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科學與國家3|國家的力量讓地質學從地球內部延伸到太空|TOPIC 011

2022-10-19·20 分鐘

本集介紹

讀書共和國podcast
TOPIC 011
科學與國家3
國家的力量讓地質學從地球內部延伸到太空
播出日期 2022/10/19 Wed

本節目由數位傳聲製作
Copyright © 2022 Echo Digital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chodigital2022@gmail.com
 
策畫/左岸文化.數位傳聲
主持/吳家恆
來賓/林巧玲(左岸文化主編)

科學與國家
01《醫學的張力:醫學自帶的安慰劑效應、療效不確定和群我衝突》
在盲從與否定之間,找到看待醫學的方式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7bmy8z404jb01tafohsc0wh

02 《大科學:從經濟大蕭條到冷戰,軍工複合體的誕生》
集政策、資金、人才優勢於一身的軍工複合體巨獸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78vr3it02uw01te4uaoegcb

03 《地球深歷史:一段被忽略的地質學革命,一部地球萬物的歷史》
國家的力量讓地質學從地球內部延伸到太空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9e0xtp300ja01vmem8i7l1b

這個特別企劃從「國家與科學」的角度來串四本書,這一集介紹的是《大科學:從經濟大蕭條到冷戰,軍工複合體的誕生》。無可否認,戰爭是科技發展的重要動力,今天許多應用在生活上的科技產品或服務,從網際網路、微波爐到噴射客機,都是誕生於軍事科技。原因不難理解,國家為了自保、自衛或侵略,必須傾注全國之力,調集人才、技術、資金,「大科學」就是在這種狀況下誕生的。

地球深歷史:一段被忽略的地質學革命,一部地球萬物的歷史
Earth’s Deep History: How It Was Discovered And Why It Matters
馬丁・魯維克  著
 Martin J.S. Rudwick
馮奕達譯
左岸文化  
2021/03/24
繁體中文
定價:520元

地質學不只是關於地底和岩石的學問,當地質學結合天文,可以帶領人類認識宇宙,當地質學結合生物學、大氣學,就是一部關於生命起源的探尋。關心地質學史就是關心人類如何認知自己在大自然中所處位置的歷史。
 
得獎紀錄
 
英國科學史學會年度最佳通俗專著Dingle Prize
科學史學會最佳通俗專著Watson Davis and Helen Miles Davis Prize
美國出版者協會專業著作獎
美國圖書館學會專業著作獎
 
名人推薦
 
審定者
黃相輔(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科學史博士)
 
專文推薦
洪廣冀(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黃相輔(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科學史博士)
 
寒波/科普作家,經營部落格與粉絲頁「盲眼的尼安德石器匠」
陳文山/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
Gene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蔡政修/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潘昌志(阿樹老師)/科普作家、 部落格及粉專「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 副總編輯
謝隆欽/EARTHWED成長社群、中山大學附中地科老師
 
拒絕「物種會變化」的十八世紀居維葉,早被地質學者視為歷史,但居維葉卻是作者開啟科學生涯的重要參考資源。後來作者轉行當歷史學家,他的這段地質學研究經驗,反而為科學史研究帶來新意。這一切是如何發生?又有何深意?在這個注意力只能維持30秒的年代,這是你為何需要閱讀一本時間尺度達45億年的書的理由。——洪廣冀(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這本書不僅是講述人類如何認識地球漫長歷史的科普書,也是一部以多元視角探討地球科學學科領域發展的歷史。在這個曲折複雜的知識探索過程中,各種跨文化、跨學科的知識資源被整合,……「歷史」的意義也隨之擴大。——黃相輔(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科學史博士)
 
這本書非常權威,又充滿吸引力,包羅萬象的歷史廣度,足以讓來自科學界和人文學界的讀者都手不釋卷。——《新科學家》
 
作者的解說功力了得,讓我們能快速認識「前現代」人類的思維模式,用巧妙的方式解釋自然史的概念如何深深地嵌進文化史裡。——《自然》
 
真是一部博學多聞又扣人心弦的作品,作者帶領讀者看見逐漸累積起來的地質科學成就。——《泰晤士報文學副刊》
 
這部精彩的大敘事從十七世紀跨越到二十一世紀,當中充滿傑出心靈的發現、爭辯、洞見和解釋。——《倫敦書評》
 
作者娓娓道來一個有關「地球的歷史」如何一步步轉變的故事。經過人類持續更動的自然觀、科學方法的進展,以及基督教信仰的消長,有關不同版本的「地球的歷史」也隨之誕生。作者成功將引人入勝的敘事編織在一起,敘說地球歷史的長度量級如何衝破早期追尋知識者能想像的尺度,每位知識的創造者又如何透過觀念的錘鍊和確切的行動,促成科學思考的推展。——《泰晤士高等教育》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aqx0u8045801sb731bcdqi/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