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器裡的寶貝

瓦器裡的寶貝

吳慧馨牧師

慧馨牧師與你分享聖經,上帝的話語是生命最大的力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エピソード一覧

慧馨牧師講道:是就是太5

慧馨牧師講道:是就是太5

🄴 瓦器裡的寶貝

講題:是,就是!聖 經:馬太福音5:33-37聖 詩:興起發光3、奔跑不放棄20、390啟應文:15經文:太5:33-37論發誓33 「你們又聽過古人的教訓說:『不可違背誓言;在主面前所發的誓必須履行。』 34 但是我告訴你們,你們根本不可以發誓。不可指天發誓,因為天是上帝的寶座; 35 不可指地發誓,因為地是上帝的腳凳;也不可指著耶路撒冷發誓,因為它是大君王的城; 36 甚至不可指著自己的頭發誓,因為你無法使自己的一根頭髮變黑或變白。 37 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再多說便是出於那邪惡者。」親愛的弟兄姊妹平安感謝上帝,讓我們一起來敬拜讚美主。馬太福音五章中,記載了耶穌對門徒生命的教導與提醒,特別針對他們猶太人背景與身分中的既有觀念,提出挑戰,門徒當活出上帝所喜悅的生命,無論是從發怒、慾望、離婚、起誓、非暴力與愛仇敵等,在在提出了挑戰。在這段經文的格式,就是:「你們聽過古人的教訓說:(太5:33)」接續這句才是耶穌的重點:「但是我告訴你們,(太5:34)」。特別這段太5:33-37,更是馬太福音特有的經文。耶穌表明祂是上帝的兒子,祂的權威,勝過以往猶太經學是對上帝話語的詮釋。今天我們從說話,來思考上帝所喜悅的態度,就是敬畏上帝與誠實:不可發誓,以及是就說是。一、不可發誓-上帝無所不在在台南玉井附近的鄉道,常會看到「蜂蜜,不純砍頭」,我們通常會笑說,是蜜蜂的頭。商人用這樣的詞句,是要人相信他蜂蜜的純正。一些民族都有「發誓」的文化,表明對自己所說的話,要證明是真的。在古代社會中,日常生活濫發誓言應是很普遍的現象,以致猶太拉比、希臘 羅馬的哲學家經常為文討論濫發誓言的問題,指出發誓應鄭重其事,否則後果嚴重。以發誓的方式說話,暗示人的語言只有在誓言之下所出的才有約束力、需要負責,其它的話卻沒有約束力、無須負責。耶穌在這裡不是否定誓言的價值,而是指出:誠實的心根本不需要以誓言來強調自己話語的真實性。耶穌針對當時人心虛偽、用誓言來掩飾不誠實。他指出:不論指著天、地、耶路撒冷或自己的頭,都與上帝有關,都不能作為遮掩的工具。希伯來文代表神聖的「七」,與發誓是同一個字根,這對猶太人而言,起誓本身就帶有神聖的意思,起誓者必須履行所說的話語,就如同舊約中,常看見會用手指者的天上發誓。亞伯拉罕:「指著上主—至高者上帝、天地的創造者發誓」(創14:22),摩西說:「我向天舉手,以自己的生命發誓。」(申32:40)因此,猶太人在起誓中,是表達對上帝的忠誠,也表明了誓約的具體方式。但,人的軟弱常常忘記自己的誓言,甚至故意違背所發的誓言。因此,在摩西的律法中,嚴格規定不可以上帝之名起誓。「你們就不可指著我的名發假誓,侮辱了我的名。我是上主—你們的上帝。」(利19:12)「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黑變白了」,這是一句猶太人的俚語,因人無論如何舌燦蓮花,都不能將黑的變成白的,就是起誓也無法使是非顛倒。耶穌在此教導以四次「不可指……發誓,因為……」作為警告(太5:34-36)。太5:34不可指天發誓,因為天是上帝的寶座;35不可指地發誓,因為地是上帝的腳凳;不可指著耶路撒冷發誓,因為它是大君王的城;36不可指著自己的頭發誓,因為你無法使自己的一根頭髮變黑或變白。耶穌指出了以天、地、耶路撒冷起誓,要意識到這是極其鄭重的,且很可能會讓自己陷入妄稱上帝之名的罪,而以自己的頭起誓,則是毫無意義的,因而與起假誓無異。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生活的每一處,都有上帝的同在。上帝在天上,在地下,在我們隨手可觸的頭髮中,因此,人們都當隨時警醒,上帝隨時隨處與我們同在,就更當注意自己的話語,上帝都聽見,我們都要為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負責。耶穌接著在5:37「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再多說便是出於那邪惡者。」」強調門徒的言語重在誠信,一言既出,便受其約束,為其負責,因此門徒說話便不該、也無須訴諸誓言(太5:33)。二、是就說是-上帝喜悅的生命太5:37 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再多說便是出於那邪惡者。人,既然無法隨使自己的頭髮變白變黑,就當知道自己不可能把一件事情從黑的說成白的,這所有的事物都是屬乎上帝,因此在生活中只有一個原則,就是說話誠實,將這句「我發誓……」從口中去除掉!要知道「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既然所出的言語必須誠實可信,就無須用誓言去保證自己話語的真實性。「是,就說是」的誠信原則,是耶穌教導我們的標準比律法更深,是上帝所喜悅的。你不需要靠誓言來增加話語的可信度,因為基督徒的「是」應該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當我們說「是」卻心裡想「不是」,那就是虛偽。魔鬼把對人的恐懼、貪圖利益、害怕承擔責任的想法放在我們心裏,所以多說的都出於邪惡者—是來自不誠實、欺瞞、扭曲的黑暗權勢。因此,誠信是基督徒的生命本質,自然就是活出一個真實、透明、純潔的生命。1.在言語中活出誠信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混亂、言語常被包裝的時代,誇大的承諾、模糊的語言、表裡不一的言行,甚至是充斥謊言、操控與政治語言的世界中,耶穌呼召我們:「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這不僅是語言的誠實,是一種生命的見證,信仰生活的試金石。在家庭:對孩子、配偶保持言行一致。在職場:說話算話,對人誠實。對客戶的承諾、同事之間的協調、誠信可信賴。在教會:誠心委身的服事,做在最小的肢體身上。耶穌要門徒的可信度是出自於內在生命的真實,不是靠著話術、更不是靠著誓言,是靠著基督的生命活出真理。2.領受榮耀的呼召,奔跑不放棄上帝呼召我們作誠實人的見證者,這條路或許不易,或許會遭受人們的誤會或排擠,然而走在誠實與光明中,正是祂對我們的呼召,就是獻上自己作主聖潔貴重的器皿,即便因著誠實而四面受敵,心裡作難,依然確信主隨時的同在,奔跑不放棄。雅各書5:12我的弟兄姊妹們,最重要的是:不可發誓。不可指天指地,或指任何東西發誓。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這樣,你們就不至於受上帝的審判。(雅5:12)耶穌禁止起誓是因為起誓若不能實踐,如同發假誓。起誓是邀請上帝作為見證,起假誓等同破壞、不遵守十誡中『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出20:7)。耶穌告訴我們不可指著天、地、耶路撒冷、甚至是自己的頭起誓,因為神創造萬物,掌管萬有,指著這些受造之物起誓,等同指著神的名起誓。為此保護我們,避免我們得罪上帝,活出符合基督徒身分的信實生活。親愛的弟兄姊妹,願我們學會像耶穌一樣,話語簡單、誠實、有原則。『「是」就讓它是;「不是」就堅持不是。』不靠誓言來證明自己,而是以誠信的信仰態度,活出真理與光明的生命,在話語上討主喜悅,奔跑在真理的路上,奔跑不放棄。禱告親愛的天父上帝,感謝上帝始終保守帶領我們,使我們得以從上帝的話語領受恩典與力量。求主幫助我們,學習以基督的心為心,學像祢的樣式,像天父完全。