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 讓愛聲華

聽見 讓愛聲華

謝若男|漢聲廣播電臺

「聽見 讓愛聲華」節目以聽覺關懷為主軸,從聽力的受損及生理層面,延伸至心理層面的關懷,以及照顧者的喘息服務,期盼大家了解聽覺照護之迫切,提高對聽力保健的關注。
同時推廣「減噪取靜」的環保概念,營造安靜舒適的社區環境,提升優質的公民素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所有集數

S4E27【親子共讀:愛的聲音、心的連結】🌱國語日報周刊主編古文、華科慈善基金會督導許馨云

S4E27【親子共讀:愛的聲音、心的連結】🌱國語日報周刊主編古文、華科慈善基金會督導許馨云

🄴 聽見 讓愛聲華

從一本書,打開孩子的世界,也靠近彼此的心。 在孩子的成長旅途中,大人溫柔的聲音,是最早也是最深刻的陪伴,建立起理解、情感與安全感的時光。 語言能力、想像力、專注力、情緒調節力……都在這樣的陪伴中慢慢滋養。 從輕聲唸讀繪本,到一問一答的共讀互動,這些小小對話,是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門扉。 親子共讀,在每天的片刻中,留下讓人安心的聲音和美好記憶。 📢 7月4日(五)18:20【聽見 讓愛聲華】節目 邀請國語日報周刊主編古文、華科慈善基金會督導許馨云,分享彼此靠近的親子共讀好時光。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4E26【重啟能量的 Me Time】🌱華科慈善基金會中部中心黃俊賢主任,王安宜講師

S4E26【重啟能量的 Me Time】🌱華科慈善基金會中部中心黃俊賢主任,王安宜講師

🄴 聽見 讓愛聲華

當照顧別人成了日常,有時我們反而忘了:自己,也值得被照顧。 「創作的時候,我真的能忘記煩惱,沉浸其中,是一種很好的舒壓,現在能把我學的教給別人,真的很開心。」 從學員到講師,這段轉變背後,是勇氣與初心。 在創作中找到喘口氣的空間,給自己一段Me Time,學會了在照顧他人的同時,也溫柔地照顧自己。 喘息服務,是一種支持,一種理解; 當你累了,可以放心把責任交出一會,然後,再帶著更完整的自己回來。 📢 6月27日(五)18:20【聽見 讓愛聲華】節目 邀請華科慈善基金會中部中心黃俊賢主任,課程講師王安宜,陪伴大家認識照顧者喘息服務,一起找出屬於自己的 Me Time。 🎧Apple Podcasts https://reurl.cc/6dWyn5 🎧Spotify https://reurl.cc/XRoeKa 🎧SoundOn https://reurl.cc/rvpaW1 🎧YouTube https://reurl.cc/p9gzMr 【《聽見 讓愛聲華》節目由漢聲廣播電臺與華科慈善基金會共同合作製播,謝若男製作主持,每週五18:20-19:00在漢聲廣播電臺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上架】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4E25【照顧不止於愛,也需要喘息】——讓照顧的路,走得更長、更穩🌿華科慈善基金會中部中心黃俊賢主任

S4E25【照顧不止於愛,也需要喘息】——讓照顧的路,走得更長、更穩🌿華科慈善基金會中部中心黃俊賢主任

🄴 聽見 讓愛聲華

每一段照顧的關係,都是一場深沉的牽絆。 無論是家屬、親人,還是協助照顧的居服員,也都在默默承擔一份無聲的重量。 台灣民眾在生命中平均約有 7到9年 的時間處於需要他人照顧的狀態,需要依賴家人或照護機構的協助。 當「喘不過氣」成了日常, 我們更需要一種溫柔的轉身——喘息服務。 🌱 喘息服務 是一種支持, 當照顧者身心疲憊、需要片刻空間時, 能有其他人暫時接手, 讓他們去睡一場好覺、看一部電影、走一段路, 找回「自己」的樣子。 喘息,並不是放棄, 而是為了讓愛,有更長的續航力。 📢 6月20日(五)18:20【聽見 讓愛聲華】節目 邀請華科慈善基金會中部中心黃俊賢主任,陪伴大家認識照顧者喘息服務,一起在照顧的路上,被理解、被支援,讓我們不只是照顧別人,也學習好好照顧自己。 🎧Apple Podcasts https://reurl.cc/6dWyn5 🎧Spotify https://reurl.cc/XRoeKa 🎧SoundOn https://reurl.cc/rvpaW1 🎧YouTube https://reurl.cc/p9gzMr 【《聽見 讓愛聲華》節目由漢聲廣播電臺與華科慈善基金會共同合作製播,謝若男製作主持,每週五18:20-19:00在漢聲廣播電臺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上架】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4E24【聚焦本質,共事更有默契】🌱 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 諮商心理師 劉恕穎、台灣友善職場協會秘書長 吳俐儀

