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富國島,這樣慢慢的就很好!
✈️星宇航空直飛富國島x最美JW萬豪酒店,
🏆品冠旅遊輕戀越南 金質旅遊獎肯定
▶️旅行即是犒賞自己的最佳方式👉 https://fstry.pse.is/7hlege
—— 以上為播客煮與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 愛與恨不是對立
[✨] 它們是同一條河
愛與恨是對立的嗎?愛恨交織之間存在著什麼關係呢?還是其實是同一種情感能量的不同表現,不同價值層次的選取。
如果我們從生物學與神經科學的視角來看,愛與恨有一些相同的活化區域,像是大腦中的腦島(Insula)、被殼(Putamen),這些神經機制會觸發愛與恨的行為驅動。這也解釋了為何愛與恨,可以在情感關係中置換表現。
[✨]愛是一種能力,不僅僅是感覺。
當我們談論「愛」,往往將它視為一種溫暖的情感。然而,一些心理學家與哲學家卻說:「愛,從來都不只是感受,而是一種選擇、一種能力。是一種我們如何看待世界,以及如何看待自己的方式。」
德國哲學家馬克思‧謝勒(Max Scheler)認為,當我們愛一個人、愛一件事物、愛這個世界,我們並不是單純地「喜歡」,而是在這個過程中,看見了更高層次的價值。
當愛是一種「價值的攀升」,能讓我們超越自己的侷限,那麼恨則是一種「封閉性的價值扭曲」,一旦發生某些價值選取高於自己而無法接受時,恨便成為我們拉低它、貶損它的方式。
最終,我們的視線只能看到自己的傷害,再也無法超越它了。
[🌙]愛與恨是書寫生命的筆觸
愛與恨往往都與我們的內在心理狀態有關,而投射則是將這些內在情感歸因於外在對象的過程。
愛與恨都可能涉及投射的心理機制,許多時候,我們會愛上一個人,往往看到的是理想化的對方,卻無法看見活生生站在眼前真實的他。一旦對方無法滿足我們的投射與期待時,便會轉為失望、憤怒甚至恨的情緒,而這些往往就是我們內心不願面對的。
然而,愛與恨的本質,很多時候都與對方無關。如果不希望每一段感情都「人生若只如初見」,那該如何辨識出愛呢?「愛的現象學」告訴我們,愛的本質不只是感受,而是一種「主動給予」的精神行為。
現在,我們即將踏上艾尼格瑪星球,請帶著開放的心靈,在獨特的地貌與神話中,展開今晚的星際旅行…
[🌠] 艾尼格瑪星球:
傳說,艾尼格瑪星誕生於無垠星海邊緣,那時,兩股原始能量在虛無中邂逅:一個是造物主捏土造人時散發的黑光;另一個則是如萬物初犢時的清靜白光,在短暫而激烈的交融中,孕育出這顆矛盾與和諧氣息的星球。
艾尼格瑪星的外觀看起來,像極了一幅寫意山水的水墨畫。地表上的無數裂縫,在晨曦時可以看見夾雜熔岩的紅棕色光芒,彷彿那初生愛戀時燃燒的熱情;當暮色降臨時,則會照映出冷冽銀白的光,整個星球像是被一層黑紗,籠罩住無比的長情與執念。
生活在紅棕與冰藍交織的網羅,居住於此的希瑪族天生敏感,只要情緒稍有波動,他們的皮膚會隨之泛起幽微的光澤。
傳說,一年之中,那個星辰最盛的夜晚,天空會出現一條神秘的「失刻匕耀」天象。那一道橫跨天際的光帶,正是黑光與清靜光交融時留下的痕跡。
在這個夜晚,希瑪族人會聚集在一起,跟隨著大地的呼吸,他們的星芒體會走入這道光帶,讓一整年的情感能夠藉此頻率轉化。
他們的雙瞳,一眼閃耀著赤金色的光芒,一眼映著孤寂夜空中深沉的哀愁,昭示著生命的全貌與靈魂的奧義。
今年的10/29日,星辰最盛的夜晚,希瑪人將再一次寫下星空詩篇,並且,伴隨著一整晚的流星雨。
[💫] 阿光說:「在心靈的曠野中,有些過客留下了印記。請記得抬起頭,讓星辰為我們指路,撫平那鋒芒,只留下溫柔的光,伴隨前行。」
[📡]《愛與恨現象學》
3/16(六)20:00 寶島聯播 FM98.5
3/17(日)21:00 大千廣播 FM99.1
[🎧] Podcast
Apple :https://reurl.cc/1ZVW2D
Spotify :https://reurl.cc/anYDn7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