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鋼哥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行為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エピソード一覧

Ep. 89|你會跟 AI 說「不好意思」嗎?|跟 ChatGPT 說「對不起」、「謝謝」就燒掉幾千萬美元

Ep. 89|你會跟 AI 說「不好意思」嗎?|跟 ChatGPT 說「對不起」、「謝謝」就燒掉幾千萬美元

🄴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根據 TechRadar 出版商 Future於 2024 年 12 月進行的最新調查人們與 AI 互動時的禮貌模式呈現有趣結果​大多數 AI 使用者與數位助理溝通時保持禮貌:​美國有 67%,英國則有 71%​​有趣的是對 AI 保持禮貌需要相當可觀的費用​Open AI 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在今年 4 月指出​由於人們對 ChatGPT說「請」和「謝謝」公司需要額外支出「數千萬美元」的電力成本📝📝:保持禮貌的成本超乎想像|跟 ChatGPT 說「對不起」、「謝謝」就燒掉幾千萬美元—如果你有任何想跟我說的話或者只是想跟我打聲招呼,歡迎來這裡找我Facebook|https://reurl.cc/jDR5yZ合作邀約|https://portaly.cc/kevin0922—我的個人 Medium, VocusMedium: https://guoweilyu.medium.com/Vocus: https://reurl.cc/7k79Z9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 88|物件筆記|手錶|脫下手錶後去野外待一周,時間的「流逝感」消失了

Ep. 88|物件筆記|手錶|脫下手錶後去野外待一周,時間的「流逝感」消失了

🄴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比起石英錶我個人更偏愛機械錶​機械錶有一種笛卡兒時期的機械生命感​當我將機械錶上緊發條時看著指針、分針、秒針慢慢轉動彷彿從晃動的轉軸上獲得了運轉的動力​這種看似小眾的精神投入並不亞於看著一隻幼犬長大所能帶給你的成就感​​但只要拿下手錶後都會有種奇怪的戒斷症狀:​我對時間的流逝感不見了📝📝:物件筆記|手錶|脫下手錶後去野外待一周,時間的「流逝感」消失了—如果你有任何想跟我說的話或者只是想跟我打聲招呼,歡迎來這裡找我Facebook|https://reurl.cc/jDR5yZ合作邀約|https://portaly.cc/kevin0922—我的個人 Medium, VocusMedium: https://guoweilyu.medium.com/Vocus: https://reurl.cc/7k79Z9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 87|人類社會即將在五年內迎來 AGI?|學術以及科研界仍舊沒有 AGI 的共識

Ep. 87|人類社會即將在五年內迎來 AGI?|學術以及科研界仍舊沒有 AGI 的共識

🄴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通用型人工智慧𝗔𝗿𝘁𝗶𝗳𝗶𝗰𝗶𝗮𝗹 𝗚𝗲𝗻𝗲𝗿𝗮𝗹 𝗜𝗻𝘁𝗲𝗹𝗹𝗶𝗴𝗲𝗻𝗰𝗲, 𝗔𝗚𝗜​長期以來被用來指稱具備「人類等級」的 AI但 AGI 從未有過明確的定義​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AGI 的定義不僅沒有變得更清晰反而變得更加模糊且具有爭議​||​​|目前關於 AGI 的討論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關鍵問題:​🤔「人類等級」的智能如何衡量?​人類的智能分佈極不均勻且不同領域的專業能力差異極大​所謂「人類等級」的說法並非一個統一的標準​AI 在某些領域表現超越人類(如圍棋、數據分析、寫作)但在其他領域仍然落後​​​🤔智能是單維度,還是多維度的?​人工智慧的發展顯示智能可能是多維的​AI 在特定能力上可能超越人類但在某些能力上仍有巨大差距​現有 AI 在數據處理與模式識別方面表現卓越但在推理、創造力情感理解仍有不足​​🤔商界對 AGI 的「金錢」定義​OpenAI 與微軟的合作協議中AGI 被定義為能為 OpenAI帶來 1000 億美元收入的 AI 系統​代表 AGI 可能只是一個商業目標而非技術或科學上的明確概念—如果你有任何想跟我說的話或者只是想跟我打聲招呼,歡迎來這裡找我Facebook|https://reurl.cc/jDR5yZ合作邀約|https://portaly.cc/kevin0922—我的個人 Medium, VocusMedium: https://guoweilyu.medium.com/Vocus: https://reurl.cc/7k79Z9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 86|台北資源多,就該去台北念書?|資源多寡只是假命題,是否懂得使用資源才是關鍵

Ep. 86|台北資源多,就該去台北念書?|資源多寡只是假命題,是否懂得使用資源才是關鍵

🄴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我之前在一篇引發熱議的 Threads 貼文​【基隆國中生的志願選填】——資源多、競爭強,想念就要去台北念​掀起了關於基隆學生是否應該赴台北就學的激烈討論​​然而,這個看似單純的選擇卻在留言區引發超過 139 則的回應當中絕大多數並非理性討論而是帶有攻擊性的言論​這種現象其實反映了台灣教育體系中長期存在「慕強心態」和「資源迷思」​特別是對基隆等「非台北」地區學生的偏見與誤解:​​因為台北的資源多、同學優、老師強基隆的學生就該去台北念書?—📚📑📝岡本加乃子《老妓抄》📚📑📝藍佩嘉《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完整文章:📝📝:台北資源多,就該去台北念書?|資源多寡只是假命題,是否懂得使用資源才是關鍵—如果你有任何想跟我說的話或者只是想跟我打聲招呼,歡迎來這裡找我Facebook|https://reurl.cc/jDR5yZ合作邀約|https://portaly.cc/kevin0922—我的個人 Medium, VocusMedium: https://guoweilyu.medium.com/Vocus: https://reurl.cc/7k79Z9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Ep. 85|馬來人、爪哇人、菲律賓人都很懶惰? |「懶惰土著」的迷思隨著殖民政策延續至今的東南亞

Ep. 85|馬來人、爪哇人、菲律賓人都很懶惰? |「懶惰土著」的迷思隨著殖民政策延續至今的東南亞

🄴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懶惰原住民」(the Lazy Native)的迷思並非自然形成,而是殖民當局帶著明確的意識形態意圖精心打造的​如馬來西亞社會學家Syed Hussein Alatas 仔細記錄的:​這種刻板印象在西方殖民統治的高峰期特別針對馬來群島的馬來人菲律賓人和爪哇人​與其說是反映現實懶惰和生產力低落的原住民形象更是一種方便的虛構服務於特定的經濟和政治目標​​Syed Hussein Alatas 研究這個議題因為他將「知識帝國主義」視為殖民主義最穩固且最持久的遺產​這是一種在政治獨立之後仍繼續塑造東南亞的政治、知識生產(以及大部分前殖民地世界)​完整文章:📝📝:馬來人、爪哇人、菲律賓人都很懶惰? |「懶惰」的迷思隨著殖民政策延續至今的東南亞【 你不知道的 One-Forty 】| 歧視何解?我們如何以非暴力溝通與黑粉和解—如果你有任何想跟我說的話或者只是想跟我打聲招呼,歡迎來這裡找我Facebook|https://reurl.cc/jDR5yZ合作邀約|https://portaly.cc/kevin0922—我的個人 Medium, VocusMedium: https://guoweilyu.medium.com/Vocus: https://reurl.cc/7k79Z9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rmytcs05xe01x709hy7n7e/comments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