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 62 -在緬甸拍片是件瘋狂的事?:小而團結的緬甸紀錄片社群 ft. 緬甸紀錄片導演翁明 Aung Min、製片 杜篤嫻 Thu Thu Shein、製片 林孫烏 Lin Sun Oo (ENG)

2024-05-24·56 minutes

Description

(本集為全英文訪談。This episode was recorded in English)

「有時候,我覺得在緬甸當一個影像工作者,是一件很瘋狂的事。」

緬甸動盪的社會、高壓的審查制度,考驗著影人們如何創造新的可能性。

有限的資源、稀缺的人才,也考驗著整個產業如何長久的走下去。

緬甸 Tagu films 創辦人與製片 Lin Sun Oo 談到,即便是在緬甸 2021 年政變以前,拍片本身就是一條艱難的路。

政變後拍片,要學會如何躲避軍警的質疑,跑到鄉村拍片要花更長的交通時間。政變前拍片,得從做中學開始,慢慢在一片荒蕪中,找到自己可以切入的角度,得直視自己想說的故事是什麼。

/

紀錄片到 2010 年才逐漸進入緬甸影像工作者的視野,剛開始大家對於紀錄片是什麼還是一團困惑,看過紀錄片的人也不多。

影展策展人與製片 Thu Thu 說,在過去,如果要稱上可以類比紀錄片的片子,多半只有官方的政治宣傳片。他自己也是到了捷克電影學校後,才打開了對紀錄片的認識、看見紀錄片承載的「真實」力量何以反映我們生活的世界。

/

對照緬甸紀錄片的發展時間,會發現他跟緬甸民主化的十年緊緊重疊,從 2010 年軍政府結束統治後展開,到 2021 年又因軍政府掌權開倒車。

不過,影像創作在這個環境嚴峻的時代,沒有後退,而是綻放出更多元的樣貌。例如,把自己的診所當作攝影棚的醫生和導演 Aung Min,他長期以來在自己診所開班授課,教學生怎麼拍紀錄片。

作為一個創作者 Aung Min 認為,「沒有創傷,就沒有藝術。(No trauma, No art.)」

「雖然說我是一名醫生,不過從某些角度來看,當醫生並不是我真正的興趣。我真正感興趣是人,我想了解人如何運作、如何思考、經歷過什麼創傷,帶給他們如此巨大的不安全感。身為一名醫生,我從周遭的病人和親朋好友看見他們生活的環境,這些在我看來,是最能直接理解整個社會樣貌的素材,也啟發了我想拍片、說出這些人故事的動力。」

/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在上週末正式圓滿落幕!其中今年緬甸作為焦點主題國,也有超過五位以上的緬甸影人來台。我們很榮幸在今年與 TIDF 的合作中,我們也緊緊把握這次的機會採訪了三位緬甸影人!

這次採訪跟以往不一樣的地方是,做為主持人,過去我們已經做過許多從政變切入的訪談,但這次在規劃訪綱時,我們更想帶出紀錄片創作者在緬甸的實際樣貌,他們被誰的作品影響?怎麼會一腳踏入紀錄片圈?還有在有限資源下,他們怎麼凝聚獨立電影的社群?

政變帶來的時代轉折是真切實際的,不過在這集節目中,我們想回到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創作者,在這個時代下,緬甸影人「用自己的方式,說自己的故事」如何凝聚成巨大的能量,向世界發聲?

-

*本集為全英文訪談。This episode was recorded in English*

-
🔎 你可以在以下音樂平台找到《鳴個喇叭!緬甸街》
Apple / Spotify/Soundcloud/SoundOn/KKBOX/ Firstory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mpculture/platforms


Leave a comment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01ysaz0llp01vn5b5a3thb/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