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本集節目由室長、James 和 卡冊 共同主持,他們以輕鬆對談的方式,深入探討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混亂與挑戰。節目中,他們從一個案例出發,討論了網路霸凌、家庭關係、同儕影響等因素如何影響青少年的心理狀態和行為。他們也分享了如何幫助青少年走出困境,包括提供合適的出口、運動、陪伴、傾聽和適時的讚美。此外,他們也提到了父母自身的分離焦慮可能對青少年造成影響,並強調理解和同理青少年在叛逆期的掙扎。最後,他們推薦了劍道運動和心理諮詢作為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方式。
//重點心得網路霸凌受害者可能成為加害者的投射對象,因為他們相對弱勢,加害者認為更容易達成目的。
//青少年犯罪不應僅歸咎於家庭,因為孩子有獨立意志,父母已盡力做到該做的樣子。
//青少年時期過度沉溺於網路霸凌,可能是因為他們沒有辦法過自己的生活,太在意他人眼光。
//父母對子女過度保護,反而可能源於父母自身的分離焦慮,因孩子成長而感到自己不再被需要。
//膽小作為一種防衛機制,能保護青少年不越界,避免做出偏差行為。
//叛逆期是孩子開始展現自我的階段,應陪伴他們認識情緒,而非用「叛逆期」一概否定。
//父母應同理青少年在混沌時期想法,給予合適、合理的出口,而非一味否定或冷漠。
//讚美對於青少年建立健康三觀很重要,適時的讚美能幫助他們肯定自我。
//運動是青少年宣洩情緒的其中一個方法,但需注意運動可能帶來的暴力行為。
//透過與年紀稍長、品行良好的朋友建立關係,能幫助青少年建立正向價值觀。
大綱
00:00:04
傑米犯案動機探討
節目一開始,三位主持人室長、James 和 卡冊 針對傑米為何尋找凱蒂(受害者)展開討論。卡冊 認為傑米是想對凱蒂做出某些行為,因為凱蒂曾被拍下照片,容易成為投射對象。James 則認為傑米選擇凱蒂是因為她相對弱勢,更容易達成目的。室長補充,凱蒂曾網路霸凌傑米,這件事在傑米心中留下印記,傑米藉由「解救」凱蒂的行為來掩飾自己的目的,並以刀子作為威嚇或展現男性權威的工具。傑米因自尊受損而防衛,但他沒有將凱蒂視為一個人,而是不好的東西,因此被送入精神病院。最後,卡冊 提問為何傑米如此沉溺於被霸凌的過程及混沌的事件中。
00:03:58
家庭因素與青少年混沌狀態
卡冊針對青少年為何陷入混沌狀態提出疑問,並指出傑米過度在意外貌和網路評價,無法過正常生活。James 提出傑米與父母互動缺乏的可能性,推測家庭中可能存在大男人主義或望子成龍的觀念,缺乏對孩子的讚美。卡冊 補充劇中提及傑米與父母溝通不良,父母甚至不知道他在做什麼。James 認為這與家庭關係脫鉤有關,並非單純的父母行為問題。James 假設若父親持續讚美兒子,情況可能改善,但 卡冊反駁,父母也有自身壓力,難以兼顧孩子的憂愁。室長總結,青少年的三觀比成績重要,並提出若從小重視孩子的價值觀,後續問題會較好處理。卡冊 進一步探討若在叛逆期才發現與孩子脫鉤,該如何補救,以及如何幫助陷入混沌狀態的青少年。James 分享一個朋友的故事,其母親因朋友的行為影響嚴重,採取極端方式(高速公路逼迫溝通)迫使孩子改變,雖然效果顯著,但此方法不可取。
00:11:21
個性差異與求生/求死本能
室長分享自己青少年時期的經歷,因就讀較差的班級,但仍保持良好成績,三觀正確,並未有嚴重叛逆行為,認為自己膽小是避免偏差行為的重要因素。James 和 卡冊都認同膽小是一種防衛機制,是求生本能的展現。卡冊 指出叛逆行為如飆車、吸毒等,是求死本能的表現,並引用佛洛伊德的理論,人同時擁有求生和求死的慾望。施札分享自己曾經歷高速騎乘的驚險經驗,表示自己不喜歡速度感。討論延伸至人們為何尋求死亡,James 和 卡冊 認為是為了解脫,擺脫不滿意的生活。卡冊提出,追求刺激或與死亡相關的活動,也是一種解脫方式。
00:17:04
影集劇情分析與青少年輔導
卡冊 分析影集四集劇情,第一集呈現混沌狀態,第二集展現青少年校園的混亂,第三集探討諮商師與傑米的互動,第四集則指出父母已盡力,孩子仍有獨立意志。卡冊 認為諮商師的行為方式有問題,室長解釋諮商師有結案壓力,並非真正的心理諮商師,而是犯罪心理師,目的是取得傑米的口供和犯案動機。卡冊 認為諮商師的行為方式不合理,室長則認為諮商師利用同理心讓傑米卸下心防。卡冊再次強調如何幫助青少年避免陷入混沌狀態,並表示自己目前沒有好的方法,希望其他主持人分享。卡冊 分享與一位劍道老師的討論,老師分享自己青少年時期想發洩力量,透過搬鐵條和練劍道來宣洩,並未做出偏差行為。
00:24:22
青少年輔導方法與反思
卡冊 分享劍道老師的故事,認為運動可以成為青少年宣洩情緒的途徑,但並非所有方法都適用。James 分享自己國中時期打籃球的經驗,因目睹球場暴力事件而改打排球。卡冊 強調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過程,不應以單一詞彙概括所有行為,應學習陪伴孩子認識自身情緒。James 提問一位媽媽的觀點:叛逆期孩子重視朋友,不重視家庭。卡冊 和室長都不認同此觀點,認為應探討背後原因,例如分離焦慮(父母方面)。James 認為應從父母和孩子的角度分別探討問題,並強調陪伴、傾聽和適時讚美對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性。卡冊 指出許多家長不自覺地以否定或冷漠的方式傷害孩子,建議多閱讀相關書籍。最後,卡冊以敏感貓心理諮商作為結尾,並分享一個笑話。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3b98il2043501yqdoqgdr2t/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