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建築師

開箱建築師

社團法人臺中市建築師公會

*本節目由寶島聯播網共同製播*

建築是一件有趣的事,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建築是處在理性與感性之間、處在藝術與資本之間、處在現在與過去之間,建築師們的就必須從這些不同的極性,找尋到建築的平衡之道。

現代主義建築之父柯比意說:建築是生活的容器,曾經被裝載在建築這座容器裡面的生活,層層疊疊的生活痕跡,也就成了歷史和文化。建築所傳承的文化,是有形的物質,然而就是這些物質所形塑的空間,足以幫助我們想像各種生活的形狀。

我們規劃了九種構面,希望將“建築”這個主題,透過立體而多元的方式呈現:

【建築X日常】透過建築師日常的思考,去呈現建築是如何被實踐出來的,也因為這些思考的展現,讓一般聽眾得以理解建築思考的核心。

【建築X歷史】從歷史建築之美到經典復興建築的華麗復甦,聽見如何透過建築的設計、結構和裝飾,閱讀時代的變遷,理解社會與文化的演進,並感受到建築與歷史對話的力量。

【國際建築閱讀】節目邀請聽眾一同閱讀國際的建築,解讀這些建築物如何反映其所處文化、時代精神及社會環境,並探究建築語言如何跨越國界,傳遞普世價值,帶領觀眾更深刻地理解建築的全球語境。

【台灣建築閱讀】展示台灣如何透過建築語言講述自己的歷史故事和文化身份,並探究當地建築師如何在設計中融合本土特色與國際趨勢。突顯台灣建築如何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以及它們如何滿足現代居住者的需求,體現台灣社會的快速變遷和創新精神。

【建築X社會創新】探討台灣社會住宅的設計理念與實踐成果,在對抗住宅不足與城市化挑戰的今日,探索這些住宅如何為不同收入層的居民提供質量與負擔得起的居住選擇。我們將分析社會住宅在提升生活品質、促進社區多元化以及實現永續發展目標中的角色。節目也將呈現建築師和規劃者如何創造符合當代台灣社會價值和需求的住宅空間。

【建築X時事】在許多時事新聞中,往往述及建築專業時,有許多偏見和誤解,希望透過建築師的專業解說,一一拆解時事中的建築議題。

【建築X未來】展望建築領域的新領域,探索未來建築的無限可能。介紹如何利用最新科技以及新概念,來形塑未來社會的居住環境。

【建築X城市】城市裡集結了各式各樣的建築,建築師們透過不同的思考去形塑不同的建築,甚至是創造城市的樣貌,我們透過這個系列的單元,來揭開建築師對於城市的不同想像。

【建築X構造】在工業文明興盛之後,大量的鋼筋水泥充斥著整個城市,然而我們再回頭梳理過往的文明時,卻發現許多傳統的構造,可以帶給我們更為人性的生活環境。

我們試圖從建築中去找到在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投影面,從中去探尋建築與生活、建築與文化、甚至是建築與過去和未來的種種連結,讓聽眾得以理解到如何用生活的尺度去理解建築的形成,也可以用文化的尺度去丈量建築背後的歷史高度。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所有集數

【建築X未來】呂良正教授導讀循環經濟時代的建築未來

【建築X未來】呂良正教授導讀循環經濟時代的建築未來

🄴 開箱建築師

本集開箱建築師邀請台灣營建研究院院長、台大土木工程學系呂良正教授,深入探討循環經濟如何改變建築和營造產業的未來。呂教授指出,建築與土木工程消耗全球近一半的天然資源,建築部門約佔全球37%的碳排放,若要達成2050淨零目標,營建業必須積極參與減碳。他詳細解析循環經濟的三大原則「3R」:源頭減量(Reduce)、重複使用(Reuse)及回收再利用(Recycle),強調減量設計對永續建築的重要性。討論中,呂教授分享了許多循環經濟的實踐案例,包括:- 歷史建築的活化再利用如嘉義美術館- 校舍耐震補強工程以九分之一的重建成本延長建築生命- 木構造和竹構造等再生材料在建築中的應用呂教授還提出產業模式轉型的創新思路,如「以租代買」服務模式,建議建築設備像冷氣、照明系統等可以由廠商提供服務而非由消費者購買設備,促使製造商生產更耐用、易維護的產品。面對未來,呂教授呼籲大眾改變對再生材料的刻板印象,強調產品可維護性的重要,並期待社會住宅項目能成為實踐循環經濟的試金石,透過標準化設計增加建材的再利用機會。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zjj5qpa06c301v7aiy12kt3/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建築X未來】林建元教授導讀韌性智慧城市

