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邱筑君,一名聲音講師,也是一位聲音表演者,我喜歡戲劇、相聲、配音、唱歌,各種與聲音相關的藝術表演,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我對聲音的理解與看法,運用一些簡單的聲音練習,幫助大家增進聲音健康,學會聲音表演小技巧。
關於我-
• 中華民國國際職能教育發展協會 認證聲音教練
• 【衍聲說藝坊】負責人/教學統籌/講師
• 【故事劇樂部】團長
• 聲音講師/聲音教練/相聲/竹板快書講師
• 著作 聲音零極限:直接有效的煉聲術
• 入圍第53、54屆廣播金鐘獎「單元節目獎」
這個節目分成五個單元:
好好說話-聊聊平時說話該注意哪些事。
聽聽相聲-介紹相聲與相聲演員的對談。
說說故事-分享故事劇樂部短篇故事及演員訪談。。
聊聊繪本-繪本推薦及故事分析。
主題之外-介紹跟聲音有關的團體及單位。
FB個人粉絲頁:小蛙老師の聲音玩樂窩
https://www.facebook.com/eriocatus
查詢聲音課程請至衍聲說藝坊官網
http://naturalvoices.tw
有任何聲音問題或合作邀約,也歡迎MAIL至service@naturalvoices.tw與我聯繫。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繪本賞析/歐玲瀞這集要為大家介紹的繪本,是由【小魯文化】出版,法布里濟歐.史雷創作,安東久納塔.法拉利繪圖,謝佩霓翻譯的《亂糟糟先生和齊整整先生》。住在同一棟大樓的兩位截然不同鄰居,一位是亂糟糟先生,他的家裡永遠雜亂無章,連頭髮裡都可能藏著鳥巢;齊整整先生的住處則是一塵不染,所有東西都會排列整齊。他們兩人不但是鄰居,還都在同一所學校教書!亂糟糟先生用創意跟自由啟發孩子,齊整整先生喜歡以條理的方式指導學生。直到一位特別的新老師白月光小姐出現,他們兩人才開始學習欣賞彼此的不同。一本有趣的義大利電影式繪本,以幽默的筆觸,讓我們感受到不同個性差異該如何互相包容。《節目段落》00:00:03 繪本介紹與文化差異討論介紹繪本並引出「亂糟糟」和「齊整整」兩種性格的討論。這個故事源於作者從義大利南方到瑞士旅行受到的文化衝擊,探討文化差異如何塑造出人們性格。00:03:08 繪本內容與角色性格分析敘述「亂糟糟先生」和「齊整整先生」生活習慣及家居擺設的極端差異,例如「亂糟糟先生」的髒亂和「齊整整先生」的整潔,並深入分析兩位主角在電梯相遇時的心理狀態,以及他們對彼此的感受。00:07:46 繪本中的教學風格與師生關係兩位老師在同一所學校任教,繪本中探討了不同的教學方法,「亂糟糟老師」讓孩子自由體驗,「齊整整老師」則強調規則和背誦,揭示了老師並非完美,需要接納孩子的各種可能性,師生之間的投緣程度,也可能影響學習效果,以及老師對不同類型學生的偏好。00:12:23 角色聲音特質分析分析「齊整整先生」和「亂糟糟先生」的思考邏輯,以及他們各自喜歡的學生類型,「白月光小姐」則是融合兩位老師特點,代表一般人的狀態。「齊整整先生」的聲音乾淨俐落,而「亂糟糟先生」的聲音慵懶隨性,「白月光小姐」介於兩者之間。00:17:23 聲音調整與繪本總結講述兩位老師在追求「白月光小姐」後,聲音上產生的細微變化,「齊整整先生」的聲音變得柔軟溫暖,「亂糟糟先生」的聲音則變得更有精神。並總結繪本特色和價值,推薦親子或夫妻共讀,並鼓勵思考如何在「亂」與「整」之間找到平衡。歡迎訂閱分享,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對於這一集內容的想法,或是到【小蛙老師の聲音玩樂窩】粉絲頁或【衍聲說藝坊】粉絲頁、LINE@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或想知道什麼聲音問題。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zmfdeybjc50811caefqbbx/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特別來賓/國光劇團武生京劇演員 劉祐昌這次很開心邀請到祐昌老師,來到節目中,跟我們聊聊,當年是怎麼進入劇校,又是怎麼會選擇武生這個行當,以及這麼多年學習京劇的心路歷程。劉祐昌老師是京劇演員,專攻武生,演出劇目有《夜奔》《三岔口》《白水灘》《周瑜歸天》《兩將軍》等,2010年曾獲選ACC(亞洲文化協會)受獎人。