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65 | 世界銀行(World Bank)宣佈調降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成長預估。/ 國際能源總署(IEA)及世界經濟論壇(WEF)都將用電需求激增和氣候變化,視為眼前最大的風險。

2022-01-18·15 minutes

Description

一週財經聚焦

一、世界銀行(World Bank)宣佈調降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成長(GDP)預估,由於更多的財政與貨幣政策開始緊縮,2022年估計成長放緩至4.1%,2023年估計放緩至3.2%。全球經濟展望出了什麼事?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Bloomberg彭博新聞社:〈World Bank Cuts Global Growth Forecast on Virus Flare-Ups〉(
世界銀行下調病毒爆發下的全球增長預測)
●CNN:〈WHO: Omicron may replace Delta as dominant COVID-19 variant in PH ‘soon’〉(世衛組織:Omicron 可能會「很快」取代 Delta ,成為主要 COVID-19 的變體)
●Fortune財星雜誌:〈Omicron may be less severe than Delta, but it could hit the global economy even harder in 4 painful ways〉(變種病毒也許沒有Delta嚴重,但它會用四種方式打擊全球經濟增長)

分析解讀 

根據世銀發布的半年度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世界銀行將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歸因於以下四個因素:
1.病毒威脅
2.政府救助措施減少
3.最初的需求反彈逐漸消失
4.全球貧富差距擴大

世界衛生組織(WHO)歐洲區負責人也表示,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急速蔓延,預計未來6至8周正整個歐盟區(包括前蘇聯各國和土耳其在內)將有一半以上人口被感染。

由於新冠疫情不斷蔓延,全球經濟復甦確實有可能顯著放緩,其中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產出,預計仍將大幅低於疫情前水準,如此一來全球貧困會進一步惡化。過去兩年,貧困已經再次開始加劇,要消除這一問題,似乎是比能源轉型更大的挑戰。

確實,2021年在疫情趨緩下,全球經濟開始回溫,估計經濟成長率可以達到5%以上,各界也普遍看好2022年經濟,預估成長率約在4%。但是去年年底,變種病毒Omicron掀起另一波疫情。Omicron雖然多為輕症狀,但傳染力強,在今年初,全球單日確診人數曾一度突破250萬人,美國單日確診也超過百萬,均為歷史新高。雖然各方對疫情影響下經濟復甦程度看法不一,但主要預測機構均已開始調降今年經濟成長率。

世界衛生組織(WHO)反應仍慢半拍。在2019年新冠肺炎爆發初期,WHO事先未能充分預警,事後無力防堵疫情而廣受詬病;此次又未能記取教訓,低估了變種病毒的蔓延性,任由疫情擴散。

如果 COVID-19 預測模型正確,Omicron 最早將在 1 月中旬在歐洲和美國的大部分地區達到頂峰,然後擴散性會慢慢放緩;但也有人認為,未來疫情仍有可能急劇上升。

美國東北大學網絡科學研究所所長、數據科學和計算流行病學專家亞歷山德羅·維斯皮尼亞尼預測:「Omicron 的增長速度很快,發病症狀不會很猛,下降的速度也很快。它應該比我們過去經歷的其他浪潮更快地消退。」

不過,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我們都希望的情況下是明顯的上下峰值,這並不意味著 Omicron 不會造成大規模的損害。

以下是經濟學家和華爾街專業人士擔心,較容易受到 Omicron 衝擊的四個領域:

1.經濟增長

就在幾個月前,2022 年的增長前景看起來還不錯。2021 年10 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甚至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為 4.9%,其中美國和中國表現出色。沒想到 Omicron 在 11 月下旬來襲,讓經濟學家重新開始評估經濟走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 2021 年 12 月警告,Omicron 幾乎肯定會影響全球復甦,它將在 1 月25 日發佈下一次更新,比原定時間晚一周,這意味著 Omicron 對全球貿易的影響有多嚴重。在華爾街,高盛將美國經濟增長預期從 4.2% 下調至 3.8%。

