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DNA 一起聊聊運動教會我們的事!」
這不是運動教科書,是爸媽的現場故事書。
你是運動人,也是爸媽?
還是你正在陪孩子走上運動路?
歡迎收聽《運動DNA》——由職業籃球員老爸政儒和運動行銷老爸傑克(四寶爸),兩位真的「上場過」也「下場育兒」的主持人,用親身經驗聊運動、談成長、說心聲。
我們不談高深理論,只聊每個爸媽都遇過的大小事,從親子運動到孩子情緒,從賽場壓力到家裡的混亂日常,輕鬆開聊,真心分享。
📅 每週更新一集
🎧 給想懂運動、也想當好爸媽的你
📍運動人的育兒陪伴,這裡有話說!
IG / FB搜尋:運動DNA
合作邀約請洽
sportsdna.tw@gmail.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28|從先發到板凳:孩子失落時,父母怎麼陪?✨陪孩子學會等待,也是一種贏球✨當孩子從先發變成板凳,低落、懷疑、甚至想放棄的情緒接踵而來。這集,我們收到一位聽眾爸爸的來信,問到:「孩子從主力被換下,該怎麼調適心情?我們家長又該怎麼陪?」傑克與政儒從自身經驗出發,分享在運動場上跌落位置時的心理掙扎,延伸到家長該如何:✅ 避免「比較型」關心、焦慮型鼓勵✅ 看見板凳的價值與角色定位✅ 引導孩子從失落轉向自我成長✅ 學會從「不上場」中觀察、學習、重整自信這集是一封給每一位曾在板凳上練習等待的孩子、也給每一位陪伴他們的你。🎧 收聽重點:‣ 板凳不是處罰,是養成厚度的時光‣ 先發與否不是唯一指標,孩子的價值要從更多面向看見‣ 家長的支持,要從「理解」開始📍Apple Podcast, Spotify, KKBOX, Youtube 同步上架📬留言給我們,你的故事我們聽見!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17slwr001r01xv9com1drf/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27|從駕馭超跑到陪伴孩子:速度之外的耐心】feat. U-CAR 主筆 張為揚他是一位專業車評人,熱愛速度、講究效率,平日試駕各式超跑、操控方向盤馳騁賽道,卻在成為父親後學會「放手」與「陪伴」。這一集,我們邀請到《U-CAR》主筆、也是SK連線的順翔爸——張為揚,來聊聊一位熱血車評如何從高速人生轉化為耐心教育,與孩子一起走上籃球場、也走進彼此的心。🏀 從越級挑戰到學會助攻🛞 從F1比喻到場上節奏轉換👨👦 從身為爸爸的焦慮到兄弟式陪伴🎯 從輸球的失落到反思的成熟那些我們在場邊嘶吼、在比賽後流淚、在夜裡討論highlight的時刻,也許才是真正學會如何做父母的過程。本集送給所有陪著孩子長大的你❤️📌收聽亮點:- 「我兒子一年級打球的樣子,讓我喉嚨喊到啞掉」- 「我在場上熱血如火,回家卻像兄弟一樣跟兒子討論球賽」- 「學會輸球,是為了更懂得享受贏球」- 「你想走哪條路,我陪你一起找方向」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家長是隊友?還是無形的對手?在孩子的運動成長路上,教練與家長扮演關鍵角色。但兩者若步調不一,孩子反而成了夾心餅乾。EP26 中,由主持人 傑克與政儒 深入探討「教練與家長」如何建立互信、共同扶持孩子成長,並點出常見衝突、解法與建立合作文化的實戰經驗與觀察。👂🏻你將聽見:• 教練最怕家長做什麼?• 家長如何避免「場邊教練」的誤區?• 家長認為孩子沒被公平對待時,怎麼表達最好?• 如何建立三方共贏:教練專業+家長支持+孩子自我覺察• 最後的金句太催淚:「孩子才是駕駛,我們是導航與燃料。」📌無論你是教練、家長、球員或教育者,都值得聽的一集。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林力仁,小力,不只是球場上的鬥士,也是觀眾心中的幽默代表。上集我們聊了他從花蓮少年一路拚到職業舞台的故事;這一集,他帶我們看見「退役後的新比賽」。從一句「觀眾哪愛看這種比賽」爆紅開始,小力把幽默變成力量,把故事變成品牌,把平台變成橋樑。他分享:🔑 爆紅金句背後的真相 —— 原來只是情緒的真實流露📺 從球員到YouTuber —— 頻道《觀眾哪愛看》如何誕生、如何堅持初衷💡 面對酸民與批評 —— 他怎麼調整心態,甚至從留言中學到東西👨👩👧 對未來的想像 —— 不論是育兒、教育理念,或繼續用幽默拉近球員與球迷距離🏀 人生的下一場比賽 —— 從籃球場到社群平台,小力依然用真誠與努力在拚小力的故事提醒我們:場上的榮耀會過去,但人生的賽局才剛開始。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17slwr001r01xv9com1drf/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還記得那句經典的場邊金句嗎?「觀眾哪愛看這種比賽啦!」沒錯,本集《運動DNA》迎來職籃幽默代表、前新北國王球員——林力仁。他剛在上個球季退役,結束他長達 10 多年的職業籃球旅程,也正式告別那個球員身份。從花蓮原住民部落出發,到南山高中奪冠,再到職籃四冠王,他的生涯看似光鮮,卻也歷經板凳、傷病、轉隊、冷板熱凳的真實處境。本集將帶你聽見球場上的另一種榮耀——場均五分鐘,也能全力以赴,活出價值。🔍 本集你會聽到:- 💬 那句爆紅金句的背後故事,原來只是「情緒上的一個反應」?- 🏆 高中HBL、SBL、PLG、TPBL都奪冠,哪一座最有感?最難?- 🪑 當你在板凳上等上場,心態如何調整?又如何維持狀態、持續準備?- 🫶 不當主角也能成為團隊核心?來聽他如何用行動撐住整支球隊的能量- 😆 最囉唆多話的球員是誰?誰最會裝?小力爆笑分享更衣室小祕密!💬 小力怎麼說?「你上場5分鐘,那也可以是你一輩子的5分鐘。」「如果你有準備好,其實那一點點時間,也能讓大家記住你。」👂 適合誰收聽:- ⚡ 正在等待人生轉機的你- 🏀 經歷運動低潮或板凳時期的球員- 🤝 在職場、人生各種邊緣中想找到自己角色的你- ❤️ 喜歡聽運動人真實故事與心理調整過程的你🎧 立即收聽 EP24:《觀眾哪愛看?場上五分鐘的榮耀(上)》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