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之路(四)亞杜蘭洞的沉澱

2022-06-12·53 minutes

Description

當大衛擊殺了歌利亞之後,深得眾人的信任。在看似已經越來越接近命定的時候,上帝卻將大衛遠遠的帶離開。大衛有七年半(約在23-31歲)的時間在躲避掃羅的追殺,躲到了亞杜蘭洞。外表看起來是逼迫,實際上是大衛成為以色列王最重要的熬練。

首先,「掃羅的忌妒」。

在(撒上18:1-19:17)這個段落提到大衛在掃羅的宮殿中服事,看似成為君王實習生的他卻開始遭到掃羅王的妒忌與恐懼,以致在接下的歲月當中不斷地被掃羅追殺。我們在經文當中開始來看到大衛被仇視的原因,或者說看到大衛逐漸贏得人心的關鍵:

關鍵一:「做事精明(動)」 שׂכַל (sa-kal)這個字的原文解釋有「謹慎的、有洞察力、有領悟力、 慎重的、有見識、成功的」的意思。大衛做事有智慧並且慎重,不打馬虎眼(清清楚楚)。所以團隊不單在他的管理/領導之下有效率、清楚。跟著他的人也在當中學習、受益。
關鍵二;「英勇戰功(事蹟)」。一個被揀選的受膏者(領袖),不是只有靠大家吹捧、或是”看起來潛力無窮”,而是需要有實際征戰得勝的事蹟。以前在曠野擊打獅子與熊的大衛,雖然已經算是勇者,但這次擊殺歌利亞,使得大衛成為全國皆知的得勝者。
關鍵三:「生死之盟」。掃羅沒有朋友、也沒有相信的人。但是大衛居然有生死盟,而且是掃羅的兒子。關鍵四;「眾人的喜愛」。關鍵五:「上帝的同在」。本節經文中說出掃羅懼怕大衛的真正原因,是他發現大衛有上帝的同在,而他已經沒有了。除了王位,一無所有。

其次,「王的通緝令」。

失去了神的靈,也失去了「對於罪的感覺」。一個沒有聖靈的領袖,除了先前提到的妒忌之外,還會有以下的特徵。我們透過掃羅追殺大衛的經過/事件,來彼此學習:有「憤怒(Anger)」、「恐懼(Fear)」、「欺騙(Lie)」、「暴力(Violence)」。至此之後,掃羅便不停息的追殺大衛。試圖用暴力與血腥來挽回他已經被耶和華厭棄的王位。

最後,大衛進入到「流浪的旅程」。

大衛離開基比亞逃往拉瑪(撒上19:18),可能是因為撒母耳並不能提供長期的保護。大衛拿掃羅的追殺質疑約拿單,約拿單答應協助大衛確認掃羅的追殺,是不是一時氣憤導致(撒上20:1-4)。約拿單依約告知大衛:「掃羅要殺大衛」的信息,並且與大衛發誓立約(35-42)。大衛確定離開了服事約6年的宮殿。

大衛的狀況相當悽慘,應該是沒有食物也沒有武器,所以才來到挪伯祭司亞希米勒處尋求幫助。祭司詢問大衛為何沒有隨從,大衛騙他說自己是從事秘密任務(V1-3)。亞希米勒的協助,為他和他的祭司們帶來殺身大禍。掃羅要求侍衛去殺祭司,但他的臣子不願意,於是叫多益去殺,多益遵命進行,滅了祭司城,包含小孩與牲畜,僅有亞比亞他,逃到大衛那裡(V17-23)。

大衛躲避掃羅,逃到迦特王亞吉那裡(V10)。此時看起來大衛還很不熟悉逃難的生活與技巧,所以之前去祭司那裡找吃的,或者到非利士去投靠亞吉,感覺上都很不專業,技巧很差。以後似乎就漸漸熟悉這種逃亡的生活。

「亞杜蘭(名)」 עֲדֻלָּם (`A-dul-lam)原文是「人的正義」的意思。此處位於以色列的高原地帶,位於迦特到伯利恆的半路(低地)上。迦南人已經在此處建城(書12:15),之後分派給猶大。”亞杜蘭洞”指的應該是亞杜蘭城附近的石灰岩山洞,以易守難攻聞名。

大衛在亞杜蘭,看著王城。是不是感覺自己已經遠離王的呼召?困境有時候是為了讓我更清楚(省思)我的呼召。如果沒有亞杜蘭(放逐)的經驗,或許大衛敗壞的速度會更勝於掃羅。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