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或許乍聽是個沉重且漫長的議題,但,誰說不能輕鬆聊呢?!
『先來一杯,我們再聊』這個節目,希望能透過照顧者的分享,讓我們有傾聽的機會、更讓未來都可能是照顧者的你我他,有越來越多的參考樣本,與此同時,我們可以陪伴照顧者們,讓他們知道並不孤單,同時記得並有權力追求快樂與自我人生。
「陪伴」間,說說笑笑、眼淚間,一定會有更多的力量!大家來這不需要有壓力,走在照顧的漫漫長路上,就讓我們~『先來一杯,我們再聊』。
‣ 語音信箱 |https://bit.ly/32eQAHk
‣ 文字留言 |https://bit.ly/3nO1Fs6
‣ 收聽平台 |https://bit.ly/3wYZPJW
‣ 節目合作 |dep138@eden.org.tw
💡 製作團隊
主持人 – 楊月娥
製作人 – 陳宜良 Neo
剪接混音企劃 – 金涵卉
行政製作企劃 – 許芳瑜
出品 – 伊甸基金會
Apple | Spotify | KKBOX | Google | Firstory| Soundon
搜尋:先來一杯 我們再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我哭著跟她說:『你走開!你不是我媽!你不要一直占據我媽的身體!你不要這樣對我…』」工作面對了大部分人生活中所不想直視的難題或難堪,是律師也是作家的 @呂秋遠 一直到母親病重倒下,才突然發現「輪到我當照顧者了?」。「長照」聽起來如此遙遠,真正輪到自己時人人都措手不及。 ⠀⠀⠀⠀ 最愛的母親因照顧父親辛勞倒下,不明原因疼痛至臥床不起,作遍檢查一直找不到病因,這時「瞻妄」大魔王又來攪局…家人每天跟著母親不安定的精神起伏,一下有人在偷窺自己、一下覺得全世界都想陷害自己,當初溫柔的母親已經變成不認識的人,一個律師在走投無路下辦了多場法會…最後,傷心的兒子終於崩潰了… ⠀⠀⠀ 不只自己的故事,身為律師的呂秋遠經歷過更多「照顧鬼故事」,沒想到照顧者在法律上最常遇到的難題不是外人,而是「自己人」,看遍這一切的律師也有給照顧者的建議,到底要怎麼做,才能保護自己呢? ⠀⠀⠀ 在長大後呂律師卻如同家中小女兒的角色,如今面對父母依然可以又親又抱,只想讓也許不懂得說「愛」的那一代感受到,有人愛你的方式是這樣對你的… ⠀⠀⠀⠀⠀ #這次我們說好了,#優先照顧自己! ✨讓呂律師對用專業的見解,幫助我們預防法律問題❤️ ⠀⠀⠀⠀⠀⠀⠀⠀⠀⠀⠀ (00:06:20) 被權威控制的親子關係,會影響未來的照顧之路… (00:12:47) 找不到病因的不明劇痛?那是我不認識的陌生母親… (00:20:21) 上個世代的威權父親,面對母親生病的無能為力… (00:23:15) 請職能治療師天天來,為讓母親站起來開十萬獎金! (00:24:51) 突然發現「輪到我了?」,變成照顧者的恐懼… (00:26:05) 40歲也對父母親又親又抱,只想讓你知道有人愛你… (00:30:55)⠀照顧者一定要記得申請,「輔助宣告」和「監護宣告」! (00:32:10) 傳說中的「照顧者鬼故事」,該如何避免成為主角?⠀⠀⠀ ⠀⠀⠀⠀⠀⠀⠀⠀⠀⠀ ⁉你們身邊也有照顧者故事嗎?歡迎告訴我們! ✨Apple Podcast 五星評分+留言+分享:這很重要!可以幫節目排名往上爬,讓更多人聽見。 👉更歡迎到每集節目『語音信箱』留下你真誠想說的話,實際支持會給我們莫大鼓勵唷!