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人,好像闖進職場的小白兔?面對高壓的工作環境,難解的人際眉角,如何找到應對方法與出路?聽職場故事、專家經驗,與您分享如何面對挑戰,創造獨特樂趣!
📌《NGU俱樂部》,NGU就是Never Give Up!以永不放棄的精神,節目主持人何戎、黎源悅,陪你一起找到唯一,明白自身的獨特價值,成為自己的第一!
🤝節目長期經營職場議題。透過廣播、Podcast與影音,《NGU俱樂部》回應當前ESG趨勢,關懷職場人的身心靈健康,養成職場競爭力,找回家庭幸福力。陪伴聽眾養成看出方向的眼力、影響他人的魅力、實現夢想的動力、關鍵時刻的魄力、與贏得信賴的德力,知道自己的生命「為何而戰」,一起Never Give Up!
本節目由盟立集團贊助播出。
擔任多年輔導工作的朴世光,發現有越來越多人心理健康出現狀況,從而決定投身諮商心理師的工作,在20年的臨床實務經驗中發覺,許多人常常活在別人的期待中,過度在意別人的眼光。誰能不在意別人的眼光?朴世光想起自己台韓混血的身份,自童年求學時就經歷別人異樣的眼光,但父母的關愛讓她一下子就轉念,接納並肯定真實的自己,於是,不但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更有機會改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不去在意別人的眼光,是需要學習與練習的,是可以一步步開始改變,最終跨過「別人的眼光」這道關卡。朴世光提醒,永遠不要放棄讓自己學習「放鬆」,因為,當我們放鬆而專心去做好眼前的事,就能不在意別人的眼光,進而翻轉人生。
美國常春藤名校畢業的柯沛寧,畢業後也和同學一樣,在許多人稱羨的華爾街工作,但一段前往尼泊爾當志工教書的旅程,讓他毅然決定離開金融圈,走一條完全不同的路。他投入教育領域,原本在美國當老師,後來輾轉回台灣教學,在一段參與偏鄉教學的歷程裡,他感受到教育學習在偏鄉與城市之間的巨大落差,於是,他又毅然決定創業,希望打造「台灣教育的麥肯錫」,讓學生透過從國外導入的「自我領導力」課程,學習成為自己人生的領導者。柯沛寧在推廣品格領導力理念的過程中,也常遇到「被潑冷水」的情況,不過他相信,只要不放棄「好的教育內容可以教出好的孩子」這樣的信念,就會有更多的學校或教育機構願意和他一起,為下一代的領導力培養,盡一份心力。
白手起家的彭覺瑩,從醫療儀器公司的業務開始做起,後來決定創業,公司只有兩個人,一個是他,另一個是會計,憑著多年累積的專業和好人緣,他的事業越做越好。但畢竟是人生第一次創業,彭覺瑩也是在摸索中學習如何「當老闆」,他曾經歴發完員工薪水後,自己卻無薪可領,也曾遭遇員工的無情背叛,老闆的壓力與酸甜苦辣,只有當老闆的才深知箇中滋味。還好,在創業帶公司的這一路上,彭覺瑩每回面臨辛苦與困境的時候,總會有貴人出手相助,讓他一關又一關地平安度過,如今,公司早已比創業初期壯大許多,但他始終提醒自己莫忘初衷,心存感恩,正是因為這樣的心態,也才使得他的身邊永遠不乏貴人。
在廣告界已逾30年,獲獎無數,深受業界敬重的鄧博文,數十年如一日,帶領團隊,透過廣告的影響力,為客戶創造更多商機,他常告訴共事夥伴,廣告創意「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面對形形色色的客戶不同的要求,永遠要正面思考,透過團隊合作,就能集眾人智慧,激發出好的廣告創意成果。鄧博文也是一位對孩子充滿愛的父親,摯愛的妻子多年前因病驟逝,讓他體悟,生命中有些事,我們無法掌控,他也因這場人生遽變,改善了親子關係,從不會烹飪的他,現在即便工作再忙,也堅持為孩子下廚,只因孩子覺得這些飯菜,有「爸爸的味道」。
為了照顧失智婆婆,曾麗娟辭去工作,離開職場,沒有一絲不捨,因為她只有一個心態:「沒有人比我更適合」。在照顧與陪伴的過程中,她也愈發了解如何與銀髮長者們開心互動的方法,而且還因此接觸學習到許多過去她從未想過會碰觸的才藝與技能。現在的曾麗娟斜槓多元,除了具有芳療、桌遊、繪本等講師身份,還在進修唸研究所。另外,她也帶領一群「關懷小丑協會」的志工們,透過小丑表演,將開心歡樂帶給他們所關懷的長者們。總能正面思考的她,不放棄每一次伴隨著人生考驗而來的機會,大膽嘗試,勇敢去做,而且不忘當時投入的初衷,永不放棄讓別人也讓自己開心過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