祐昌老師表演的《夜奔》,是由向來有「活林沖」之稱的裴艷玲大師所傳授,臺灣僅傳劉祐昌老師一人,是祐昌老師的經典演出劇碼。之後也會邀請祐昌老師,一起在好好說話單元裡,聊聊身段與聲音的相互關係,敬請期待~《節目段落》00:00:03 接觸京劇的入行契機因為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傳統戲曲演出及劇校招生廣告,產生興趣而主動要求報名劇校。原以為學的是歌仔戲,入學後才知道是京劇。京劇訓練從倒立開始,目的是訓練心智和身體控制。五年級便進入劇校練功,因劇曲講究童子功,趁身體發育未完全時訓練,恢復力快,身體記憶建構效率較高。00:04:49 劇校的行當分科劇校學員通常在一年後分科,老師會根據長相、聲音、樣貌挑選適合的行當。扮相在京劇中很重要,老師會看骨架身形和協調性,判斷學員的發展可能性。例如爆發力好的學員適合武生、木訥的適合花臉、漂亮且穩重的女生適合青衣,可愛俏皮適合花旦。若不適合演出,可轉往撿場、樂隊等後場工作。00:07:18 對京劇表演的看法京劇的鑼鼓經是戲曲的心跳,能將人的呼吸聲和心跳聲外現出來,跟一般國樂演奏不太相同,須跟隨演員表演。學習表演能讓人對生活有更深刻的體察,尤其京劇演出講究意象,覺得觀眾有觀看意識,不用過於追求真實。00:12:37 京劇的文化價值與身段訓練京劇的身段訓練方式,如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講述人的狀態,有助於現代人改善脊椎健康。雖然由老生改學武生,但祐昌老師仍認為,聲音表達是演戲的主幹,說和唱都很重要。即使是武生也需要唱唸,唱功擺第一。歡迎訂閱分享,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對於這一集內容的想法,或是到【小蛙老師の聲音玩樂窩】粉絲頁或【衍聲說藝坊】粉絲頁、LINE@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或想知道什麼聲音問題。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zmfdeybjc50811caefqbbx/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特別來賓/吳兆南相聲劇藝社團長 劉增鍇雖然知道增鍇老師很宅,但沒想到他小時候竟然內向、害羞、不敢上台!明明都挑選靜態活動參與,沒想到最後還是從扯鈴、剪紙走入相聲,這反差也未免太大了!這集就來瞭解增鍇老師精彩的過往吧!《節目段落》00:00:03 早期經歷介紹劉增鍇老師的早期經歷,以及他看似與相聲表演者形象反差極大的社恐性格。老師分享了兒時因膽小在運動會上墊底的趣事,也提到自己雖然從小作文和寫稿能力出色,卻因社恐從未參加演講比賽或朗讀比賽。00:05:06 民俗技藝的學習與相聲的啟蒙描述劉增鍇老師小時候接觸相聲的經歷,五專時期參與民俗技藝社,學習扯鈴、踢毽子等民俗技藝,並參與了許多民俗表演,透過參與電視節目《青春大對抗》的經驗,老師接觸到相聲表演,這也成為日後從事相聲表演的契機。00:11:02 開啟相聲表演之路講述劉增鍇老師加入漢霖說唱藝術社的經過,以及他與漢霖成員的互動,如何憑藉對相聲的深入了解,迅速融入,以及如何克服自身社恐,最終走上相聲表演舞台的經歷。歡迎訂閱分享,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對於這一集內容的想法,或是到【小蛙老師の聲音玩樂窩】粉絲頁或【衍聲說藝坊】粉絲頁、LINE@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或想知道什麼聲音問題。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zmfdeybjc50811caefqbbx/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繪本賞析/歐玲瀞這集要為大家介紹的繪本,是由【字畝文化】出版,張哲銘創作及繪圖的《不一樣也沒關係》。一群小蜘蛛出生了,從蜘蛛媽媽那裡學會吐絲織網的能力,但是,蜘蛛路易斯織出的網好像跟其他蜘蛛不太一樣?抓不到獵物的牠,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蜘蛛媽媽會怎麼幫助路易斯找出自己的優點,明白即使跟其他蜘蛛不一樣也沒關係?