遠離妄想,安住真如,以「不生滅心」為住,這是「理論篇」的重點。

但是佛陀講到後文的三卷半,(從第三卷半到第七卷)的「修行篇」,佛陀口氣就不同了!前面三卷半是以對比的方式,分析「真妄」是不同的─有「真」就不准有「妄」,有「妄」就不能有「真」;但是佛陀講到「二十五圓通」的時候,佛陀就把「真、妄」的思想,以一種圓融的方式來開顯——「真妄不二」。「五陰」的妄相並沒有錯,當你安住真如的時候,你必須「從空出假」,重新面對你生命的─假名、假相、假用。所以:大乘佛法觀一切法「空」,但不壞因緣的「假名、假相、假用」。為什麼呢?因為菩薩要積功累德,你不把握當下的因緣,那你去哪裡修呢?你不可能回到過去的五陰,你也不可能到未來的五陰,你當然是把握「當下」的身心世界嘛!所以當我們真實安住以後,以不生滅心又重新面對你五陰的假相,還是要「借假修真」。

佛陀告訴我們:真實的功德,你還得從五陰中求,菩薩就是要從五陰中布施、從五陰中持戒、從五陰中修忍辱,乃至於禪定、智慧。所以到了「修行篇」,佛陀叫我們安住不生滅心之後,以真實的心,又重新面對五陰,當然這時候心態不同─青山雖然依舊在,但是今天的夕陽,可不是昨天的夕陽,心態不同!我們開始以一種歷練的心情,假借外在的假相,來修學內心的功德。我們常說:「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在一念心性當中發起菩提心,假借外在的五陰假相,來斷惡、修善、度眾生積功累德,成就福德、智慧兩種莊嚴。所以我們研讀《楞嚴經》,你會發覺:佛陀前面講的,是用對比的方式來呈現,讓我們產生安住;到了「修行篇」,佛陀就把「真、妄」結合一起─開始調伏,以真實心來面對五陰。

當你面對你的五陰身心世界,《楞嚴經》的心態是什麼心態?學過《楞嚴經》之後,差別在哪裡?你還是面對你的家人、你還是面對你的子女,但是你是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站在你本來沒有這個兒子,那是因緣而有的;所以是站在一種「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生命──我本沒有煩惱,但是我還是面對我的煩惱假相;我本來沒有生命,但是我還是珍惜我當下的因緣。

「大乘佛法」觀一切因緣法,它是「即空、即假、即中」,先修「空觀」─破除我們的執取,從「本來無一物」當中,建立你的人生觀。所以《楞嚴經》的特點就是「稱性起修」!你站在五陰的角度來面對五陰,那你就糟糕了;你認為生命是真實有的,那你就被它牽著走,你的人生變成非常被動,你完全被過去的業力牽著走。所以:我們不能「住在五陰」來面對五陰,要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來面對五陰。我要提醒大家:修行人,你的心住在什麼地方,對你會有很大的影響;你住在五陰再來調伏五陰,你就不是它的對手了,你就很難修行了。你看有些人修行了幾十年,沒什麼進步,方法錯誤!所謂「諸法因緣生」,你掌握一個解脫的因緣,它當然是往解脫道走。所以這個根本問題,你一旦錯了,正如《楞嚴經》說的:你住在一個五陰的假相來修行,你是虛妄性的;就好像你用沙去煮,它一輩子不可能煮成飯。五陰身心是生滅性的、是輪迴性的;輪迴性的東西,你能夠修出菩提性出來嗎?不可能嘛!你要產生菩提的果,你必須找到菩提的真因;所以你如果找不到你的真實心性,那你不可能產生菩提性出來,因為你的「因」都沒有找到,你怎麼會有「結果」出來呢?

