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刀魚吃一口

秋刀魚吃一口

秋刀魚

日本文化誌《秋刀魚》的線上收聽版!直擊最新鮮的雜誌製作秘辛、最真實的各行各業職人哲學,以及最生猛的台日韓文化雜談,只要你喜歡雜誌、出版媒體、職人精神,以及台日韓藝文情報,現在就跟著秋刀魚Eva、Joy開始探索文化百味!

「#餵養秋刀魚」秋刀魚編輯部最真實的雜誌幕後採訪花絮,延伸雜誌內容
「#雜誌解剖學」聽一本雜誌的誕生,深入剖析媒體內容產業的製作眉角
「#思考魚生」邀請各行各業工作者分享人生哲學,激盪世間人們各種生存靈感
「#魚的7秒記憶」台日韓文化雜談,閒聊微不足道卻讓人難以忘懷的文化現象

歡迎到 Apple Podcast 給我們回饋
編輯部每集都會優先挑選「五星留言」回覆喔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All Episodes

思考魚生|ep99 《秋刀魚》全新改版上架 ✺附錄:二十代編輯部的模樣 ft.秋刀魚編輯部

思考魚生|ep99 《秋刀魚》全新改版上架 ✺附錄:二十代編輯部的模樣 ft.秋刀魚編輯部

🄴 秋刀魚吃一口

「秋刀魚吃一口」為日本文化誌《秋刀魚》所經營的 podcast 節目,其中在「餵養秋刀魚」單元, 秋刀魚編輯部最真實的雜誌幕後採訪花絮,延伸雜誌內容。 你有發現了嗎?《秋刀魚》雜誌第43期〈二十代的我們〉重大改版,從開本到特輯編排甚至logo擺放,顛覆過去的期數,與其說改版,不如說經過十年的淬鍊,我們更成熟了!環扣這期的主題,本集除了與2位編輯聊聊改版、特輯內容外,剛好《秋刀魚》編輯部的同事們,分別有二十代初期、二十代中期、二十代後段班,透過三十代的主持人視角,與正值二十代的編輯們聊煩惱、焦慮與不安。 ❝ 本集𝗵𝗶𝗴𝗵𝗹𝗶𝗴𝗵𝘁 -《秋刀魚》No.43 全新大改版 - 正值二十代的編輯們,覺得自己長大了嗎? - 人生設定目標有點危險?工作跟理想是可以並行? - 有因貓咪而有責任,也有想調整自我頻率找到平衡,更有家人成為牽掛,都成為二十代編輯現今的煩惱 - 想像三十代後的模樣 - 現今身處社群時代,二十代編輯面對社群的焦慮 - 二十代編輯部符合自我心境的一首歌 歡迎留言並給五顆星,或是想對我們說/問的有機會在下一集魚的七秒記憶中幫你解答!  募集中 ✷ ━━━━┓      - 您的五星好評 - ┗━━━━━━━≋

思考魚生|ep98  日本藝術新視野:街頭X藝術的結合 ft.HARUKAITO by ISLAND 主理人 伊藤悠

思考魚生|ep98 日本藝術新視野:街頭X藝術的結合 ft.HARUKAITO by ISLAND 主理人 伊藤悠

🄴 秋刀魚吃一口

「秋刀魚吃一口」為日本文化誌《秋刀魚》所經營的 podcast 節目,其中在「思考魚生」單元, 邀請各行各業工作者分享人生哲學,激盪世間人們各種生存靈感。 當街頭文化與藝術結合,會是用什麼樣的形式呈現呢?本集邀請到 HARUKAITO by ISLAND 畫廊的主理人伊藤悠,聊聊日本藝術的新視野。 HARUKAITO by ISLAND 的部分作品走出室內,跳脫場館的框架,與在地建築、街頭做連結,畫廊所挑選的藝術家的創作形式與使用媒材都非常新穎;這次 HARUKAITO by ISLAND 會在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與大家見面,其中參展的藝術家水戶部七絵,曾操刀菅田將暉〈ラストシーン〉的專輯封面,若對藝術家與畫廊有興趣,一定要到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現場參觀! ✸秋刀魚的 Facebook、Instagram 有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門票抽獎活動! Facebook 抽獎貼文連結:https://reurl.cc/GjE4nx  Instagram 抽獎貼文連結:https://reurl.cc/mM3rY7  ▌2024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活動資訊 展覽時間 ❞ 2024/5/10(五) —— 5/12(日) 展覽地點 ❞ 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 ❝ 本集𝗵𝗶𝗴𝗵𝗹𝗶𝗴𝗵𝘁 -以畫廊主理人的切角分析當代的藝術現況 -長時間鑽研藝術領域,近期日本的藝術文化的趨勢 -身為一間畫廊的老闆,是以什麼形式的基準去選擇年輕藝術家與作品 -該如何累積觀看藝術的品味 -以日本人的視角看台灣的藝術品,分享心中欣賞的台灣藝術品 歡迎留言並給五顆星,或是想對我們說/問的有機會在下一集魚的七秒記憶中幫你解答!  募集中 ✷ ━━━━┓      - 您的五星好評 - ┗━━━━━━━≋