ㄅ拖ㄅ拖 ⠀⠀⠀⠀⠀⠀⠀⠀⠀⠀⠀ ⠀⠀⠀⠀⠀⠀⠀⠀⠀⠀⠀ ‣ 語音信箱 |https://bit.ly/32eQAHk ‣ 私訊留言 |https://bit.ly/3nO1Fs6 ‣ 收聽平台 |https://bit.ly/3wYZPJW ‣ 節目合作 |dep138@eden.org.tw ⠀⠀⠀⠀⠀⠀⠀⠀⠀⠀⠀ 💡 製作團隊 主持人 – 楊月娥 製作人 – 陳宜良 Neo 剪接混音企劃–金涵卉 行政製作企劃–耿弘懿 出品–伊甸基金會 ⠀⠀⠀⠀⠀⠀⠀⠀⠀⠀⠀ Apple | Spotify | KKBOX | Google | Firstory| Soundon 搜尋:先來一杯 我們再聊 ⠀⠀⠀⠀⠀⠀⠀⠀⠀⠀⠀ 🧡照顧的漫漫長路上,邀請您支持伊甸一起凝聚陪伴的力量,期待能夠藉由經驗的傾聽與訴說,彼此相互理解陪伴,無論是誰,都能夠重新整理,並好好對待自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為什麼家裡的長輩都在身邊,但是「照顧」這個話題一直都浮不上檯面呢?」從十九歲開始經歷身邊最深愛的人生老病死, 作家 #郭強生老師 照顧病老的父母,才終於勇敢面對了生命中的悲傷,「悲傷,既是缺口也是出口,走出來才能看到全貌。」 ⠀⠀⠀⠀ 「每個家庭都有內在的問題,不面對解決,就只能鏽掉、崩壞。」郭強生經歷了情人離世、憂鬱症、母親罹癌驟逝、父親失智、哥哥的衝突與離開,他發現 -面對消逝,是人生必然的一種學習。 ⠀⠀⠀⠀ 一路探尋生命的真相,最後拼貼出家庭真實的樣貌後,郭強生重新學會生活、理解獨處,社會上人人在意的外在樣貌已然不再重要,現在重要的是,自己過好每一天。 ⠀⠀⠀⠀⠀ 「長照不是吃飯看病而已,我在照顧的是一個人生還在進行中的人。」牽著爸爸的手,現在,他們是「共同老後照顧的夥伴」呀 … ⠀⠀⠀⠀⠀ #這次我們說好了,#一起認真來悲傷! ✨讓郭強生對世間通透的見解,陪伴我們的心❤️ ⠀⠀⠀⠀⠀⠀⠀⠀⠀⠀⠀ (00:04:22) 19歲開始遊走在生老病死間,太早起步的照顧人生 (00:15:26) 為什麼「照顧」總難以啟齒?疏於分享的社會氛圍… (00:18:22) 撐起家的母親離世,最後的遺言如此交代… (00:21:10) 最親的人傷你最深,家庭內在鏽掉處開始崩壞! (00:33:16) 失智後遭女性友人虐待,父親在一瞬間也垮掉了 (00:40:37) 照顧不是我管理你的一切,而是延續你原本的生活 (00:45:11) 從每天心智活動的文學人,變成完全勞動的照顧者 (00:53:00)⠀照顧者其實也被陪伴著,一起攜手走到最後吧… ⠀⠀⠀⠀⠀⠀⠀ ⠀⠀⠀⠀⠀⠀⠀⠀⠀⠀ ⁉你們身邊也有照顧者故事嗎?歡迎告訴我們! ✨Apple Podcast 五星評分+留言+分享:這很重要!可以幫節目排名往上爬,讓更多人聽見。 👉更歡迎到每集節目『語音信箱』留下你真誠想說的話,實際支持會給我們莫大鼓勵唷!ㄅ拖ㄅ拖 ⠀⠀⠀⠀⠀⠀⠀⠀⠀⠀⠀ ⠀⠀⠀⠀⠀⠀⠀⠀⠀⠀⠀ ‣ 語音信箱 |https://bit.ly/32eQAHk ‣ 私訊留言 |https://bit.ly/3nO1Fs6 ‣ 收聽平台 |https://bit.ly/3wYZPJW ‣ 節目合作 |dep138@eden.org.tw ⠀⠀⠀⠀⠀⠀⠀⠀⠀⠀⠀ 💡 製作團隊 主持人 – 楊月娥 製作人 – 陳宜良 Neo 剪接混音企劃–金涵卉 行政製作企劃–耿弘懿 出品–伊甸基金會 ⠀⠀⠀⠀⠀⠀⠀⠀⠀⠀⠀ Apple | Spotify | KKBOX | Google | Firstory| Soundon 搜尋:先來一杯 我們再聊 ⠀⠀⠀⠀⠀⠀⠀⠀⠀⠀⠀ 🧡照顧的漫漫長路上,邀請您支持伊甸一起凝聚陪伴的力量,期待能夠藉由經驗的傾聽與訴說,彼此相互理解陪伴,無論是誰,都能夠重新整理,並好好對待自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爸爸的心理狀況出了問題,有一天他又受到孩子攻擊之後,我看到他拿著枕頭反擊…再這樣下去真的會出事!