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

林煜軒醫師

《會談地圖》podcast每一集會以半小時的長度,每週一集深入淺出的導讀 NEJM、Lancet、JAMA、Nature、Science等最新頂尖期刊的重要論文。希望能讓大家在通勤的零碎時間,像醫院、學校裡的meeting一樣,可以「聽」到頂尖期刊最新論文的深度解析。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是臨床會談技巧導向、系統介紹精神醫學與腦科學背景知識的實務書籍。《會談地圖》是台大醫院林煜軒醫師自住院醫師開始整理的筆記精華,至今仍不斷補充更新,並定期在podcast頻道與facebook粉絲專頁分享各大權威期刊最新研究。

如果您讀不完、懶得讀 2020年以來 NEJM、Lancet、JAMA、Nature、Science 裡精神醫學、腦科學的重要文章,每週您只要花25分的零碎時間(很多人一趟上班的捷運就有了),您可以像聽新聞一樣從《會談地圖》podcast「聽」完這些論文重點。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All Episodes

【研究室論文】中國近年的軍事活動造成台灣人網路搜尋移民與憂鬱增加

【研究室論文】中國近年的軍事活動造成台灣人網路搜尋移民與憂鬱增加

🄴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

中國近三年對台灣軍機與軍艦的軍事威脅,對台灣人民造成心理壓力的研究,刊登在《亞洲精神醫學期刊》(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從2020年至2023年,中國對台灣軍機與軍艦侵擾的軍事活動頻繁,尤其是在2022年6月之後更大幅增加。在中國對台灣有軍事活動威脅的當週,台灣人在網路上搜尋「移民」的搜尋量就會跟著增加;而且在一週後搜尋「憂鬱」也會增加,顯示中國對台軍事活動,對台灣人群體心理健康的有顯著影響。 這項研究發表在《亞洲精神醫學期刊》(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IF=9.5)中「戰爭帶來的心理創傷與移民的心理健康」特刊的論文,探討台灣面臨中國武力威脅時的心理健康影響以及心理反應。 #不只是戰爭倖存者_台灣長期受威脅也可能造成心理壓力 戰爭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不僅僅是從戰火中倖存者的創傷壓力症候群、憂鬱症。全世界有非常多地方,雖然還沒有爆發戰爭,但可能經常飽受軍事威脅,這些地區人民的心理健康狀態,以及面對軍事威脅壓力的心理反應,台灣就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研究的案例。 但是要量化軍事活動的威脅,以及長時間觀察心理狀態的變化,都是非常困難的科學研究議題。這項研究台灣在軍事威脅下的心理反應研究,巧妙地結合幾項公開的資料分析。 台灣是全球矚目被預測可能會爆發軍事衝突的熱門區域,尤其是近年來中國在台灣周邊不斷增加軍機、軍艦的各種軍事活動:2016年底中國軍機開始頻繁在台灣周圍海域飛行,甚至在2019年越過台灣海峽中線。到了2023年進入台灣海峽的中國軍艦數量開始增加。為了讓台灣民眾了解這些動態,台灣國防部自2020年起每天公布中國軍機和軍艦的運作數量。研究團隊進一步比對同時期Google趨勢資料庫,分析台灣人對「移民」、「憂鬱」及「自殺」的網絡搜尋行為,探索這些數據與軍事活動之間的潛在聯繫。這種方法提供了客觀數據反映民眾對軍事威脅的心理反應。 #網路搜尋量客觀的反應台灣人民的心理壓力 面對軍事威脅或政治重大變革,民眾在第一時間的反應,通常會想到移民。從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1979年美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以及1996年台灣首次總統民選前中國在台灣周邊海域飛彈試射後,都引發了台灣的移民潮。同樣的現象也可以在全球其他地區觀察到。利用Google趨勢搜尋「移民」一詞的數據,可以看到在某些國家的政治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如2016年美國政黨輪替和英國決定脫離歐盟,英、美兩國的人民對在網路上,「移民」的搜尋量都暴增。 當中國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時,台灣人在網路上的搜尋模式顯示了軍事威脅對他們心理健康的影響。在中國加強對台軍事活動的那週,「移民」這個關鍵字的搜尋量就會上升。而在接下來的一週,「憂鬱」的搜尋量也隨之增加。這種現象與心理學家Charles S. Carver所提出的心理壓力應對策略(coping strategies)理論相吻合。人們搜尋「移民」的資訊,希望通過改變壓力源來解決問題,這是一種對心理健康較好的「問題導向應對策略」。但是,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也可能引發一些「無效應對策略」(noneffective coping strategies),這通常表現為純粹的情緒宣洩,比如在軍事行動後一週內搜尋「憂鬱」的增加。所幸這項研究中並沒有發現與軍事行動相關的「自殺」想法的增加。 從近三年來,台灣人在網路上「移民」、「憂鬱」的搜尋量,對應中國對台灣日益增加的軍事活動。國際社會不僅需要關注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也不應忽視軍事威脅對台灣民眾心理健康的影響。 論文原文:Yen CF, Lin YH, Hsiao RC, Chen YY, Chen YL. Associations of China’s Military Activities in the Peripheries of Taiwan With Suicide Death and Internet Searches for Depression, Suicide, and Emigration Among Individuals in Taiwan. 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Available online 26 December 2023, 103889 (In Pres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學術生活】 會談地圖怎麼在科學嚴謹性和吸引人的標題取得平衡