新年過後,一波又一波的病例增長成為一股洪流。 Berenberg 首席經濟學家 Holger Schmieding 上周告訴投資者,這種具有高傳染性的變種病毒,將使歐元區和英國的 GDP 增長率下降達 1%。他說,最壞的情況將是 Omicron 造成「除了對醫療系統造成潛在嚴重壓力之外,還可能造成重大的暫時性經濟損失」。

隨著世界各地病例激增至疫情前的記錄,這個警告聽起來很有先見之明。

2.股票市場

隨著 Omicron 上周重創世界上最發達的經濟體,從法蘭克福到紐約的股市都暴跌, S&P 500 指數在連續四天下跌後才慢慢走出陰霾,這是自 9 月以來的最大跌幅。而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則出現了自 2 月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

不僅僅是 Omicron 給投資人帶來壓力,而且不斷上升的確診病例,增加了籠罩全球市場的避險情緒,讓投資人拋售高價持股,以換取避險資產。

高速增長的股票、加密貨幣以及所謂的週期性股票都出局了,這些股票往往會隨著宏觀經濟的大幅波動而漲跌。高盛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大衛科斯汀,在一份投資者報告中寫道:「圍繞 Omicron 變種病毒的不確定性、通脹上升以及貨幣和財政政策的減弱,推動了從週期性股票轉向防禦性股票的輪動。」

高盛認為不確定性主題將在今年一整年持續。它預測 S&P 500 指數將在年底前攀升至 5100 點,這意味著增長 7%。這與去年 28.7% 的驚人漲幅相去甚遠。

3.勞動力市場

最近發佈的一份就業報告發出了令人不安的警告:不要關注 3.9% 的失業率。從表面上看,這看起來似乎不錯,但它掩蓋了其他地方更大的問題。只要 Omicron 一失控,隔離和封鎖政策再度發布,很多勞動力又將從勞動市場消失。

美國銀行估計,在 Omicron 浪潮的高峰期,將有超過 400 萬美國一線工人被隔離。

4.全球供應鏈

由於封鎖將消費者留在家中,COVID-19 的第一年以需求暴跌為標誌。而去年,我們產生了幾乎相反的報復性消費,即便工廠產量激增,還是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供應鏈在上半年又嚴重失衡,造成全球物價飆升。美國銀行證券認為,一波全球病假和強制隔離,再次衝擊全球供應鏈。

在全球層面,美國銀行證券全球經濟學家 Ethan S. Harris 寫道,「隨著 Omicron 浪潮從一個地區滾動到下一個地區,這應該會導致不同行業的滾動中斷。需要注意的是,Omicron 尚未涉足全球供應鏈重鎮的亞洲國家,這意味著我們可能會在春季看到供應鏈進一步中斷,即使美國和歐洲的醫療保健前景(可能)顯著改善。」

以 2021 年第 4 季南韓尿素短缺事件為例,生產尿素並非高階技術,基於成本考量,尿素生產已由高工資國家移往成本較低的國家,例如中國大陸生產。但由於疫情導致能源價格高漲而影響尿素生產,中國大陸開始限制出口,使得南韓尿素短缺,影響遍及物流運輸及農業。

過去不乏各國限制物資出口,以穩定國內供給的例子,但主要是以稀有戰略物資為主,通常這類措施並不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規範。而尿素危機我們可以看到WTO爭端解決機制已經緩不濟急了,最後南韓還是透過外交途徑解決,但已對國內經濟造成衝擊。

疫情導致產業增加了難以控制的風險,技術領先並非建立安全供應鏈惟一因素。安全供應鏈應是在任何情形下,可以維持供給不短缺、生產不中斷,並有足夠的安全庫存。所以各國除了專注在高端關鍵技術等原先的重點外,對於過去因成本因素而外移,目前國內自給率低必須仰賴進口,或者進口來源集中度高,以及短缺可能危及供應鏈運作的項目,也納入安全供應鏈的範圍。