《楞嚴經》的重點,只有一句話,就是──讓你把心帶回家。外面不是不能去、五陰不是不能面對,但是你要先把心安定了,安住在一念心性,你才有資格談到面對五陰,你沒有找到家之前,你沒有資格談五陰的對治跟調伏。《楞嚴經》它是先求「安住」再求「調伏」,菩薩一定是先找到你真實的本來面目,安住在不生滅心,觀察你自己的生命,你本來沒有這些東西的,那是假借因緣和合虛妄有生,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生命,這時候你就掌握了整個《楞嚴經》的修學了,這個就是『首楞嚴王三昧』─改變你的心態!你過去喜歡布施,你還去布施;你過去喜歡放生,你還去放生;統統沒有關係,但是你站在一個「一念心性」的角度來修布施、一念心性的角度來持戒,所有的功德,變成菩提性而不是輪迴性,比較大的差別在這個地方。所以《楞嚴經》整個修學,其實就是改變一個菩薩的心態──「你的心態改變了,你整個生命因緣,就完全改變;你心態不改變,你就很難修行。」因為你本質錯了,你本質是虛妄性的,你不可能成就真實的功德,不可能!!

丁三、結示消除次第(分三:戊一、詣何為界。戊二、併銷次第。戊三、結勸傳示。)

當菩薩掌握了一個修行的「真因」,慢慢的走上菩提的真性,消滅五陰虛妄的執取,到底它的消除的次第是什麼呢?

戊一、詣何為界

首先,我們看「五陰」到底是以什麼當界限呢?一個菩薩要修到什麼程度,才知道他真的已經遠離五陰的執取,真實的不住在五陰呢?

(經文)『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
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佛陀告訴我們:要遠離五陰假相的執取。什麼叫「遠離五陰」呢?它的標準在哪裡呢?佛陀說:你現在想要知道『因界』─這個『因』就是「五陰」。五陰是一切法之因,一切的「根、塵、識」都是由五陰所變現出來的;『淺深』就是邊際。

一、什麼是「色陰」的邊際呢?『唯色與空』,『色』就是有相,空是無相,從有相到無相都是色陰的邊際。我們前面講「耳根圓通」有提到─耳根所面對的是「聲塵」,「聲塵」它的一個色陰有兩個相狀,第一個「動相」─就是有聲音,第二個─沒有聲音,沒有聲音也是一個聲塵;「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遠離動相的執取、遠離靜相的執取,這時候才超越了色陰,色跟空都是屬於色陰。

二、『唯觸及離,是受邊際』:我們想要脫離「感受」的繫縛,不再跟感覺走了,那麼什麼樣的標準,是遠離感受呢?『唯觸及離』─『觸』就是心中的愛著,『離』就是心中的厭惡。當你很討厭一個人時,你還是活在一種感受狀態中;喜歡一個東西跟討厭一個東西,心態是一樣的,都是生滅心、都是輪迴心。所以真實的、遠離感受的人,他心中是無喜亦無憂,他沒有所謂的討厭,他也沒有什麼喜歡這件事情,所以遠離感受是要遠離『觸』跟『離』。

三、『唯記與忘,是想邊際』:怎樣知道我已經脫離妄想的執取呢?『記』是「有念」,『忘』是「無念」。所以你經常什麼都不想,「無想」也是一種妄想。遠離「想」、遠離「無想」,保持中道,這就是『想』的邊際。

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滅』是心中的寂靜相,『生』是心中的活動,心中有很多的分別、活動叫做『生』;遠離「生」跟「滅」兩種相狀,才能夠超越行陰的邊際。

五、『湛入合湛,歸識邊際』:『識陰』的邊際是「湛」,『湛』是「有為的」生滅之法,『合湛』是「無為的」寂滅之法。所以阿羅漢他在識陰當中,他住在這個無為寂滅之法,從〔大乘佛法〕來看阿羅漢聖者,他還是活在生滅法中,因為他住在空性,他不能產生隨緣的作用。

這一段文,提出大乘佛法一個修學的目標──當我們開始走上路的時候,你要知道你的目標在哪裡,你才能調整自己。〔大乘佛法〕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中道」─遠離兩邊,順入「中道」。

我們看大乘經典,佛陀開示菩薩,祂很少講偏執一方的話,除非祂要一時的對治你,那是對治悉檀;佛陀所發明的真實義,從「第一義諦悉檀」來說,佛陀所講的都是「中道之義」;佛陀說「猶如蓮華不著水」一定說「亦如日月不住空」。所以佛陀引導大乘菩薩,祂的思想永遠是一種平衡式的思考。聲聞法的思考模式,基本上是對立的,你看聲聞法對於娑婆世界,是極度厭惡的。佛陀告訴我們:對娑婆世界你要保持距離,但是你又不能夠完全斷滅,就是「見相離相」,你不能執著,你要無住,但是你又必須以深心、菩提心來面對它。