S4E24【聚焦本質,共事更有默契】🌱 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 諮商心理師 劉恕穎、台灣友善職場協會秘書長 吳俐儀

🄴 聽見 讓愛聲華

在職場上,沒有人天生就是「難相處的人」。 有些讓人覺得難以親近的同事,或許正卡在低潮期,承受著外人看不見的壓力。 這時候,一句輕輕的關心,往往比我們以為的更有力量。 和人相處,其實也映照著我們怎麼與自己相處。 當情緒升起,不妨先退一步問問自己: 這件事真正困擾我的,是什麼?我可以怎麼表達,讓對方理解? 說清楚,不代表不體貼;表達意見,也不是為了抗拒。 而是為了讓合作,回到更健康、更平衡的軌道上。 良好的共事關係,從來不是靠誰讓誰,而是彼此願意對齊方向,找到節奏。 你可以畫出自己的職場人際同心圓,釐清心理距離; 也可以啟動「無人機視角」,從更高的角度看待互動的脈絡; 當覺得疲憊或困惑時,善用EAP員工協助方案或尋求外部資源,也是一種負責任的自我照顧。 關係,不一定是負擔。 當我們願意調整觀點、修正期待,它也可以是豐沛的支持與資源。 願你在共事的旅程中,越來越清晰、越來越自在。 📢 6月13日(五)18:20【聽見 讓愛聲華】節目 邀請您與「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 劉恕穎諮商心理師、台灣友善職場協會秘書長吳俐儀,一起練習「以無人機視角校準感受」,讓我們的共事關係清晰自在。 🎧Apple Podcasts https://reurl.cc/6dWyn5 🎧Spotify https://reurl.cc/XRoeKa 🎧SoundOn https://reurl.cc/rvpaW1 🎧YouTube https://reurl.cc/p9gzMr 【《聽見 讓愛聲華》節目由漢聲廣播電臺與華科慈善基金會共同合作製播,謝若男製作主持,每週五18:20-19:00在漢聲廣播電臺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上架】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4E23【畫出同心圓 用無人機視角校準感受】🌱 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 劉恕穎諮商心理師、台灣友善職場協會吳俐儀秘書長

S4E23【畫出同心圓 用無人機視角校準感受】🌱 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 劉恕穎諮商心理師、台灣友善職場協會吳俐儀秘書長

🄴 聽見 讓愛聲華

跟同事聊天總是小心翼翼,怕多說惹誤會? 跨部門合作常因為角色不清楚而卡住? 在職場裡,人際關係的狀態,會大大影響工作效率與心情。 🎯試著畫出你的職場人際同心圓。 把自己畫在圓心,往外畫出4~5圈,代表你與人的心理距離。 🛸啟動你的「無人機視角」 從空中觀看整個辦公室,觀察互動、語氣、合作節奏。 這些觀察,有助於校準我們主觀的感受與人際的實際狀態。 人際同心圓不是貼標籤,而是找回判斷的座標,重新對焦你和他人之間的「關係位置感」。 在人際的重心上,找到更穩定、更自在的合作節奏。 📢 6月6日(五)18:20【聽見 讓愛聲華】節目 邀請您與 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 劉恕穎諮商心理師、台灣友善職場協會吳俐儀秘書長,一起練習「以無人機視角校準感受」,讓我們的共事關係,更清楚,也更友善。 🎧Apple Podcasts https://reurl.cc/6dWyn5 🎧Spotify https://reurl.cc/XRoeKa 🎧SoundOn https://reurl.cc/rvpaW1 🎧YouTube https://reurl.cc/p9gzMr 【《聽見 讓愛聲華》節目由漢聲廣播電臺與華科慈善基金會共同合作製播,謝若男製作主持,每週五18:20-19:00在漢聲廣播電臺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上架】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