針對此趨勢,政府必須有系統完整地盤點各產業供需概況、技術水準,以及貿易結構,進而鎖定重點關鍵領域,並搭配靈活招商政策,甚至必要時提供更多的誘因,才能吸引產業可以在國內投資生根。

二、國際能源總署(IEA)表示,除非加快結構改革,否則未來三年新增的用電需求,將加劇電價波動,導致碳排激增,還會成為社會動盪因數。此外,世界經濟論壇(WEF)也發布「2022年全球風險報告」表示氣候變化將被視為2022年最大的風險。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CNBC:〈Billionaire Ray Dalio on climate change: 'It worries me. I worry for man'〉(億萬富翁 Ray Dalio 談氣候變化:它讓我很擔心。我也為人們擔心)
●Bloomberg彭博新聞社:〈These Are the Biggest Risks the World Faces in Next 10 Years〉(這是未來 10 年全球面臨的最大風險)
●Forbes富比世雜誌:〈Here’s How Climate Change Crisis Could Impact Business Operations And Policies In 2022〉(以下是氣候變化會如何影響 2022 年的企業運營和政策)

分析解讀 

調查顯示,目前僅11%受訪者看好全球經濟在2024年前加快復甦;相較之下,高達89%的人認為未來充滿變化與危機。此外,逾84%的受訪者對於全球前景悲觀,抱持樂觀或正面看法的人不到16%。

在這份報告裡,氣候變遷被視為頭號風險。而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風險增加最多的項目還包括:社會凝聚力減弱、生計危機與心理健康惡化。

WEF(世界經濟論壇)常務董事薩迪亞·扎希迪(Saadia Zahidi)表示:「全球領袖必須團結起來,採取互相協調的方式因應嚴峻的全球挑戰,並在下次危機出現前建立抵抗能力。」

調查顯示,「極端氣候」被視為全球短期(2年內)面臨的最大風險,而「氣候行動失敗」名列中期(2~5年)與長期(5~10年)風險排名首位。

去年11月,全球近200個國家於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達成協議,承諾繼續努力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但其中多國原本期待取得更多成果。

與WEF共同製作此報告的蘇黎世保險(Zurich Insurance)風險長吉格爾(Peter Giger)表示:「若無法在氣候變遷有所作為,可能導致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總額萎縮六分之一。」

COP26做的承諾,確實不足以讓我們達成攝氏1.5度目標。WEF在報告中也點出四個新興風險:
1.網路安全
2.氣候轉型失序
3.移民壓力
4.太空競爭

以最後一項為例,未來數十年內預計多達7萬顆衛星升空,太空旅遊業也將進一步發展,但在缺乏監管之下,衛星碰撞與太空碎片機率恐因此攀升。

拉回臺灣,去年底舉辦的四大公投案全數不通過,對能源供應影響最大的是核四不商轉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繼續興建。

在去年5月兩次無預警大停電後,這次的公投案看似幫蔡政府因停電引發的民怨解套,但從長遠來看,卻是讓台灣的能源政策失去了檢討推動方向的契機。加上近年企業投資轉趨積極,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表示,因為用電增加超出預期,2025能源轉型配比無法如期達成。這些因素,也大幅增加劇缺電和限電的焦慮感。

核四與三接公投的結果,象徵台灣2025年邁向非核家園已成定局,因蔡政府無意讓現有核電廠延役,核四也不商轉,三年後供電選項就只剩下天然氣、燃煤與再生能源三種。在蔡政府堅定走向非核道路的同時,我們卻發現美、日、歐卻對核能有不同的想像。發生福島核災的日本繼續使用核電,2030年預估核電占全國發電量的20%。美國官方與民間正在推動快中子反應爐研發計畫,日本官方也考慮加入。而歐盟則計畫把核電納入綠色投資項目。

國際間的改變,凸顯在2011年福島核災後全球湧現的反核浪潮,正處於一個理性修正的轉折點。這個轉折主要出自於兩個考量:核能不但是穩定供電的選項,而且在應對迫在眉睫的氣候變遷議題上,核能是當前可接受的選項。

