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0 l 曾經是美國股市最大驚奇的Tesla,股價最近連續下跌,該怎麼從股價及產業面觀察?台灣的電動車產業(鴻海MIH)未來的發展又會如何?拜登推出1.9兆元紓困法案,大撒錢是不是正確的做法?疫情過後福利制度又該如何改革?

2021-03-09·13 minutes

Description

一週財經聚焦

一、曾經是美國股市最大驚奇的Tesla,股價最近一段時間連續下跌。
當天股價繼續不但下跌4%,今年至今,Tesla股價已經跌了15%,更是自從去年12月4日以來,收盤價首次跌破了600美元大關。我們怎麼從股價以及產業面,看待Tesla的股價扭轉?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WSJ華爾街日報:〈If Tesla Bubble Bursts, Catastrophe Won’t Follow〉(即使特斯拉泡沫破裂,也不會有災難性的後果;小標:〈Not all bubbles are equal. Britain’s bicycle-stock bubble of the 1890s holds lessons for today’s electric-vehicle mania.〉(並非所有泡沫都一樣,1890年代英國的自行車泡沫,為當今的電動汽車狂熱提供了教訓。)
●FT倫敦金融時報:〈This is the electric vehicle bubble. And this is the crash.〉(這是電動車泡沫);小標:〈Don’t say we didn’t warn you.〉(別說我沒有警告你)
●Bloomberg彭博商業週刊:〈Tesla’s Absurdity Amplifies the Tech Bubble Echoes〉(特斯拉驚奇放大了科技泡沫的影響);小標:〈The 800% rally in shares of Elon Musk’s electric-car maker surpasses the excess seen in the first internet frenzy.〉(Elon Musk的電動汽車製造商的股票上漲800%,超過了第一個互聯網狂潮中所看到的盈餘。)

分析解讀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Tesla的市場影響力有目共睹,2020年與Toyota的市值追逐賽更是一大驚奇。然而最近一段時間,Tesla市值大跌,蒸發了高達2750億,整體股價也跌破了600美元。面對著Tesla的市值大跌,大家都想問著到底是怎麼回事?大跌的Tesla還有希望嗎?電動車的全球競賽會怎麼展開?我們舉國期待的鴻海MIH,又將面臨一個什麼樣的電動車格局?

關於電動車市場未來趨勢,我有以下兩點觀察:

1.Tesla市值蒸發2750億?

從1月26日到3月5日,特斯拉一路磕磕絆絆,跌多漲少, 28個交易日裡有19天都在下跌。蒸發的2750億美元相當於三分之一市值,比整個Toyota的市值還要高。

Tesla是電動車板塊的龍頭,漲則全線帶飛,跌則無一幸免。在美股上市的中國三大造車新勢力同樣表現不佳,蔚來、小鵬與理想三家車企的股價,距離年初的高點接近腰斬。市場往往以累計跌幅超過20%作為進入熊市的標準,那麼,現在可以說Tesla已經妥妥地跌入了「熊市」。

2.Tesla 的產業發展情況?

首先我們要明白,Tesla當前出現大規模下跌的原因是什麼?

從表面上來看,我們看到Tesla出現大規模的下跌,是因為受到美國FED利率政策的影響,以及Tesla購買比特幣所導致的問題。但是實際上我們要考慮的是,Tesla股價去年那麼瘋狂的增長,其實就有問題。畢竟無論是從銷售量還是從市佔率來看,都不足以支撐那麼高的股價。所以這麼高的股價,實際上是有著嚴重的泡沫存在的。

其次,我們要考慮的是,Tesla畢竟是一個全新的產品,從整個市場的角度來說,銷量最好的市場是中國,在美國市場,大家對於Tesla並不是特別鍾愛,因為美國本身就是一個汽油價格較為便宜的市場。

而在歐洲,包含英國、挪威、冰島和瑞士在內的18個主要歐洲市場(不計13個中歐與東歐國家),1月Tesla新車掛牌數為1,619輛,只佔電動車比例3.5%,已經不如去年同期的1,977輛。對電動汽車這個新產品來說,中國市場的接受程度無疑最高。

但僅在中國一個區域立足的話,無疑將會面對比較激烈的競爭,畢竟中國的市場上有著大量的競爭對手,無論是傳統的造車巨頭,比如說比亞迪,北汽等等,還是所謂的新能源造車新勢力,比如說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這些汽車競爭者都會對特斯拉帶來較大的競爭壓力。