感謝主,賜福教會弟兄姊妹與家人,身心靈健壯。恩待我們所愛的國家,台灣有主的掌權,使用我們作上帝恩典的出口。感謝禱告,奉靠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阿們。by Rev. Esther Wu---是,就是!馬太福音5:33-37 榮耀的呼召、奔跑不放棄、390 啟應文15 吳慧馨牧師親愛的弟兄姊妹平安,感謝上帝,讓我們一起來敬拜讚美主。馬太福音五章中,記載了耶穌對門徒生命的教導與提醒,特別針對他們猶太人背景與身分中的既有觀念,提出挑戰,門徒當活出上帝所喜悅的生命,無論是從發怒、慾望、離婚、起誓、非暴力與愛仇敵等,在在提出了挑戰。這段經文開始「你們聽過古人的教訓說:(太5:33)」接續這句才是耶穌的重點:「但是我告訴你們,(太5:34)」。特別這段太5:33-37,更是馬太福音特有的經文。耶穌表明祂是上帝的兒子,祂的權威,勝過以往猶太經學是對上帝話語的詮釋。今天我們從說話,來思考上帝所喜悅的態度,就是敬畏上帝與誠實:不可發誓,以及是就說是。一、不可發誓-上帝無所不在在台南玉井附近的鄉道,常會看到「蜂蜜,不純砍頭」,我們通常會笑說,是蜜蜂的頭。商人用這樣的詞句,是要人相信他蜂蜜的純正。一些民族都有「發誓」的文化,表明對自己所說的話,要證明是真的。在古代社會中,日常生活濫發誓言應是很普遍的現象,以致猶太拉比、希臘 羅馬的哲學家經常為文討論濫發誓言的問題,指出發誓應鄭重其事,否則後果嚴重。以發誓的方式說話,暗示人的語言只有在誓言之下所出的才有約束力、需要負責,其它的話卻沒有約束力、無須負責。耶穌在這裡不是否定誓言的價值,而是指出:誠實的心根本不需要以誓言來強調自己話語的真實性。耶穌針對當時人心虛偽、用誓言來掩飾不誠實。他指出:不論指著天、地、耶路撒冷或自己的頭,都與上帝有關,都不能作為遮掩的工具。希伯來文代表神聖的「七」,與發誓是同一個字根,這對猶太人而言,起誓本身就帶有神聖的意思,起誓者必須履行所說的話語,就如同舊約中,常看見會用手指者的天上發誓。亞伯拉罕:「指著上主—至高者上帝、天地的創造者發誓」(創14:22),摩西說:「我向天舉手,以自己的生命發誓。」(申32:40)因此,猶太人在起誓中,是表達對上帝的忠誠,也表明了誓約的具體方式。但,人的軟弱常常忘記自己的誓言,甚至故意違背所發的誓言。因此,在摩西的律法中,嚴格規定不可以上帝之名起誓。「你們就不可指著我的名發假誓,侮辱了我的名。我是上主—你們的上帝。」(利19:12)「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黑變白了」,這是一句猶太人的俚語,因人無論如何舌燦蓮花,都不能將黑的變成白的,就是起誓也無法使是非顛倒。耶穌在此教導以四次「不可指……發誓,因為……」作為警告(太5:34-36)。太5:34不可指天發誓,因為天是上帝的寶座;35不可指地發誓,因為地是上帝的腳凳;不可指著耶路撒冷發誓,因為它是大君王的城;36不可指著自己的頭發誓,因為你無法使自己的一根頭髮變黑或變白。耶穌指出了以天、地、耶路撒冷起誓,要意識到這是極其鄭重的,且很可能會讓自己陷入妄稱上帝之名的罪,而以自己的頭起誓,則是毫無意義的,因而與起假誓無異。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生活的每一處,都有上帝的同在。上帝在天上,在地下,在我們隨手可觸的頭髮中,因此,人們都當隨時警醒,上帝隨時隨處與我們同在,就更當注意自己的話語,上帝都聽見,我們都要為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負責。耶穌接著在5:37「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再多說便是出於那邪惡者。」門徒的言語重在誠信,一言既出,便受其約束,為其負責,因此門徒說話便不該、也無須訴諸誓言(太5:33)。二、是就說是-上帝喜悅的生命太5:37 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再多說便是出於那邪惡者。人,既然無法隨使自己的頭髮變白變黑,就當知道自己不可能把一件事情從黑的說成白的,這所有的事物都是屬乎上帝,因此在生活中只有一個原則,就是說話誠實,將這句「我發誓……」從口中去除掉!要知道「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既然所出的言語必須誠實可信,就無須用誓言去保證自己話語的真實性。「是,就說是」的誠信原則,是耶穌教導我們的標準比律法更深,是上帝所喜悅的。你不需要靠誓言來增加話語的可信度,因為基督徒的「是」應該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當我們說「是」卻心裡想「不是」,那就是虛偽。魔鬼把對人的恐懼、貪圖利益、害怕承擔責任的想法放在我們心裏,所以多說的都出於邪惡者—是來自不誠實、欺瞞、扭曲的黑暗權勢。因此,誠信是基督徒的生命本質,自然就是活出一個真實、透明、純潔的生命。1.在言語中活出誠信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混亂、言語常被包裝的時代,誇大的承諾、模糊的語言、表裡不一的言行,甚至是充斥謊言、操控與政治語言的世界中,耶穌呼召我們:「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這不僅是語言的誠實,是一種生命的見證,信仰生活的試金石。在家庭:對孩子、配偶保持言行一致。在職場:說話算話,對人誠實。對客戶的承諾、同事之間的協調、誠信可信賴。在教會:誠心委身的服事,做在最小的肢體身上。耶穌要門徒的可信度是出自於內在生命的真實,不是靠著話術、更不是靠著誓言,是靠著基督的生命活出真理。2.領受榮耀的呼召,奔跑不放棄上帝呼召我們作誠實人的見證者,這條路或許不易,或許會遭受誤會或排擠,然而走在誠實與光明中,正是祂對我們的呼召,就是獻上自己作主聖潔貴重的器皿,即便因著誠實而四面受敵,心裡作難,依然確信主隨時的同在,奔跑不放棄。我的弟兄姊妹們,最重要的是:不可發誓。不可指天指地,或指任何東西發誓。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這樣,你們就不至於受上帝的審判。(雅5:12)耶穌禁止起誓是因起誓若不能實踐,如同發假誓。起誓是邀請上帝作為見證,起假誓等同破壞、不遵守十誡中『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出20:7)。耶穌說,不可指著天、地、耶路撒冷、甚至是自己的頭起誓,因為上帝創造萬物,掌管萬有,當指著受造物起誓,等同指著上帝的名起誓。為此保護我們,避免我們得罪上帝,活出符合基督徒身分的信實生活。願我們學會像耶穌一樣,話語簡單、誠實、有原則。『「是」就讓它是;「不是」就堅持不是。』不靠誓言來證明自己,而是以誠信的信仰態度,活出真理與光明的生命,在話語上討主喜悅,奔跑在真理的路上,奔跑不放棄。禱告親愛的天父上帝,感謝上帝始終保守帶領我們,使我們得以從上帝的話語領受恩典與力量。求主幫助我們,學習以基督的心為心,學像祢的樣式,像天父完全。感謝主,賜福教會弟兄姊妹與家人,身心靈健壯。恩待我們所愛的國家,台灣有主的掌權,使用我們作上帝恩典的出口。感謝禱告,奉靠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阿們。by Rev. Esther Wu回應詩:奔跑不放棄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py3eknwhk970873olb8p16l/comments慧馨牧師與你一起讀經。三年讀完一次聖經,從上帝的話語領受力量與祝福。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慧馨牧師講道同心建造賽54

