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文學+】EP1-狂飆文學 Goethe|人生抉擇二選一:愛情還是麵包?(mit 東吳大學德文系 Julius)

2024-03-14·35 分鐘

本集介紹

\ 新單元企劃來囉/

這次是【德語劈啪聊x東吳大學德文系】的聯手合作,讓文學「加」進我們的生活!

在新的單元裡,我們將跟著東吳大學德文系Julius 萬壹遵老師,一同揭開「德國文學家」的樣貌,藉由了解他們的生平故事、文學著作,進而理解文學家們的人生價值觀,甚至應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情境!

🔖 聽友們也記得到IG貼文參與留言,可以領取本集講義喔!

———
你有思考過這些問題嗎?
「文學是什麼?」或是「我如何面對選擇?」

透過這集節目,你將更深入瞭解文學是多麼貼近我們的生活,它並不是這麼有「距離感」,並察覺到文學作品的共通性:「處理現實中沒辦法處理的人生問題。」

你甚至會恍然大悟:為何生活中面對的選擇,總是會伴隨著痛苦跟困難呢?
原來是因為,我們總是面對著「生命」與「生命力」之間的拉扯。
那這兩者的差別在哪呢?

——
„Wie froh bin ich, daß ich weg bin! “
來自歌德經典文學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書中開場:「我離開了,我好快樂!」
⁡讓離開成為新的開始,也透過小說讓我們了解歌德年輕時期的人生態度,並引領狂飆文學的興盛。

跟著我們一起認識歌德,也把文學「加」進我們的生活日常吧!

———
📖 節目摘要
1. 全新企劃德國文學單元來囉!
2. 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學」—廣義文學 V.S.狹義文學
3. 階級崛起:啟蒙時期重新思考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4. 選擇的困難:「生命」與「生命力」之間的拉扯、個人 V.S.社會
5. 文學作品的共通性:處理現實中沒辦法處理的人生問題
6. 年輕歌德:狂飆時期,不遵循規矩,完全開展生命力
7. 《少年維特的煩惱》不是青少年小說!
8. 「我離開了,我很快樂」:離開成為新的開始
9. 解析故事情節:男女主角在個人與社會中如何取得平衡?
10. 結局維特走向自我滅亡:舊價值觀與秩序的消失,象徵全新的開始
11. 面臨選擇時,記得問自己:「你的人生是為誰而活?」


———
▲更多內容記得到「德語劈啪聊」的網站
Web→ https://bit.ly/308qK8m
IG→ https://bit.ly/48U1AK4

↓↓↓
▲了解更多「東吳大學德文系」
Web→https://bit.ly/48TfqMU
IG →https://bit.ly/3oo9BWD
FB →https://bit.ly/3wUdt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