思考魚生|ep97  熱愛飲酒文化到開了一間酒場 ft.萬華世界下午酒場主理人-李政道

思考魚生|ep97 熱愛飲酒文化到開了一間酒場 ft.萬華世界下午酒場主理人-李政道

🄴 秋刀魚吃一口

「秋刀魚吃一口」為日本文化誌《秋刀魚》所經營的 podcast 節目,其中在「思考魚生」單元, 邀請各行各業工作者分享人生哲學,激盪世間人們各種生存靈感。 「飲酒」這件事成為了台日的共同語言,尷尬的一次會透過酒精的催化取代了言語上的隔閡。本集邀請到熱愛著日本「昼飲み」—— 白天就「開醺喝酒」的飲酒文化,而開了「萬華世界下午酒場」的主理人,同時也是媒體《西城》的創辦人李政道,與我們談談對宛如台灣下町萬華著迷之處,台、日飲酒文化的異同。3月之際,以萬華世界下午酒場名義,受邀前往熊本縣菊池市參加「台灣迷俱樂部」,政道以個別旅遊案內的形式,用日幣五円與日本人結緣,推廣台灣、萬華各地區旅遊案內。 ❝ 本集𝗵𝗶𝗴𝗵𝗹𝗶𝗴𝗵𝘁 -客人去東三水街市場買菜帶進酒場裡享用,萬華世界下午酒場是如何創造地方的關係? -萬華世界下午酒場受邀前往熊本參與「台灣迷俱樂部」市集活動 -當台積電進駐熊本,日本人對於大量移住者的反應與現狀? -萬華世界下午酒場若是九州版會是什麼樣的存在? -推薦萬華3間好店 歡迎留言並給五顆星,或是想對我們說/問的有機會在下一集魚的七秒記憶中幫你解答!  募集中 ✷ ━━━━┓      - 您的五星好評 - ┗━━━━━━━≋

思考魚生|ep96 ✺ 對談沙龍『我們愛吃、懂吃,還開了餐廳』𝗟𝗶𝘃𝗲 𝗣𝗼𝗱𝗰𝗮𝘀𝘁 ⁕ ft.「朱雀 SUZAKU CURRY SHOP」牛寶賢X「好初早餐」火鳥 Matt

思考魚生|ep96 ✺ 對談沙龍『我們愛吃、懂吃,還開了餐廳』𝗟𝗶𝘃𝗲 𝗣𝗼𝗱𝗰𝗮𝘀𝘁 ⁕ ft.「朱雀 SUZAKU CURRY SHOP」牛寶賢X「好初早餐」火鳥 Matt