第三,根據《CNN》報導,Tesla在美國電動車市場市佔率,在2月下跌至69%,遠低去年同月81%,Tesla在美國市場中流失的市佔率,幾近100%為福特Mach-E所吃下。然而摩根士丹利分析顯示,美國燃油汽車銷量下降了5.4%,可2月份電動車銷量仍較去年同期成長34%,反映了美國消費者對電動車的需求成長。

Tesla恐面臨的市佔危機,前有BMW、保時捷、奧迪、捷豹等車廠,挑戰其價格較為奢華的Model S和 Model X,後有雪弗蘭、現代、Kia、福斯、裕隆和福特,對其價格較低的 Model 3和 Model Y虎視眈眈。AutoTrader分析師Michelle Krebs表示,我們已經觀察一陣子,Tesla已經不再是電動車的唯一選擇,Tesla的銷售或許會隨著市場需求而攀升,但同樣的,其市佔率也會不斷的被瓜分。

我覺得,特斯拉近期的大跌,美國聯準會主席Jerome Powell鮑威爾的演說內容也有影響。鮑威爾表示,美國隨著新冠疫情後經濟重啟,正面臨物價上漲和通膨的壓力,金融市場擔心聯準會將上調利率來抑制通膨,同時債權殖利率也開始攀升。

鮑爾的演說引起美股的震盪,因科技股在過去的定價是基於未來的現金流來增長,但隨著通膨機率上升,這些未來現金流將有所下降。

另外全球晶片在過去幾個月中,陷入產量不足危機,全球車廠不得降低產能或中斷生產,Tesla 也難以避免。

最後,Tesla的成本和開支一直是一個難題。Tesla正在大規模擴張業務,自行生產鋰電池也要投資金錢;除了這些,Tesla還需要處理召回的故障車輛,所以特斯拉的基本面也是有些問題的。

那麼,我們怎麼看待鴻海的MIH?我絕對樂觀其成。電動車已經是大勢所趨,有企業願意當仁不讓,協助台灣企業往電動車方向推進,這絕對是好事。但我也要提醒,MIH的挑戰還是不小。

首先,在電動車賽道中,所有競爭者可說是兵分三路,Tesla已經在「有一定基礎的新勢力」領域雄踞一方,無論是軟體、硬體、車架、電池…都是它已經擁有的差異化優勢。而了解Elon Musk的人都知道,他的成本控制力超強,而鴻海最擅長的也是成本控制,因此鴻海想在電動車領域超越,甚至打敗特斯拉,看起來很難。

此外,MIH跟傳統車廠的合作也有問題。車架和底盤是傳統車廠的核心技術,傳統車廠願不願意將核心技術外流,移交給MIH?值得觀察。

最後,MIH可以奮力一搏的可能就剩下科技方面的異業合作,例如Apple car,google、百度之類,或是市面上已有的小型電動車廠。我們知道電動汽車的認證是很花時間的,可惜這些企業對時間又沒有什麼耐心。

到底MIH能不能成功?我們期待它能成功,但目前看來,仍是未知數。

二、3月6日下午在沒有共和黨支持下,拜登政府的1.9兆元新冠疫情紓困法案通過了,內容包括發給絕大多數民眾1,400美元補助。
大撒錢到底是不是正確的做法?疫情過後的福利制度又應該怎麼改革才是正確之道?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FT倫敦金融時報:〈Stimulus could change the Biden presidency〉(刺激政策可能改變拜登任期表現);小標:〈The Democrat has to avoid the midterm rout of his predecessors〉(民主黨必須避免和歐巴馬一樣的中期潰敗)
●Economist經濟學人,緒論最後一篇第12頁:〈Bouncing back〉(恢復回來);小標:〈How to make a social safety net for the post-covid world〉(如何為疫情過後的世界建立起一個社會安全網)
●CNN:〈Biden faces the $1.9 trillion question: Is it too much?〉(拜登面臨著1.9兆美元的質疑:是不是太多了?)