所以有人說:一個人是不是適合修大乘佛法,看性格就知道。最適合修學「大乘法」的性格——「調柔清淨」。生死凡夫─很雜染,內心有很多的煩惱;雖然調柔但是雜染,那也沒有用。二乘人─當然很清淨,但是二乘人的清淨,充滿對立性,他不調柔。為什麼?因為二乘佛法的空性,他不能隨緣;二乘人觀一切法空,沒有隨緣義。菩薩─觀一切法空,他雖然「不變」,但是他有「隨緣」義─空性中有隨緣;所以它清淨中又帶有調柔,調柔中又帶有清淨。

在《華嚴經》裡面,最具有代表性的菩薩「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從他的名稱就知道了。什麼叫『普』呢?體性周徧,曰『普』,菩薩的內心安住一切法空,沒有我相、人相的對立,平等心;但是他在觀一切法空的時候,產生『賢』─隨緣成德,謂之賢,他觀一切法空的時候,能夠不否定當下的假名、假相、假用,利用當下的因緣來歷練、來積功累德─歷事練心。

我們從這裡可以知道:整個菩薩的修學,永遠是「遠離兩邊」;比方說:
第一、你現在的心很沉悶,那你就要修「假觀」。一個人要善調其心,你心很沉悶了,又修「空觀」,那更沉悶了。你要想想…諸佛菩薩的功德莊嚴,娑婆世界的過失,從這個因緣的假相——娑婆世界的雜染相,極樂世界的功德相,來啟發你的好樂心!第二、你的心已經很躁動了,那你要多修「空觀」。觀察極樂世界的功德,其實是我本來沒有這個東西的,那麼娑婆世界的雜染相,也是本來沒有的,就把心慢慢的沉靜下來。

總而言之,你太過於主動,你就用空觀調伏一下,有時候我們的心會比較主動,但是過份的主動就變成躁動。過分的沉悶也不行,到時候就像《大乘起信論》說的:一個菩薩經常觀空觀,空觀的力量太強,會產生兩種過失,首先「不樂修善」,那個地方很多的義工要做,你不想去。忘失大悲—對眾生的痛苦沒有感覺。到這個程度你就知道——喔!我空觀太強了,用假觀來調伏一下。總而言之,菩薩經常用「中道的智慧」來善調其心,使令自己遠離兩邊,順入中道,這是菩薩的一個調心的目標。

戊二、併銷次第
前面是它的一個「目標」,這裡講「過程」─它的消除是一個什麼樣的修學次第呢?

(經文)『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
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我已示汝劫波巾結,何所不明,再此詢問?』

這「五陰」的根元,它是重疊生起的,它是一個生起,再生一個;一個生起,再生一個;好像洋蔥一樣,它是一層一層的。那麼它「生起」的次第呢?是『生因識有』─它由細而麤,先有識陰,(識陰是最微細的…第八識),然後才有行陰、想陰、受陰、色陰,生起是由細相到麤相。但是我們要消除這五陰的執取,剛好相反,滅從「色」除,是從最外層最粗的─從「色陰」消除乃至於→受→想→行→識,是這樣一個次第;「生起」是由細到麤,「滅除」是由麤到細。

『理則頓悟,乘悟併銷』,我們觀一切法空,一空一切空;「理觀」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既然觀一切法…能夠真實了解一個法是「本來無一物」,每一個法都是這個道理;但是「事相」就不一樣了,事相的消除,它是一個一個按次第,先滅除色陰─先遠離外境的執取、再遠離自己的感受、再遠離自己的妄想,慢慢再對治行陰、識陰,它是有次第的。佛陀又說:在前面的經文,已經把「劫波羅巾」的六個結,這六結的道理,我們前面講過了「動靜根覺空滅」剛好配五陰,現在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再來詢問。

這段經文的重點:佛陀講一個觀念─本經它有「理觀」、有「事修」;「理觀」它是一個總相,觀一切法的總相,「事修」它是別相的對治。不過從本經來看,「理觀」是特別重要!理影響到你的種性,你一生修學的格局到什麼程度?就看你心中─經常用什麼道理來思惟。