慧馨牧師講道同心建造賽54

🄴 瓦器裡的寶貝

慧馨牧師講道:同心建造經文:以賽亞書54:1-10詩歌:活石,帶我進入祢的同在,讓家偉大,390啟應20親愛的弟兄姊妹,感謝上帝,讓我們一起來敬拜上帝。今天在我們預備建堂時,一起來思考:「同心建造」,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教會也面對許多挑戰。但上帝的話語向我們發出一個呼召:即使在荒涼之地、在人看似軟弱的處境中,祂仍呼召祂的百姓起來,靠著祂的應許,同心建造,迎接迎接主的復興。pray以賽亞書54章是接續53章受苦僕人的預言,是給以色列民的一段極其寶貴的應許。經歷過被擄、失敗、荒涼階段的以色列,上帝透過先知以賽亞向他們發出極具震撼力的呼召:要歌唱,要擴張,要堅固,因為祂與我們同在。他宣告上帝有永遠不變的愛,傳達安慰和重建的應許。祂的子民雖離棄上帝而受懲罰,但不表示上帝會離棄祂的子民,因為上帝跟祂的子民所立的約,是永遠的約(1-16)。這段經文也在對教會、對家庭、對個人作生命的呼召:在上帝的應許中,我們要同心建造,世代興起。建堂不是一項單純的工程,是一個屬靈的記號,我們對上帝的信心、對福音的委身與對未來世代的承擔。一、信心的眼光賽54:1耶路撒冷啊,你好比不能生育的女子,但現在你能歌唱,大聲歡呼。賽54:7-8 我暫時離開了你,但我深深愛你,要接你回來。我生氣不理你是暫時;我對你的愛卻是永久。上主—你的救贖者這樣宣布了。以賽亞向耶路撒冷發出一個命令「不能生育的女子要歌唱歡呼」這代表一種信心的預言。對以賽亞時期的猶太人而言,那不能生育的和無法結婚的婦女,她們會遭受人的與內心痛苦非常大。但以賽亞卻以此形容耶路撒冷宛如那不能生育的女子,上帝要她們歌唱、揚聲歡呼,因為她們將生養眾多,必將帶著祝福遍佈全地,上帝要使荒野之地重新有人居住。即使在人看為那沒有身分被輕視無法生產的姊妹,卻能昂然歡呼。這是上帝要百姓因為相信祂的應許而開始歡呼,雖然上帝還沒有實際具體的作為,就已經有那信心的眼睛,看見上帝所要成就的一切。正如同我們現在可能也遇到一些困難或挑戰,失意或難過的事情。上帝的話語鼓勵我們:不是因為我們已經擁有,而是因為上帝的應許是可信的!不是等到復興來才歌唱,是在信心中就先歡呼歌唱,因為確信上帝的作為正在興起!二、擴張帳幕賽54:2-3 要擴張你居住的帳棚,拉長帳棚的繩子,堅固你的橛子。要向左右擴張你的領土。雖然國土在異族的佔領下,你的人民仍要回歸故土;荒蕪的城鎮將要人煙稠密。這是建造的命令!不是等待成果才行動,而是憑信心先擴張,為上帝的祝福預備空間。以賽亞宣告如同被冷落的女子耶路撒冷將有許多子孫,甚至要拉長他們住家帳棚的繩子,由小帳棚變成大帳棚,甚至要擴張帳棚的數目才得以容納許多的百姓。那被擄至外地的百姓終將回到故土,荒蕪的廢墟將變成人煙稠密的城鎮,這正是因為施行大能的上帝將救贖那在困境中的以色列人最大的盼望與應許,就是所居住的家園,國家的領土,都將向左向右擴展,以色列人將承受上帝所賜豐盛的產業。在這幅建造的圖像中,每一根「橛子」就是每一位委身的弟兄姊妹;每一條「繩子」就是連結彼此的合一與愛。在這個建造的命令中,我們不是等待成果才行動,而是憑信心先擴張,為上帝的祝福預備空間。教會的帳幕要擴張,我們的信心也要擴張;繩子要放長、橛子要堅固,這正是對教會整體團隊配搭的呼召—確信在這建堂的當中,不單是幾個人的事,是全體信徒回應上帝對我們的呼召,拉長帳棚的繩子,堅固橛子,同心來建造。三、上帝同行,同心建造賽54:9-10 在挪亞的時候,我曾應許不再以洪水淹沒大地。現在我應許不再向你發怒,不再懲罰你。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我對你的慈愛永不動搖,我平安的約也永不改變。愛你的上主這樣宣布了。上帝與我們的立約,如同祂對挪亞所立的約一樣,永不廢棄、永不更改,即使山搖地動,上帝的慈愛依然堅定不動搖。這正是「同心建造」的根基—我們不是誇口人的努力與熱心,而是因為我們站立在上帝的慈愛與那永恆應許之上。上帝的憐憫,正是我們建造的起點。深知我們不是靠著自己,乃是靠那位永遠不撇棄我們愛我的主,重新被堅立、被恢復。這是建造的根基:不是我們的努力,而是祂的慈愛與約定。✅家庭:上帝要恢復家庭的關係父母與兒女、丈夫與妻子,在基督裡彼此扶持、相互赦免。讓每一個人的家都要成為上帝同在的居所。✅教會:世代同行、傳承信仰教會中不同團契,從主日學在愛與管教中,認識上帝。少契在認識上帝的話語中,學習與成長。聖歌隊與敬拜團,婦契與松契,喜樂與虎嘯,在肢體彼此分享扶持與服事中,更深經驗上帝愛與同在。長輩的智慧與年輕人的活力相互結合,在上帝的話語中扎根建造,活出健康而合神心意的教會,如同帳幕擴張,讓上帝的榮耀充滿期間。✅國家:為城市、國家帶來祝福上帝的家不只是我們的教會之中,也在我們居住的城市,我們的國家,因為每一位基督徒都要活出主的樣式,見證上帝就在我們的當中。見證,所踏的土地,我們都要活出上帝在地上的見證。因為當我們同心建造,上帝的國度就要在地上彰顯。🎵回應詩《讓家偉大》我們正在建構上帝的家,如同我們的禱告與宣告,世代同心建造,我們同心建造,一磚一瓦地塑造合祂心意的家,我和你神的家。親愛的弟兄姊妹,上帝正在呼召我們走出荒涼,進入建造。我們不再孤單與懼怕,而是同心建造,因為上帝應許:「我對你的慈愛永不動搖,我平安的約也永不改變。愛你的上主這樣宣布了。」建堂不是一項單純的工程,是一個屬靈的記號,我們要「用信心歌唱」,確信上帝已經要成就;要「拉長繩子、堅固橛子;站立在上帝慈愛的約之上」確信祂的慈愛永不離開,祂的供應永不止息。同心建造榮耀上帝的家。🙏 建堂祝福禱告親愛的天父,我們確信主的話語信實,主的慈愛永存。我們要在信心中建造,彼此同工,拉長繩子,堅固橛子,同心建造。讓我們在主慈愛的約中,建立祢的居所,使教會成為上帝恩典的出口。在奉獻中經歷信心,在同行中經歷合一,使這屬祢的家,成為列國轉向祢的見證。感謝祈求是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Rev. Esther Wu回應詩:讓家偉大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py3eknwhk970873olb8p16l/comments慧馨牧師與你一起讀經。三年讀完一次聖經,從上帝的話語領受力量與祝福。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慧馨牧師講道:樂建其成代上22