【學術生活】 會談地圖怎麼在科學嚴謹性和吸引人的標題取得平衡

🄴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國際期刊解讀】僵直症(catatonia)( NEJM 2022; 386:1950-1952 )

【國際期刊解讀】僵直症(catatonia)( NEJM 2022; 386:1950-1952 )

🄴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

僵直症(catatonia)長久以來被很多醫師誤認為是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的一種罕見類型,因為僵直症常有奇異的動作行為異常,而這造成僵直症的患者沒有得到最適當的治療。  近期《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的一篇回顧文獻,深入淺出地介紹「僵直症」。這篇回顧文獻首先談到,僵直症常常沒有被診斷出來的原因有:(1)僵直症的嚴重程度從只有數小時的輕微行為異常,到最嚴重可能致命的都有。(2)僵直症的臨床表現可能表現為昏迷、嚴重躁動等各種情況變化不定,或者患者可能從平緩的對話,轉變為持續數小時的沉默不語。(3)僵直症患者不與周圍環境或其他人互動,這使得醫療人員難以問出病史和完成心理狀態檢查。    這篇發表在NEJM的回顧文獻,也從三種醫療的情境來介紹僵直症(catatonia)的診斷與處置 ——   (1)在急診(emergency department)如何及時診斷並且讓患者初步穩定下來並且安排後續處置  (2)在一般醫療單位(medical settings)如何鑑別並且處理可能會造成僵直症的潛在的疾病  (3)精神醫療單位(psychiatric setting)最可能與僵直症有關的精神疾病,而且需要注意精神科常用的多巴胺拮抗劑治療,可能會讓某些僵直症更嚴重等重要的事項。    📖 論文原文:Catatonia. N Engl J Med 2023; 389:1797-1802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聽眾問答】服用褪黑激素對睡眠障礙有用嗎?

【聽眾問答】服用褪黑激素對睡眠障礙有用嗎?

🄴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

本集重點:   1.亞洲文化對睡眠品質的影響   2.別再聞雞起舞,早起上課對青少年學生的成績沒有正面幫助   3.褪黑激素在國外被當成保健品,購買便利,不是睡眠品質較好的關鍵   4.為何不建議自行購買褪黑激素服用?   5.比起增加褪黑激素,我們可以如何打造好眠環境   —   今天你睡得好嗎?台灣一年服用超過十億顆安眠藥,睡眠障礙已是國人不可忽視的困擾。   根據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亞洲人的入睡時間比較晚,睡眠品質比較差,周末的補眠時間也比較短,可能與亞洲的超時工作文化和生活習慣有關係。   研究證實亞洲教育提倡早起上課,將上學時間拉長對青少年學生的成績沒有正面影響。比起早睡早起,強迫學生提早到校上課,實際測量更接近睡眠時間平均少一小時,在睡眠不足的狀態上課。學生下午課程的成績表現較好,早起上課對學生的成績是有害的。   然而,褪黑激素在國外被當成保健品,在超商就可自行購入,是國外睡眠品質較好的關鍵嗎?褪黑激素長期使用的安全性與療效不明確,美國食藥署一向認定為膳食補充劑,並未核准任何睡眠障礙的適應症。《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報導指出:美國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兒童因為服用褪黑激素造成副作用,甚至致死的案例。   為何不建議自行購買褪黑激素?產品標示不實,劑量標示常與實際有出入,甚至達到四倍誤差,另外還有成分不純粹的問題,未標示含有足以對大腦產生作用的血清素含量。除此之外,激素就是一種賀爾蒙,長期服用賀爾蒙,對健康產生的影響仍是一個問號。   與其開源增加褪黑激素,不如思考如何節流,減少服用褪黑激素的需求,也就是打造沒有光源刺激的睡眠環境。照光會讓褪黑激素退散,睡前滑手機、開燈都會有影響。所以睡前看紙本書跟3C電子產品,有光照的3C產品會對褪黑激素造成較大的影響。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研究室論文】用手機偵測睡眠與晝夜節律

【研究室論文】用手機偵測睡眠與晝夜節律

🄴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

要檢測一個人的生理時鐘或日常作息的規律性,需要依賴穿戴式裝置,像是醫療上常用的活動腕錶(actigraphy),但我們最新發表在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JMIR) (IF=7.4)的研究提出另一種方式,是用在手機留下的數位足跡,和actigraphy所記錄的睡眠時間可以高度相似,即使在經常有睡眠中斷的患者也同樣準確。    無論是醫療用的 actigraphy 或是商用的Apple Watch或各種手環,記錄到的是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而每天我們和手機互動(human-smartphone interactions)的數位足跡,記錄到的是心智活動(mental activity),而在這項研究中也證實數位足跡的作息紊亂(disrupted circadian rhythmicity)和憂鬱程度的關聯性,比起用活動腕錶的記錄更好。    這項研究希望能夠為穿戴式裝置的產業帶出新的方向:原本需要穿戴式裝置才能記錄到的生醫訊號,用更自然留下的數位足跡就可以取代。原本需要軟體與硬體同時研發的模式,或許可以更聚焦在軟體的開發。    📖 論文全文:Lin C, Chen I, Chuang H, Wang Z, Lin H, Lin Y. Examining Human-Smartphone Interaction as a Proxy for Circadian Rhythm in Patients With Insomnia: Cross-Sectional Study. J Med Internet Res 2023;25:e48044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