〔天台宗〕很強調「種性」,懺公師父常說:你這個人性格怎麼樣?你學佛以後到現在,你遇到所有的事情,你就考慮到你個人的因果…這樣做對我自己未來有什麼樣的安樂、痛苦,你就扣著你自己的因果在思考,你今生大概就是成就「人天」的安樂果報,因為你的思考模式,影響到你整個種性了,你完全用人天的因果來思考,成就「人天種性」。一個葡萄的種子,它長不出蘋果來的。你整天的思考都是無常、無我,對所有事情完全一概的厭離—「聲聞種性」。你能夠保持大乘的安住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你這個是成就「無上菩提的種性」!所以你今天依止什麼道理來思考事情,影響到你的根本種性,至於你做多、做少…那只是影響你成就的快慢。

「理觀」比較重要!因為你理觀建立起來,種性成就了,那你的修行上路了,上了高速公路,你開得比較慢,開得比較快…到達目標是遲早的問題。印光大師常說:一個人,真實發了菩提心,那是一個什麼境界?「王子墜地,功超群臣」。你生長在王族之家,你要繼承王位的!你今天用「人天」的思考,用「無常、無我」的思考,你頂多做到宰相,宰相也不能繼承王位,因為你不是那個種性!

菩薩應該先建立「理觀」,然後依止「理觀」來帶動你六波羅蜜的「事修」,這才是正確的!先成就你正確的思考模式,你才有資格來談對治、談修行;你的中心思想都沒有建立起來,菩薩云何應住?都沒有安住,你怎麼修行呢?不可能修行的。所以「理觀」是第一要務─大開圓解,明白第一義諦,建立正確的思考模式是根本,然後從這個思考模式,去發動你的斷惡、修善、度眾生,這才是一個正確的修行方式─以「理觀」帶動「事修」。

戊三、結勸傳示。
佛陀對我們弟子的一個結勸,勉勵我們把這樣的一個大乘的中道實相的道理,傳佈到後世。

(經文)『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
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佛陀講完這部經時,祂講了一個結勸─有兩個勸勉,第一個從「自受用」的角度,佛陀告訴我們說:我們應該好好的將五陰妄想的根元,用「空、假、中」三觀來觀察,它本來是「即空」,當煩惱生起的時候,貪欲的煩惱、瞋恚的煩惱在心中活動的時候,經常告訴你自己:你本來沒有這個煩惱的,但是我還是面對這煩惱的假相─它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從「空假中三觀」─「空觀」觀察它本體是清淨的,「假觀」觀察它是一個因緣的假相,依止這樣而保持「中道」。從這個地方的『心得開通』,就能夠開悟、通達中道的實相;菩薩經常用「空假中三觀」,來建立自己中道實相的觀念,成就自己的菩薩種性,(這地方是自受用)。

當然,菩薩有大悲心,應該將此中道的實相法門,傳到末法諸修行者,使令能夠「他受用」,讓眾生明白一些修行的觀念,什麼觀念呢?『令識虛妄,深厭自生』─了解五陰的虛妄,而厭惡三界的心自然生起。『知有涅槃,不戀三界』─雖然我們知道五陰是虛妄的,但是在五陰當中,也有它的一個真實的功德。我們講過五陰相狀是虛妄的、體性是真實的,所以離開五陰,你也找不到真實的功德,應當在五陰當中去磨鍊,去找到你的菩提涅槃的功德,而不貪戀三界。

佛陀的結勸─五陰不能夠「執著」,但是五陰也不能夠完全「斷滅」。這裡把「中道思想」做一個總結──菩薩對於生命不能執著,但也不能完全逃避;因為「五陰」它是虛妄,但是它有「涅槃性」在裡面,你能夠不隨它轉,它就變「菩提性」。所以「五陰」到底是好?是壞?對你來說:你今生的生命,從父母生你到現在,你的感覺、你的妄想,對你來說到底是一個禍害?還是一個功德?答案是「不一定」,看你怎麼操作。你操作得當,你今生的生命會創造一個很大的功德給你。

諸位你想想看:你「念佛」是用什麼心來念佛?當然是用你的妄想心來念佛。你為什麼發菩提心?你還得靠你這一念心——發菩提心。你要拜佛,你要靠你的色身,你說你不靠五陰怎麼可以呢?