慧馨牧師講道:樂建其成代上22

🄴 瓦器裡的寶貝

慧馨牧師講道主題:樂建其成:同心建造偉大的家經文:歷代志上22:1–19敬拜詩歌在乎耶和華、讓家偉大(約書亞)、從心合一啟應:5 吳慧馨牧師20250427樂建其成:從心合一建造教會歷代志上22:6-19 在乎耶和華23 從心合一18 讓家偉大 約書亞 .398 啟5☀️經文:歷代志上22:6-196 大衛召兒子所羅門來,交代他為上主—以色列的上帝建造聖殿。 7 大衛對他說:「兒啊,我本來想為上主—我的上帝建造一座聖殿, 8 可是上主對我說,因為我殺過許多人,打過很多仗,流過許多人的血,他不要我為他建造聖殿。 9 但是他給我一個許諾。他說:『你會有一個兒子。他統治的期間國泰民安,因為我要賜給他平安的日子,不受四圍敵人的干擾。他的名字要叫所羅門;因為在他作王的期間,我要賜給以色列人和平安全。 10 他要為我造一座聖殿。他要作我的兒子;我要作他的父親。我要鞏固他的王朝,永遠統治以色列。』」 11 大衛繼續說:「兒啊,願上主—你的上帝與你同在;願他信守諾言,使你順利地為他建造聖殿。 12 願上主—你的上帝賜給你真知灼見,能夠按照他的法律治理以色列。 13 如果你遵行上主藉摩西頒布給以色列的一切法律誡命,你就會成功。你要堅強勇敢;不要害怕,也不要沮喪。 14 至於建造聖殿的材料,我已經盡力積聚了約三千四百公噸金子和三萬四千公噸銀子可作建殿之用,另外還有無數的銅和鐵。我也預備了木材和石塊,但你還要多加預備。 15 你有許多工人,有石匠、泥水匠,和木匠,還有熟練的工匠 16 能用金、銀、銅、鐵鑄造東西。現在就開始吧,願上主與你同在。」 17 大衛命令以色列所有的領袖幫助所羅門。 18 他說:「上主—你們的上帝一直與你們同在,賜給你們四境平安。他使我征服從前住在這地方所有的民族。這些民族現在都歸順你們和上主。 19 你們要全心全意事奉上主—你們的上帝,開始建造聖殿。這樣,你們就能把上主的約櫃和所有用作敬拜的聖物安置在裡面。」☀️講章感謝主,我們一同慶祝耶穌的復活—見證空墳墓,宣告耶穌戰勝死亡與罪惡。復活的大能,是為了興起我們進入神的計畫,參與祂國度的建造。此時,教會建堂計劃,是我們一起回應上帝愛的時刻!《歷代志上》22章是一幅屬靈的畫面—是一群人預備心、同心建造耶和華的殿。「你們要全心全意事奉上主—你們的上帝,開始建造聖殿。這樣,你們就能把上主的約櫃和所有用作敬拜的聖物安置在裡面。」(代上22:19)我們要建造的,不只是磚瓦構成的建築,而是上帝的同在要顯明的地方;破碎的人要得醫治的地方,後代子孫要認識主、敬畏主的地方。在聖經中,神的殿從來不只是建築物,更是祂同在與榮耀的彰顯。對於今天的教會而言,建堂不只是完成一個建設計畫,更是一次全體家人信心的行動與屬靈生命的操練。大衛雖無法親自建殿,卻用心預備一切,為的是要榮耀神、成全下一代的使命。一、回應呼召,建造聖殿(v.6-10)代上22:6 大衛召兒子所羅門來,交代他為上主—以色列的上帝建造聖殿。上帝透過大衛清楚指明所羅門是被揀選的器皿,要為神的名建造聖殿。這殿不只是地上的房屋,更是神與祂子民相遇的地方。大衛知道,雖然上帝不讓他建造聖殿,但他的心志從不退後。他沒有說:「既然我不能做,就交給別人吧。」而是積極為兒子所羅門預備一切;將使命與祝福一併交託,期待下一代能完成這偉大的工作。上帝今日也呼召我們,成為祂建造教會的同工。建造屬靈的家不是一人建造,需要每一位家人同心的預備。也許像大衛無法建造或決策;但我們可以預備、可以奉獻、可以代禱、可以鼓勵彼此。我們今天的建堂,不只是為我們自己,而是為我們的兒女與未來世代。他們要在這殿中敬拜、被上帝造就、被差派出去。我們今天的擺上,正是為神國未來打下根基。因此,每一位弟兄姊妹都不是旁觀者,而是蒙召者,一同承擔使命,建造屬靈的家。二、承接榮耀,同心建造(v.11-16)代上22:11,13 大衛說:兒啊,願上主—你的上帝與你同在;願他信守諾言,使你順利地為他建造聖殿。...如果你遵行上主藉摩西頒布給以色列的一切法律誡命,你就會成功。你要堅強勇敢;不要害怕,也不要沮喪。當建殿的責任交到所羅門手中,他承接的不是壓力,而是榮耀的使命。大衛深知兒子的重擔,因此不僅提供物質資源,更給予所羅門屬靈上的勉勵。確信只要上帝的同在,再大的工程也能完成。在力行的你我也是在承接榮耀。不是某一個人,是整個教會—是我們每一個肢體要一起完成上帝所託付的建殿工程。建堂不是少數人做的事,不單是是建堂委員會、牧者長執的事;是整個家與整體屬靈家人的事,今天你我都被呼召參與在其中:用禱告建立屬靈根基,用奉獻進入信心之路,用時間與恩賜參與實際建造與支持,彼此激勵守住合一的見證。我們雖微小,但祂必成就大事。三、樂建其成,榮耀主名(v.17–19)代上22:19 你們要全心全意事奉上主—你們的上帝,開始建造聖殿。大衛不是向人建議應該如何做,而是做一個呼召。大衛清楚上帝的工作不是一個人的責任,而是整體合一的見證,建造聖殿是無法靠一人來完成。他呼召眾首領與百姓共同參與,以合一的心志來完成上帝的工作。因為,這不只是王與王子之間的傳承,更是全民對上帝信心的回應與見證。此時是我們力行大家庭要一起同心、回應上帝信心行動的時候:我們不是苦苦建造,而是「樂建其成」甘心、樂意、同心合一地建造主的家。我們是在建造榮耀上帝的家,是我們的兒女與兒女將在其中遇見主的地方。建堂的機會,也許一生只有一次。未來幾年,這將是我們信心的操練,合一的見證。因為這是我們對上帝愛的回應,是為祂的國度投資的永恆行動。我們的擺上,成就的不只是建築,而是靈魂的得著、世代的轉化、上帝同在的榮耀彰顯。1)信心行動:建堂的過程中願意擺上時間、奉獻、服事,憑信心甘心樂意獻上,成為上帝手中的管家,無論是搬運、整理、規劃、關懷,都可以發揮恩賜,與主同工。2)彼此扶持:成為鼓勵者,代禱者,用禱告托住整個建堂進程,保守同工合一、施工順利;邀請更多弟兄姊妹同行。🎵回應詩:《讓家偉大》這首詩歌描繪建造上帝的家時的心志與圖像,如同我們的禱告與宣告。建堂,不只是打造物理空間,而是見證上帝在我們中間,一磚一瓦地塑造合祂心意的家。🎶是祢灌溉,是祢建造,家中一磚一瓦,這是我歸屬的地方,我雖微小,祢卻偉大,有祢在家就沒有人還需要懼怕。我雖微小,祢卻偉大,無論旅程再困難,因祢我仍剛強,是祢的愛,讓家偉大,世代同心建造,我們同心建造,我和你,神的家。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的教會在今年蒙主恩典,正式通過建堂計畫案,不只是一項事工的開始,更是上帝恩典的新篇章!建堂的目的不在於建築本身,而是在此要成為上帝榮耀的居所,成為上帝恩典的出口。這不只是我們聚會的地方,更是萬民禱告的殿,是生命得改變、福音被廣傳、世代被裝備的所在。讓我們學像大衛:有信心地預備,回應上帝的呼召;有遠見地投資,為下一代建立根基;有合一的行動,彼此勉勵同行,建造榮耀上帝的家。我們所建造的,不只是磚瓦,而是神在地上的見證。願我們同心合意,齊心建造,讓教會成為城市中的祝福、社區中的亮光,為主興起祂榮耀的殿!🙏 建堂祝福禱告親愛的天父,我們為祢所賜的建堂異象獻上感謝,祢是那建造教會的主,是教會的磐石與根基。求祢激動我們的心,使我們同心合意地擺上、祈求、建造,讓這殿成為萬民禱告的殿、成為上帝恩典的出口。讓我們在奉獻中經歷信心,在同行中經歷合一,使這個屬祢的家,成為列國轉向祢的見證。感謝祈求,是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Rev. Esther Wu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py3eknwhk970873olb8p16l/comments慧馨牧師與你一起讀經。三年讀完一次聖經,從上帝的話語領受力量與祝福。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慧馨牧師講道:看你的老母!約19

