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揪咪秀

科博揪咪秀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科博館揪團開講啦!主持人咪咪和秀秀將為大家盡情挖掘各專業人士的幕後秘辛。
精彩的科學知識與有趣的博物館話題就在「科博揪咪秀」!
想知道更多科博館的資訊嗎?歡迎追蹤: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nmnsTaiwa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nmnstw/?hl=zh-tw
▸官網◂ http://www.nmns.edu.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All Episodes

EP.31 絲房料里 feat. 王銘祥 aka 軟絲爺爺

EP.31 絲房料里 feat. 王銘祥 aka 軟絲爺爺

🄴 科博揪咪秀

談到頭足類動物,大家腦中出現的可能是烤魷魚、炸花枝等食物。但身在海島的我們,怎麼可以只懂品嚐海鮮,卻不懂海洋文化呢?提到這一集的主角「軟絲」,大家腦中可能閃過各種頭足類動物的樣子,而有所混淆;網路上已有各種版本的頭足類家族分辨圖,可供大家按圖索冀來辨識,所以這集我們不教大家怎麼分辨牠們,而是請長期在東北角進行軟絲復育的活塞教練王銘祥跟我們聊聊他如何幫軟絲打造產房,到成立臺灣最小的海洋生態保護區的過程。1:18 軟絲復育怎麼做?5:10 為什麼軟絲越來越少?11:02 每年能復育多少軟絲?14:07 流刺網對生態的影響17:16 保育區成立的過程與困難20:38 經過復育,軟絲的數量是否提升?23:54 一般人能為海洋做什麼?29:16 幕後花絮

EP.30 送里幸蝠  feat. 張恒嘉 aka 是館長!是黃金蝙蝠生態館館長!

EP.30 送里幸蝠 feat. 張恒嘉 aka 是館長!是黃金蝙蝠生態館館長!

🄴 科博揪咪秀

在黑暗中來去自如、安靜無聲的掠食者「蝙蝠」,在中華文化是「福氣」的象徵,而且也是臺灣哺乳類動物中種類最多的物種。大多數的蝙蝠以食蟲為主,而且食量還非常的大,可是食物鏈生態平衡中很重要的一員呢!除了食蟲之外,牠們還吃些什麼呢?對我們的生態環境又有什麼其它重要的影響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黃金蝙蝠生態館張恒嘉館長的分享,也聽聽他多年觀察蝙蝠所發現的有趣行為吧!0:59 蝙蝠不吸血那吃什麼?2:57 蝙蝠在說什麼?真的能聽見蝙蝠的叫聲!8:24 蝙蝠住那裏?竟然會冬眠12:20 辛苦育幼的蝙蝠媽媽16:53 里山的蝙蝠19:12 如何讓蝙蝠打工換宿?24:04 蝙蝠的益處28:39 幕後花絮

EP.29 【策展人開箱】-「科畫博物」特展 feat. 黃俊霖&張瀛之 aka 吃苦難勞熬夜團

EP.29 【策展人開箱】-「科畫博物」特展 feat. 黃俊霖&張瀛之 aka 吃苦難勞熬夜團

🄴 科博揪咪秀

您以為科學的圖像元素都是生硬的嗎? 不!它可以像藝術作品一樣的精緻柔美,開發成融入生活的文創或擺飾品。您認為科學主題的展示一定是生冷又不可親嗎? 不!它可以像精品店一樣,注重燈光與配色所營造的舒服氛圍。想知道科學家與繪圖師如何透過觀察理解與再銓釋的過程,創造一幅幅深具科學內容又兼具藝術價值的「科學繪圖」嗎?一起來聽聽策展人黃俊霖副研究員與張瀛之研究助理談各類「科學繪圖」的表現形式與分享策展概念吧~~!1:04 特展架構和與核心8:51 科學繪圖精髓13:17 艱辛的佈展幕後18:08 現成物品小改造立大功21:41 國外科學繪圖觀察與經驗26:45 策展人最愛的區域30:53 幕後花絮

EP.28 甜蜜好里 feat. 劉奇璋&黃俊霖 aka 養蜂老手與新手(下集)

EP.28 甜蜜好里 feat. 劉奇璋&黃俊霖 aka 養蜂老手與新手(下集)

🄴 科博揪咪秀

炎炎夏日來杯清涼的蜂蜜檸檬,真是舒暢又愉快呀!但您是否想過這些蜂蜜是蜜蜂採集什麼植物的花蜜釀製?馴化的西洋蜂與野生的東方蜂又有什麼差別呢?城巿養蜂與蜂農大量採蜜養蜂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呢?現在當紅的森林蜜跟生物多樣性及里山倡議又有什麼關聯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養蜂老手-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劉奇璋老師&養蜂新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黃俊霖博士的分享,也聽聽他們自身養蜂有趣又辛苦的故事吧下集1:14愛逃家的東方蜂3:30不同蜜源植物的蜂蜜風味很不同6:17城市養蜂的挑戰10:21 什麼是森林蜜?15:23 虎頭蜂與農藥對蜜蜂的危害21:11科博館蜜蜂研究帶來的期望27:20 幕後花絮

EP.27 甜蜜好里 feat. 劉奇璋&黃俊霖 aka 養蜂老手與新手(上集)

EP.27 甜蜜好里 feat. 劉奇璋&黃俊霖 aka 養蜂老手與新手(上集)

🄴 科博揪咪秀

炎炎夏日來杯清涼的蜂蜜檸檬,真是舒暢又愉快呀!但您是否想過這些蜂蜜是蜜蜂採集什麼植物的花蜜釀製?馴化的西洋蜂與野生的東方蜂又有什麼差別呢?城巿養蜂與蜂農大量採蜜養蜂的方式有什麼不同呢?現在當紅的森林蜜跟生物多樣性及里山倡議又有什麼關聯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養蜂老手-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劉奇璋老師&養蜂新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黃俊霖博士的分享,也聽聽他們自身養蜂有趣又辛苦的故事吧!1:09 二位養蜂的機緣8:35 工蜂、雄蜂與女王蜂,蜜蜂社會分工很仔細16:01 新手蜂農的教訓21:45 老手蜂農也疲於應付的分蜂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