【建築X未來】林建元教授導讀韌性智慧城市

🄴 開箱建築師

在這集「開箱建築師」節目中,邀請到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榮譽會長、台灣大學城鄉所教授林建元,深入探討「韌性智慧城市」的概念與實踐。林教授首先闡釋了「韌性智慧城市」的雙重內涵:「智慧城市」善用科技提升城市治理與服務品質,而「韌性城市」則具備面對衝擊後快速恢復功能的彈性。以臺北市的公共租賃腳踏車為例,說明了智慧科技如何改變城市服務模式,讓市民生活更便捷。談及韌性設計,林教授以1999年921地震為轉捩點,指出災後臺灣修訂建築技術規則,增強建物抗震能力的重要性。他進一步解析了完整的韌性城市架構應包含三階段:災前預防與準備、災時應變,以及災後重建。林教授還提到現代韌性城市概念已超越災害應對,延伸至極端氣候變遷、淨零排碳等更廣泛的永續議題。他特別強調,實現韌性智慧城市不能只靠政府,而應從使用者需求出發,甚至建議將綠建築獎勵從開發商轉向使用者,鼓勵民眾選擇永續建築。韌性智慧城市的建設應從尊重自然環境、善用智慧科技、改變個人行為三方面著手,共同打造適應性更強、更永續的城市生活環境。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zjj5qpa06c301v7aiy12kt3/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建築X未來】曾瑋建築師談用台灣的輕和軟建構的未來

【建築X未來】曾瑋建築師談用台灣的輕和軟建構的未來

🄴 開箱建築師

這集由臺中市建築師公會製作的「開箱建築師」,邀請到現任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曾擔任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人的曾瑋建築師進行深度對談。在節目中探討了「輕與軟」建築在台灣的可能性—這是一種與台灣長期以來主導的「厚重剛正」建築哲學形成鮮明對比的思維。曾建築師分享了他從東海大學求學時期到倫敦建築聯盟留學的思想歷程,特別是他在造船廠的經驗如何徹底改變了他對建築的理解,將建築視為一種動態、回應性的存在,而非靜態物件。對談中詳細探討了曾瑋在2010年威尼斯雙年展以「休息中」為主題的展覽,如何運用充氣塑膠材料創造輕盈柔軟的空間,為參觀者提供在繁忙展覽環境中的喘息之地。這一概念挑戰了台灣傳統的建築方式—那種偏好堅固、抗震抗颱、以鋼筋混凝土為主的結構。曾瑋闡釋了一種引人深思的哲學,將建築重新定義為不僅是物理形式,更是人類需求與環境條件之間的協調者。他提倡一種範式轉變:從將建築視為永久性紀念碑,轉變為將其視為能夠對不斷變化的條件和需求作出回應、對環境影響最小的適應性中介者。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zjj5qpa06c301v7aiy12kt3/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建築X未來】邱浩修導讀建築與AI的大未來

【建築X未來】邱浩修導讀建築與AI的大未來

🄴 開箱建築師

本集從數位工具演變談起,從過去手工排版雜誌的繁瑣到現今數位化的便利,進而探究AI在建築領域帶來的革命性變化。邱教授指出,雖然AI不具備真正的思考能力,但其成果卻可媲美甚至超越人類思考。它不僅強化了知識生產力,更為建築師提供了從自然語言轉換為形式語言的能力,讓設計流程質量並進。透過AI,建築師能在初步設計階段生成數十種符合法規的方案,節省時間成本並提升創意可能性。節目亦深入探討AI的挑戰,如"AI幻覺"現象及對專業語言的掌握程度。邱教授認為,未來建築師必須培養判別能力,同時擁抱AI作為協作夥伴的角色。他分享了智能建築的實例,如能根據居住者情緒變換色彩和光線的空間設計,展示了AI與建築結合的無限可能。最後,對話轉向了更深層的哲學思考:在AI全面滲透的未來,人類的價值將在哪裡?面對數位與實體空間的界限日漸模糊,建築業將如何重新定位?這場對話不僅描繪了技術演進的藍圖,更引領我們反思人機協作的本質及未來生活的方式。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zjj5qpa06c301v7aiy12kt3/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建築X時事】黃文彬建築師導讀綠美圖

【建築X時事】黃文彬建築師導讀綠美圖

🄴 開箱建築師

這期節目邀請到前臺中市都發局局長黃文彬建築師,深入解析臺中綠美圖的設計理念與建築特色。綠美圖—結合「綠色環境」、「美術館」與「圖書館」—坐落於占地67公頃的臺中中央公園內,是臺灣首座將美術館與圖書館合而為一的公共建築。由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獲普立茲克獎的首位日本女性建築師)精心設計,綠美圖展現「輕薄挑巧」的建築美學。建築外觀以擴張網與玻璃帷幕形成雙層皮層,在陽光照射下宛如一座「霧之建築」,既能阻隔45%陽光又保持視覺通透性。黃建築師指出,這棟建築不是單一量體,而是被巧妙分割成八個獨立量體(box)組合而成,一樓架空設計讓市民能自由穿越,消弭了建築與公園的界線。內部空間兼具藝術展示需求的高挑空間和閱讀空間的親密尺度,通過大廳連結兩種功能,實現「森林中的美術館,公園裡的圖書館」的願景。綠美圖使用制振器等技術達成「輕量化」,同時應對臺灣的地震挑戰,代表了臺中打造國際級藝文城市的重要里程碑,是妹島和世在臺灣的首座作品,將成為未來臺中市的文化地標。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zjj5qpa06c301v7aiy12kt3/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