慧馨牧師講道:看你的老母!約19

🄴 瓦器裡的寶貝

慧馨牧師講道-看,你的老母!經文:約翰福音19:25-27詩歌:新聖詩15,媽媽的愛,391啟應:22經文:約翰福音19:25-2725站在耶穌的十字架旁邊的,有耶穌的母親、他的姨母、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和抹大拉的馬利亞。26 耶穌看見他的母親和他所鍾愛的門徒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母親,瞧,你的兒子!」27 接著,他又對那個門徒說:「瞧,你的母親!」從那時起,那門徒接耶穌的母親到自己的家裡住。🌸本文親愛的兄弟姊妹,平安。歡迎所有的兄弟姊妹一起來敬拜上帝,特別歡迎第一次來到力行教會的兄弟姐妺,也歡迎許多子女從各地方回到台中回到母會敬拜上帝,謝謝主日學參與今天的服事。在主裡祝賀所有的媽媽,母親節快樂。謝謝您多年來的辛苦的,願上帝記念念與賜福。十字架下的呼喚感謝上帝,在這特別的主日~母親節,我們特別記念、感謝母親的日子。母親的愛,無聲、無求、無怨,是世界上最貼近上帝之愛的一種愛。我們要回到聖經中令人動容的畫面—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最後時刻,惦記祂的母親馬利亞交託給他所愛的門徒約翰。祂望向自己的母親,對她說:「看,你的兒子」,又對約翰說:「看,你的母親。」這是交託與呼喚。「看」,不僅是一個動作,更是一種責任與心意的轉變。耶穌不是說「照顧她」,祂是說「看她」,去要看見她的需要、孤單、角色,並且以行動去愛她、承擔她的需要。當我看著妳(我媽媽),感覺那就是我的家,現我也建立起自己的家,成為孩子的媽媽,但我知道隨時可回我的家,當我媽媽的孩子,謝謝您滿滿豐盛的愛~敏中一、耶穌的愛:對母親的顧念二、馬利亞的愛:溫柔堅定的陪伴三、約翰的順服:愛的承擔一、耶穌的愛:對母親的顧念十字架上的耶穌,身心極其痛苦,祂的身體承受著痛苦,背負著世人的罪,但祂的眼光仍然落在腳下的母親,不忘記祂所愛的母親,馬利亞。祂知道馬利亞的心情,如同西面在聖殿中對她預言:「憂傷要像利劍刺透你的心。」(路2:35)馬利亞親眼看著她的兒子受難,她的心也在淌血。耶穌對母親說:「母親,看,你的兒子!」這句話不只是交託,更是安慰。祂知道,祂快要離去,但祂不讓母親孤單無依。耶穌顧念她的孤單與未來的生活,於是祂做了一個安排:祂將母親交給祂所愛的門徒約翰。這是兒子對母親最深的愛與責任感—即使自己將死,仍在為母親預備。孝順,並非等到父母年老病重才關心,而是在我們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把父母放在心中。許多母親不求兒女回報,只求兒女健康平安。但我們是否也願意如同耶穌一樣,在最困難時,也不忘「看」我們的母親?自從28歲起母親一直擔任慈母兼嚴父的角色,含辛茹苦將四個小孩拉拔長大,謝謝您媽媽我愛您。桂珠懷念妳....以前騎摩托車載我去上課的時候,以前拿衣架修理我的時候,以前把我關在門外不讓我進家門的時候,很多的懷念到現在都成為我人生的養分,謝謝妳的諄諄教誨。母親節快樂。政立母親在世82歲,離世26年。懷念一句話:國小我外出就讀,她說在外地要找一間教會親近主。婚後在外地要顧家生活平安和樂。凡事要謹慎誠懇待人。文雄長老二、馬利亞的愛:溫柔堅定的陪伴十字架下的馬利亞,是一位痛苦卻堅定的母親。她知道自己的兒子正走上上帝為祂安排的道路,她選擇站在祂身邊,不離不棄。這份無聲的愛,正如詩歌《媽媽的愛》中所唱:「不曾叫阮心肝金子,只有惦惦給阮晟;我的阿母她愛我,為著兒子受苦拖磨。」母親的愛,常常是無條件的犧牲,默默的承受,是為著孩子流淚禱告、撐起家庭的重量。她不求得到榮耀,只祈求孩子平安健康成長。馬利亞的身影,彷彿是那無數母親的背影,不言苦,卻視苦為愛的延伸;不論功,卻用一生建構孩子的生命。母親的愛,是我們從小就在生活中體會的。媽媽未必說愛,卻在每一餐飯、每一夜的守候、每一聲的提醒,在在表現她的愛。她也許沉默,但她的愛卻視「比山卡高,比海卡闊」。面對過去要充滿感恩,面對現在要充滿熱情,面對未來要充滿信心;求神賜給我們勇氣、耐心、愛心、節制,成為神祝福的人,也成為別人的祝福。美惠願兒媳、孫子能遵守上帝的話語.平安生活長大,上帝保佑祝福。淑華三、約翰的順服:愛的承擔耶穌對祂所愛的門徒說:「看,你的母親!」這是給約翰的托付,這不只是一個責任,更是一個愛的邀請。約翰沒有第二句話,從那時起,就接馬利亞到自己家裡去,用實際行動照顧她。