最後只能先通報家暴…」身為監察委員兼任人權委員的「倡議媽」王幼玲為無數弱勢發聲、爭取人權,但自己家的自閉症孩子卻讓他們夫妻倆幾乎要走上絕路,捧著錢也找不到機構幫助,到底…台灣的資源有什麼樣的問題? ⠀⠀⠀⠀ 自閉症不都是電視上那樣的天才,也不是故意耍自閉,自閉症是先天的腦部發展障礙,王幼玲的孩子罹患重度自閉症,因為沒有口語,在人際互動上非常困難,不只對周遭環境很敏感,從小學開始就有情緒行為的問題,會出現把同學在地板上面拖等動作,於是爸爸從國中時就陪伴他看精神科門診,這個孤獨且不容易被理解的孩子,一天天的長大… ⠀⠀⠀⠀ 一不小心就被孩子推倒、睡夢中也會被拖下床,渾身是傷的父母,在孩子尚小時還可以承受,那時也常常帶孩子出國玩耍,希望能夠保持孩子的健康生活,但光陰似箭,現在的他已經是180公分的大男孩,父母也日漸衰老,漸漸開始對身處在暴力生活下產生陰影,但無論社工來了多少次,現今沒有真正適配的方案,似乎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忙,也看不到未來的希望… ⠀⠀⠀⠀ 王幼玲感到自責,自己總是在倡議CRPD,都說要跟社區融合再一起,但為什麼自己一直想方設法送他去機構呢?在實際執行上有太多問題難以跨越,否則父母何嘗想讓孩子離開家裡,送與不送,永遠是照顧父母的兩難… ⠀⠀⠀⠀ 「如果維持孩子生活品質,就無法顧到照顧者的身心健康嗎?」原來說出來如此的重要,後來王幼玲加入許多自閉症家屬團體,大家彼此互相分享經驗,一起支持這條漫長的路… ⠀⠀⠀⠀⠀ 雖然未來的路不好走,但至少我們可以一起走… ⠀⠀⠀⠀⠀ #這次我們說好了,#未來我們一起努力! ✨讓王幼玲一家對兒子無盡的愛,澆灌我們的心靈❤️ ⠀⠀⠀⠀⠀⠀⠀⠀⠀⠀⠀ (00:04:56) 真實的自閉症是這樣?孤獨且不被理解的族群… (00:10:25) 情緒行為問題萌芽,從國中就開始看精神科… (00:16:21) 活在暴力的陰影下,沒有任何機構能救救照顧者? (00:23:14) 身為監委忍痛通報兒子家暴,最後的解法只有約束嗎? (00:26:32) 長照資源都不適用,疫情來了更是照顧者惡夢… (00:35:51) 院生受虐致死事件,反映出機構人力困境。 (00:43:24) 好愛你但我好怕你,照顧者的創傷症候群… (00:48:22) 自閉症家庭的那些心聲,當我們一起支持與面對! ⠀⠀⠀⠀⠀⠀⠀ ⠀⠀⠀⠀⠀⠀⠀⠀⠀⠀ ⁉你們身邊也有照顧者故事嗎?歡迎告訴我們! ✨Apple Podcast 五星評分+留言+分享:這很重要!可以幫節目排名往上爬,讓更多人聽見。 👉更歡迎到每集節目『語音信箱』留下你真誠想說的話,實際支持會給我們莫大鼓勵唷!