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佛陀在王舍城時,有許多出家修行的比丘。
依佛陀教法修行的比丘,個個都能證得果位,或是升到天上,享受人天福報。但是,依從提婆達多教法而修行的人,
卻因為邪知邪見、又不為善,最後都墮入地獄,受極大的痛苦。
佛說:「不僅是今日依我教法修行的人,都得到了大利益;
依提婆達多教法修行的人,都受到苦報。
其實,長久以來,一直是如此。」
「在過去世,有兩位商人,各帶領了五百位商人出外經商,這兩隊人同時來到一個曠野。這時,一個夜叉鬼化身成年輕人,穿著高貴的衣服、頭上戴著花,一邊走,手裡還一邊彈著琴。見到商人,就對他們說:『你們何必辛辛苦苦載這麼多的糧草和水?前面不遠的地方,就有清澈甘甜的水,更有肥美的草。你們何不跟著我走,我來帶路!』
其中一位帶隊的商人,聽信了年輕人的話,立刻放棄所有背負的水和糧草,跟著年輕人先走了。
另一位帶隊的商人則說:
『我們現在並沒有真的看到水草,還是應該謹慎些,不能丟棄身上的糧草!』
結果,丟棄水和糧草先走的這一隊商人,因為找不到水和糧草,全部渴死了。另一隊商人,則順利的到達了目的地。
當時,不放棄水草的人,就是我;而放棄水草的,就是提婆達多。」
凡事要謹慎、有善分別的智慧,才不會走錯路;
修行更須要有選擇正法的智慧,有善知識的引導,道業才能成就。
這故事告訴我們,凡事要謹慎、有善分別的智慧,才不會走錯路;修行更須要有選擇正法的智慧,有善知識的引導,道業才能成就。
憨山大師云:「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明師總是閒;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練也徒然。」要遇善知識好老師不容易!
《六祖壇經》云:「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所以祖師大德為了生死大事,四處行腳,為的就是要參訪大善知識,以明心見性。宋朝有位石霜楚圓禪師,道心堅固,膽大心細,聽說汾陽昭禪師道行為天下第一,決定去依止。當時國家有亂世,雖多人勸其勿往,禪師仍不改其意。然而汾陽昭禪師並未馬上將法傳授予他,反而藉由種種磨練應機施教,最後終於成就楚圓禪師的修行,成為一代禪師。其實這就是善知識的可貴處,具大手眼,「善」於「知」病「識」藥,而能應病予藥,知道要用這種方法來磨鍊楚圓禪師,也因為楚圓禪師有堅毅的道心,修行才得以成就。
在《生經.卷五》中,佛陀以一個比喻說明其重要性:
從前有一頭驢子,聽主人之命令,跟在馬兒後面。無論飲食、行走,牠都隨著馬兒一起。馬兒走一百里,驢子就跟著牠走一百里;馬兒走一千里,驢子也跟著走一千里。最後,驢子的毛皮、外型和鳴叫聲都與馬兒相似。
後來,驢子又聽主人之命令,跟在其他驢子後面。無論飲食、行走,牠都和其他驢子在一起。驢子走一百里,牠也跟著走一百里。最後牠的行動舉止都與其他驢子相似,無法再像馬兒一樣。這說明「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修學佛道重要的還要不斷的熏修,確立正知見,才能在生命洪流中保有人身,也才能趣向佛道。聞、思、修是缺一不可的修持內容,也是般若的正方便,佛曾以:「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是預入聖流所必備的四大條件,這可見親近善知識的重要
親近善知識,目的是要聽聞正法,因此參學者應有的態度,佛經上告訴我們:「觀德莫觀失,隨順莫違逆。」我們要學習他的長處,而不是要去注意他的短處,但也不能盲目無知的錯把短處當長處,或把短處給予合理化。
是故《華嚴經》云:「若欲成就一切智智,應決定求真善知識。善男子!求善知識勿生疲懈,見善知識勿生厭足,於善知識所有教誨皆應隨順,於善知識善巧方便勿見過失。」
最後分享佛陀的智慧如何選擇善知識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善知識有四種:一是看起來像似怨家,其實心存仁厚;二是在人前直言規勸,在其他人面前則為此人說好話;三是遇上病弱者時,會助他排難解憂;四是看到貧窮的人時,心裏不嫌棄,更會助對方想辦法,讓他富裕起來。
惡知識有四種:一是心懷怨恨,表面上卻假裝成善心人;二是在他人面前說好話,卻在其背後說壞話;三是別人遇上危難時,他在人前假裝愁苦表達關懷,內心卻暗自幸災樂禍;四是表面上對人親厚,內心卻懷著怨恨。
這部經還有講更多善惡知識的差別,今天跟各位分享一小段內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這部經典。
在生命中您的第一位善知識是誰?是否常親近善知識?
您是否也是他人的善知識?
願我們在修行中皆能遇善知識走向菩提大道!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8nryim00a801w26xmv7ryg/comments
在忙碌的生活中,總有順逆境界使我們這念心起了許多波瀾,如何讓自己心境能有安定力量;所以「僧敲月下門」借用佛法典故來敲我們的心,讓我們時時迴光反照。使我們身心得到安頓!歡迎您訂閱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