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80|翻譯這件事:我譯/憶《大汗之國》-林熙強

2023-02-08·14 分鐘

本集介紹

《大汗之國》的新譯本,對譯者林熙強來說不只是一本翻譯,也是一段回憶。而在《大汗之國》裡,也有史景遷帶來的「翻譯」與「回憶」,即對於中國形象的翻譯與回憶,或者說在西方的視野中尤其是西方文學的視野中,「大汗的國度」代表怎樣的意義?這些形象上的詮釋也可說是一種廣義的翻譯。《大汗之國》裡總共列舉了四十八位西方觀察者眼中的中國,貫串成書;史景遷采擇汰選西方觀察者成書,所以他自己也就像第四十九位觀察者。而每一位讀者,也就像是第五十位觀察者;又或者譯者其實也是一位觀察者,因為譯者就是第一位讀者,一如史碧娃克(Gayatri Spivak, 1942–)所言:「翻譯就是最親密的閱讀」。

【大綱標記】
00:22 譯異藝逸憶
01:02《大汗之國》與我
02:48 譯者的責任
06:32 考據的旅行
09:28《大汗之國》的關鍵詞:Sight
11:47 第五十位觀察者
13:22 形象的生成

【講者介紹】
林熙強
中原大學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

【引用書目】
Spence, Jonathan D. The Chan’s Great Continent: China in Western Minds. New York: W.W. Norton, 1998.
史景遷(Jonathan D[ermot] Spence, 1936–2021)著,林熙強譯:《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二十週年紀念版。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8。

-
FB:https://www.facebook.com/iclp.sinica
聽眾信箱:iclp.podcast@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