ㄅ拖ㄅ拖 ⠀⠀⠀⠀⠀⠀⠀⠀⠀⠀⠀ ‣ 語音信箱 |https://bit.ly/32eQAHk ‣ 私訊留言 |https://bit.ly/3nO1Fs6 ‣ 收聽平台 |https://bit.ly/3wYZPJW ‣ 節目合作 |dep138@eden.org.tw ⠀⠀⠀⠀⠀⠀⠀⠀⠀⠀⠀ 💡 製作團隊 主持人 – 楊月娥 製作人 – 陳宜良 Neo 剪接混音企劃–金涵卉 行政製作企劃–耿弘懿 出品–伊甸基金會 ⠀⠀⠀⠀⠀⠀⠀⠀⠀⠀⠀ Apple | Spotify | KKBOX | Google | Firstory| Soundon 搜尋:先來一杯 我們再聊 ⠀⠀⠀⠀⠀⠀⠀⠀⠀⠀⠀ 🧡照顧的漫漫長路上,邀請您支持伊甸一起凝聚陪伴的力量,期待能夠藉由經驗的傾聽與訴說,彼此相互理解陪伴,無論是誰,都能夠重新整理,並好好對待自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最後她也不曾張過眼睛,但我就不停地救…」母親每天換藥都流湯流膿,腳也幾近爛掉,演員 崔佩儀 仍堅持不斷為媽媽按摩,幾次送到急診室,護士小姐最後開口:「崔小姐,我要是你我不會救你媽…」但放手談何容易?因為好愛好愛媽媽…照顧者的決定之重,還有那些決定後日以繼夜的自責,誰來分擔? ⠀⠀⠀⠀ 因為父母離異的童年、與母親辛苦養育的愛,不知不覺間成為一家人的照顧者,她就如同大樹一般,屹立不搖的承受無盡的風吹雨打,守護著最近愛的家人… ⠀⠀⠀⠀ 最心愛的母親身體頻頻出狀況,因為丈夫長期在國外打拼不忍他奔波,崔佩儀一人扛起照顧母親和孩子的責任,蠟燭兩頭燒的她面對母親的失智,終於幾次瀕臨崩潰!「有時候我覺得自己身心都快病了…」內分泌失調又有憂鬱症的症狀….. ⠀⠀⠀⠀ 但家人間緊密的愛支撐著她陪伴母親走到最後,即便困難,也開始學會照顧自己,接受自己不可能照顧的很完美,每個人都不一樣,不要苛責自己… ⠀⠀⠀⠀⠀ 媽媽說:「謝謝你,我知道你照顧我很辛苦。」 媽媽,照顧你永遠是我心甘情願,我愛你… 接下來的日子,我會好好的,為自己而活。 ⠀⠀⠀⠀⠀ #這次我們說好了,#要為自己而活! ✨讓崔佩儀對家人的堅強與愛,溫熱我們的心❤️ ⠀⠀⠀⠀⠀⠀⠀⠀⠀⠀⠀ (00:04:05)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當失智降臨在最愛的媽媽身上… (00:10:48) 有媽媽就沒有爸爸?父親缺席的童年。 (00:19:48) 爸爸在我眼前倒下後,才知道他深埋心中的愛… (00:22:28) 長時間在崩潰邊緣,照顧者的身心誰來照顧? (00:27:23) 醫生說我「愚孝」護士叫我放棄,照顧者的掙扎與脆弱 (00:32:17) 我就是為了一個家,只要這個家好我就好了! (00:39:09)⠀媽媽和我說謝謝你,我說一句我愛你… (00:44:51) 因為兒子的一句話,重新開始為自己而活的人生! ⠀⠀⠀⠀⠀⠀⠀⠀⠀ ⠀⠀⠀⠀⠀⠀⠀⠀⠀⠀ ⁉你們身邊也有照顧者故事嗎?歡迎告訴我們! ✨Apple Podcast 五星評分+留言+分享:這很重要!可以幫節目排名往上爬,讓更多人聽見。 👉更歡迎到每集節目『語音信箱』留下你真誠想說的話,實際支持會給我們莫大鼓勵唷!ㄅ拖ㄅ拖 ⠀⠀⠀⠀⠀⠀⠀⠀⠀⠀⠀ ‣ 語音信箱 |https://bit.ly/32eQAHk ‣ 私訊留言 |https://bit.ly/3nO1Fs6 ‣ 收聽平台 |https://bit.ly/3wYZPJW ‣ 節目合作 | dep138@eden.org.tw ⠀⠀⠀⠀⠀⠀⠀⠀⠀⠀⠀ 💡 製作團隊 主持人 – 楊月娥 製作人 – 陳宜良 Neo 剪接混音企劃–金涵卉 行政製作企劃–耿弘懿 出品–伊甸基金會 ⠀⠀⠀⠀⠀⠀⠀⠀⠀⠀⠀ Apple | Spotify | KKBOX | Google | Firstory| Soundon 搜尋:先來一杯 我們再聊 ⠀⠀⠀⠀⠀⠀⠀⠀⠀⠀⠀ 