耶穌和約翰除了是老師與門徒的關係,還有著表兄弟的關係。約翰是伯賽大人,父親西庇太是漁夫,母親撒羅米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是姊妹,約翰應稱呼馬利亞為阿姨。十字架上的耶穌一定很難過,因為當時在各各他時,耶穌的兄弟沒有一個在身邊,只有媽媽和表弟約翰。為此,耶穌只能將祂所愛的母親馬利亞交給祂所信任的約翰。在那父權的猶太社會中,失去長子的寡母會非常孤單,耶穌安排約翰成為她的兒子,是極為體貼的安排。而約翰的順服與行動,就成為馬利亞的安慰。信仰中的愛,是接納與真實的行動。約翰因著主耶穌的託付,就全心照顧馬利亞。在教會中,我們有許多信仰的母親,「看,你的母親」,不只是對約翰說的話,也是對我們的呼召:是提醒我們看見身邊需要關心的屬靈母親與年長者。回應:「看」我們的母親今天,我們的母親也可能像馬利亞一樣,默默地為家庭、為兒女擔憂操勞。當我們用一通電話,一句問候;一頓陪伴的晚餐,一個擁抱;聽她說話,記得她的需要,都是我們所能做的。祝福我的媽媽/阿婆:身體健康、平安喜樂(要常常一起出去玩喔!)雅倫、宇恩、宇威謝謝媽媽,我們彼此陪伴成長。豐榮親愛的媽媽:謝謝您每天幫我洗衣服,我愛您祝您天天開心,祝您母親節快樂。晨希媽媽我愛您,您煮的飯真好吃,媽媽您說您最愛我,讓我先洗澡,我不要不是我不愛您,而是我還不想洗澡嘿嘿。忻悅親愛的媽媽祝您身體健康。詠晴Thank you help me do things. 祝您 happy mother’day宥杰謝謝媽媽生下我這個大帥哥。則聿宇威:媽媽我愛你。愷恩:媽媽我愛你。恩恩:媽媽我愛你!奇恩:媽媽我愛你!子墨:媽媽我愛你!親愛的媽媽,母親節快樂!您的關懷與愛是我們最珍貴的禮物,謝謝您陪我們走過風雨。願您的笑容比陽光還燦爛,每天都充滿愛與幸福。祝您永遠健康快樂,主恩滿溢。淑珠、淑梅回應詩中《媽媽的愛》說:「媽媽的愛這呢大,比山卡高,比海卡闊;媽媽的愛講嘸息,犧牲的愛,媽媽的愛。」這是上帝所賜予我們母親的愛,是耶穌尊重與回應的愛。代禱-為母親代禱邀請大家把眼睛閉上,試著把媽媽的模樣浮現在你眼前,從自己年少開始想起,漸漸地看見媽媽的改變,從小時候覺得媽媽的叮嚀和嘮叨,到長大後能體會到母親的用心良苦。想想媽媽在她的一生為你做了多少事。即便你結婚生子了,仍然繼續為你煩惱與禱告。你想為你的母親做甚麼事情呢?主耶穌在十架上說:「看,你的母親。」今天,這句話也對我們每一個人說:看見你肉身的母親,她的需要;看見你屬靈的母親,她的付出;看見那忠心的婦人,她們以禱告為我們守望。讓我們回應主的託付,學像耶穌—在痛苦中仍不忘記母親;學像約翰—在信仰中活出愛的責任;學像馬利亞—忠心愛到底。求主幫助,讓我們時常看見我們的母親,真正去看見母親的愛與需要。願上帝賜福我們每一位母親,身體健壯靈魂興盛。我住過最好的月子中心,是娘家~當我終於生下盼望多年的孩子,媽媽,只希望她的女兒能多休息,調養好身體。在我月子期間,當了24小時的全職保姆。現在媽媽身體大不如前,但是,在我心中,她永遠是那個最棒的媽媽。現在,換我保護她了。祝福偉大的媽媽不只母親節,每一天都平安快樂 恩典滿滿,愛妳。慧君謝謝媽媽過去這二十幾年的照顧,我知道你很愛我,用許多行動支持我,也是我值得學習的對象,在我們一家是重要的支柱,母親節快樂,很愛你喔。路德現在我們就為母親的一件事情禱告。為她的身體健康、為她所掛心的事情,為你的弟兄姐妹,就是你母親其他的孩子來祝福禱告,求主帶領。🌸禱告親愛的天父上帝,感謝主對我們的愛,賞賜每一個人有母親扶養我們成長。願上帝紀念母親為子女的付出,讓我們時常看見母親的需要,恩待所愛的家人身心靈都健壯。感謝禱告是奉靠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Rev. Esther Wu🌸回應詩「媽媽的愛」不曾叫阮心肝金子,只有惦惦給阮晟。我的阿母,她愛我,為著兒子受苦拖磨。不曾叫阮心肝金子,只有惦惦給阮晟。我的阿母,她愛我,雙手伸出攏透心肝。媽媽的愛這呢大,比山卡高比海卡闊。媽媽的愛講嘸息,犧性的愛媽媽的愛。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py3eknwhk970873olb8p16l/comments慧馨牧師與你一起讀經。三年讀完一次聖經,從上帝的話語領受力量與祝福。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慧馨牧師華語講道:與悲傷共舞傳3

