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轉大人」了!

2023-11-21·29 分鐘

本集介紹

從成熟到承擔,佛弟子的「大人學」
你偶爾會「把幼稚當可愛」,當個無傷大雅的心靈小屁孩嗎?
偶爾還好啦。文學藝術作品中一直很推崇「傾聽心裡的小孩」,要一直保有心中純真的狀態;甚至在佛法的大手印禪修中,都形容要讓心「如兒童般天真」,能敏銳感知但不貼概念標籤。
不管生理年齡幾歲,要讓心裡一直住著一個純淨的小孩;但這和「心靈長不大」是兩件事:有些人心理一直沒「轉大人」,不能抗壓,不想負責,遇到業力成熟只想躺在地上耍賴,更別提為別人受苦和付出。
這對發菩提心,「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薩道佛弟子,顯然不太幽默,一個閉上眼睛假裝看不到、躺在地上耍賴的人,可以稱菩薩嗎?
近年台灣「大人學」成顯學,從文學到影音作品,大家開始正視「大人學」,成熟面對生命的老病死,不迴避包括父母失智或思覺失調等重大困境,在負責任中安定從容,做心靈的大人,活得有擔當、有厚度。
「大人學」最好的態度之一,是孟子所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讓心裡的小孩與大人同在,既純淨,又有擔當。
佛法觀點的大人學,則是「做大丈夫」,丈是「有力量」,夫是「能扶持」,佛陀說:「依四念處而住,即是大丈夫」,能夠「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而安住,就是大丈夫。
好想知道更多?且聽「總編雲書房」中,「奇想小編」聖文老師怎麼問,靖雅老師怎麼分享這件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