🧡照顧的漫漫長路上,邀請您支持伊甸一起凝聚陪伴的力量,期待能夠藉由經驗的傾聽與訴說,彼此相互理解陪伴,無論是誰,都能夠重新整理,並好好對待自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善終本身也是善生的一部份,因為人的死亡不是一瞬間的事情,假如最後一段路可以好好地離去,那麼親人也不會因為心理的遺憾而產生一輩子的創傷…」在看過醫院受盡折磨的病人和家屬之後,畢柳鶯 醫師 親自陪伴母親走過人生最後一段斷食善終之路,幫她舉辦生前告別式,親自為媽媽的人生寫下完美的句號… ⠀⠀⠀⠀ 家族有小腦萎縮症病史,畢醫師的母親經歷辛苦的前半人生,後半人生雖高齡確診小腦萎縮症,卻希望把自己最後的時間掌握在自己手裡,她裁縫、做瑜珈、看股票,把健康的時間拉得好長好長… ⠀⠀⠀⠀ 但,那一天總會到來,母親語氣沉重的提出,希望能夠自己選擇離去的時間… ⠀⠀⠀⠀ 國人在死亡之前,一般臥床時間平均是八九年,畢醫師縱有千萬不捨,也答應母親親自陪伴她走這段路程…最後的最後,兒女子孫圍繞著她一起回顧她的人生,盤點那些美好的回憶,給她好多好多的擁抱和愛,告訴她:「謝謝妳 來到我們的人生,我們愛妳」… ⠀⠀⠀⠀ 沒有那些痛苦… 最後她平靜地離開了, 沒有遺憾。 ⠀⠀⠀⠀ 畢柳鶯醫師分享她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親自送母遠行的故事, 「人生的畢業典禮,我們頒給她最高獎狀」, 原來這條路,也可以走得這麼溫暖啊… ⠀⠀⠀⠀⠀ #這次我們說好了,#記得道謝和道愛! ✨讓畢醫師分享她和母親的故事,點亮我們另一個觀點世界❤️ ⠀⠀⠀⠀⠀⠀⠀⠀⠀⠀⠀ (00:04:03) 善終也是善生的一部份,死亡歷程將影響一個家庭… (00:11:21) 高齡小腦萎縮症病發,親手掌握最後快樂人生! (00:20:00) 醫生一定要醫「生」?最後一段路的現實困境… (00:26:19) 國外實行無效醫療嗎?學校沒有教的死亡作業。 (00:29:52) 照顧工作不只影響家庭,更是未來社會問題。 (00:33:19) 死亡的路能不能自己選?當媽媽決定自己的忌日… (00:41:21)⠀幫媽媽做生前告別式,頒給她人生最高獎項! ⠀⠀⠀⠀⠀⠀⠀⠀⠀⠀ ❐衛福部預立醫療決定、安寧緩和醫療及器官捐贈意願資訊系統 https://bit.ly/3CBeHTq ⠀⠀⠀⠀⠀⠀⠀⠀⠀⠀ ⁉你們身邊也有照顧者故事嗎?歡迎告訴我們! ✨Apple Podcast 五星評分+留言+分享:這很重要!可以幫節目排名往上爬,讓更多人聽見。 👉更歡迎到每集節目『語音信箱』留下你真誠想說的話,實際支持會給我們莫大鼓勵唷!ㄅ拖ㄅ拖 ⠀⠀⠀⠀⠀⠀⠀⠀⠀⠀⠀ ⠀⠀⠀⠀⠀⠀⠀⠀⠀⠀⠀ ‣ 語音信箱 |https://bit.ly/32eQAHk ‣ 私訊留言 |https://bit.ly/3nO1Fs6 ‣ 收聽平台 |https://bit.ly/3wYZPJW ‣ 節目合作 |dep138@eden.org.tw ⠀⠀⠀⠀⠀⠀⠀⠀⠀⠀⠀ 💡 製作團隊 主持人 – 楊月娥 製作人 – 陳宜良 Neo 剪接混音企劃–金涵卉 行政製作企劃–許芳瑜 攝影 – 林嘉政 出品–伊甸基金會 ⠀⠀⠀⠀⠀⠀⠀⠀⠀⠀⠀ Apple | Spotify | KKBOX | Google | Firstory| Soundon 搜尋:先來一杯 我們再聊 ⠀⠀⠀⠀⠀⠀⠀⠀⠀⠀⠀ 🧡照顧的漫漫長路上,邀請您支持伊甸一起凝聚陪伴的力量,期待能夠藉由經驗的傾聽與訴說,彼此相互理解陪伴,無論是誰,都能夠重新整理,並好好對待自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