一本教導孩子接納並珍惜自己獨特之處的繪本,也帶大家了解,如何用聲音表現出「非人類」的擬人化聲線。《節目段落》00:00:03 繪本《不一樣也沒關係》介紹提到張哲銘老師此次繪畫風格與以往細緻寫實風格不同,這次採用較為卡通簡潔的線條,以蜘蛛網為背景。00:02:22 繪本故事大綱與親子教養童年介紹繪本故事內容,並探討孩子如何接受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以及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故事中,蜘蛛媽媽以鼓勵和支持的態度引導路易斯,而非責備,父母應建立足夠的「愛的存款」,給予孩子安全感和信任。童年經驗能提昇孩子社會信任感,為孩子創造美好回憶,這些回憶能幫助孩子在面對挫折時更有力量。00:08:25 蜘蛛聲音的詮釋如何透過調整口腔和舌頭位置,以及改變聲音的音高和力度,創造不同聲線,區分多個蜘蛛角色,避免聲音過於相似。歡迎訂閱分享,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對於這一集內容的想法,或是到【小蛙老師の聲音玩樂窩】粉絲頁或【衍聲說藝坊】粉絲頁、LINE@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或想知道什麼聲音問題。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zmfdeybjc50811caefqbbx/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繪本賞析/歐玲瀞這集要為大家介紹的繪本,是由【拾光】出版,喬丹.史考特創作,席尼.史密斯繪圖,劉清彥翻譯的《我說話像河流》。你是否有過緊張到,明明腦中浮現出字句,知道該說些什麼,字句卻像被卡在喉嚨深處,怎麼也說不出來的時候?雖然天生口吃與緊張時的說話方式不同,但那種焦急與慌亂的心境,相信是類似的。喬丹.史考特是一位詩人,他根據自己的經驗,描述口吃男孩的內心感受,搭配上格林威大獎得主席尼.史密斯的圖畫,體會與眾不同者的心境。這本繪本在探討作者因口吃產生的挫折,以及父親如何引導他接納自己聲音的故事。除了分析繪本圖像風格如何呼應口吃經驗,以及作者如何將口吃轉化為獨特口語詩創作,也提供放鬆肩膀、控制呼吸等實用技巧。就讓我們跟著繪本裡的河流,了解如何緩解自己的緊張,也學習同理與包容他人的狀態。《節目段落》00:00:02 繪本介紹與個人經驗分享介紹《我說話像河流》繪本的作者、繪者、譯者和出版社,並以童年在河邊生活經驗的分享,引出繪本主題,也為後續對繪本內容的解讀作背景鋪陳。00:03:09 作者背景與繪本創作靈感介紹繪本作者喬丹·史考特是一位加拿大口吃詩人,繪本內容源自他自身的口吃經歷,描述作者童年因口吃而經歷的挫折與父親引導過程。他的父親透過觀察河流多變的流動方式,啟發作者接納自己口吃的聲音,並點出繪本中獨特的口吃詩創作方式。00:08:10 口吃類型與繪本圖像分析描述緊張型口吃與天生型口吃,兩種口吃不同的聲音表現,也分析繪本圖像如何配合作者口吃狀況,例如書中斷句和畫面碎片化,巧妙呈現口吃時的斷續感和卡頓感。00:13:25 緊張口吃的應對方法針對緊張型口吃,提供具體緩解方法,包括放鬆肩膀(轉肩、握拳)、深呼吸練習(控制呼吸速度和節奏),以及看向遠方來緩解緊張情緒。此外,藉由童年在河邊的療癒經驗,與繪本中作者藉由觀察河流撫慰自己情緒的橋段連結,突顯大自然的療癒力量。00:17:21 結論與反思總結繪本《我說話像河流》的核心思想,呼籲大家對口吃者抱持同理心,並且多感受自身聲音的流動與可能性。歡迎訂閱分享,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對於這一集內容的想法,或是到【小蛙老師の聲音玩樂窩】粉絲頁或【衍聲說藝坊】粉絲頁、LINE@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或想知道什麼聲音問題。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tzmfdeybjc50811caefqbbx/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