慧馨牧師華語講道:與悲傷共舞傳3

🄴 瓦器裡的寶貝

🎶與悲傷共舞🎶經文:傳道書5:13-20,約翰福音11:33-37回應詩:傾聽我的心經文傳道書5:13-2013 在這世上我看見一件可悲的事:有人累積財富,反而害了自己。14 經營不善使他喪失一切,結果他沒有遺產可留給子孫。15 他空手到世上來,也得空手回去。不管在世怎樣勞碌,他什麼都不能帶走。16 這是很可悲的事。來的時候怎樣,去的時候也怎樣。操心勞苦去捕風,究竟得到什麼呢?17 況且,他天天生活在黑暗、悲愁、焦慮、病痛,和怨恨中。18 我的看法是:美好的人生不如在上帝所賜短暫的一生中吃喝,享受在太陽底下辛勞得來的成果;這是人的命運。19 如果上帝賜給人產業財富,讓他享受,他就應當接受並享受勞碌的成果。這是上帝的恩賜。20 既然上帝讓他快樂,他不必因為人生的短暫而憂慮。約翰福音11:33-3733 耶穌看見馬利亞哭,也看見跟她一起來的猶太人在哭,心裡非常悲傷,十分激動,34 就問他們:「你們把他葬在哪裡?」 他們回答:「主啊,請來看。」35 耶穌哭了。36 因此猶太人說:「你看,他多麼愛這個人!」37 有些人卻說:「他開過盲人的眼睛,難道他不能使拉撒路不死嗎?」🎵信息你曾經悲傷過嗎?當悲傷來臨時,你的感受是甚麼?悲傷,常伴隨的是分開、離別、甚至是死亡。面對摯愛的親人離去,面對死亡挑戰的臨到,都再次提醒我們自己所知的有限。曾有一部電影:比悲傷更悲傷,說到有一種悲傷是笑著與你分開。2018年的愛情電影,敘述著男女主角高中時期都失去了父母,兩人決定一起同居生活就這樣長達了數十年,隱瞞自己病情的男主知道不能給女主幸福,默默為她規劃幸福,而這些女主角都知道,就決定陪男主走過所剩的日子…某次生日男主許願,希望女主可以找到一個愛她的人並結婚,女主也順著男主的希望,在派對上認識了牙科醫師,讓自己能笑著與他分開耶穌常提醒門徒祂將面對死亡,也將復活。然而當面對至親離開時,依然被悲傷與絕望所包圍。一、悲傷-耶穌遲到了 約11:33-3733耶穌看見馬利亞哭,也看見跟她一起來的猶太人在哭,心裡非常悲傷,十分激動,34就問他們:「你們把他葬在哪裡?」 他們回答:「主啊,請來看。」35耶穌哭了。36因此猶太人說:「你看,他多麼愛這個人!」37有些人卻說:「他開過盲人的眼睛,難道他不能使拉撒路不死嗎?」馬大和馬利亞是耶穌的朋友,她們派人找耶穌說:「主啊,你所愛的朋友病了。」雖然沒有明說,但耶穌知道生病的是她們的弟弟拉撒路,也期盼耶穌立即前往協助。耶穌卻只有說:「拉撒路的病不至於死」,也沒有立刻出發。為什麼耶穌沒有按著家人的期待而行?耶穌選擇延遲,等候在最適切的時間。兩天後,耶穌對門徒說:「我們的朋友拉撒路睡著了,我要去醒他。」「睡」在希臘文指睡眠,也指著死亡。耶穌用「睡」描述死亡可以像睡著一樣。但對人而言,死亡,所帶給人的是無力與絕望。當耶穌來到伯大尼,拉撒路早已過世,家屬非常的悲傷,在一切都無法挽回的時刻,除了接受親人的離去,她們知道死亡已經是結局。然而,耶穌的到來,依然帶給家人安慰。馬大悲痛對耶穌說:「主啊,要是你在這裡,我的弟弟就不會死!但是我知道,甚至現在,無論你向上帝求什麼,他一定賜給你。」馬大相信耶穌,面對人生的苦難只能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耶穌卻馬大重新帶到死亡面前,正視自己的期待,檢視自己對耶穌的信心。耶穌對馬大說:「你的弟弟一定會復活的。」馬大立即回應說:「我知道在末日他一定會復活。」親愛的弟兄姊妹,這不是基督徒熟悉的畫面嗎?是的,當我們弟兄姊妹回到上帝那裏時,我們不也是如此安慰我們的弟兄姊妹。因此,耶穌對馬大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面對死亡的傷痛,耶穌讓馬大將焦點從遙不可及的末日觀,轉移到對上帝的認識,生命的主就在眼前,找到耶穌,就找到了生命,也找到超越生死的力量。二、盼望-傾聽我心 傳5:15-16,19-205:15 他空手到世上來,也得空手回去。不管在世怎樣勞碌,他什麼都不能帶走。5:16 這是很可悲的事。來的時候怎樣,去的時候也怎樣。操心勞苦去捕風,究竟得到什麼呢?5:19 如果上帝賜給人產業財富,讓他享受,他就應當接受並享受勞碌的成果。這是上帝的恩賜。5:20 既然上帝讓他快樂,他不必因為人生的短暫而憂慮。你可曾面對死亡,或是親人的離去?當下你的感受是甚麼?耶穌深知人生命的有限,也帶來永恆的盼望,知道死亡奪走人的盼望,耶穌為了死亡的得勢而生氣,依然要將復活的盼望給人。正如他一開始所說:「我們的朋友拉撒路睡著了,我要去醒他。」耶穌允許悲傷存在,也陪伴人們一起經歷和感受悲傷,更帶領他們迎接另一個新的開始。1.