所以問題不在「五陰」,問題是你今天是用什麼心態來面對它!你用「迷惑顛倒的心」,那五陰對你來說,全體變成障礙,你就被五陰綁得死死的;你用「覺悟的心」面對五陰,五陰變成你成就功德的一個資糧。

我們常說一句話:一個人執著你的生命,老是執著外境、執著你的感覺,你的生命完全被動。古人說: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念方動烏雲遮。你能夠不執著,五陰身心它變成─每一個法都是功德的資糧。所以說:它本身雖然是虛妄,但是虛妄當中,你要『知有涅槃』。

我們一再強調:大家要讀聖賢書啊!就是學佛陀的思考模式;學何事?就是明理啊!《法華經》講得很清楚:為什麼讀大乘經典?就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佛陀遇到事情是怎麼思考的?佛陀也是有應化身,佛陀也是有生老病死,也示現一個男眾的色身、男眾的感受、想法;但是佛陀這一期的應化身,成就一個廣大的轉法輪因緣…流傳到後世,我們現在還承受釋迦牟尼佛的恩惠。五陰沒有錯啊!就是你經常要保持一個「中道的思考」。

乙五、功德篇 (分二:丙一、明滅惡力用。丙二、明生善力用)

假設我們透過前面正確的理觀─「即空、即假、即中」的中道思想,然後帶動了「事修」,這事修有兩個:一個是持咒,一個是持戒;這樣的理觀跟事修,會帶動什麼功德呢?對我們有什麼樣的力用呢?

丙一、明滅惡力用。先明白它能夠滅除我們的煩惱障、業障、報障,這種滅惡的力用:

【多功較量】
(佛問)『阿難!若復有人,徧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
承事供養,心無虛度,於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不?』
(回答)『阿難答言:虛空無盡,珍寶無邊。昔有眾生,施佛七錢,
捨身猶獲轉輪王位,況復現前虛空既窮,佛土充滿,皆施珍寶,
窮劫思議,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邊際?」

佛陀在講功德之前,佛陀先用對比的方式來說明,因為凡夫習慣活在二分法,直接講功德是什麼,我們很難去體會,所以佛陀舉出一個情況,再加以對比,有助於我們了解:

佛陀說:阿難!假設有一個人,(這個是假設),這個人他用徧滿十方虛空的珍寶,這個珍寶很多…有十方虛空這麼多的珍寶,然後把它供養十方的微塵諸佛,(不是供養一尊佛,而是十方微塵諸佛),而且他的心態是『承事供養,心無虛度』─『承事』就是他是親自到佛陀的面前、至誠的供養。是怎麼樣的心態呢?『念念相續,無有間斷』─他去之前,充滿了期待;供養時,至誠懇切;供養之後又念念的隨喜;他的「供養心」完全沒有中斷,心力特別強。佛陀就問阿難尊者說:你的意思怎麼樣?這個人以布施佛陀的整個因緣,他所成就的福德是不是很多呢?

阿難回答說:「佛陀啊!虛空是如此的無邊無際,虛空裡面的珍寶,當然也是無邊無際!」阿難尊者也講出一個例子來作比況,他說:「過去曾經有一個眾生,是誰呢?阿那律尊者!他拿七錢去供養一尊佛;你看他能供養的財物,只有七錢,所供養的只有一尊佛,捨報之後,尚且獲得七生七世轉輪王位的福報,更何況是現前的情況呢!用十方的虛空,充滿無量的珍寶,去供養十方微塵數諸佛,而且每一尊佛都是至誠懇切的去供養。」阿難尊者說:「以我的內心世界,我用多生多劫的時間,去思考這個福德,我也沒辦法把它算出來,他的福德怎麼有邊際、有窮盡的一天呢?」

我們一般講「業力」有三個標準:第一個「心」─心力很強:你看「承事供養,心無虛度」,用這麼多的珍寶、親自去供養,而且中間又不敢打妄想,這心力很強。第二個「境」─上品境:父母、師長、三寶;中品境是人;畜生、餓鬼是下品境;他供養的福田,是一個最殊勝的田─心強境勝。第三個「相續」─他念念相續,無有間斷:當然這個福報是非常的大!有為諸法當中,我們能夠遇到佛陀,又很虔誠的去供養十方諸佛珍寶,當然是有為福報裡面,最為殊勝、最為廣大!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