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台灣最專業的書評媒體Openbook閱讀誌所策劃的Podcast節目
由夢田影像製作的《書店裡的影像詩》近日推出第3季,除了2024金馬影展搶先上映,今年(2025)也在台北電影節放映。第1季始於2014,迄今已超過10年了,這或許是最有系統以影像紀錄當代台灣書店現場的節目,不僅留下大量珍貴的影像,更紀錄了書店產業的變遷。閱讀隨身聽主持人吳家恆,過去曾在古典音樂台以廣播節目「轉角發現微光」與目前在教育電台「望向未來的書店」前後製作超過230集節目,訪問超過100間書店,同樣系統性地以聲音留下書店經營者的身影。本集節目特別邀請《書店裡的影像詩》導演侯季然與廣播主持人吳家恆,後半場節目由Openbook閱讀誌主編吳致良串場,一起聊聊拜訪書店的豐富歷程,與台灣書店業的種種變化。節目精彩,請別錯過了。───成為Openbook之友-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與報導,歡迎以行動支持我們,一起參與從台灣土地長出的原創文化,請點擊:幫助書評媒體Openbook做更多報導- Openbook閱讀誌:官網|Facebook|Instagram|噗浪|Matters───主持人:吳家恆|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 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近期出版的《走進彼桑拉返:布農的菜園》、《走進彼桑拉返2:迪娜與她的種子》這兩本書,以花蓮卓溪鄉的「布農豆豆班」為核心,透過豐富的圖像和照片,呈現部落長輩的傳統農耕智慧,記錄豆子的文化史,也帶出有機農作、生物/飲食/地景的多樣性及里山倡議等重要的當代議題。本集節目邀請到駐地10年的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專員詹于諄、兼職專員蕭淳恩,分享布農族的菜園與豆豆故事,節目精彩,請別錯過!
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長年記錄、書寫海洋,已累積30本文學作品,包括散文與小說。《天邊的目眉》是他出版的第一本台語詩集,以詩、以台語寫下他在海陸之間的觀察、感受與情思,也寫下討海人獨有的勞動語彙與聲腔。本集節目邀請到廖鴻基,分享這本詩集的創作歷程。內容精彩,請別錯過。
詩人柏森出版第一本詩集《灰矮星》時,剛滿雙十年華,以詩語向青春致敬,寫下愛戀的歡欣苦痛。時隔6年,他經歷哲學思辨打開對世界的認識,沉浸於古典樂帶來內在的共振,寫下對時間、生命的探問。本集節目邀請近期出版詩集《原光》的柏森,分享他如何從哲學訓練、從聆聽古典樂,得到詩文創作與閱讀的啟發。內容精彩,請別錯過。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是臺灣唯一一間以東南亞書籍為主的書店,以只借不賣的方式,提供民眾閱覽相關書籍,並經常舉辦藝文講座、語言學習課程。這裡是讓臺灣人更加認識東南亞的重要空間,也促成過許多交流、創作的發生。雖然書店已於近日歇業,但在台北車站的週日行動書攤仍將持續擺設,依然只借不賣。本集節目邀請「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店長張正,分享10年來經營書店的甘苦歷程與觀察,以及他為何投入移民工倡議與文化交流。內容精彩,請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