但在台灣,上述兩項考量都不在蔡政府的選項中,企業對供電夠不夠與綠電夠不夠的質疑聲浪正在加大。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預告台灣有可能缺電,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則示警,政府必須在綠能提升前的過度階段做好超前部署。兩人的談話,相當程度反映了整體產業界對供電議題的關注與擔憂。

在供電不足的議題上, 2017 與 2021 年兩度出現無預警大停電,雖然這兩次停電對產業界傷害不大,但近年電力供應不穩的情況已成為產業界關心的議題,政府除了必須保證總體供電足夠,對於區域供電的平衡與電網的可靠度,須有更多實質作為。

另一個比缺電更棘手的問題是綠電不夠。

去年 11 月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決議,各國都要加速推動減碳,歐盟碳關稅今年就要上路,近期企業界最常聽到的關鍵字是「永續」與「減碳」。以台積電為例,承諾2025年碳排零成長,2030年時碳排降到2020年的標準,並在2050年達到零碳排。這項挑戰十分巨大,台積電幾乎已買盡國內主要的綠電憑證,劉德音日前公開呼籲政府要對綠電超前部署,可看出台積電上下對綠電不夠的警惕。

政府預計今年底前提出減碳路徑與時間表,但因為多數企業已展開應對COP26與明年歐盟碳關稅上路,若到下半年才公佈國家減碳總體計畫與時程,對企業而言這樣的速度太慢。

過去十多年,企業關注能源議題多數放在穩定供電與合理電價上,未來還必須加入碳排選項。我國推動風電與太陽能光電已見瓶頸,前者受限風場開發成本太高,後者受限太陽能光電設立位址漸少。以日本的經驗為例,日本的綠能除水力、太陽能與風電外,還有生質能源,台灣在這些項目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這五缺是企業長年面對的挑戰,未來數十年會新增第六缺:缺減碳。產業界應對減碳千頭萬緒,最好的起點是政府坦率告知能源轉型現況,讓企業發展有所依據,減碳之路才能穩定前行。

《經濟學人》總評  

這期《經濟學人》的封面設計非常寫實,我們看見一隻代表政府的手,使力推著一座象徵企業的辦公大樓。上面兩排黑色字體,大字寫的是「Beware the bossy state」(小心大政府);小字則是「Government、business and the new era of intervention」(政府、企業以及這個干預新時代)。

《經濟學人》的封面故事,再次聚焦於全球的大政府現象。隨著人們要求政府對從疫情、社會正義到氣候變化等等新威脅採取明確的行動,一個新的動蕩階段正在來臨。政府在不介入企業的股權投資或董事會的情況下,轉而以讓社會更安全、更公平的名義,開始名正言順的比手畫腳。政府不甘心只擔任著所謂的所有者或裁判,一轉身成了企業行為的指揮官。

正如《經濟學人》特別報導所闡述的那樣,這種方法的跡象無處不在。拜登為了讓美國的中產階級感到安心,正想方設法推動著包裹著保護主義的工業補貼,和強勢監管的相關法規。在中國,習近平推動「共同繁榮」的種種壓制行為,旨在遏制過往那種沒有底線的大繁榮,創造一個更可以自給自足,有所規範的商業環境。歐盟則選擇了遠離自由市場,轉而擁抱產業政策和「戰略自主權」的大政府作為,但這項政策卻壓制了許多高科技企業。

隨著這些大型經濟體的轉變,英國、印度和墨西哥等中等經濟體也在蠢蠢欲動。更重要的是,在大多數的民主國家裡,兩黨政治在這個方向上有志一同,幾乎沒有政治人物會選擇去挑戰邊界的開放,或讓市場再次回到自由競爭的時代。

不過,《經濟學人》在結論上還是認為,這種強勢專橫的商業幹預主義雖然看似立意良善,但這終究是一個錯誤。它的擁護者心理寄望的,是一個更加繁榮、公平和安全的商業世界,但他們迎來的很可能會是一個效率低下,充滿既得利益者和自我孤立的商業新世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