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介紹
你有「社會性時差」嗎?69%的人因它導致失眠和身心症狀
2006年由德國生物學者Till Roenneberg及Wittmann等學者提出,
許多人平日的起床與就寢時間,
受到工作、上學等社會因素的原因,
必須準時起床,但一到了假日,
則因為少了這個制約,
而有較長的睡眠時間,
這種樣的睡眠節奏的差異就稱為「社會性時差」。
如何計算社會性時差呢,
可以藉由工作日及休息日兩者睡眠時間的中點(midpoint)的差異來計算。
比方說,因為平日需要工作上課的緣故,
睡眠時間為凌晨12點至早上6點,
因此中點為「凌晨3點」。
若因為假日晚睡而改為凌晨2點才入睡,
而後又補眠至早上10點,
該時段的中點為「早上6點」。
雙方中點,
凌晨3點與早上6點之間差了3小時,
因此這名上班族的社會性時差為3小時。
而社會性時差超過2小時就會容易感冒,生病等
長期的社會性時差會提高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憂鬱、腦神經失調等風險。
是因為社會性活動打亂了生理時鐘,
造成入睡時間被耽擱,也間接造成睡眠不足
我們應該盡量避免社會性時差,如何避免呢
歡迎收聽本節目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