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歷中美貿易大戰、COVID-19疫情考驗,艱困的時刻半導體業展現非凡的韌性,新竹園區更扮演關鍵要角。多元分眾與跨界整合的時代來臨,5G、AI等技術與應用翻轉現今的工作及生活面貌,我們應該以更寬廣的角度,思考科技從業人員的資訊、精神面的需求。 半導體是匯聚菁英的產業,從業人員多數是高級知識份子,對於產業知識、社會變動,甚至生命價值的探索,都有不同於一般社會大眾之處。但半導體業同時是一個尊重標準作業流程,高度仰賴生產設備的行業,一旦最頂層的菁英只能按部就班,日積月累,被磨損的不會只是設備,也包括心智。如何讓半導體業的從業人員保持對行業的高度熱情,更是半導體業永續經營的基本需求。 科技業的人,在眾所羨慕的高所得背後,其實是有限的休閒與伴隨而來的高壓力。多數人的業外生活,停留在投資與旅遊。這一系列節目,也將輔以科技人的人文素養與國際視野,「萬里路、萬卷書」的概念一方面提醒自己,別成為「四處旅遊的郵差」,二方面喚醒科技人對於生命的熱誠與探索。 本節目由閎康科技贊助播出
這趟印度之旅前,黃欽勇社長也在新加坡停留了幾天,與當地產官學界交流。過去同為亞洲四小龍,新加坡與台灣的產業發展重點與路徑略有不同。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此刻,新加坡又如何佈局下個世代的產業發展?
許多人討論過,印度雖然具有人口紅利,但由於民族性、種族與風俗的差異,並不適合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實際走訪印度,的確是這樣嗎?對於台灣企業來說,應該如何克服這些差異所帶來的障礙?應該如何規劃?
如果沒有太大的意外,印度將在近幾年取代德國與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黃欽勇社長應邀前往印度演講,並且第一手觀察印度的產業戰略佈局。印度怎麼看台灣?台灣又該如何與印度建立友好合作關係?
ChatGPT其實不算是橫空出世,但這樣的發展速度的確令許多人大為吃驚,特別是AI展現出來的答題能力,四平八穩有條有理,更逼使大家必須開始懷疑:究竟人工智慧什麼時候會取代人類的智慧?我們該如何看待最近這一連串的科技變革?
ChatGPT其實不算是橫空出世,但這樣的發展速度的確令許多人大為吃驚,特別是AI展現出來的答題能力,四平八穩有條有理,更逼使大家必須開始懷疑:究竟人工智慧什麼時候會取代人類的智慧?我們該如何看待最近這一連串的科技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