知道上帝的掌權摯愛的離開,心中會有許多的難過。學習放手,接受事實,順服上帝的安排。傳道書中討論相對性的事情:生命和死亡、智慧和愚昧、富足與貧窮等。作者常思考的就是生命的意義究竟為何,最後的結論就是虛空;而人唯有在與上帝的關係之中才能找到生命的意義,體驗到上帝使萬物都有定時:傳3:2-4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除有時;殺害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泣有時,歡笑有時;哀慟有時,舞蹈有時。接續說:他為萬事特定適當的時間;他使我們有永恆的意識,卻不讓我們完全明白他一切的作為。傳3:11我們的生命早已在上帝的手中,無論是活或死,我們都是屬於主的人,擁有永生的盼望,知道有一天可以在天家相聚。當知道生命是掌握在上帝手中,就能勇敢的面對死亡。2.接納情緒的不安腦筋急轉彎中,憂憂陪伴著憂傷的Bing Bong,Bing Bong試著告訴自己要趕快振作起來,要想辦法開心起來,此時,他與悲傷對話,讓眼淚為負面情緒找到出口,就能讓情緒得到緩解。「哭泣,讓我能緩下腳步來,更好地感受人生難題的重量。」Crying Helps Me Slow Down And Obsess Over The Weight Of Life’s Problems.與悲傷共舞,接受令人悲傷的事實,表達其所帶來的真實感受,允許自己悲傷,接納內心出現的各種情緒、行為和生理上的各樣症狀反應。要走過悲傷,必須承認其真實的存在,接受這是一段無法事先設限的恢復期,但有信心期待新生活終將到來。無論是痛哭流涕、悲傷難過,無法飲食等都是正常的,可以到上帝面前,向祂傾訴祈求,寫下自己的思緒和情感,全然交託給主,從上帝的話語 人的安慰經歷中重新得著力量和安慰。3.讓上帝帶領面對悲傷,我們不能忘記也不須去忘記,學習面對與接納,它就成為生命成長的助力,體會生命的寶貴。悲傷,不是讓我們遺忘,是讓我們因為被愛,在愛裡有希望,在耶穌裡有盼望,經驗上帝所賜的生命與喜樂!傳5:15-16,19-205:15 他空手到世上來,也得空手回去。不管在世怎樣勞碌,他什麼都不能帶走。5:16 這是很可悲的事。來的時候怎樣,去的時候也怎樣。操心勞苦去捕風,究竟得到什麼呢?5:19 如果上帝賜給人產業財富,讓他享受,他就應當接受並享受勞碌的成果。這是上帝的恩賜。5:20 既然上帝讓他快樂,他不必因為人生的短暫而憂慮。在面對死亡中,傳道者深知人的生命有限,不要耗盡心力追求財富。美好的人生,在於上帝所賜,短暫的一生中吃喝,喜樂地享受在太陽底下辛勞得來的成果。日常生活中,學會善用財富,享受上帝所賜的一切美好。上帝賞賜財富給人,是為了使人能在祂的恩典下過得更美好,能享受辛勞的成果,專注在生命的喜樂。Let Go! Let God!知道上帝同在,知道上帝凡事掌權。讓我們都能倚靠上帝,學習與悲傷共舞,知道有永生盼望,就能專注上帝所賜生命的豐盛。英國詩人John Donne在經歷無數生命的磨難,寫下許多挑戰死亡的作品,最後留下一句名言「Death, be not proud!(死亡,別狂傲)」他靠著信仰超越死亡:「雖然死亡看似要將人殺死,但死亡卻產生更多的豐富,讓人身體得安息,靈魂得釋放。」那使拉撒路復活的耶穌,早已勝過死亡,我們也許有悲傷,然而復活的主已經告訴我們,上帝榮耀的得勝,我們就能確信,學習勇敢擁抱自己的悲傷,迎接新的開始,因為主都與我們同在。❤️禱告親愛的天父上帝,我們感謝讚美祢,讓我們心存敬畏的心,領受屬天的智慧。祢是萬有的主宰與生命的源頭,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主所賜,所經歷的一切更是祢所允許的。求主幫助我們,憐憫我們的軟弱,堅定信心倚靠主而行。願主恩待所愛的台灣一切平安,賜福所愛的家人身心靈健壯。感謝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by Rev. Esther Wu🎶回應詩:傾聽我的心當我悲傷難挨,訴不盡最深的悲哀;親愛主哦我的主,懇求祢傾聽我的心。當我希望滿懷,道不出最美的期待;親愛主哦我的主,求祢傾聽我的心。求祢聆聽我每一個心跳,那是我最虔誠最渴慕的祈禱;求祢聆聽我每一個心跳,告訴我祢什麼都明瞭。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py3eknwhk970873olb8p16l/comments慧馨牧師與你一起讀經。三年讀完一次聖經,從上帝的話語領受力量與祝福。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