🄴 秋刀魚吃一口

「秋刀魚吃一口」為日本文化誌《秋刀魚》所經營的 podcast 節目,其中在「思考魚生」單元, 邀請各行各業工作者分享人生哲學,激盪世間人們各種生存靈感。 人如其食。吃下去的東西不僅會長成細胞,神奇地變成身體的一部分,同時也會成為價值養成媒介,在什麼時空下吃了哪些食物,都會長成關於「吃」不同的審美。而同樣座落飲食生活繁忙的臺北,「好初早餐」、「朱雀 SUZAKU CURRY SHOP」好吃不用說,更擁有各自的風格與幽默感。讓人好奇,主理人們:火鳥 Matt與牛寶賢是如何「吃成現在這個樣子」?!從愛吃、懂吃到開一家餐廳,這一路要如何「吃」,才能養成精確感知食物的能力。 最新一期《秋刀魚》〈現在就想吃的臺味日食〉與「朱雀 SUZAKU CURRY SHOP」主理人牛寶賢在雜誌裡談關於臺式咖哩的二三事,開啟了關於吃的各種話題,因為自己聊聊不夠過癮,也找來「好初早餐」的火鳥 Matt,將相約在朱雀 SUZAKU CURRY SHOP,以「飲食養成」為題,開張對談沙龍「我們愛吃、懂吃,還開了餐廳」,#一邊吃咖哩一邊聊天給你聽。 除了對談沙龍,因應本期〈現在就想吃的臺味日食〉,《秋刀魚》還與朱雀特別合作的別注限定口味 #魚躍龍門辣奶油烏魚子醬咖哩,濃郁香辣的咖哩中,自由混入潤口的奶油與臺味烏魚子的鹹香,是味蕾的冒險,也是專屬臺式的滿足,期待你一起來品嚐! 02:58 剛開業半年的朱雀與開了4間店的好初早餐主理人們是如何看待餐飲業近年的氛圍? 09:35 兩家店橫跨了早餐到晚餐,滿足了大部分人的用餐需求,關於兩位對於吃的啟蒙? 17:22 當把企劃加入到餐廳,兩位的餐廳都開出先例,打造「企劃感」的餐廳,為什麼會有企劃型餐廳的想像呢? 35:44 國內外也有不少企劃型的餐廳,除了自己的店外,是否能推薦幾間「企劃型」餐廳? 44:58 開了太多分店是不是就不酷了?兩位主理人理想中店的規模與形式是? 1:00:23 並不是刻意想要營造出餐廳的風格,而是本身就是這種人,有沒有哪個企劃或是手法更能符合自己品牌的精神? 1:15:20 《秋刀魚》新刊〈現在就想吃的臺味日食〉裡與牛寶談到關於臺式咖哩的二三事,想問問撇除咖哩外,兩位心中的臺式是如何定義的? 1:22:30 秋刀魚X朱雀——別注限定口味 #魚躍龍門辣奶油烏魚子醬咖哩 !只到4/30! 歡迎留言並給五顆星,或是想對我們說/問的有機會在下一集魚的七秒記憶中幫你解答!  募集中 ✷ ━━━━┓      - 您的五星好評 - ┗━━━━━━━≋

思考魚生|ep95 人與土地的相互碰撞是增添地方刊物的調味料 ft.裏路主理人董淨瑋

思考魚生|ep95 人與土地的相互碰撞是增添地方刊物的調味料 ft.裏路主理人董淨瑋

🄴 秋刀魚吃一口

「秋刀魚吃一口」為日本文化誌《秋刀魚》所經營的 podcast 節目,其中在「思考魚生」單元, 邀請各行各業工作者分享人生哲學,激盪世間人們各種生存靈感。 《地味手帖》第16期〈地方刊物行不行〉,地方刊物到底行不行呢?本集就邀請到裏路出版社的主理人董淨瑋來跟我們分享製作地方刊物不只有甘苦談,還有人、地方、土地相聚而成的美好! 裏路是以出版社出發,出版的書籍目前以「地方」為主,草根性較為濃烈,地方刊物似乎體現了這片土地的特色,人民的樣貌以及國家所關注的議題。黑潮文化也製作了不少地方刊物,像是《桃園誌》、《台北畫刊》到剛募資結束的《超新台線》,究竟地方刊物行不行?來聽就知道! 02:50 「地味」一詞以日文來說是負面的,當初會命名《地味手帖》的原因是? 11:40 由於淨瑋來自於閩、客混血的家庭,關注土地的議題是否因為身份的關係而有關聯? 19:40 從過去到現在地方刊物的演變,地方刊物該如何走得更長遠? 28:11 在《地味手帖》NO.16〈地方刊物行不行〉中,收錄了全台灣近5年還有在出版的60本地方刊物,有哪幾本地方刊物讓淨瑋覺得更有那片土地的特色而代表了那個地方? 42:02 去年裏路出版了《誌村鑑》,將地方的範圍縮的更小,以村莊為單位,更能體現出地方想要傳達的議題,這本把文本、研究轉化成書的 《誌村鑑》是如何誕生的呢? 1:03:17 刊物與地方的關聯未來將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歡迎留言並給五顆星,或是想對我們說/問的有機會在下一集魚的七秒記憶中幫你解答!  募集中 ✷ ━━━━┓      - 您的五星好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