分析解讀

老一輩常常耳提面命:「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但人就是這樣,沒有真的禍從天降,就不會從覺得痛。

最近遇見一位英國的年輕朋友,他一直從事著藝術的營銷工作,但疫情讓他的世界一下子崩塌了,還好英國政府的失業津貼,讓他安然度過了2020年,這個經驗使得他更支持福利國家的概念。

Covid-19就像突如其來的戰爭或金融風暴,揭示了社會的優勢和劣勢,並改變了人們對如何應對危機的想法。政府和公民之間的社會契約,正面臨一個重新締結的關鍵時刻。Covid19爆發造成的衝擊,讓整個社會面臨了停滯。過去一年,全球宣佈了超過13.8兆美元(全球GDP的13.5%)的緊急紓困,這是十年前金融危機期間紓困金額的四倍多,水漫金山,正在重塑人們和政府之間方方面面的面向。

在歷經經濟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摧殘之後,富裕國家的人們和政府重塑了彼此之間的關係。但今天的疫情,看來已經把舊的社會福利支出徹底撕碎。3/6拜登的1.9兆美元紓困刺激法案,經過漫長辯論,驚險在參議院通過,其中包括了大多數美國成年人可以獲得的1400美元支票。

即使英國公共債務已經達到了194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但3月3日的政府預算報告中,再度將支付暫時失業工人的工資計劃延長到今年9月。

這些大膽的動作帶來了不少危險。

政府確實可能會將公共財政擠壓擴大到臨界點,並且扭曲整個激勵措施,最後迎來一個僵化的社會。但它們也有機會制定出一個我們負擔得起的新社會福利政策,有效幫助人們,在一個被科技崩解的經濟體中找到發展機會。

過去一年,讓我們看見了一個社會支出的瘋狂實驗。過去的2020年,全球至少啓動了1600個新的社會紓困計劃。富裕國家以破紀錄的金額,提供了全球GDP平均的5.8%,來協助人們生活無虞。政府債務不停堆積,但到目前為止,借著低利率,讓整個服務的成本保持低廉。

去年,超過三分之二的歐洲人說他們支持「全民基本收入(UBI)政策」,這是一個對所有成年人的無條件定期支出的政策。

在民粹和一些經濟學家的鼓吹中,政客們更加傾向用更多的社會福利支出來刺激經濟,或者實施諸如UBI大撒錢計劃。其實他們需要更加審慎的長期觀點,安全網必須負擔得起。政府應該緊縮預算,而不應該是只會撒錢取悅人民。

激勵措施的扭曲,導致了失業率的上升,也會讓人民越來越懶、要求越來越多。大西洋兩岸都缺乏一個永久的安全網,可以對零工和Soho族提供完善的社會安全保障。

我認為,我們要重新認識政府在風險來臨時的重要角色。疫情揭示了政府在災難來臨時,確實能給我們的庇護,但福利政策應該與經濟發展掛鈎,它除了在艱難時刻有避震器的作用(給予社會支持,減輕打擊),還應該避免讓人們流於怠惰,並達到提升人力資源的目標。

疫情肯定會加速整個經濟結構的變化,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 的Anton Hemerijck已經警告我們:「光靠撒錢不足以應付未來的衝擊,好的福利制度必須投資於兒童保育、工作技能、健康醫療以及人民的身上。否則我們根本無力抵禦即將迎面而來的各項災難,如氣候變化、科技創新和人口老化。」如果不做好適當的防護,未來的日子會很辛苦。

《經濟學人》總評

封面故事

在亞太版本的封面設計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紅日的日本封底,襯著前方的福島核災殘破照片,前面一排黑色字體:「The lessons of Fukushima」(福島核災的教訓)。本期雜誌共用了三篇報導來講述這個專題,分別是緒論第一篇:〈The lessons of Fukushima〉(福島核災的教訓);小標:〈Nuclear power must be well run, not ditched〉(核能必須好好運轉,而不是放棄)、Briefing專文:疫情改變了這個社會制度,哪些改變會持續?,以及財經板塊第六篇:疫情導致了現金移轉體系的核爆,這能夠為全球的基本收入引領出一條道路嗎?

在亞洲版本的封面故事中,經濟學人嘗試回頭檢驗了十年前的福島核災教訓。它始於一場可怕的海嘯,但讓許多人記憶猶新的,是隨之而來的核災難,整個世界看來都嚇呆了。

在上海和舊金山,人們四處尋找碘片和碘鹽來預防核污染進入甲狀腺。接著,關於應對氣候變化,「應該恢復核能發電」一類的言論被束之高閣。在德國,梅克爾長期以來就與商業界站在一起,反對關閉核電廠,但在反核的風潮下,最後她也不得不下令逐步淘汰反應爐。在中國,全球最大的核電站建設計劃被迫擱置。

大家的這種反應可以理解,但經濟學人認為,這些論點是錯誤的。儘管存在很多缺點,但核能可以提供足夠的發電,而且還不會產生碳排放。

到底該不該重啟核電?這是21世紀最大的懸疑,但氣候變化橫亙眼前,我們應該怎麼應對?或許,時間會告訴我們一切。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