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31】為什麼你會成為現在的自己?該怎麼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2024-06-24·23 minutes

Description

Episode with songs

怎麼讓自己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你可以很佛系,就是讓各種經驗餵養你。在電影中,導演用這樣的詮釋,看起來很像合理,但實際上有不少的問題。這麼多不同的信念在我們之中,我們其實會在一個不太穩定的狀態。雖然說我們對世界的看法,會因為不同的情境,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我們還是會長成某些特定的樣子,且若你在不同的情境下,都能展現某種樣子,別人會說你真是個穩定的人。這樣的人,在目前的社會中,是比較被推崇的,特別是當他呈現出來的樣態勢符合社會正面價值期待的。就像黃仁勳呈現的樣態,就是穩定、溫暖。不過像Elon Musk雖然穩定,但穩定是個混蛋,就另當別論了。

那我們要怎麼做,才能讓自己成為最好的自己呢?首先,你要知道那個最好的自己是甚麼樣子的... 在我心中,我覺得最好的自己,是順應自己的特質,然後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樣子。不過,現在的我們,很多時候都是找到一個自己想要模仿的範本,然後想辦法讓自己成為那個範本。這並沒有錯,但是那樣的你,可能不一定是最適合的。

不論你決定想要變成怎麼樣的自己,那麼你該做的事情,就是要強化這樣的信念,讓你自己覺得,我真的是很適合變成這樣的。比方說,如果你希望自己是個有創意的設計師,那麼你就要想辦法去強化這樣的經驗,你可以透過加強自己的能力,或是透過和別人分享設計相關的資訊,又或是進行創 ,讓外界的反饋,來強化你自己對於這個信念的篤定程度。這雖然聽起來有點怪,但是非常務實的做法,就像若你要覺得自己是很會念書的學生,你不就要透過很多的複習、考試,甚至和別人的比較,來強化這個事情的信念。你甚至可以用一些取巧的方式,像是跟成績不好的人當朋友,那麼就會覺得自己學業成就真的很不錯。這樣的作法,對於剛起步,對自己的信念還不是那麼穩固的人,是有幫助的。但若你已經不是生手,還要讓這個信念繼續為真,那麼你需要的是精進自己,而不是用一些方式來催眠、蒙騙自己。 

前面有提到,信念在不同情境下,有可能會需要微調,那我們怎麼確保自己的信念,在不同情境都是站的住腳的呢?那麼你就需要是先去做盤算,像是不少人當了主管之後,會讓人覺得怎麼換了位置,就換了一個腦袋,讓原本的朋友感到心寒。若你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你就要想想,自己可以怎麼樣做,才能夠滿足新的情境,又不至於會讓別人覺得你有了很大的轉變。比方說,你在不是主管的時候,可能覺得每個人應該要掌握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而不是把所有的時間精力都投注在工作上。但是成為主管之後,因為來自上層的壓力,以至於你可能會要求下屬必須要多花一點心思在工作上。這樣的心態,就和你不是主管的時候,是不同的。那該怎麼辦呢?以這個例子來說,你可以跟下屬說,目前的工作有點多,但是若我們可以用比較有效率的方式來進行,那麼就可以盡量不要加班、不影響大家的生活作息。很有可能因為有這樣的調整,就可以讓你記去信守工作與生活要取得平衡的信念。

除了這個做法之外,你也可以想想,自己的信念,可以有怎麼樣的延伸與變形。是先去預想這件事情,也有助於你信守信念的同時,也可以與時俱進,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可能性。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就像我自己擔任老師15年,也會常常想,自己要當一位怎麼樣的老師。面對學生樣態的改變,以及大環境的變化,我要怎麼樣做,才能不違背初衷。若你能夠知道自己的核心價值,你就比較不會因為外在環境的改變,或是獲得的反饋,而迷失自我。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nf9f3y000l01zt0uq4cuh3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4nf9f3y000l01zt0uq4cuh3/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